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接下来是因缘法,因缘法就是从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等等,这个里面的详细的观行。这个观行跟五蕴空是相辅相成的观行,刚好是一个是在横的层面,一个是在时间的纵的层面,提供了解脱道很好的观行。透过这两个观行之后,等于是解脱道的基础都已经打稳了。接下来就要是最后一段了,走一段非常陡峭的路,上去就是山门,对于学佛来讲,就是要参禅了。参禅这一段很 | 三摩地 2018-07-22 |
|
那我们的心性,到底是如何呢?其实人的心性,可以说非善非恶,也是可善可恶,只是在非善非恶、可善可恶里面因为有无明而导致有种种的善恶。譬如说,在《胜鬘经》里面有这段的这样说:【世尊!然有烦恼,有烦恼染心;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者,难可了知,唯佛世尊实眼实智,为法根本,为通达法,为依,如实知见。】(《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也就是说,我们一切生命的这八个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另外,相信生命的根本是心的人,绝大多数却又执着自己能够了别的意识心,或者处处作主的意根,说祂就是所谓的真实心,甚至执着有不可知的意识细心或者极细心,说是生命的根本;这些其实都是因为众生自从无始以来就有无始无明,所以一直和我见、我慢、我痴、我爱等俱生我执相应,加上贪、瞋、痴、慢、疑、恶见等等根本烦恼,以及其他许多的随烦恼。所以,一切众生最不能够忍受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由于意根一直执着自我,而且认为生灭虚妄的自我是有真实性,乃至执着我所也是有真实性,所以就时时、处处都不想自我否定、灭失,时时处处都要执着内外一切法,而处处决定、作主,就因为这个不知自我虚妄的无明与执着,导致众生轮回生死而不能出离。上述五蕴、十二处及十八界法的内涵及其虚妄性,能够清楚的领受,则不会妄取十八界法的任何一法,作为真实心,则已远离常见;我见 | 三摩地 2018-07-22 |
|
菩萨尊贵,本自具足,哪里需要向众生求取,求取不到就失落生气,这是无明!我的心结打开,师姐也实践了她的收获,修行路上我们摆脱了这个大大的包袱,又可以稍微轻松一点继续前进了。路还长,但这条路值得我们继续走下去,身上的包袱太多,以至于自己都不知道背了些什么。遇到一些人和事儿,起了烦恼,而终于想到要用佛法的智慧去解决的时候,就是我们察觉包袱和准备卸下包袱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众生为什么会有这些苦呢?主要的原因就是无明,没有智慧的光明,也就是对于世间种种法,以及对于五阴自己没有正确的认知,误以为这些都是值得珍爱执著的,无法看清这些法背后的本质是无常变异,没有一法能常住不坏。也就是因为这样的错误认知、这样的无明,所以会贪爱自己的身心、自己的眷属、权位、财物等等法;也由于这些爱欲,才会导致种种的苦。也就是说,因为有这样的无明 | 三摩地 2018-07-22 |
|
那些古老的故事和伤痛根本不是你,你本来完美、无有缺憾!一切的解脱都来自于对于的发现与体证,让我们一点一滴的逐渐揭去覆盖在上的面纱,还原生命的本质,这个过程就是破除无明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渐渐趋入佛道的过程,佛道不在遥不可及的西方,佛道就在我们的生命中。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 | 三摩地 2018-07-22 |
|
要谈男女时,我们先了解:什么是欲界众生?所谓众生,就是依恋着身中色、受、想、行、识五阴,而起惑造业的有情;就是指,因为无明覆藏流转生死的凡夫。所以我们这个众生相,就是五阴和合相;之所以有五阴和合,是因为有着如来藏含藏着一世又一世的无明染污业习,所以会有一世又一世的五阴缠绵众生相。慈悲伟大的佛陀祂非常善于譬喻,祂说:这个如来藏法身,过于恒河沙的时间为 | 三摩地 2018-07-22 |
|
这五尘境界,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因为有情众生的如来藏心中,含藏有许许多多的贪、瞋、无明等等的烦恼种子;也因为过去曾经把这些境界不同的韵味,熏习到如来藏心中去了,所以当这些色、声、香、味、触等影像出现的时候,相应的贪、瞋心行就又重新出现了。有句谚语说色不迷人,人自迷,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一切有情众生的根本,同样都是本不生灭、本来自性清净涅 | 三摩地 2018-07-22 |
|
其实作茧自缚就是亲爱的佛陀老人家说的一念无明,也就是不了解自己这个无明的念头,让我们被自己的念头绑住了而陷入了爱住地的烦恼里面。轻者是在念头上墨守成规地自我禁锢,自己禁锢的主意太多,成为没有人缘,众人不敢接近的顽固份子。重者是让自己没有缓和的空间,在自己自设的范围内钻牛角尖,而让自己得到忧郁症,最后在没有后路走上了的绝路,比如张国荣、林黛、翁美玲&h | 三摩地 2018-07-22 |
|
