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那我们的心性,到底是如何呢?其实人的心性,可以说非善非恶,也是可善可恶,只是在非善非恶、可善可恶里面因为有无明而导致有种种的善恶。譬如说,在《胜鬘经》里面有这段的这样说:【世尊!然有烦恼,有烦恼染心;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者,难可了知,唯佛世尊实眼实智,为法根本,为通达法,为依,如实知见。】(《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也就是说,我们一切生命的这八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说此识住于涅槃位的时候,「无无明乃至亦无无明尽」,甚至说「设若有法过于涅槃,亦復如梦似幻。」一切法都是这个涅槃识之所出生与显现,离开这个涅槃识--如来藏(法界之实相、一切法界根源之第八识),也就没有一切法可以存在。这个第八识离见闻觉知,寂静涅槃,从不思量作主,所以说为「无我」。如是体性,乃是一切佛门证悟之人皆可亲自领受体验者,由是而生般若妙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入楞伽经》佛性品【如来藏者即是法身。】——《佛说不增不减经》于未来世有谤于我法轮身披于袈裟说有无诸法说无真如我惟是虚妄说作比丘学者不应共和合是人立有无堕于二朋党破坏诸佛法彼不住我法——《入楞伽经》卷十说无真我者谤法着有无比丘应羯磨摈弃不共语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请问各位学人菩萨们:会有未断我见的圣人吗?显然没有嘛!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一个未证言证而成就大妄语业的无明可怜的凡夫。又譬如佛门中有一断见外道,他们主张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不需要有能生一切法的第八识根本因存在,而且一切法都是虚妄的,都只有名字而已。这样的说法,如果不是对佛法有深入研究的人,很可能被他所误导,跟着他走入断见外道中,变成拔无因果的邪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烦恼障又称为见思惑,所知障又称为无明惑,事障就是性障。简单的说烦恼障就是障碍有情出离分段生死的烦恼,也就是见惑与思惑,由于这两种烦恼不能断尽,使得众生无法出离三界生死苦,这就是烦恼障。而所知障是因为对法界实相正理的无知,导致无法证知法界的真实相,无法证知一切法的根源,因此而无法成就佛道,这就是所知障。说的是对于法界实相的所知不足,所以成为佛道上的障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在三界六道轮回生死之中,最危险也最可怜的便是没有三宝与善知识能够依怙,想要出离生死之苦乃至破除无明,单纯靠自己,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有智慧的人应该要归依三宝与寻求善知识的教导,包括想要正确的理解经中的道理,也是以这种方式最为稳健可靠。如果现在还没有办法完全懂得经中的道理,当然继续读诵,还是有很大的利益。首先我们可以了解,诵经本身就是一种修定的方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龙树菩萨曾造《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又名<亲友书>),道尽了他发心的因缘:禅陀迦王应当知,生死苦恼多众过,悉为无明所覆障,吾欲为彼兴利益。譬如刻画造佛像,智者见之宜恭敬。我依如来说,大王亦应深信受。汝虽先闻牟尼言,今若听受转分别,犹如华池色清净,月光垂照踰輝显。佛说六念常修习,所谓三宝施戒天,修行十善净三业,离酒放逸及邪命。观身命财速危朽,应施福田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又如十二因缘说: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总共十二支。这其中爱、取、有三支是能生支,就是会出生未来世的后有,以及接着而来的老病死忧悲恼苦。而爱取有这三个能生支,也是以爱支为缘起。这就是说佛教认为爱,是使众生不得出离生死流转的烦恼,是应该舍离,应该断除的。所以佛教中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从佛法如来藏的角度来看这一些世间的事情,包括自己,其实都是虚妄的,那众生因为所谓的无明颠倒,所以认为我是真实的,我所追求的这些物质也是真实的,可是这些物质它本来其实是虚妄的,无常的,所以你再怎么样把握,其实都很难把握得住,即使已经掌握住的人,他还是会担心失去,世间法就是这样。