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因此许多菩萨也更加积极于无相拜佛定力的修学,就有菩萨问:“能不能用九住心,来作无相拜佛的入手处呢?”其实是可以的!因为每一个人在修定的时候,会依于他的习气、会依于他的心念,而有不同相应的法则。我们今天就以弥勒菩萨所开示的九住心来看:如何依著这个九住心,来调我们无相拜佛的忆念的这一个心念?修止观,一定要有定的功夫,才能够作如实的观行,这是一 | admin 2018-08-06 |
![]() |
忆佛,无相念佛,一下子睡著了。念佛对治失眠很有用。03还有,念佛可以净化我们的三业---身三业,口四业、意三业。身三业是说杀害众生、窃盗众生的财富或名利、还有是邪淫。念佛可以除这三业、净化这三业。总不会一面念佛一面想著:“我这朋友的太太不错喔,可以勾引勾引。”不会这样想。为什么?因为念佛的时候,只要这个念头一出现,就会想:“唉呀!惭愧死了 | admin 2018-08-04 |
![]() |
因为你拿杯子看起来没办法利益众生,可是当你有回向心,就会有那个作意,你不一定需要念出来,你慢慢就有这样的作意,这样的话,你的作意,就跟你的无相念佛忆佛的功夫,慢慢是会一样的。因此当你走路没有遇到人,你还是可以不断地生起一个利益众生的作意,于“善作意”中安住,这跟二乘人的作意是不一样的。二乘人的作意就是最好你不要出现,当你出现以后,带给他的 | admin 2018-08-04 |
![]() |
依于这样的认识修学佛法的菩萨,特别是在正觉讲堂当中,您四种修──您有正知见,有修学知见,您有修习无相念佛的定力,您有修集福德,您又依于这样子的福德、定力、慧力而来修除自己的性障。自己的性障其实是相应于三界的性障,那一定也是必定能够依于四种修,而远离三界当中最基本、最底下的一个欲界这样子的一个心性上的障碍。换句话说,您对于五根触五尘的当下而产生 | admin 2018-08-04 |
![]() |
佛陀在《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中,有开示说,七住位菩萨在实证了“一相无相,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的如来藏之后,才会发起般若智慧。而且一定要经历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以及十地等菩萨道的五十二个阶位,才能够圆满成就佛道。佛陀并且还特别叮咛说:【善男子!十方法界一切如来,皆依此门而得成佛;若言越此得成佛者,是魔所说,非是佛说。是故汝等应如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自天竺密宗之梅纪巴、月称、毕瓦巴……等人,中至之阿底峡、莲花生、移喜磋嘉、宗喀巴、克主杰、马尔巴、密勒日巴、冈波巴……等人,下至今时之、印顺、诸王、陈健民、卡卢、宗萨将杨仁波切(不丹)……等一切人,皆未见有人已证得空性实相真心,皆未证得无形无相不生不灭之第八阿赖耶识,实则是皆未证得法身之性障凡夫人;如是而空言法身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平实居士的《无相念佛》《如何契入无相念佛》《念佛三昧修行次第》等书,真是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因为平实居士所讲的淨土,完全的符合佛陀的三乘教法,都是在引用圣言量作为自己论点的引证。无论是从修行的相生次第,还是从修行的下手处,还是从淨土法门的殊胜性而言,都是很好的一部书。建议大家在人云亦云的同时,也好好的看看,用自己的智慧去抉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愿把无相忆佛拜佛、持诵×××、发愿、忏悔等修学正法、护持正法的殊胜功德回向无始劫来的冤亲债主、父母师长、兄弟姐妹、夫妻子女与他们解冤释结。现世父母师长(现世有缘众生)及此地地基主,屋内屋外有情众生,及法界一切有缘众生,福慧增长,善根增长,早生善处,归命三宝,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以萧平实导师创导的无相念佛这个念佛法门来说,阅读《无相念佛》这本书,应该花不了多少时间;可是,要将萧平实导师所教导的无相忆佛拜佛的动中定力功夫培养起来,恐怕就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成就的。所以,单单有正知见还是远远不够用的,因为理论研究作得再好再彻底,离开了实践,都只是一纸空谈,无法真正利益到自己的道业;如果把持不好,还会因为拥有了这些知见而生慢心,趾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既然秘密大乘与教认为自心形如月轮,当然就不可能实证真正无形无相的法界实相第八识如来藏心。因此,当元明清三代都错误地将教当作佛教,使得中国禅宗不再兴盛;而以实证第八识如来藏心的觉囊派在被黄教消灭之后,真正的藏传佛教就在灭亡了。于是,佛教的实相智慧密意就在中国内地与完全失传了。而秘密大乘与教都主张不必有辛勤修习六度、十度波罗蜜的次第,单凭持诵真言就可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南北朝时有所谓南三北七十种不同判教的主张,大概可分为:半满教、一音教、渐顿不定教、有相无相教、三时五时教、大小乘教等等不同的判教。