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也是因为观行非常具足,对于世间五藴十八界这些法,不离无常、苦、空、无我,所以就会离开世间的杂染,而能够证得解脱;也因为能够证得解脱,所以能够自知自作证,自己知道当般涅槃。所以当佛陀每次遇到一个新接触佛法的人的时候,一定会为他开示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然后入了佛门以后,又会依著戒定慧三学来为次第的教导。所以佛陀的开示,对于一个想要修定的学人曾经这样说 三摩地

2018-07-22

出三界只不过是不在三界里面现身语意而已,所以依我们的三果人离欲界爱,那能够离欲界的人,其实初禅就一定要现起,因为初禅也是离开欲界,只不过初禅是伏欲界的爱,伏欲界爱,然后三果人,他是一一如实观察欲界的不可爱,欲界的无常、苦、空、无我,然后他愿意把它断除掉,断除什么?贪爱,贪爱一断了,后面的贪、瞋、痴、慢、疑、不正见就继续地跟随它一起断了,所以整个修行 三摩地

2018-07-22

这样想不能说有错,每个人都希望活得轻松,不要动辄得咎,也就是每个人都希望活得自在,追求无系缚解脱的生活,这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向着解脱、常乐我净行进的动力;只是都会产生颠倒的认知,我们因过去世不能了解法界的真相,无明造作而有了这世的五阴世间,一生下来所了别的,就依着我和我所的舒适和满足、执着和追求,所受的教导也是增益我及我所的熏习,对于世间的无常执以为 三摩地

2018-07-22

第五、未来世乃至这一世得解脱果;五戒若能好好的受持,就表示对于自我得失根本不在意,他在意的是:众生有没有因为我持五戒而得到利益?这样无我无私的人,怎么可能不得到解脱果呢?因为我与我所都不存在了,心心念念想的都是众生,因为持五戒而施予众生无畏,因此有这五果。如果有人能具足受持五戒不犯,我们就知道他一定会快速的得到这五果。若优婆塞常能出至寺庙僧坊,到已 三摩地

2018-07-22

佛菩提道即是亲证实相,谓确认蕴处界万法之所由来,悉皆不曾外于第八识如来藏,由是证知实相法界;进而实证如来藏所蕴含之一切种子(一切功能差别),至究竟位而证得一切种智,发起四智圆满具足;所修证者虽为实相法界,然亦兼及现象法界的蕴处界生灭无常故无我,是故佛菩提道函盖解脱道。解脱道则函盖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声闻菩提者,谓经由四圣谛八正道之修习,现观蕴处界之 三摩地

2018-07-22

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花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花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是名中品上生者。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 三摩地

2018-07-22

声闻僧者依佛所制声闻戒法出家,剃发着染衣,住于伽蓝,依于佛座而修四圣谛八正道之无常苦空无我等法者,名为声闻僧。缘觉僧者谓于无佛之世,出家修行着坏色衣,处处乞食,居无定所,依十二因缘观修一切诸法缘起性空——此起故彼起,此灭故彼灭;此名缘觉僧。菩萨僧者有出家在家之分,不局限于人类,若诸天龙金翅鸟等能得大乘见道,悉得名为菩萨僧。《华严经》中善财 三摩地

2018-07-22

是故凡夫外道于彼菩萨所说妙义,由不解故心生烦恼,辄妄评之(如现代禅副宗长张志成老师之妄评余身,即是现成案例),以积非成是之谬见,诋诬菩萨僧之摧邪显正,诬为「思想主观」,诬为不符「无见、无诤、无我」,而不敢就法义提出论证。-----平实导师《宗通与说通》第一章第三节<说通概说> (原标题:宗说俱通之胜义菩萨僧,唯在大乘,极难值遇) 三摩地

2018-07-22

他自认为他是佛宝,因为法王就代表佛,他自称为活佛就代表说他是佛,可是我们可以知道佛陀有三十二大人相的、祂有广大的威德、而且祂也会实证无我的、祂也会断我见、祂也会明心见性,可是我们所观察到的活佛跟法王都没有实证佛法,对三乘菩提都没有实证,连最简单的三归依他们也没有真正的归依。所以我们可以知道他们是违反了三归依戒,既然违反了三归依戒,表示他是一切戒都不 三摩地

2018-07-22

例如说解脱道的断我见内容,它是来自于现观五蕴的无常、苦、空、无我,所得的这个无我的智慧;佛菩提道的无我的智慧,是来自于实证了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真如无我的如来藏以后,现观如来藏本身的真如无我法性,而得的这种无我的智慧。这两种无我的智慧,它有不同的法义内容以及它的差别,类似这样的就是叫作义智。第三种时智,也就是要有应时智。应时智的意思就是说:凡是有来问 三摩地

2018-07-22

如于少时分,普于一切有情,修慈悲喜捨四无量心;于一切诸行修无常苦空无我想;于涅槃修胜利想;于佛法僧修随念想;于一切法发生忍智信解;于离言法性的真如生起无分别无相心住;于所受尸罗守护无犯;于着摩他毗钵捨那精进修学;于一切波罗蜜多及诸摄事精进修学;如是等行,虽以少少时分修习,其功德亦最胜最妙,最为无上,长时修习,则功德不可思议,能迅速园证无上菩提。上来 三摩地

