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他不是真修,是修看看!结果终于来到同修会,亲教师开始传授无相念佛的法门,接着说到布施,又说持戒。可是他听到布施度时,心中生起烦恼了!因为:我口袋里有钱很好,为什么叫我拿出来利益别人?第一度他就通不过了,这就是乐处于无明的人。修菩萨道的人一定要六度具足,缺了一度就不行,而且有次第性,后面也会说到次第性:布施是持戒的基础,持戒是忍辱的基础,六度有次第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依境相可分为有相想与无相想,有相想如:颜色、长短、音声、形态等等,是可以具体描述的;无相想如:苦、乐、怨、贪等等,是不能具体描述所感知的境界相的了知。不论有相或无相的感知,都是由六识在内相分中辨别分析所得。当五扶尘根摄取外境相的五尘后,阿赖耶识会立刻在五胜义根处,变现出与外境一模一样的五尘内相分,这即是人类十八界中之五尘,并在五尘上显现出法尘;意根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坐禅时”,很清楚的就是修习定力,也就是依于无相忆佛、念佛、拜佛来提升自己的定力;因为一切修行无不以戒、定、慧为入门开始,既然已经三归五戒了,再来就要修学,不管是五停心观,或是说依于正觉同修会平实导师以〈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而为了因应世人的需要,稍微作了一些改变的这一个无相忆佛、念佛、拜佛,类似于五停心观的让我们先把我们的妄心能够歇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修学无相念佛法门,可以让自己心中一直有佛菩萨存在,除了产生动中定力,而能够逐渐不被外面五欲境界所迷惑之外,心里面也能够引生出佛菩萨时时刻刻在摄受我们的意念,以及能够提醒自己,是否有依照著佛菩萨的教导而切实履践,这样对于我们持戒,当然有莫大的帮助;而相对地,如果毁戒作恶,一定会让十方诸佛菩萨为他感到无限的惋惜。学人如果了解这个道理,怎能不戒慎恐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他不是真修,是修看看!结果终于来到同修会,亲教师开始传授无相念佛的法门,接着说到布施,又说持戒。可是他听到布施度时,心中生起烦恼了!因为:我口袋里有钱很好,为什么叫我拿出来利益别人?第一度他就通不过了,这就是乐处于无明的人。修菩萨道的人一定要六度具足,缺了一度就不行,而且有次第性,后面也会说到次第性:布施是持戒的基础,持戒是忍辱的基础,六度有次第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找到真心如来藏了:佛性要怎样才看得见?无形无相要怎么看得见?太奇怪了!可就是看得见,我一天到晚听平实导师说看得见,亲教师也说看得见,到底要怎么见?我拼了好几年都看不见,又想不出见的办法来。所以心中就起烦恼。这种烦恼就不可轻贱了,因为这是善法贪、善法欲,断了就成不了佛。若是遇到不喜欢的人,看了就讨厌,这个烦恼应当要轻贱,要把它丢弃,不可一天到晚抱着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比佛陀更早就出现在这个地方的菩萨们,他们把佛法的如来藏第一义谛,用隐覆的方式广传出去,弘传到整个印度社会;即使是贩夫走卒也都知道,每天要礼敬那个无形无相,却又无所不在的大梵。这种先让印度的人们熏习似是而非的佛法概念,目的就是为了要植入众生相似佛法的种子。这些都是菩萨的密行,其实很不容易了知。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把众生的习性,从无知的凡夫位提升上来,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坦特罗佛教却教导众生在男女邪淫当中,于性高潮快乐的觉受遍全身,观之为无形无相,说之为“乐空双运”、“乐空不二”,就是即身成就“报身佛”了。这样的说法完全违背佛说!因为佛告诉我们,菩萨要经过三大无量数劫,不断的修集福德及智慧,才能成办。由此可知:坦特罗佛教的即身成佛的说法非常荒唐!最后做个总结:佛菩提道与解脱道有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的法身即是真如,无形无相,究竟清净。佛的报身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身量广大庄严,唯有初地以上菩萨才能见到,恒为十方诸地菩萨宣说种智,尽未来际而无穷尽。佛的应身是应世间众生得度因缘成熟而示现于人间,有色身,有生老病死及成道转法轮而后入涅槃种种诸相。佛的化身是佛以成所作智及神通之力,于十方世界变化示现,利乐有情,忽现忽灭。比如说释迦牟尼佛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阿赖耶识心体无形无相,其相是空,而心体内含藏着无量无边的习气种子及无漏有为法的各类种子;种子有其功能差别,是有自性,不是只有语言文字的名相施设,所以阿赖耶识心体说为空性心,是空而有性──由于心体空无形色而有自性的缘故。菩萨触证空性心,般若智慧种子顿时现起,从此菩萨才算真正的踏入大乘佛门,开始真正的学佛。这时菩萨证空性所得的般若,只是总相智而已,对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智之人,观声念念生灭,前后不俱,无相及者,作如是知则不生染著。