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初住菩萨经由财布施(资助印行善知识的书籍)来含摄法布施,这个内容意义非常深远!因为只有法布施可以让有情建立佛法正知正见,能够让有情知道如何是生死之苦,怎么样能够断除生死之苦而脱离三界!可是财布施的未来世果报只能在欲界中领受,在欲界中只能够脱离贫穷!而只有法布施能让有情能够断除无明(能够断除一念无明,以及无始无明)来修学解脱道,来修学佛菩提道!可是财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却不知道说,众生正是因为自己把所有的福德都消耗完了,未来世无可受用,所以才会往生到饿鬼道去受苦啊!所以听闻以及信受佛菩萨所开示的这些正理,非常的重要!不然很容易就会被无明贪爱所驱使,而堕落到三恶道去长劫受苦了。接着佛陀又为我们开示,什么是一切施及不思议施:【若能随家所有好恶,常乐施者,名一切施。若以身分及以妻子所重之物施于人者,是则名为不思议施。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不单只是亲自为人解说佛法,才能够叫作法布施;假使觉得自己的口才不太好,不太会说话,我们也可以助印经典,或是解说的书籍,或者只是帮忙流通出去,让别人在读诵之后呢,能够理解的道理,有机会转变他的无明以及邪见,那么同样也是一种法布施。所以说要作法布施,并不是那么困难的,但是最重要的,是要确认我们自己所助印、流通的经典和书籍,到底是还是邪说?那么如果我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不单只是亲自为人解说佛法,才能够叫作法布施;假使觉得自己的口才不太好,不太会说话,我们也可以助印经典,或是解说的书籍,或者只是帮忙流通出去,让别人在读诵之后呢,能够理解的道理,有机会转变他的无明以及邪见,那么同样也是一种法布施。所以说要作法布施,并不是那么困难的,但是最重要的,是要确认我们自己所助印、流通的经典和书籍,到底是正法还是邪说?那么如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初果所断之烦恼为三缚结,即是我见、疑见、戒禁驭见;二果所断烦恼为减低欲界项恼之贪著,令贪瞋痴淡薄,名为薄贪瞋痴;三果所断烦恼为五下分结,即是欲贪、瞋恚、我见、戒禁取见、疑见,四果所断烦恼为五上分结,即是色界贪、无色界贪、掉举、慢、无明。(摘录自平宝导师著,《甘露法雨》,自序,页1,佛教正觉同修会。)声闻人是怎么修解脱道的呢?他就是从行、住、坐、卧当中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个道理就是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水、粪的话,这个芽是不会生长的;另外一个道理是说,如果我们在三界中,没有对我们的自我贪爱,以及对于器世间的这些我所贪爱,也没有无明,不会去造作这些业,来让我们三界中苦芽增长的话,那也不会有未来世的五阴出生,所以不能说本来就有这个芽。那如果是这样的话,变成说没有办法断除三界中的生死苦,因为本来有芽的话,它一定会滋长啊!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以什么样道理来说呢?就是一切众生所造的业,就好像是土地一样,这些事就好像种子一样——六识的种子,六识的种子就种在一切众生所造这些善恶业上面;受到无明所覆盖,因为无明的关系,所以众生就可能有的人追求善业,有的人就是烦恼熏习相应而造作恶业,有的人不知道又造作无记业;所以贪爱他自己当时的情况,贪爱的水就来滋润这个种子,然后处处执着为我来灌溉,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当他在对于布施的过程里面,已经知道一切因果能够成立,就是有金刚心如来藏的存在,所以他已经破除了这个痴;而且要实证这个实相心,也破除了这一分另外一边的无始无明的痴。所以他乐于布施,就能毁坏这五种弊恶法。离开了这五种弊恶法以后,生起欢喜心,因为欢喜心的缘故,对于法、对于三宝的信,由信根而增长为信力,所以他能够由精进根增长为精进力,念根增长为念力;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不会在这无常的世间财物上,增长系缚在三界中生死的悭贪无明等等烦恼,能够有解脱的功德受用。然后他为了让众生能够生起欢喜心,因为菩萨在修学佛菩提道的过程里面,他要成就佛道,一定要摄受众生、摄取国土;可是要摄受众生,最首要的就是要让众生生起欢喜心。假使众生对他不能生起欢喜心,不能生起亲爱想,那众生就不会亲近他,就不会听他所说的一切,对他有帮助的一切,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我们从无始劫以来,就轮转于五趣之中,因此生生世世互为父母眷属亲友,一切众生都曾经是我最亲近的人,我当然必须要让他们离开痛苦;而我们之所以能够有智慧而行菩萨道,都是因为一切众生的恩情;而他们的深恩,我尚未曾报答一分一毫,如今有无量的众生,仍然处于无明烦恼痛苦之中,我怎能不救护他们。