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终究你会明白,这个中央大殿跟其他的房间,乃至于说,跟连接这些房间的一一门,原来它是一体的;原来我们一向都在此山中,只是因为无明太浓,所以才看不清楚此山。假如你真的想要能够一经通、百经通,当然这个是不可能即生可以成就的,但是你却可以说一世一世的又以这样基础继续修学下去。那么你应该怎么办?当然,最先就是要先证此经,而不是说要先通此经。因为究竟通达此经, | admin 2020-02-18 |
![]() |
迥异于十二因缘所说的:无明缘行、行缘识的这个识,十二因缘里面所说的识,是在指我们众生的六识;那是因为有如来藏,储存了过去世所造作的无明,所留下的身口意行的业种,以及六识的业种,所以才会有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十二因缘法的这样子的观行;所以十二因缘法的观行,必须要依止着十因缘法:识缘名色这样子的如来藏的教示,才能够确立十二因缘法。这一部分,如果 | admin 2020-02-18 |
![]() |
各个有情众生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才是唯一能执持众生各自业种及无明种,去到来生酬偿因果的心,祂才是有情生命的本源、万法的根源,才是因果法则赖以成立而运作不辍的所依。而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于六尘境界都无了别,也不于六尘、身根、器世间起任何执着,是无覆无记性的心体,所以能够一体收藏众生过去生造作善恶业、无记业的种子不漏失;并且带着这些种子,从过 | admin 2020-02-18 |
![]() |
但是菩萨道的修学,却必须舍离一切烦恼,包括起烦恼及上烦恼,也就是一念无明烦恼障,及无始无明所知障的烦恼,是修证佛法所应断除的烦恼。一念无明烦恼障的烦恼,称为起烦恼,乃是不明白蕴处界我虚妄,而执着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蕴处界我为常住不坏法,就是我见、我执与我所执,又称为根本烦恼。无始无明所知障的烦恼,则是上烦恼,乃是菩萨在般若见道通达,进入修道位后 | admin 2020-02-18 |
![]() |
生从何来呢?从自己的如来藏中出生,父母只是提供藉缘,其实是自己的如来藏生了这个五阴;如来藏具有大种性自性的造色功能,随著个人的无明种以及业种而受生入胎,也就是藉著父母和合之缘而受生入胎,然后藉著母体所提供的地、水、火、风四大,来造就胎儿的色身。亲证如来藏之后,就可以现前观察自己是从如来藏中出生,这个生从何来的问题就解决了。接著再观察,死了之后五阴归 | admin 2020-02-18 |
![]() |
终究你会明白,这个中央大殿跟其他的房间,乃至于说,跟连接这些房间的一一门,原来它是一体的;原来我们一向都在此山中,只是因为无明太浓,所以才看不清楚此山。假如你真的想要能够一经通、百经通,当然这是不可能即生成就的,但是你却可以一世一世的以这样的基础继续修学下去。那么你应该怎么办?当然最先就是要先证此经,而不是说要先通此经。因为究竟通达此经,不是我们现 | admin 2020-02-18 |
![]() |
为什么会生于滤过性病毒中?当知因为极重无明所生极重贪爱,而作谤法、谤佛、谤大乘贤圣僧的缘故,其罪至重、无明至重,堕落于无间长劫地狱;又不曾修集点滴福业,所以从无间地狱而渐次转上,生在近边地狱受报完毕后,转生饿鬼道中,最后远离极重业饿鬼道后,初受生于人间时,由于点滴之福亦无的缘故,极重无明所遮障的缘故,受生于滤过性病毒中;辗转多劫以后,方得成为较高等 | admin 2020-02-11 |
![]() |
初地菩萨永伏性障,可以断尽一念无明而不俱断,能证慧解脱而不取证。唯保留最后一分思惑不断,以便未来世再去受生,继续往上修学增上慧学。 到了三地满心后,由于三地菩萨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的修学满足,这时他有能力取证无余依涅槃,可以成为俱解脱的菩萨阿罗汉,可是他不要,他志不在此。他在初地时发起增上意乐——发 | admin 2019-11-03 |
![]() |
可是如果没有深入了解的人一谈起佛法,都会跟你说:“因缘法,我知道啊!”于是他就念给你听:“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一直念到生老病死,每一个因缘支都不会漏掉,他认为这样他就是知道因缘法了。但是有个问题,既然大家都知道,为什么近代没有人能证得辟支佛果?不说独觉果,单说缘觉果就好,连缘觉都证不得。例如我把《阿含正义 | admin 2019-09-02 |
![]() |
是故佛般涅槃以后五百年之正法时期中,由于声闻人阿罗汉只是断除烦恼障所摄之五阴人我执,尚有菩萨道中无始无明所知障相应的法我执未知未断,因此在未证解般若波罗蜜、未能真实了知佛隐覆所说之中道、尚有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及所知障法执随眠的情况下,虽然能够如实依佛之遗教修断而证得解脱,成为阿罗汉,但是迷于五阴异熟及涅槃法界之一乘中道义理,迷于真实第一义空而偏执于 | admin 2019-07-29 |
