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愿我能宣说使众生趋入三乘法之佛法,能为哪怕一众生宣讲佛法,并赐其无畏布施。为行布施及赐其无畏,愿我为说法能步行数百由旬。愿在我教法下多有出家众人,且出家时无有诸多障碍;于我教法下,可怜众与脆弱、忘性大、精神障碍、谵妄、鲁莽、邪见、因烦恼而心烦意乱诸众,及诸女人皆得圆满出家。愿我具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伏婆夷四类眷属。愿有众多大士弘扬我之教法。愿诸 admin

2020-07-30

  又有的时候,有人正在恐怖的境界,菩萨就会前往救济他的恐怖,先作无畏布施,先帮助他消除恐怖的心情;譬如快要饿死、冻死,或被害死的恐怖,等到他的心安定下来以后,再为他说佛法,使他发起修道的心。也就是说,菩萨的示现是多样化的,为了想要圆满成就未来的佛土,就要摄受不同种类的众生。什么样的众生都要去度化,因为未来的佛土就是需要有许多不同种类的众生来共同成就。 admin

2020-07-06

因为受了五戒以后,同时可以为众生作种种的无畏布施;如果受五戒而不违犯,那当然能够得继续保留人身,继续未来世可以在人间,不会堕到三恶道。假如说是进一步的在佛法中出家的,依照佛陀的教导而出家的,然后来受佛戒;譬如说声闻人受声闻戒,那么就不要去违犯声闻戒,对于声闻戒里面所规范的内容,绝对不能违犯,那么就能够拥有这个戒德----所谓的殊胜之妙香,有顺风香,也有 admin

2020-02-21

希望大王施无畏布施,臣下才敢据实陈述。’国王说:‘现在就算你有天大的罪过,我也不会向你问罪,何况是小小的过失呀!’大臣禀白国王说:‘我国有制定一道命令,就是不许奉养老人。微臣家中有年迈的父亲,因为不忍心遗弃,所以冒犯了王法,偷偷把父亲藏在地窖里。微臣回答天神的所有问题,都是父亲的智慧,并不是微臣的智慧。希望大王在我国境内,允许奉 admin

2020-02-21

希望大王施无畏布施,臣下才敢据实陈述。’国王说:‘现在就算你有天大的罪过,我也不会向你问罪,何况是小小的过失呀!’大臣禀白国王说:‘我国有制定一道命令,就是不许奉养老人。微臣家中有年迈的父亲,因为不忍心遗弃,所以冒犯了王法,偷偷把父亲藏在地窖里。微臣回答天神的所有问题,都是父亲的智慧,并不是微臣的智慧。希望大王在我国境内,允许奉 admin

2020-02-21

是随时随地都在行无畏施,纵然是在睡觉的时候也是在行无畏施,因为睡觉的时候还是有五戒戒体的存在,大家不会担心说:这个人他在睡觉了,我如果把他吵醒了以后,他等一下可能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所以我们说这五种无畏布施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布施的,所以叫作自在无碍。佛陀就告诉我们,受持这五种戒律,不会失掉任何的财物,而且可以得到无量无边的福德。如果一个佛弟子离开了这 admin

2020-02-21

福德的范围很广,不单单是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的福德,举凡练定力、除五盖、护持正法、修三福净业等,都函盖在福德的范围里,也都属于次法的部分。什么是三福净业呢?《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1,佛开示说,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应当要修三福净业: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 admin

2020-02-19

如今一般学人供养诸佛都是供养过去佛或者现在佛,总是供养不到未来佛,因为他们所谓的供养只是在财物布施、无畏布施上面,只是救济众生而不是供养未来佛。也无法依这三个法门来对已成之佛作供养,所以最多的供养就是每天在佛像前摆上食物、瓜果、净水等,然后奉上香礼拜供养。但这是物质上的供养,福德仍有限度。如果能够作法供养,福德就无限量。法供养就是帮助众生发菩提心, 三摩地

2018-07-23

关于这段,平实导师在《维摩诘经讲记》第一辑第202-203页中有如此开示:布施为什么会是菩萨的净土呢?因为菩萨在三大无量数劫中舍身、舍命、舍财、施法;以三种施利乐众生,如果不作财物布施、无畏布施、佛法布施,他就不能成就净土,因为这三种布施是成就净土的基础。如果不作这三种布施,或是作了却不具足,菩萨就无法成佛;乃至十地的布施而入了等觉位以后,还要整整一百劫 三摩地

