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您如果掌握住这个不一不异的道理,您掌握了这些内相分基本的入门的道理,那您再去看《金刚经》所说的,六祖依于《金刚经》所开悟而说的开悟偈的这个,所谓的法身佛无形无相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那您就很清楚了。娑婆世界是内相分,阿弥陀佛世界一样是内相分,都不可能离开五蕴十八界,不可能离开五蕴十八界背后这个常住的藏识大海,而有这一些您在娑婆世界的内相分波浪,五 | 三摩地 2018-07-23 |
![]() |
590,c3-4)这段是现阶段,小弟勉励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因为要断练自己达到「未到地定」的功夫来做观行,这样证得初果,才是最保险的!朋友们,老话一句!有机会有时间,赶紧抽空来正觉上课,依无相念佛的功夫,来提升自己定力喔!【学。来正觉】-----多劫好兄弟 (原标题:定力的重要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平实导师所传授锻夫的法门,真是修定力的极佳利器,相信很多菩萨都能势如破竹地完成无相念佛之十个次第,顺利转进到看话头的阶段。对于定力较强而悟缘久不成熟的初住至六住位菩萨而言,如果长远心不够,无法安忍于自己所应修学的位次,剑走偏锋,可能就会误入两条歧途之中:一是未断我见而于定精进,修无念离念的修定伏烦恼之法,深修下去,会证得四禅八定,虽能坐脱立亡,然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菩萨二果虽然并未离开世间一切有相的假,也未离开真如佛性的无相空,而住于中道。但是他很清楚中道只是一个假名的施设,并没有一个所谓的中道可住;没有任何境界可住,但是却时时有真如的作用。清楚的照见这个状况,他就明白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实际的证入那个境界了。从此就精进的去除世间五阴所生贪、瞋的各种习气,所以贪欲越来越少,烦恼也越来越少。因为不离中道的缘故 | 三摩地 2018-07-23 |
![]() |
412,a1-23)如上经论文所示,世尊及弥勒菩萨都有教导我们许多的方法,例如您可以用无相念佛的方式来经行,也可以大声的念诵经典,也可以思惟法义……等等方便善巧来对治。但是前提得要您心得决定,真心愿意除此盖障,如弥勒菩萨所开示的:「于此法中为除彼故,以无量门诃责毁呰惛沈睡眠所有过失,以无量门称扬赞叹惛沈睡眠永断功德」。或者因为于法有证,心得决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每拜完,要发愿、忏悔及回向:「某某愿以无相念佛拜佛功德回向累世冤亲债主,祈求佛菩萨加持,早日能明心见性,帮助老师护持正法,度有缘众生及同门师兄姊等明心见性。」因为我们的习气深重,因此如果觉得拜佛妄念太多,那回向后更要跪求佛菩萨,从内心真诚忏悔。二、在静时:工作中如有闲空,坐下来眼睛找一个定点,话头就停在那里;在家中亦如是长时间的练习(最少持续二、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除此之外,还有在修学之后能够与实相相应的无相观,则是更为殊胜的;例如世尊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当中有开示说:(《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4)也就是说,无相观是依真实心如来藏的诸法实相来施设的,因为真心无形无色,又能出生万法,也能在与万法和合的运作当中,显示出真如实相无为之性;所以说,修学无相观是非常殊胜的!一般打坐或是数息的修行方式,都是在尽量远离外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与恩师素昧平生,就这样鼓起勇气打电话给恩师,恩师很慈悲的问《无相念佛》看了没有,我说还没拿到,恩师说拿到后看三遍之后再打电话来。《无相念佛》的书拿到之后,看了一遍好欢喜,就开始拜佛。很快的《无相念佛》看了三遍,之后打电话给恩师,请教恩师要如何忆佛。恩师慈悲教导:当你心心念念想念一个人的时候,那个念就是,把这个念转去想观世音菩萨就是了。当时马上想到我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还有老顺,他无相念佛进步很快,结果一天晚上来电话说,好端端的忽然浑身发冷,一连几天都这样。我让他除了诵经回向之外每天早晨跑步,一边跑一遍大声念佛,日出时静心站立,想象阳光从百会穴顺着双手灌入全身顺流而下,阴气从涌泉穴排出,一边深呼吸,三天后状况基本消失。另一方面,既然是你冤亲债主,心中就一定充满怨恨,只有消除他们心中的怨恨,才可以解决问题。在当今社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每遍就地一拜,三遍)七、回向愿以无相忆佛拜佛、持诵×××、发愿、忏悔等所有修学正法、护持正法的殊胜功德,回向○○○之累世父母师长、冤亲债主,仰仗着诸佛及菩萨的慈悲威德力与他们解冤释结。愿他们得蒙诸佛菩萨加被,归命佛法僧,悉发无上心,早生善处,修学佛法,同证菩提。回向及现世的父母师长、兄弟姐妹、夫妻子女及一切有缘众生,愿大家色身康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问:如果在没有佛堂,或是没有佛像的地方,诵经、持咒、念佛或是无相拜佛以后,回向给自己或自家眷属,这样是否如法呢?