凡夫众生因为无明的遮障,去认取五蕴假我当作是真实我,不知道自己身中本来具有这不生不死、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真心如来藏;不知道自己的真心如来藏,具有清净真如佛性,本来就具有令众生成佛的体性,只是因为被无始无明所遮障,而无法显发这样的智慧光明。这也是世尊在阿含期教导们实证二乘解脱道之后,开始转入二转法轮般若期,就劝请所有阿罗汉们要回小向大,进一步来修学大 | 三摩地 2018-07-22 |
|
这五尘境界,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因为有情众生的如来藏心中,含藏有许许多多的贪、瞋、无明等等的烦恼种子;也因为过去曾经把这些境界不同的韵味,熏习到如来藏心中去了,所以当这些色、声、香、味、触等影像出现的时候,相应的贪、瞋心行就又重新出现了。有句谚语说色不迷人,人自迷。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一切有情众生的根本,同样都是本不生灭、本来自性清净涅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但是,一般众生都是依于自己无明的习气,用自己的意识情解的势力去一昧的认为,只要顺于我心的就是善净缘,逆于我心的就是染恶缘;这样就不是有智慧的人,而落入到意识情解当中,随自己的业力习气而流转。所以,我们要广结善缘之前,先要了解什么样的本质才是善净缘,得要有智慧去分辨:如何才是善净缘?如何是染恶缘?随顺我心所想的缘,一定就是善净缘吗?违逆于我心所想的缘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又如十二因缘说: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总共十二支。这其中爱、取、有三支是能生支,就是会出生未来世的后有,以及接着而来的老病死忧悲恼苦。而爱取有这三个能生支,也是以爱支为缘起。这就是说佛教认为爱,是使众生不得出离生死流转的烦恼,是应该舍离,应该断除的。所以佛教中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此,如果能受持读诵三转法轮方广诸经,才是依止最甚深经、最了义经,才是真正能够对治现行之断除,乃至能断除习气种子及无始无明随眠。又真能持诵般若经,主要的还是在于触证经中所讲的「非心心、无心相心、金刚心、无住心……」等名所说的第八识心,而非宗喀巴所说的,仅是嘴巴唸诵而已。又《广论》145页宗喀巴说:【胜解空性者,谓趣入无我光明法性,深极忍可 | 三摩地 2018-07-22 |
|
首先说身有三道,身的三道就是杀生、偷盗、邪淫(在家指邪淫,出家则是指行淫);口有四道,就是妄语、两舌、绮语和恶口;心有三业而非道,也就是贪、嗔、痴(痴就是无明的意思)。这样总共有十个法相,也就是身三、口四、意三业,总共有十个。这十个恶法就是十种恶业的根本,这十个恶业则是一切众罪的源头。但这其中有三个只叫做业,而不同时叫做道,是业非道。是哪三个呢?就 | 三摩地 2018-07-22 |
|
如同瞋的道理,痴当然也是一样,因为无明笼罩,所以说出话来让人觉得他很愚痴,所以心——意识与意根的贪瞋痴——导致如来藏画出不同模样的人身来。同样的道理,无量世界都各有一百三十六地狱处。娑婆世界,天文学家说有一千亿或两千亿个太阳系,你想会有多少行星可以安住人类及三恶道众生?每个世界有一百三十六个地狱处,因为十八夭地狱还附带小地狱,其 | 三摩地 2018-07-22 |
|
智慧力多无明力少。如是念已亲近善友修习正见。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见有受持读诵书写解说之者。心生恭敬兼以衣食房舍卧具病药花香。而供养之赞叹尊重所至,到处称说其善不讼其短,供养三宝敬信方等大涅槃经。(称说)如来常恒无有变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是人能令地狱重报现世轻受。善男子。以是义故。非一切业悉有定果。亦非一切众生定受。------因此,重定业也是可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烦恼障又称为见思惑,所知障又称为无明惑,事障就是性障。简单的说烦恼障就是障碍有情出离分段生死的烦恼,也就是见惑与思惑,由于这两种烦恼不能断尽,使得众生无法出离三界生死苦,这就是烦恼障。而所知障是因为对法界实相正理的无知,导致无法证知法界的真实相,无法证知一切法的根源,因此而无法成就佛道,这就是所知障。说的是对于法界实相的所知不足,所以成为佛道上的障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者何?一切有心起分别者,犹如幻化,无有真实,所谓识受想行,忆念缘虑觉知等法,种种心数,非青非黄,非赤非白,亦非杂色,无有长短方圆大小,乃至尽于十方虚空一切世界,求心形状,无一区分而可得者,但以众生无明痴暗熏习因缘,现妄境界,令生念著。所谓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谓有,起觉知想,计我我所,而实无有觉知之相,以此妄心毕竟无体,不可见故。若无觉知能分别者,则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