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所以世尊讲:吾以清净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眼藏,教外别传,嘱咐迦叶尊者。这个是不说而说,见色明心。又譬如说阿难陀尊者在世尊入灭的时候,他还没有悟入。后来他问大迦叶尊者,大迦叶尊者只回答他一句话:倒却门前刹竿著。他问这教外别传,世尊究竟是传个什么法。大迦叶尊者叫他去门前把刹竿放到。刹竿就是上面挂着布帆的竹竿。这也好像是眼见色而悟入,其实是从身根悟入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不迷信大师,远离学术崇拜、权威崇拜心态,深修一念相续法门,成就无相念佛及看话头功夫、信心已立,是因缘成熟。(三)禅宗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在西天吩咐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中土初祖)曰:汝往震旦(中国),设药,直接上根。汝所化之方,获菩提者不可胜数。即嘱咐菩提达摩往中国度人,以禅——无上药,接引上根之人,且估计所度化而获菩提者不计其数。达摩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卷80中说:问诸阿罗汉住有余依涅盘界中,住何等心?于无余依般涅盘界,当般涅盘?答于一切相不复思维,唯正思维真无相界,渐入灭定灭转识等,次异熟识舍所依止。由异熟识无有取故,诸转识等不复得生,唯余清净无为离垢真法界在。于此界中般涅盘已,不复堕于天龙药叉、若干达缚、若紧奈洛、若阿素洛、若人等数。所以说,阿罗汉入无余涅盘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相无相分第九“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然而正觉同修会有一法门,那就是无相忆佛拜佛法门,可以培养动中定,让你在任何时间,不论是在动中或者在静中都有定力随身。限于时间的关系,无法详细说明,如果电视机前面的菩萨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到正觉同修会共修,亲教师会很详细教导你,让你有动中定可以参究,未来有因缘的话还可以明心见性。所谓的慧力,就是要有佛法的正知见,可以作为未来证得一行三昧的依据及简择。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大宝积经》卷116)说明如下,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向佛禀白:世尊!什么是一行三昧?佛告文殊师利菩萨:法界实相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实相,那就是一切有情的真心&mdas | 三摩地 2018-07-23 |
![]() |
(7遍)无相拜佛10----20分钟(忆佛念佛)回向文愿以修学正法、护持正法、推广如来藏正法之殊胜功德,迴向弟子○○○之累世父母、师长、冤亲债主,得蒙诸佛菩萨加被,早生善处,归命佛法僧三宝,悉发无上菩提心,跟随善知识,修学佛法,早证菩提,早成佛道!兹以修学护持如来藏正法之殊胜功德,诚祈诸佛菩萨护佑弟子○○○法缘具足、无魔障之邪扰、无无明之惑乱、慎护身口意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由持名然后到忆念、然后到无相念佛、到体究念佛,乃至于能够明心见性,说是实相念佛。所以说修学念佛法门的人,如果知道能够对于念佛法门有所拣择,怎么样有所拣择?就是说能够了知念佛怎么样能够一门深入,然后心得决定,就坚定下来,不会人云亦云,不会因为人家告诉你说,你这个持名念佛太浅了;也不会因为人家跟你讲说,这个无相念佛,这个不是念佛。你只要有这个定慧的知见的话,对于念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譬如说,透过无相忆念拜佛的训练,能够很容易就能够成就这动中的功夫。透过无相忆念拜佛的训练,不管是在动中、在静中,都能够念佛,不管在动中、在静中,这个一心系缘于所念的佛的这个心不散乱,这样子成就这个功夫之后,将来往生净土,当然一定没有问题。再者要说明的是说要往生净土,当然要求品位高上啊!那么要求品位高上,当然就是要让自己的无相念佛功夫能够增上,能够增上之后,就能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将来必会斟酌因缘,续说无相念佛,引导众生进入念佛圆通章之根本旨趣。若已有持名念佛基础者能采行此法,可以迅速调伏六根,充满法喜,做个快乐的无相念佛人。综上所述,可知此一法门是无相念佛,由定而入的净土法门。行者勿因过去善知识以持名念佛为方便接引,尚未叙述到无相念佛之境界,便以为多数善知识皆认定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是持名念佛,因而以先入为主的观念而排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常常没有时间概念,是因为我多么希望每次分离的时间能模糊一点,再模糊一点,模糊到连时间自己也弄不清楚什么时候要分开,那该多好!