因为如果众生不是为了利益我们而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或者为了利益我们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却不知道说,众生正是因为自己把所有的福德都消耗完了,未来世无可受用,所以才会往生到饿鬼道去受苦啊!所以听闻以及信受佛菩萨所开示的这些正理,非常的重要!不然很容易就会被无明贪爱所驱使,而堕落到三恶道去长劫受苦了。(原标题:今生的布施能带到来世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也要观察自己有没有无明、憍慢,或者好为人师、希求恭敬等杂染之心而不自知,以免自己有意无意地违背僧团规矩,乃至犯下亏损如来、亏损法事的过失,那就不好了。6.佛陀于经中开示说,诸佛如来乃是远离四种过失说相应法,这是菩萨应该学的,也就是说法时,要远离「非时、非处、非器、非法」这四种过失来说相应法。另外网络其实不符合「善择时节、善择处所、善择根器」这三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能以悲心来看待对方,觉得对方很可怜,我们应该如何来帮助他们离开无明之苦呢?有了悲心,然后生起慈心,愿意给对方在法上得到安隐快乐,这就是慈。有慈有悲,对于五浊恶世众生就觉得堪忍,如果慈心不够、悲心也不够,就无法忍受五浊众生的恶劣,舍报时就会说:我发誓绝不再来娑婆世界度众生了!只有觉得众生堪忍,才敢发愿证悟之后再来;如果发愿不愿再来人间,就是因为慈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陀知道这时须菩提的因缘成熟了,就为须菩提开示瞋恚的种种过患罪恶:瞋恚乃是由于无明愚痴所生之粗重烦恼,瞋恚会烧灭种种善根,瞋恚会增长众多恶业,瞋恚所引生后世之果报,将会堕入地狱中遭受尤重纯苦之报;会在地狱中受尽种种的折磨与痛苦,因痛苦而死去,业风一吹又活过来,再次受苦;如此长劫受苦是全面性的,这种痛苦是难以用世间的苦来称量和计度的。即使长劫之后地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是说能以悲心看待众生(悲是拔苦),觉得众生很可怜,愿意帮助众生离开无明之苦;有了悲心,然后再生起慈心(慈是与乐),愿意给众生在法上得到安隐快乐。有慈有悲才能生忍(才能生起忍法),才能忍于五浊众生的恶劣啊!第四,心不放逸。如果专心在法上用功,对世间法的种种就不会这么在意了;因为认真学法、亲证佛法才是最重要的。这样对众生就能安忍。第五,断除瞋恚。古德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能以悲心来看待对方,觉得对方很可怜,我们应该如何来帮助他们离开无明之苦呢?有了悲心,然后生起慈心,愿意给对方在法上得到安隐快乐,这就是慈。有慈有悲,对于五浊恶世众生就觉得堪忍,如果慈心不够、悲心也不够,就无法忍受五浊众生的恶劣,舍报时就会说:我发誓绝不再来娑婆世界度众生了!只有觉得众生堪忍,才敢发愿证悟之后再来;如果发愿不愿再来人间,就是因为慈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能以悲心来看待对方,觉得对方很可怜,我们应该如何来帮助他们离开无明之苦呢?有了悲心,然后生起慈心,愿意给对方在法上得到安隐快乐,这就是慈。有慈有悲,对于五浊恶世众生就觉得堪忍,如果慈心不够、悲心也不够,就无法忍受五浊众生的恶劣,舍报时就会说:「“我发誓绝不再来娑婆世界度众生了!”只有觉得众生堪忍,才敢发愿证悟之后再来;如果发愿不愿再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陀知道这时须菩提的因缘成熟了,就为须菩提开示嗔恚的种种过患罪恶:嗔恚乃是由于无明愚痴所生之粗重烦恼,嗔恚会烧灭种种善根,嗔恚会增长众多恶业,嗔恚所引生后世之果报,将会堕入地狱中遭受尤重纯苦之报;会在地狱中受尽种种的折磨与痛苦,因痛苦而死去,业风一吹又活过来,再次受苦;如此长劫受苦是全面性的,这种痛苦是难以用世间的苦来称量和计度的。即使长劫之后地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凡夫亦尔,无明梦故,妄于诸法生实体想。诸佛觉已,皆无所著故,能十方一切世界一念示现无量佛事,自在无碍。利益成就一切众生,皆令悟入无量深妙解脱门故。一切诸法,如幻如焰,如翳如影,如像如梦。如是谛观,法性空寂。然知如来,了一切法皆如幻梦。如来自性,非幻非梦。犹如虚空(不生不灭),能以智悲,出现我前,愿为我放大悲青光,灭除众苦。时佛即为放眉间光,名曰青焰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这个时候,你就有可能心中的无明火顿时会减损乃至消灭。那这一种不忍而忍,你得要亲自去体会一下,才会知道它其中的妙处。(原标题:断我见之后,道业会突飞猛进)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