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生忍就是前面提到的众生忍,无生忍有二乘菩提的无生忍和大乘菩提的无生忍,无生法忍只有大乘菩提有,那么大乘所证的如来藏的本来无生,就是阿赖耶识的本来无生,能忍于如来藏的本来无生,就是大乘的无生忍,这个层次要比二乘的无生忍的层次高很多《大宝积经》卷87:「云何名无生?云何当得此无生忍?佛言:无生者,非先有生后说无生,本自不生故名无生;非先有起后说无起,本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今在此树下,略开七佛法戒,汝等大众当一心学波罗提木叉,欢喜奉行,如无相天王品劝学中一一广明。」九、诵持四弘誓愿(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最后一遍起立)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十、诵持十无尽戒(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最后一遍起立)弟子OOO,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不故杀。弟子OOO,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不偷盗。弟子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今在此树下,略开七佛法戒,汝等大众当一心学波罗提木叉,欢喜奉行,如无相天王品劝学中一一广明。(原标题:诵持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问:因为犯了很重的戒,一直希望能忏悔见到好相;有位师兄介绍拜忏时也忆佛,但是感觉这样忏悔的效果不好,有时都忘了是在拜忏,而只是在无相拜佛,这样拜忏可以吗?可不可以通过增加拜佛时间来忏悔?还是每天一定要通过拜忏来忏悔吗?拜忏之时如何观想呢?心里默诵忏悔偈、还是要不断的提醒自己以后坚决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呢?答:忏悔乃是善法,但是我们要知道忏悔的精神与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譬如诸位来学无相念佛,可以常常净念相继,让忆佛的无相之念常住在心中;虽然六根照样接触六尘,但是觉知心多分不在六尘上,而是在忆佛的净念上,这叫作修正念心。当诸位无相念佛的净念常常挂在心中时,你就有了摄根戒:六根收摄回来住在无相念佛的净念上。所以无相念佛学会以后,虽然还没有去受戒,你还是有戒的:摄根戒。〖“何因缘故得名为戒?戒者名制,能制一切不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今在此树下,略开七佛法戒,汝等大众当一心学波罗提木叉,欢喜奉行,如无相天王品劝学中一一广明。」九、诵持四弘誓愿(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最后一遍起立)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十、诵持十无尽戒(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最后一遍起立)弟子OOO,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不故杀。弟子OOO,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不偷盗。弟子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问:因为犯了很重的戒,一直希望能忏悔见到好相;有位师兄介绍拜忏时也忆佛,但是感觉这样忏悔的效果不好,有时都忘了是在拜忏,而只是在无相拜佛,这样拜忏可以吗?可不可以通过增加拜佛时间来忏悔?还是每天一定要通过拜忏来忏悔吗?拜忏之时如何观想呢?心里默诵忏悔偈、还是要不断的提醒自己以后坚决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呢?答:忏悔乃是善法,但是我们要知道忏悔的精神与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为什么说菩萨断了我见就能够开始离开我等四相呢?因为断了我见就一定会证得三种的三昧——就是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而无愿三昧有时候也称为无作三昧,这里的三昧指的是在智慧上心得决定而不动摇,而不是世间禅定的定。空三昧是说证知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是虚妄不实的,都是因缘和合而假有的,所以所见的一切世间的种种相,也是依缘相对待而有,并不是真的有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这方面,正觉同修会的平实导师所倡导的无相念佛,有非常详细的修学次第,很容易就可以上手,而且能够让修学的人具备动中定的功夫,可以不受外境影响而失念,所以是非常殊胜而且很受用的念佛法门,非常适合忙碌的现代人来修学。另外,佛陀又教导我们说,念佛、念法、念僧是智慧庄严,念施、念戒、念天则是福德庄严;如果能够具足福德以及智慧的话,就能够庄严自己以及一切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他不知道这仍然是落在虚无的、无相的颠倒妄想中了。所以外道修得非非想定之后,往生非非想天,八万大劫以后仍然得要沦堕三恶道。