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我身无我无有我所。无命无语无心无实无阴界入。犹如药树能除众生一切病苦。我身亦尔。除灭众生无量病苦。何以故。身如幻故。复次善男子。譬如药树终不生念取叶莫取枝。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终不生念取手莫取足。何以故。是三昧力故。亦能除断一切众生贪欲嗔恚愚痴等病。住是三昧菩萨摩诃萨。无内身无外身无内外身。无死生身得甘露身。甘露身故。能断众生贪欲嗔恚愚痴等病。复次 三摩地

2018-07-21

所谓苦乐常无常净不净我无我实不实。归依非归依。众生非众生。恒非恒安非安。为无为断不断。涅槃非涅槃。增上非增上。常乐观察如是等法对治之门。亦欲乐闻无上大乘。如所闻已能为他说。善持净戒渴仰大乘。既自充足。复能充足余渴仰者。善能摄取无上智慧。爱乐大乘守护大乘。善能随顺一切世间。度未度者。解未解者。绍三宝种使不断绝。于未来世当转法轮。以大庄严而自庄严。心常 三摩地

2018-07-21

若说无我斯有是处。说着世法无有是处。若说大乘相续不绝斯有是处。若所受身有八万虫亦无是处。永离淫欲乃至梦中不失不净斯有是处。临终之日生怖畏者亦无是处。阿那含者为何谓也。是人不还如上所说。所有过患永不能污。往返周旋名为菩萨已得受记。不久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则名为第三人也第四人者名阿罗汉。阿罗汉者断诸烦恼舍于重担。逮得己利所作已办住第十地得自在智。 三摩地

2018-07-21

或复有说我与无我。或复有说苦乐二法。或复有说常无常等。或复有说净与不净。复有世尊为诸菩萨演说所行六波罗蜜。或复有说诸大菩萨所得功德。或复有说诸佛世尊所得功德。或复有说声闻之人所得功德。或复有说随顺一乘。或复有说三乘成道。或有世尊左胁出水右胁出火。或有示现初生出家坐于道场菩提树下转妙法轮入于涅槃。或有世尊作师子吼。令此会中有得一果二果三果至第四果。或 三摩地

2018-07-21

三乘佛法都说无我,然而无我的真实义往往被错会了。认为佛法讲无我,就是讲缘起性空、一切法空,因为空所以无我;如果听到了有人说有不空的如来藏,便会诬蔑这个人是同于梵我、神我的外道,诽谤这个人所说的法义不是佛法,说这个人所弘传的甚深微妙是不符合原始佛教的。然而原始佛教的四阿含诸经中,固然说无我法,可是又处处说我;把这个我有时候说为涅槃的本际,或者说为诸法 三摩地

2018-07-21

可是佛法中的无想,是没有觉知心的,这个人偏偏又要主张,所谓的无想其实是有觉知存在的,所以他也这样说,他说:佛教的‘无想定’则称为‘净无想道’,是以‘无我’正见为基础,以离一切相,而不念一切想,如此方可以证得真正的无想定,乃至达到真正的无想——涅槃。(网名悲智者所著《悲智破斥邪师萧平实邪见魔说专集》页20-21)这段 三摩地

2018-07-21

必须是菩萨见道所起之妙观察智,方能与大乘之法空观相应;二乘所得妙观察智,不能与大乘之法空观相应,唯与大乘生空观相应,依人我空而观十八界俱皆无常空故,非由法界万法实相根源之阿赖耶识常恒而现观万法皆空故;由是缘故,二乘人不得大乘平等性智,唯得小乘平等性智,唯能现观一切有情皆是虚幻无我故,不能证知法界实相悉皆平等故;由是缘故,二乘人于解脱道之见道位中,不 三摩地

2018-07-21

乃是以证得自心如来藏后,现观十八界、五蕴之虚妄不实,依大乘无我之观行,证知一切法界体性实相的智慧,获得分证解脱或满证解脱的功德受用,最终成就究竟佛菩提果。《心经》以菩萨所证得第八识的总相智之根本无分别智,来说般若别相智——后得无分别智。也就是,当你依真见道的根本无分别智深入观行,且越观越深之时,即谓行深般若蜜多,现前观察五蕴的一切法皆由如 三摩地

2018-07-21

照见五蕴皆空:依般若的中道实相智慧,以如来藏真心来比对、现观五蕴十八界(注1)时,发觉自身之五蕴十八界都是依真实心为因而生起的诸法,因缘假合而有,无真实自性;有生有灭,无常无我,缘起性空。即一切法皆是真心直接或间接所出生,离开如来藏真心,就没有五蕴十八界可以出生,一切生命和大千世界皆不存在。度一切苦厄:当依真心体性现前照见五蕴皆空时,因而明白了五蕴 三摩地

