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接著说第二种缘起,赖耶缘起,是说众生所造一切善恶业,以及所熏习的一切善染法,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不论是什么法,都落在阿赖耶识之中所集藏,众生所造的一切善恶业种,以及八识心王的一一种子,及众生因不明实相、不知解脱,而熏习种种外道邪见和我见、我执所成的无明,都集藏在阿赖耶识中,就有了三界的生死轮回。然后在三界生死轮回之中,往世所造业种以及所熏无漏法种就会 admin

2018-08-04

那是因为无明!阿赖耶识中执持了意根与意识的无明种子,导致意根始终执著自我的永续存在,不肯灭失掉自己,就因为这无明的种子作为出生的助缘。当有情众生舍寿的时候,就会促使阿赖耶识产生一个中阴身出来,所以上一世的肉身死了,意识不再能借著上一世的身体而现起的时候,意根和意识就会借著阿赖耶识移转到中阴身上。中阴身的意识不像这一个有情上一世的意识那么灵光,因为中 admin

2018-08-04

)既然天童宏智禅师出道以来,都以如来藏作为开示之标的,所以说“不会无不会,不知无不知;只个不会、知,殊特也大奇”;就如有人问永明家风,永明只道个“不会”;亦如有人问罗汉桂琛,罗汉禅师也只道个“不知最亲切”,清凉文益禅师一言之下就此悟去,岂是静坐而求一念不生?又何用默照妄念而与妄念极力对抗?如今天童更举出禅门闻名古今的啐 admin

2018-08-01

以始觉者(破无始无明初次悟入),即同本觉。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佛说不增不减经》云:「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大乘起信论》中说证此本觉者方名始觉(初次证悟)之菩萨,由此证知:亲证如来藏者方可名为真实开悟者,除此绝无般若之开悟。则未证如来藏(第八识-阿 admin

2018-08-01

谓佛说:“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大苦阴集。”佛又云:“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如是二法,譬如芦束,辗转相依,俱时而转。”既云:“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当知必有缘名色之识,即如来藏也。由此亦可证知真心妄心和合而转,真妄同在,非谓知觉妄心可由 三摩地

2018-08-01

佛说:善男子!我看见众生被种种无明烦恼所系缚,于无量生死中头出头没,无有尽期。这些众生虽然被无明烦恼所覆而长久的住在无明暗夜中,但他们身内的如来藏,还是和我一样,本来、自性、清净、涅盘……我看见众生被种种烦恼痛苦逼迫,身中怀着和我一样清净的如来藏心,而都不能自己发现祂的存在。所以我告诉各位菩萨:不要看轻自己、鄙视自己,在你们每一个人的身 三摩地

2018-08-01

如来宝藏在无明壳。犹如果种在于核内。善男子。彼如来藏清凉无热。大智慧聚妙寂泥洹。名为如来应供等正觉。善男子。如来如是观众生已。为菩萨摩诃萨净佛智故显现此义。…………如来藏经能大饶益。若有闻者皆成佛道。18、大方广如来藏经若有智者闻此经取于一喻而正行若能受持及读诵此福超过前福聚有情归依于此经疾证于彼无上觉此如来藏相应法若智菩萨能 三摩地

2018-08-01

因此,当众生因为无明而执著我与我所时,就会在世间造了种种善业与恶业,导致在三界中不断的生死,不断的轮迴。譬如造了大善业,未来就会生天享福,可是一旦天福享尽的时候,就要下堕三恶道受苦了;当造了恶业,未来世就要下堕三恶道受苦,待恶业果报结束后,靠着以往所造的微薄福德享福了。二者,这位妇人算是很有福报,遇到世尊为她开示,让她得法眼净,成为声闻的初果人,未 三摩地

2018-08-01

因此,当众生因为无明而执着我与我所时,就会在世间造了种种善业与恶业,导致在三界中不断的生死,不断的轮回。譬如造了大善业,未来就会生天享福,可是一旦天福享尽的时候,就要下堕三恶道受苦了;当造了恶业,未来世就要下堕三恶道受苦,待恶业果报结束后,靠着以往所造的微薄福德享福了。二者,这位妇人算是很有福报,遇到世尊为她开示,让她得法眼净,成为声闻的初果人,未 三摩地

2018-08-01

"如是无知者无畏,我一介无明遮障凡夫上师,竟然口口声声妄言第一智慧如舍利弗所不能知、第一神通大目犍连、诸十地菩萨和未来下生弥勒尊佛悉不能知。我恐怕没脸见江东父老,更没脸觐见恩重如山释迦世尊;出于振聋发聩刻骨铭心,我不得不借用粗鄙的语言自我警醒批判:邪见穿心,谤佛谤法,种现在乐,受未来苦。我真是一枚!第二宗罪:为求名闻利养,无所顾忌胆大妄语,捏造事实 三摩地