所做布施及放结缘书等种种回向,是否也必须在佛堂或者是佛前回向才如法呢?答:回向不一定要在佛前才能进行。譬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说:【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问题二:弟子因为犯了很重的戒,一直希望能忏悔见到好相,有位师兄介绍拜忏时也忆佛,但是弟子感觉这样的忏悔效果不好,有时都忘了是在拜忏还是在无相拜佛,这样拜忏可以吗?弟子可不可以通过增加拜佛时间来忏悔?还是每天一定要通过拜忏来忏悔呢?拜忏之时应该如何观想呢?心里默念忏悔偈?还是要不断地提醒自己,以后坚决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呢?我们的回答是:忏悔乃是善法,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或者发起了誓愿,希望能够成就无相念佛的功夫,或者希望誓愿能够往生净土,或者誓愿趣向正道,誓愿受持正戒,誓愿早证菩提、护持正法,或者誓愿成就佛道。这当中的不管大愿、中愿、小愿,种种的善净愿的发愿,这个发愿的功德是非常的殊胜。但是,我们可以于发愿以后,虽然已经成就了发愿的最上供养功德,在于发愿之后,再透过回向来增益发愿的功德。因此,回向的功德也可以结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四、无相忆念拜佛半小时至一小时不等(视各自情况确定)五、发愿长跪合掌,以至诚心诵《开经偈》一遍:“微妙甚深无上法 百千万劫难值遇 我今见闻得证悟 愿解如来究竟义”(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胡跪叉手,以至诚心诵《正觉发愿文》:“愿我修学大乘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受学大乘第一义;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于少时分,普于一切有情,修慈悲喜捨四无量心;于一切诸行修无常苦空无我想;于涅槃修胜利想;于佛法僧修随念想;于一切法发生忍智信解;于离言法性的真如生起无分别无相心住;于所受尸罗守护无犯;于着摩他毗钵捨那精进修学;于一切波罗蜜多及诸摄事精进修学;如是等行,虽以少少时分修习,其功德亦最胜最妙,最为无上,长时修习,则功德不可思议,能迅速园证无上菩提。上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也与佛说的不一样,佛说的空性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本体如虚空、无形无相,却有真实体性,能生一切法,故说为空性。了解了空性,进而求证空性,证得空性而于甚深空性安忍不退转,这才是真正的能够对治现行。如果按照宗喀巴所认为的以一切法空为空性,则成为断灭见外道;但宗喀巴又说意识是常住不灭的,又具足常见外道见。同页宗喀巴又说:【依念诵者,谓如仪轨念诵百字咒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祂既然没有见闻觉知,又无形无相,那你如何能够找到祂呢?可是祂一直存在,否则就应该没有涅槃这种常住法。涅槃不生不灭,不是代表说涅槃祂不存在,是说没有一个法可以出生祂,祂是无始以来就已经存在的心,每一位有情都拥有。所以祂就是真正的佛,一切众生都有这尊佛,只是说你还是要去开启祂。所以,公案就是来扮演这样的角色:在你具备正确的般若知见之后,在你能够持菩萨戒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接下来就要受无相的三归依戒,这个无相的三归依戒,才是真正的三归依。那什么是无相的三归依戒呢?善知识!归依觉,两足尊;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那什么是觉,什么是正,什么是净呢?大家想想看,就是归依我们的自心如来藏嘛!我们自已的自心如来藏,从本以来具足三宝,具足佛、法、僧,具足一切善性;所以六祖慧能大师说:你们各自要归依自心三宝,自己调自己的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其实念佛法门不管是持名念佛、观想念佛或是无相念佛,这三种念佛都可以念到一心不乱的事一心。像持名念佛也就是唱念、默念佛号的方法,不停地唱念,到达只有佛号而无妄想妄念的地步,一心系念着佛的名号,这就是事一心。如果会无相念佛,忆佛念佛之念恒存,就像《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那也是事一心。在事一心的状态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或者发起了誓愿,希望能够成就无相念佛的功夫,或者希望誓愿能够往生净土,或者誓愿趣向正道,誓愿受持正戒,誓愿早证菩提、护持正法,或者誓愿成就佛道。这当中的不管大愿、中愿、小愿,种种的善净愿的发愿,这个发愿的功德是非常的殊胜。但是,我们可以于发愿以后,虽然已经成就了发愿的最上供养功德,在于发愿之后,再透过回向来增益发愿的功德。因此,回向的功德也可以结合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