![]() |
又见众生处无明暗,不知炽然智慧灯明,是故生悲。又见众生为烦恼火之所烧然,而不能求三昧定水,是故生悲。又见众生为五欲乐造无量恶,是故生悲。又见众生知五欲苦、求之不息,譬如饥者食于毒饭,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处在恶世遭值虐王,多受苦恼犹故放逸,是故生悲。又见众生流转八苦,不知断除如是苦因,是故生悲又见众生饥渴寒热不得自在,是故生悲。又见众生毁 | 三摩地 2019-07-20 |
![]() |
永嘉大师〈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 语译:诸位难道没有看见:那个本来就在的第八识如来藏,祂是离见闻觉知而绝念无学、无作无为的悠闲道人,祂既不勤求断除妄想,也不企求能证得真实理;不管是出生无明烦恼,或者展现真实如如 | 三摩地 2019-06-25 |
![]() |
明心见性之人,虽然已经证得真如佛性无生无灭的无生忍,但因尚未获得尽智(一切后有永尽的智慧),即未断尽一念无明,未断尽贪瞋痴慢疑等修所断烦恼,所以虽然得到了无生忍,仍然还要再轮回。必须悟后历缘对境去断除一念无明之修所断烦恼,才能获得尽智,才能成为菩萨阿罗汉或进入八地,才能免除分段生死的轮回。必须悟后渐渐的断除第八识中累积的无数烦恼习气的种子,再 | admin 2019-06-19 |
![]() |
真可谓专业忽悠近千年,害了无量无明佛子之慧命,幸有真善知识出世救护众生,不畏惧被泼脏水遭抵制,宁担恶人之名,誓救众生于水火,真大智大勇悲增菩萨也! 一次因人介绍结识一位潜心修学藏密黄教近十年的佛子,其人也是奇人一枚,曾经很长时间中每个月生活费仅百元,每日以主食配以豆瓣酱以助营养,如此维系进修,可谓精进不贪之人,又颇有护法护教之志,曾在沈阳听一出 | admin 2019-05-05 |
![]() |
佛法虽易证,无明成障;千年血脉,脚步跄踉;护法不免神伤,何时返靖康?救护无明众,十万火急;每思髪白,时不我予;诸师犹自顽愚,赤氛何时弭?菩萨道讴歌,盼除沉疴;我常思念,转侧难捨;愿您世世相伴,叵奈胎昧隔。菩萨底忧郁,多劫沉积;常思法脉,吴越早栖;愿您速满三地,令我捨忧郁。本事:以感应往世亲人及法眷属故,写此歌曲。为度年轻学人,向往菩萨证境;情歌方式 | admin 2019-05-05 |
![]() |
马鸣菩萨在接下来的论文中说:观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皆因无明熏习力故,受于无量身心大苦;现在未来亦复如是,无边无限,难出难度,常在其中不能觉察,甚为可愍。(《大乘起信论》卷2)而在这一段之前,马鸣菩萨说:“观第一义谛非心所行,不可譬喻不可言说。”(《大乘起信论》卷2)也就是说,菩萨在经由参禅的过程找到第八识如来藏,证得第一义谛实相心时,就有了法 | admin 2019-04-24 |
![]() |
」理障就是不明真如佛性,又名所知障,就是无始无明,事障是指烦恼障,被根本烦恼及各种随烦恼所障碍,不能取证涅盘。事障就是四种住地烦恼,也就是一念无明;除了《楞严经、圆觉经》说「理」是真如佛性,「理」是顿悟以外,《楞伽经》等其它诸经也是讲「理」代表真如佛性。世尊在许多经典里面用「理」表示真知佛性,我们不应该因为儒家也学着我们套用这个「理」字在说「理」学 | admin 2019-04-24 |
![]() |
四住地无明者,谓一念无明也: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等四种无明。一念者,谓如是四种烦恼未断之前,一念甫灭已,次念又生,念念不断;乃至证得四禅八定已,于等至定境之中,忽然又生一念我见或我执烦恼,致令意根意识不能永灭,致令不能入住无余涅槃之真正无我境界中;如是一念又复一念,继起不断,致令阴界入我不能断除,因此流转生死不已,故名一念。住地 | admin 2019-04-24 |
![]() |
解脱道所断的烦恼,在大乘法中名为一念无明;一念无明从哪里来?从我见为根本而生。一念无明为什么名为一念无明呢?这是因为它有一个现象——在无妄想之中,突然会有一念烦恼产生;由于这一念烦恼出现,就导致众生的受生而轮回生死,所以称为一念无明。在大乘法中,一念无明分为四种住地烦恼,第一种是「见一处住地」,也就是我见;因为不如理作意的邪思维而误认觉知 | admin 2019-04-24 |
![]() |
无始无明就是讲:众生不了解法界的真实相,不了解法界中一切万法的根源,不了解法界万法根源的体性,也就是说他没有法界体性智。法界有三界的法界、有十八法界、有四圣六凡法界;不管哪一种法界,祂的根源都是第八识,都是从第八识而出生了这一切的法界,所以一切法界的真实体性,就是第八识心的体性;所以一切法界的根源,就是众生的第八识心。如果不明白法界根源的真实体性, | admin 2019-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