2018-07-23

曾经的清静僧宝,无明遮障信受四皈依,内行密教双修邪法,多次奸淫性侵女众,东窗事发锒铛入狱。我今年已经55岁,目前感觉很多事都已力不从心,微博也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也许还能多活几年,也许活不过60.最近常常想到生死问题,身为上师的我,内心深处潜藏太多永远不为人知的迷惑。这一辈子经世一遭,年届一甲子了,竟然还没搞清楚人生到底该追求些什么?名利双收却倍感虚无。 三摩地

2018-07-23

呵呵尼玛我了个去无明愚痴至此。好吧,兹事体大,冒昧不顾大家的阅读感受,推送几段,大家自行对照,如理作意善思念之。佛说长阿含经卷五:时。忉利天作是说言。若使世间有八佛出者。当大增益诸天众。减损阿须伦众。时。忉利天言。且置八佛。正使七佛.六佛。乃至二佛出世者。亦大增益诸天众。减损阿须伦众。何况八佛。时。释提桓因告忉利天言。我从佛闻。亲从佛受。欲使一时二 三摩地

2018-07-23

一、密宗双修法兴起的背景环境与内在必然世上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兴起都不会没有缘由,认知上所谓无缘无故的发生追根溯源均是我们无明时难以洞见造成的。密宗及其在末世反而兴起其实也有其内在必然,均不过是人性的发展使然,具体归纳如下:一是末法时期人心不古,乃人之业性业力全方位释放的时期,整个社会都在依据自己的业性和共业向外找与之相应的事物,所谓自由、人性解放。在 三摩地

2018-07-23

殊胜功德诚祈诸佛菩萨护佑OOO法缘具足常蒙诸真善知识摄受无魔障之邪扰无无明之惑乱慎护身口意福慧圆融道心弥坚永不退转诸功德终证无上正等正觉  (原标题:正觉回向文) 三摩地

2018-07-23

心所有法(与此相应故)包含:遍行(触、作意、受、想、思)、别境(欲、胜解、念、定、慧)、善(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根本烦恼(贪、嗔、痴(无明)、慢、疑、恶见(不正见))、随烦恼(忿、恨、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恼、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第三位是色法,由八识心王和51 三摩地

2018-07-23

那我们可以想见,酒能够让人滋长无明,修学佛法不是要翦除无明吗?要破除无明吗?不是断尽无明吗?那你做的这种种法,为什么你口口声声说这样是佛法呢?所以,即使是说他能够说起话来翻云覆雨,或是说起话来非常流畅,或说起话来,整个让人家天花乱坠,听起来都是佛法,佛法名相也解释很好;可是在佛法中,以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你不应当亲近这样的人。所要亲近的善知识,还要再 三摩地

2018-07-23

像这样无法在无明暗夜中,看清修行的目标,正是修行不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个体会是,不知道修忍辱与不修忍辱的差别有多大。佛在《罗云忍辱经》中,告诉大众修忍辱的好处如下:「忍之为明,踰如日月。龙象之力,可谓威猛,比之于忍,万万不如一。七宝之耀,凡俗所贵,然其招忧,以致灾患。忍之为宝,终始获安。布施十方,虽有大福,福不如忍。怀忍行慈,世世无怨,中心恬然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他们却不是这样子,却是透过乐空双运、乐空不二,这本身就已经落入在识阴与受阴当中了,这怎么会是真实法?由此可见,他们所说的要证甚深的禅定以及有大神通乃是虚妄语啊!乃至于有人主张:要透过身心内外轮器的无明染污加以净化,把粗糙的色身转变为细身明光,即把粗糙的色身转变为五色光或七色光,说之为佛光。可是佛的身光有金光跟白光,金光是智慧的表徵,白光是定力的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这两者的不一样,在于解脱道它是要断一念无明,也就是要断烦恼;那佛菩提道呢?它是要断无始无明,就是我们所说的所知障,也就是尘沙惑。至于解脱道的部分,它就是一念无明的内容,它就是包括见惑与思惑,这个见惑的部分,我们把它说成见一处住地烦恼;然后思惑的部分,思惑其实就是行,就是众生都是在这样的运行。怎么运行呢?就是贪爱三界,所以要断这个思惑,就是要断三 三摩地

2018-07-23

而法布施之后呢,自能温故知新,更可以再断自他的无明,也正是因为有未来无量世的缘故,就更能使自己的智慧增长而延续;听法者的状况也是如此,所以合在一起的情况之下,其果报是转增无尽。所以才说:因为财布施而感得的无量报,比起法布施的辗转果报而言,仍然是相对的有量,法布施的无量报更为殊胜。最后说,只有在佛出世的年代,才会有法布施;而财布施的状况,是不管世间有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