2018-07-22

3、能有所证,即能证四禅八定: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有过患想;又能证慈悲喜捨;戒预流果等;六神通,八解脱等;是名为能有所证。4、性多哀愍,即于诸众生,常起哀怜悲愍,乐与其义,乐与其利,乐与其乐,乐与安稳;如是名为性多哀愍。5、心无厌倦,即于弟子善能教导,于弟子善行,善能赞叹鼓励;性勤精进,为大众宣说正法,不辞劳倦;是名心无厌倦 三摩地

2018-07-22

如是,亲证阿赖耶识心体者,现见阿赖耶识心体离见闻觉知、离一切六尘万法,无我亦无人,无我亦无佛,无我亦无法,无我亦无僧,何况能有三宝可见可得?如是归依于第八识心体之清净真如自性,则如此段般若中所说:无我、无佛、无法、无僧,如何尚有所归?现见一切众生、一切佛、一切法、一切僧,皆是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所显示故,都以如来藏为体故。如是归依如来藏、归依自性三宝 三摩地

2018-07-22

佛菩提道的修法是依如来藏的真实性、如如性以及无我性的自性,去观察五阴我、十八界我的虚妄不实,但是无妨五阴我、十八界我继续存在与现行,而转依如来藏的清净性来修行善业。这就是说,二乘解脱道与佛菩提道有很大的差异。修二乘解脱道,只能使人成为阿罗汉,不能使人成佛,唯有修大乘佛菩提道,才能使人成佛,才是无上菩提,而二乘解脱道只是有上菩提。如果能够具备佛菩提道 三摩地

2018-07-22

”是不证涅槃啊!因为入涅槃时,阿罗汉十八界都灭了,纯然无我了!哪能知道涅槃中的本际——如来藏——离见闻觉知?而本际如来藏自身也没有六尘中的证自证分而不能反观自己,又有谁知道无余涅槃中的境界?所以说阿罗汉不能实证涅槃,他们哪有到彼岸?根本就没到彼岸!他们只是免掉分段生死而已,都没有到彼岸,只有菩萨随同诸佛亲到涅槃彼岸。所以菩 三摩地

2018-07-22

但与此同时,心中却是法喜充满,因身体一直处于病苦中,而外在总是这样那样的不顺,正好可以借此不断观察到很多佛法的升起,真实了知色身不是我,了知意识心的不做主性,全然接受生命中种种的境遇,多分体会到世尊所说的苦、空、无常、无我的法要。佛陀所说的法是对的,人生就是这样,本一合和相,缘生缘灭,无常变化,在在处处印证佛法的高妙。这一切种种的逆境,不但没有降低 三摩地

2018-07-22

大师真的是只能去当「大师」,去去去,不是可以来说法的!所以喜欢乐于胡乱说法者,就是世间大师、世间错解佛门的大师,因为这些大师对于佛门的真正知见是不清楚的,一方面是没有好的老师,一方面是因为对于佛法僧太轻慢,不知道尊重,以为自己有嘴巴,就是可以说法,没有人反驳我,就是我对;如此愚痴!不知道经典处处在在都在反驳自己,都是声声厉厉地大声斥责,可是自己的无 三摩地

2018-07-22

”是不证涅槃啊!因为入涅槃时,阿罗汉十八界都灭了,纯然无我了!哪能知道涅槃中的本际——如来藏——离见闻觉知?而本际如来藏自身也没有六尘中的证自证分而不能反观自己,又有谁知道无余涅槃中的境界?所以说阿罗汉不能实证涅槃,他们哪有到彼岸?根本就没到彼岸!他们只是免掉分段生死而已,都没有到彼岸,只有菩萨随同诸佛亲到涅槃彼岸。所以菩 三摩地

2018-07-22

非正行僧有两种:第一种是常见外道法,他们每每自称开悟了!可是所悟的心却只是意识觉知心的变相:是意识处于一念不生中,在五尘中见闻了了而无语言文字妄念的离念灵知;或是进入二禅以上的等至位中,不触及五尘;或是意识心暂时不见了,譬如入了无想定而暂时灭掉意识觉知心;或是未到地定过暗,没有觉知到自己的存在,以为这样就是真心的离见闻觉知境界,就是实证无我,说这样 三摩地

2018-07-22

悟后你也同时断了萨迦耶见(我见),你会真正了解及现观:色身不是真我,受想行识也不是真我,五蕴十八界都是虚妄无常,所以自己是虚妄无常而无我的,因此对色、声、香、味、触的贪着就减轻了。悟后你对一般学佛人所谓的「法喜充满」,将会不屑一顾,因为你已经尝到般若智慧及禅悦的真正法味了。由于转依真心如来藏的真如性,自己的性障开始消伏,定慧不断的增长,方广诸经论也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