这在后面中佛会说到,这里就不先说明。所以说恶世的众生同有这五浊,可是有哪些众生知道五浊是什么呢?他们并不知道!因此,有智慧的人,当他看见恶世中的众生有这五浊时,就会心生怜悯想要救度众生。第二个原因是看见如来有不可思议的神通,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一切诸行皆依实相无相理以修,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金刚经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用这无相理观,破除无始时来我执法执,乃能修布施等六波罗密多。由这种种必需条件的因缘关系牵联合集,乃能进入菩萨的深位。倘使这种关联条件缺脱一种,那前途也就艰阻了。所以修这六波罗密法,就是促进菩萨深造以达的必要资粮。修这波罗密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看看以前我为他们明讲的结果,那些人几乎退失殆尽了!那时的禅三期间都是明讲的,而且最早期的共修并没有办禅三,而是在共修时大家正在礼佛做无相念佛的功夫,我就一个一个叫过来小参,觉得慧力还可以的人,就把他们逼出来;就这样子,有人来共修三个月就知道如来藏的所在了,可是那些人现在还在不在呢?都不在会中了,都退转了!所以明讲般若密意的人都是在陷害人!因为会使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它不来不去、不生不灭、永远不能毁坏;因它无形无相,众生不知,以为会说话、能思惟的才是我,而落入常见,以为死了是身体死了,来生换个身体再来,无非搬个家而已,但这个是神识。人死了,神识也跟著消灭,另外还有个真如在,因误会不知,以能知能觉的生灭心当做永不生灭的心,而变成常见。唯物论的人则说,人死后什么都没了,就如刀子和锋利一样:刀之所以锋利是因刀子存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它不来不去、不生不灭、永远不能毁坏;因它无形无相,众生不知,以为会说话、能思惟的才是我,而落入常见,以为死了是身体死了,来生换个身体再来,无非搬个家而已,但这个是神识。人死了,神识也跟著消灭,另外还有个真如在,因误会不知,以能知能觉的生灭心当做永不生灭的心,而变成常见。唯物论的人则说,人死后什么都没了,就如刀子和锋利一样:刀之所以锋利是因刀子存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譬如说,我们如果现在想学会无相念佛这一个法,除了我们要在法上的用功、用心之外,还需要许多的次法。无相念佛叫作法,是一个可实证的法,它需要舍去文字、符号、形像来锻链忆佛这一念;但是要成就无相念佛这一个法,我们同时还得满足无相念佛所需的次法,简单的来说就是福德因缘。比方说,今天我们有没有福德因缘遇到无相忆佛的法?遇到了,我们能不能够相信?相信了,能不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应教导修学动中定力,如无相念佛、无相拜佛等功夫,使其能在行住坐卧中因有定力的摄持,容易定慧等持,不攀缘世间五欲,于六尘境界中少妄想。现前能专注用心于法上,未来始能更进一步而有看话头、思惟观的功夫。他日缘熟,因有动中定力使心细腻的关系,便易于话头疑情之中或公案思惟观中,一念相应而证悟如来藏。或因看话头功夫纯熟,加上慧力、福德、无慢等庄严,复有善知识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散乱的意识心没有能力可以担任这些功德,没有能力可以成就静虑的功德,所以需要修学制心一处的功夫!制心一处的功夫,我们所修学的是平实导师运用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里面的忆佛念佛,也就是无相念佛的方法;搭配了拜佛的方便,从拜佛中来定力!忆佛拜佛中的方法,是直接对治意根以及意识的散乱以及攀缘!的过程里面,让自己能够摄心安住于清净的忆佛的念,来对治意根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再来当心已经慢慢不会有妄想,不会有妄念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要成就无相的功德、要成就清净的功德,这时候就必须要都摄六根。要都摄六根就是要离一切相,这时候就是因为有定慧的知见,知道要从有相进入无相。也就是说「从专一中进入到清净的状态」,这个就是因为你有那个智慧,知道要成就无相的功德,知道要成就清净的功德,要离一切相,就是要都摄六根,才有办法从专一中进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无相念佛之心。(15).能看见话的前头的心。(以上诸心皆常见外道之常,其实非常。)(16).没有如来藏真如,一切皆空,一切法缘起缘灭,无佛无法无僧,亦无解脱。(此乃断见,依常见之心而有。)二、辨正:三、唯如来藏(阿赖耶、庵摩罗识)异熟性故,其体永不坏灭而内容有变易、有作用,故成佛时能变为真如,故非常非断。如来藏于五位中及无余依涅槃中皆自在,故非无常。不生灭之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往生极乐世界是易行道,若具此无相念佛工夫者,欲往生极乐净土,一生即可成办;若以证得究竟解脱境界而言,则往生极乐净土者所需时间超过在此世界之修行者十百千万倍。此非本书所欲叙述之范围,不拟详细解说。注二、无生忍:分证解脱乃至究竟解脱皆是无生忍。注三、无学:有修有证谓之有学,或称学人。究竟解脱者于解脱道已经亲证并究竟了知,已无可学谓之无学。第二节禅净双修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