若斯人者,诸天音乐尚不能乱,何况人声?如是等种种因缘,是名呵声欲。由此可知,连五百仙人听到紧那罗女的美妙歌声,都会心识迷醉而生邪念妄想,心狂散乱无法安住,因而失去禅定的功德,更何况是一般人呢!因此有智慧的人,应该要观察声音的法相,其实是念念生灭不住的,是无常而虚妄不实之法,不应该心生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好有坏才!我们目前的生活或许很不如意,或许身体又很不好,或许经济状况又很糟糕,或许配偶不学佛又有种种让你无法接受的习气,或许共修的团体让你不满意,或许因为不能直接随菩萨修学而遗憾,或许因为无相念佛功夫(注释²)一直不能成就而气馁,或许因为自己妄念纷飞无法修行而困扰,或许因为不能及时得到最新的书籍而埋怨。(已有的书有几本认真照做?)虽然有这种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第二类外道所误解的「无我」--常见论者的「无我」主张这一类「无我」的法师居士们常说:当你打坐到一念不生的时候,你不要对自己起执着,也不要去对世间的一切法起执着,然后你来反观你自己的心,也就是觉知心自己是空、无相,那就是空性了,这样就是证得真如法身了,不但是证得真如法身,而且是佛地的真如法身。然而他们所证得的真的是真如法身吗?当然不是。他们所证的真如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好有坏才圆满!我们目前的生活或许很不如意,或许身体又很不好,或许经济状况又很糟糕,或许配偶不学佛又有种种让你无法接受的习气,或许共修的团体让你不满意,或许因为不能直接随菩萨修学而遗憾,或许因为无相念佛功夫(注释²)一直不能成就而气馁,或许因为自己妄念纷飞无法修行而困扰,或许因为不能及时得到最新的书籍而埋怨。(已有的书有几本认真照做?)虽然有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它是深刻的,穿透生命的深刻,它是触目惊心的真实,乃至于它竟然以一种无相的方式存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你有看见吗?看见那虚妄背后的真实吗?看见那无所不能,造天造地的真实吗?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无所不为而无所为的真实。是的,它一直如此,一直都隐藏在我们的身边,静静的,虽无所为却又无所不为的创造着一切,有位禅师说过:我终日吃饭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目前的生活或许很不如意,或许身体又很不好,或许经济状况又很糟糕,或许配偶不学佛又有种种让你无法接受的习气,或许共修的团体让你不满意,或许因为不能直接随菩萨修学而遗憾,或许因为无相念佛功夫一直不能成就而气馁,或许因为自己妄念纷飞无法修行而困扰,或许因为不能及时得到最新的书籍而埋怨(已有的书有几本认真照做?)虽然有这种种的烦恼,但还是请接受这一切,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个真心无形无色无相,不像意识心那样会敏锐的了别、领纳六尘并产生爱、憎、好、恶的分别与执著,但我们的福报和世间所谓的际遇都需要由它来借缘运作完成。想要认识您身中这个神秘而又功能强大的真心如来藏的庐山真面目吗?请到了义的殿堂中来闻熏、思维、修证佛法正理,期待您能早日认清自己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人身难得,佛法难遇,此生不了道,又更待何时!阿弥陀佛!&n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相信我们都喜欢做个受人欢迎的可爱人士,显然动中定力的培养是切身攸关,非常重要的功夫!至于如何培养动中定力,建议有心人可以学习一位善知识所施设的法门──「无相念佛」来培养现代人的动中定力。本书所述之方法,能帮助行者从有相的散乱心念佛,到达事一心念佛的阶段--无相念佛。使行者能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亦能净念相继的无相念佛,这是一种动中的工夫;在日常生活中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愿诸菩萨们绝对不要放弃今生可以开悟的机会,尤其特别是护教的师兄们,今生的道业必定成就,绝对不要退转,要思考诸难:佛世难遇、难闻、怖心难生、中国难生、人身难得、诸根难具,虽然对于我们今日而言,不觉得有何困难,然而天中天世尊所说,岂有虚语,所以轮回的苦痛应当今生了结,应当勤修菩提心,决定发愿成佛,救护众生,以发菩提心的功德,可以尽未来际,必定成就佛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本心无形无相,非是物质。20.本心无有物质可说似,但虚空思量也不是。21.本心离开一切取舍,离开意识心所缘取的六尘境界相。22.本心离开一切相待对待法,离开一切有无净染明暗智慧烦恼。23.本心于一切凡愚贤圣烦恼禅定智慧中,都无有增减。24.本心于大乘经典,因为其有开悟人所共知的体性,所以称为第八识。所以错悟的人,不能明白真心的体性,也不修学,如何会通大道。经典上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