隋唐之际,有天台宗智顗、三论宗吉藏、华严宗贤首,乃至法相唯识宗玄奘等等都提出自己的判教主张。其中,天台智顗立五时八教的判教学说一时蔚为风气。这些判教的主张都是僧人们为了理解佛教,为了会通教义,所以兴起判教的风潮。上述大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楔子萧平实先生在1990年开始弘法不久,写了第一本书《无相念佛》,介绍现代人如何快速修定的方法。不久之后,1995年写出介绍如何参禅的《禅─悟前与悟后》。这是一本关于禅宗如何开悟明心、眼见佛性的书。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这本书,可以发现萧平实在书中将中国禅宗明心见性的佛学理论、修定功夫,以及具体培植福德、建立参禅知见的方法,有系统地建立理论体系、铺陈次第、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楔子萧平实的学术思想核心,在其第一本著作《无相念佛》中对自己的介绍,可以一窥全貌。该书的作者介绍说:「作者早年游于世务,厌恶迷信,中年归命三宝,矢志求道」。这样的自我介绍,直到现在从来没有改变过。由此可见萧平实虽然他的著作经常归类于宗教,可是他的真正精神,其实是科学而非迷信。宗教信仰与学术研究的差别,在于宗教信仰只是纯然的相信而没有科学的证据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散乱的意识心没有能力可以担任这些功德,没有能力可以成就静虑的功德,所以需要修学制心一处的功夫!制心一处的功夫,我们所修学的是平实导师运用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佛门里面的忆佛念佛,也就是无相念佛的方法;搭配了拜佛的方便,从拜佛中来定力!忆佛拜佛中的方法,是直接对治意根以及意识的散乱以及攀缘!的过程里面,让自己能够摄心,安住于清净的忆佛的念,来对治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为什么说菩萨断了我见就能够开始离开我等四相呢?因为断了我见就一定会证得三种的三昧——就是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而无愿三昧有时候也称为无作三昧,这里的三昧指的是在智慧上心得决定而不动摇,而不是世间禅定的定。空三昧是说证知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是虚妄不实的,都是因缘和合而假有的,所以所见的一切世间的种种相,也是依缘相对待而有,并不是真的有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从跟随萧平实导师所教导的《无相念佛》修学念佛法门开始,到现在有十个年头了,这条学佛路上的酸甜苦辣,着实尝过了不少;但因为从没有舍弃跟随萧平实导师修学佛法,所以到现在可说是受益匪浅!除了自身获得利益以外,最主要的是,末学的家人同样也获得了很大的利益。在家庭利益中,最明显的一点是家庭和乐,生活安宁。周遭的朋友、邻居们,对末学父亲的评价是非常慈祥,对孩子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佛教正觉同修会平实导师教导学人无相念佛,就是忆佛念佛,是以无相念佛来锻炼动夫,礼佛的过程中色身一直在动,没有一丝一毫定相。有了无相念佛的功夫,身心能于声色中来去自如而不妨碍无相念佛之净念相继;接着就可以转为看话头,具备在日常生活之中看话头的能力,话头成就之后再来参禅,可使道业迅速增进。如果没有锻炼好看话头的功夫,不可能看见佛性,要明心也不容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一个菩萨真实断我见,那他要给自己创伤疗愈就很容易了!创伤疗愈的关键就是在断我见与断我执!我们是因为有这个我见、我执或我所执,才会有创伤!譬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这个创伤,就是因为担心「我」被伤害!那什么是断我见呢?这个平实导师的书上都说的很清楚!大意就是说确实观行五阴十八界是虚妄无常,因缘和合的,五阴十八界并不是真实的我!只是一个组合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这位菩萨定力不足,没有修五停心观,没有无相念佛净念相继的功夫,定力不够好;那也可能因为家庭不顺利,或事业不顺利而怀疑退转。3.如果这位菩萨心性不够调柔,性障很重,那可能因为发生了他不能接受的事情而退转。这三个退转的原因都是很有可能的!葛格我猜想现在第一个原因应该会比较少,因为大家都很努力看书和上课,知见都很够!当然有某些菩萨还是看书很少,或是慧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切参加同修会共修之菩萨,皆是同行善知识,同修了义,同证菩提,同行菩萨正道,得能互相切磋劝进而不相扰乱,此同行善知识更有明心者、更有明心并见性者,此种同行善知识除了正觉同修会以外,何处能遇?最殊胜的是正觉同修会之教授善知识——萧老师,根据圣言量、根据依经教而修证之证量,教导正觉同修会之学员深入佛菩提道之法门,施设无相念佛、拜佛之方便善巧行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