因曾沐于善知识的教导,学习过无相忆佛以及忆佛前的方便善巧,便尝试抛开思维这些伤感和留恋。随着火车的飞驰、时间的流逝,这份想念的情怀就这样静静地落在心底,不难过、不激烈,只有一分牵挂。这种感觉怎么这样让人安心啊,母亲也一定在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其实念佛法门不管是持名念佛、观想念佛或是无相念佛,这三种念佛都可以念到一心不乱的事一心。像持名念佛也就是唱唸、默唸佛号的方法,不停地唱唸,到达只有佛号而无妄想妄念的地步,一心系念着佛的名号,这就是事一心。如果会无相念佛,忆佛念佛之念恒存,就像《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那也是事一心。在事一心的状态里面,不会造三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你拿杯子看起来没办法利益众生,可是当你有回向心,就会有那个作意,你不一定需要念出来,你慢慢就有这样的作意,这样的话,你的作意,就跟你的无相念佛忆佛的功夫,慢慢是会一样的。因此当你走路没有遇到人,你还是可以不断地生起一个利益众生的作意,于善作意中安住,这跟二乘人的作意是不一样的。二乘人的作意就是最好你不要出现,当你出现以后,带给他的,他可叫作是烦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来一定有办法让善知识点醒你什么时候你要加行用功,当善知识跟你讲,你应该要无相念佛,要好好的用功,什么时候转换看话头或等等,你就按照这个方式来做。所以,你呢不用去担心说,我要大声讲,这样佛陀才会听到我说的话;或是说呢,就像我去排队,而别人不断地插队的话,那我是不是一切都完了?或是想到说我在这茫茫大海众生里面,佛陀会不会忘记我?不用操这个心,因为当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忙中有序诸法庄严无相念佛正好摄心就这么一上一下的折腾,走入九楼才发觉女众座位竟已坐满,被挡驾的女众菩萨们只好再次转上十楼,或是分途至五楼、二楼。笔者侥倖跻身所剩无多的男众座位,礼佛之后穿上海青,入座调身调息并静观现场状况。佛龛前方的坛场已经布置妥当,香花庄严鱼磬俨然,东西两单人潮满满,四众弟子庠序入坐;讲堂里面的前后方各有银幕展开,可投影法会仪轨文 | admin 2018-07-23 |
![]() |
他又根据《无相论》而节译出另外的两部论,不断大力地宣扬有第九识的存在,这导致后代的论师们,对于第八识、真如以及第九识这三者的内涵,各执一辞而诤论不休。当时中国没有《瑜伽师地论》百卷的抄写本,也就无从解决这个争议,这时也暴露出了中国短缺经论善本的窘境。除此之外,经论的涵义也因阐述的前提不同而各有差别。譬如有说真如出生诸法,也有说阿赖耶识(第八识)变现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除此之外,还有在修学之后能够与实相相应的无相观,则是更为殊胜的;例如世尊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当中有开示说:(《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4)也就是说,无相观是依真实心如来藏的诸法实相来施设的,因为真心无形无色,又能出生万法,也能在与万法和合的运作当中,显示出真如实相无为之性;所以说,修学无相观是非常殊胜的!一般打坐或是数息的修行方式,都是在尽量远离外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切众生的如来藏,一切众生的阿赖耶识,皆是平等平等,都是无形无相无所住,都是自性清净心;不因为您造善造恶,而能够去染污他或是说让他洁净,这个绝对的胜义清净心,是一切众生有情本来具足的。依这一点我们说,佛教才是真正最平等的宗教,而佛教也依于它的杀盗淫妄酒,它对一切有情,也都是要有平等的一个对待的道理,绝对不会无故去伤害众生的性命。我们最后再引用《佛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也是末学看到有人用无相念佛这四个字来推广念佛方法时一定要先问是否为萧导师讲的,原因就是担心清水里被滴了一滴墨水啊!即使99句是对的,只要一句有误导,以后就很麻烦啊!但此处末学绝对不是怀疑别人讲的无相念佛法有问题,只是由于相信萧导师是证悟的人,所以在都引用佛典的情况下,末学宁可采选证悟者的教法。但末学也绝对不是说其他的人就没有证悟,末学只是要小心而已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是了知已,一切女无相,此相皆寂静,是名女三昧。佛言:爱欲于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佛曰: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天中大系缚,无过于女色,女人缚诸天,将至三恶道。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