2018-07-21

此名有我欲证涅槃,违背佛说涅槃无我之理,以有空明觉知之我,则非寂静故。近年来,本岛有甚多国外来的大小显密诸宗大师传授禅法,多有宣称证悟登圣者。彼等诸师传授禅法,谓可实证解脱,然观彼诸大师,悉以空明觉知心为真,教人消除烦恼,保持一念不生,并须时时保持清醒: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并且要能处处作主。此则违背涅槃正理。此诸大师过在不明二乘无我空相、不明真如阿赖 三摩地

2018-07-21

所以,意识虽然是虚妄法,是我见中的我,是常见外道所说的常不坏我,但是修学佛法却也离不开意识,要用我们的觉知心来修学佛法,来体验自己的虚妄,来证得无我性,来证得实相法界。第六识的意识有这个功能差别,有这个体性,所以说五遍行、五别境心所有法与此相应故。与什么相应呢?与意识相应;五遍行与此意识心相应,也是与阿赖耶识相应。但是六个根本烦恼——贪、 三摩地

2018-07-21

然而学人欲以己力参出如来藏所在,其实甚难,是故真悟之师观察因缘,施以种种手段,或以话头、或以机锋、或以棒打、或以大喝……等,助益学人当下触证如来藏,便可现观如来藏的本来真实性、本来如如性、本来清净性、本来涅槃性、本来离念性、本来无我性、本来中道性……等,由是而得亲证如来藏所显之真如自性,即成贤圣大师。元朝时起之皇帝既都崇尚双 三摩地

2018-07-21

所以因为这样的无常性,就可以知道祂的无我性。这里我们也看一段就可以知道这个道理。这个是从经集部的《佛说大乘稻芉经》里面有一段说:【如眼识生时,若具五缘而则得生。云何为五?所谓依眼、色、明、空,依作意故,眼识得生。此中眼则能作眼识所依,色则能作眼识之境,明则能为显现之事,空则能为不障之事,作意能为思想之事,若无此众缘,眼识不生。若内入眼,无不具足,如 三摩地

2018-07-21

此由菩萨具足三地之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已,复具足前述四种修行无间之大方便,具足心意识五法三自性……二无我智已,复转舍之;亦由世尊传授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之功德加持,如实觉知诸法相已,成就八地如幻三昧;依此三昧力而得自在神通意生身。已如实觉知诸法相者,方能证得如幻三昧;已得如幻三昧者,即能证得此意生身。证此意生身者,于相于土皆得自在 三摩地

2018-07-21

阿赖耶识又是无我性的,是出世间的法。故《大乘密严经》(地婆诃罗译,下同)卷中,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复告大众言:一切众生(各自的)阿赖耶识,(都是)本来而有(的法),(此阿赖耶识)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槃。第八识阿赖耶识具有不生不灭能生万法的体性与作用,是一切众生的根本心。藏识并非是虚构出来的一个名词概念,而是客观存在的法,是真实可证的法,如《大乘密严经 三摩地

2018-07-21

这四种修具足之后,然后您就能够依于您的未到地定、依于您五停心观、依于您七方便、依于您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样子一个如实地观照般若,从你闻、思、修,文字般若进而依定慧等持而来作观照,而来证得最后的实相般若,这才是佛法真实入门的一个次第。我们刚刚讲到了众生著相,讲到了外道错误的以为,我意识只要是相应于定境法尘,或 三摩地

2018-07-21

所以,意识虽然是虚妄法,是我见中的我,是常见外道所说的“常不坏我”,修学佛法不可以离开意识,要用我们的觉知心来修学佛法,来全验自己的虚妄,来证得无我性,来证得实相法界。意识有这个功能差别,有这个体性,所以说“五遍行、五别境心所法与此相应”。与什么相应?与意识相应;五遍行与此意识心相应,也是与阿赖耶识相应。但是,贪、瞋、痴、慢、疑 三摩地

2018-07-21

】(《入楞伽经》卷七)这里佛对大慧菩萨说“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但是啊祂跟无明七识(也就是说七识的无明业种,乃至于跟七识)共俱;“常不断绝,身俱生故”,也就是跟七识和合运作,这个叫作真妄和合;但是祂本身是离无常过的啊,祂本身是无我性的啊,所以祂是离于我过,祂本身是自性清净的。所以唯识论记里面说: 三摩地

2018-07-21

声闻计着,见人法无我,故胜鬘夫人承佛威神,说如来境界,非声闻缘觉及外道境界。如来藏识藏,唯佛及余利智依义菩萨智慧境界,是故汝及余菩萨摩诃萨,于如来藏识藏当勤修学,莫但闻觉,作知足想。」】《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切佛语心品之四〉里面也这么说:【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甚深如来藏,而与七识俱;二种摄受生,智者则远离。如镜像现心,无始习所熏;如实观 三摩地

2018-07-21

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常与无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乃至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谓大涅槃。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我者(法身)不名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法身)。以是义故,佛性常恒无有变异,无明覆故令诸众生不能得见。声闻缘觉见一切空、不见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