可是从佛法的角度来讲的话,祂是告诉我们说真正的宝藏就是自己的如来藏心,依止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虽然一切众生本来具足因地法身,可是要经历了修集无量功德智慧、六波罗蜜、慈悲喜舍、三十七菩提分法,从这些种种功德智慧来成就果地的如来身;想要成就佛身,就应当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要来求这个一切种智、要求能够常乐我净、求无上正等正觉;如果要求一切种智、常乐我净、无上正等正觉呢,就应当要知道,不能让自己永远在生死轮回中而落入颠倒中,不知道自己是在完全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行者首先在佛前胡跪,至诚发露,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如是三称忏悔偈之后,开口向佛禀白:○○○今在佛前至诚发露忏悔:由于无明所障,导致无始来之贪嗔痴习气深重,不仅造下五逆十恶、谤佛谤法、毁佛禁戒……等生死重罪;更由于我见我执之深重,而造下种种贪嗔痴之业行,使得今生乃至过去无量生中的父母、师长、兄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正藏》册16,页559,中22-25)《入楞伽经》卷7〈11佛性品〉: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大正藏》册16,页556,中29-下5)注2正觉教团电视弘法《三乘菩提系列─学佛正知见》第49集︰由正光老师主讲:意根携著第八识来投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佛陀才在《观经》当中又特别特别的开示,必须要与修多罗合,不然就是妄想,就是无明。也就是说,见到瑞相的内容,或者定中、梦中、念佛中听到佛菩萨的开示,它的内容统统要与三乘菩提的经典圣教吻合;如果与三乘菩提所开示的内涵违背而不合的话,那就是妄想幻境,根本不是瑞相。一定要吻合三乘菩提经典的开示内容,这样才是有帮助的瑞相显现。这个部分大家要特别小心。第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是这个前提必须要一一去了解,十二因缘里面的无明缘行、行缘识等等一一这些名相的真正的内涵;然后去观察思惟说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道理。同样的,在这个过程中,如实去观察、思惟蕴处界我,一样要去断我见、我所执跟我执;可是由于所观察思惟的范围远超过声闻乘观察的蕴处界苦空无我,故而其所得的智慧包含乃至超过声闻乘的所得。但是一样,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五停心观就是:心容易散乱的就修数息观,贪欲心多的就要修不净观,嗔恚心多的那就修慈悲观,如果愚痴无明多的就修因缘观,乃至于我见、我执障碍多的就要修界分别观,去现观五阴十八界十二处我的虚幻不实。八正道的第八项就是正定,就是要离诸散乱,一心安住于真空之理,决定不移。-----摘录自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娼妓屠宰渔猎贩酒等人可以信仰佛教吗?》(原标题:完美人生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另外,相信生命的根本是心的人,绝大多数却又执着自己能够了别的意识心,或者处处作主的意根,说祂就是所谓的真实心,甚至执着有不可知的意识细心或者极细心,说是生命的根本;这些其实都是因为众生自从无始以来就有无始无明,所以一直和我见、我慢、我痴、我爱等俱生我执相应,加上贪、嗔、痴、慢、疑、恶见等等根本烦恼,以及其他许多的随烦恼。所以,一切众生最不能够忍受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妙觉位的时候,要示现受生人间,要能断尽烦恼障一切习气种子,并且断尽所知障一切随眠,永断变易生死无明,成就大般涅槃,四智圆明而成就佛道;并且要在人间捨寿之后,以佛的报身常住色究竟天,利乐十方的地上菩萨,并且以无量化身利乐十方有情,永无尽期。而现在末法时代,邪师说法非常的普遍,而每个都自称是证量很高的大师;但是往往所说的法,却是破坏佛陀的像似。尤其像某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只是现在的学佛的人常常都忘了这一点,在佛法的修行过程当中,修行人会发现阻碍着自己的这些想法叫作无明,大部分的无明还是我们自己所看不见的,必须要一样一样把它给找出来。这些无明可以分为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一念无明是説,佛发现在任何现前的一面当中,它就已经存在的,比如説我见,又叫作见一处住地烦恼。也就是説什么叫作我见呢?比方説如果我们去问一个小朋友,「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十方三世一切的有漏无漏法,既然都因为八识心王而出生或者显现,而八识心王又依第八识以及无明才会现于三界中;可是众生的无明业种以及上烦恼的随眠,又都是由各自的第八识所执持而藉缘变现,变现出我们这个色身的正报,以及世界山河的依报,因此说三界唯心——三界一切法都唯依第八识心而有,依着第八识心而变现,以第八识为根本。我们就以世亲菩萨所造的《大乘百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学人因有功德受用,可以远离贪瞋痴无明的系缚,心能安定而得自在,于道业上的修习更臻成熟,就生起种种不可思议的解脱功德。云何福德?谓五阴身所受的依报或是正报称之为福德(正报:异熟果报之身;依报:即世界国土。谓诸众生各各随其果报之身,依之而住。)如:持五戒不犯及修十善业道,来世受生于欲界天,获得欲界天之广大天身,成就欲界天身之异熟果报;修禅定证量而成就色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