2018-07-23

二、无畏布施:随因缘力量施予某些众生无畏、无有恐惧。遇到有缘众生须要帮助时,给予帮助。三、佛法布施:自己虽尚未悟,仍应将已知之佛法随缘接引有情众生中之有缘者。以上述方式广结善缘,能遇真善知识而增益知见,以此作为修禅之助缘。但不可执着福德,避免被福德耽误而不能获得解脱。六祖大师云: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所以福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要利益众生,首先是布施: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所以我们出来弘法,是法施;从来不收人家钱财纳为己有,我们并且出钱赞助来买讲堂,是财施;使人了知无馀涅槃中的实相,捨寿面对生死时无所畏惧,就是无畏布施。四摄的第二法是为众生说法时要和颜悦色,不要老是板著脸孔看不起人;而且说话要柔软,要慈爱,这就是爱语。然后,当众生正在为佛教做事时,我们不可置身其外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要利益众生,首先是布施: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所以我们出来弘法,是法施;从来不收人家钱财纳为己有,我们并且出钱赞助来买讲堂,是财施;使人了知无馀涅槃中的实相,捨寿面对生死时无所畏惧,就是无畏布施。四摄的第二法是为众生说法时要和颜悦色,不要老是板著脸孔看不起人;而且说话要柔软,要慈爱,这就是爱语。然后,当众生正在为佛教做事时,我们不可置身其外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看见有众生遭受到危难或者被逼迫的时候,我们要巧设方便来救济他,使他消除了恐怖和畏惧,这就是无畏布施。也许有许多人会这样想:“我出外时如果看见有人要杀害一条狗,那我就为牠求情,把牠放了;如果有人抓到一只野生动物想要卖掉或者宰杀来吃,那我就把牠买来放生,这样就是修习无畏施。”一般佛弟子大概都是这样想的,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在佛法上 三摩地

2018-07-23

无畏布施的时候不要期待接受我们布施的人或畜生的回报。在悟之前布施无法做到三轮体空,但是我们也不要有希求回报的心态,这样可以免除掉魔的困扰。如果常常有魔困扰的人,应常常在佛像之前,将布施、持戒、修行各种慧业以及修行福业的各种福德、功德回向怨家债主、亲友,同学佛道,一同悟明心性,一起解脱生死,所以回向的时候必须具体。有的人回向时很洒脱很笼统。每天晚上就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要利益众生,首先是布施: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所以我们出来弘法,是法施;从来不收人家钱财纳为己有,我们并且出钱赞助来买讲堂,是财施;使人了知无余涅槃中的实相,舍寿面对生死时无所畏惧,就是无畏布施。四摄的第二法是为众生说法时要和颜悦色,不要老是板著脸孔看不起人;而且说话要柔软,要慈爱,这就是爱语。然后,当众生正在为佛教做事时,我们不可置身其外 三摩地

2018-07-23

关于这段,平实导师在《维摩诘经讲记》第一辑第202-203页中有如此开示:布施为什么会是菩萨的净土呢?因为菩萨在三大无量数劫中舍身、舍命、舍财、施法;以三种施利乐众生,如果不作财物布施、无畏布施、佛法布施,他就不能成就净土,因为这三种布施是成就净土的基础。如果不作这三种布施,或是作了却不具足,菩萨就无法成佛;乃至十地的布施而入了等觉位以后,还要整整一百劫 三摩地

2018-07-23

布施有财布施、无畏布施与法布施;财施是赈济贫穷以及助成一切的善业。无畏布施是施予众生安稳、没有恐怖。……而法施为佛法之布施;把我们所学的佛法告知有缘者,使其同蒙法利。布施为菩萨修行之第一度,亦为最重要之一部份,一个人想要求得禅定、智能的功德,如果过去生没有做好布施,今生就会有许多的障碍。由平实导师之开示即可知布施为一切佛法修行的基础,也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看见有众生遭受到危难或者迫的时候,我们要巧设方便来救济他,使他消除了恐怖和畏惧,这就是无畏布施。也许有许多人会这样想:我出外时如果看见有人要杀害一条狗,那我就为牠求情,把牠放了;如果有人抓到一只野生动物想要卖掉或者宰杀来吃,那我就把牠买来放生,这样就是修习无畏施。一般佛大概都是这样想的,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在佛法上也有无畏施呢?譬如说有人书中这 三摩地

2018-07-23

希望大王施无畏布施,臣下才敢据实陈述。’国王说:‘现在就算你有天大的罪过,我也不会向你问罪,何况是小小的过失呀!’大臣禀白国王说:‘我国有制定一道命令,就是不许奉养老人。微臣家中有年迈的父亲,因为不忍心遗弃,所以冒犯了王法,偷偷把父亲藏在地窖里。微臣回答天神的所有问题,都是父亲的智慧,并不是微臣的智慧。希望大王在我国境内,允许奉 admin

2018-07-22

是随时随地都在行无畏施,纵然是在睡觉的时候也是在行无畏施,因为睡觉的时候还是有五戒戒体的存在,大家不会担心说:这个人他在睡觉了,我如果把他吵醒了以后,他等一下可能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所以我们说这五种无畏布施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布施的,所以叫作自在无碍。佛陀就告诉我们,受持这五种戒律,不会失掉任何的财物,而且可以得到无量无边的福德。如果一个佛离开了这五种 三摩地

2018-07-2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35条/2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