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检讨到后来,我们理应深自悔责的惭愧「发露忏悔自己」「贪爱执取面子」的不是,学佛过程中,仍是不自觉的常掉落在虚妄习气的执取中,所以应该反求诸己予以改进归向真实理体于六尘万法的「无我性」才是,而非怪罪别人不给我们面子,理当从此精进不懈修学佛智,让自己每一个阶段性的实参实证都有伴随着少分、多分的解脱功德才是! (原标题:生活中的佛法-面子) | 三摩地 2018-07-22 |
|
在佛世的时候,如果有人谤毁小乘阿罗汉,圣者必定劝令忏悔,乃至集众说之,劝令毁谤者,使之不得不忏悔,因为这果报太重,不是可以轻易受得;阿罗汉只想要灰身灭智,哪里介意谁不谁将来去地狱,只是还是有不忍心,所以才要集众宣说,令之不得不忏悔,否则阿罗汉欢喜舍报都来不及,哪里管您认为他有无证取阿罗汉,阿罗汉无我,说什么证取不证取,可是这样就是有证取,所以还是要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为「四大皆空」,所以说「无我」。有些读者又搞胡涂了?明明我在这儿,怎么说「无我」呢?诸位,所谓「我」只不过是上面所说的地、水、火、风四种原素暂时聚合体。而人的细胞每一秒钟都在不停地新陈代谢,换句话说一个人时时刻刻都在「脱胎换骨」,那么是前一秒是「我」呢?还是后一秒是「我」?(时间像瀑布找不出一点是「现在」。)或许有人说会「思想」的才是「我」,可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其中由于如是的体认,所以对于自心如来藏的各个体性会发起体触,如同在开悟的时候,但对于若干的义理会开始去检验,因此《大般若经》所说的许多体性,会想要去观行,在八识和合运作的第八识功德之外,更带一分去观察第八识的自体性,而不是随七转识的诸体性,这样去思索什么是「无我性」、「无所得性」、「不生不灭性」,这些许许多多的体性,根据悟前的知见,悟后的知见,都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而且佛不但劝人为善,更教人为善而要不住着于善,要有大公无私的无我精神,方能达到觉悟的目的。这却不是一般人所能知道的了。三、不是消极逃世学佛是消极逃世的,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人的身体既是物质,当然还得以物质来维持生活。因此学佛的人要照样穿衣吃饭,照样生产工作,而且应该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劳动观点,不过就在日用生活上加上一个觉照,不做违法乱纪、自陷苦 | 三摩地 2018-07-22 |
|
如来藏以这样无我性的体性永远服务我们、满足我们,来实现这世间于我的因缘果报。祂每天24小时,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刹那,这样无私地照顾着我们,从来没有过有一个剎那是为了祂自己。我们在反省之余,虽然没有办法达到像如来藏这样全然地无私无我,虽然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做到每一刹那都可以为了众生而放下许多自己的事情,没有办法达到像如来藏这样究竟的境地;许多的时候还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此如果你心里面产生了一个很细微的念头,想要将这些东西占为己有的时候,你便可以很快地省察,不管那个念头多么的细微,你因为习惯了这样的心性观察,你就是可以察觉,在你察觉的当下,你就可以作抉择,而渐渐地转依到如来藏的无我性、无我所性、无我执性,让自己的凡夫性消失。 (原标题:[我]的人生顺位何在) | 三摩地 2018-07-22 |
|
譬如贪灭尽了,因为它成为无贪的善心;瞋、痴一样最后转变成无贪、无瞋、无痴的善心;所谓的傲慢,佛陀也没有存在,因为已经对自我存在的这种傲慢已经灭除了,已经获得实证无我的境界;对于一切的疑惑也因为有了智慧作为抉择,所以全部灭除;对于恶见、错误的见解,也因为充满了智慧,所以说也把它灭除了;所以这个六根本烦恼,对于佛成佛的时候也完全灭除了。还有所谓的随烦恼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为什么说菩萨有这种法乐?因为他从证得法界实相的人无我开始,乃至法无我的过程中,他越来越明白:原来生活就是佛法!而不是像一般人所说的,要把佛法用到生活之中。世间的种种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不是那一种道理?而其间的互相关系又是什么?那又互相影响,又怎么互相影响的?他慢慢自己就明白了。乃至当他在观察、思惟某一个法义的时候,又会有另外一个法从他心中自然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当这些人听到佛法中说无我,说入涅槃是要将五蕴十八界等自我完全消失、不受后有的时候,大都是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而大力排斥。其实佛陀的教诲,是要教导我们认识生命的实相——根本心如来藏的体性,然后才能够让我们捨弃生死轮迴的洪流,从现在的一念无明以及无始无明当中解脱出来,才能够真正的安忍而不造恶业,才能够勇于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乐于救护众生、修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证得解脱境界的阿罗汉们,都是在舍寿以后,把五蕴的自己灭尽了,真实无我。既然实证无余涅盘是灭尽五蕴,我们就该先了解:什么是五蕴?五蕴有那些内容?五蕴:色、受、想、行、识。一切众生不出五蕴,即使是无色界天人,虽然没有色蕴,也还是有色蕴以外的四蕴。色蕴是众生之眼、耳、鼻、舌、身根等五色根。在我们身体上可见到的五色根器官,称为扶尘根,有接触外五尘的作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四大天王全部都变化形,加入抬棺的行列,用手扶着,把棺材放在自己的肩上,送葬队伍佛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香炉,佛光犹如一万个太阳那样的明亮,一路把父亲送到墓园,并且要大阿罗汉们用神通力,去取来了牛头栴檀木当作是薪材,棺材开始燃烧后,大众们各个悲伤哭泣,佛为大众开示诸法就是像这样子的无常、苦、空、无我,就好像是镜中花、水中月,最后用牛奶来灭火,取出了舍利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四大天王全部都变化形,加入抬棺的行列,用手扶着,把棺材放在自己的肩上,送葬队伍佛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香炉,佛光犹如一万个太阳那样的明亮,一路把父亲送到墓园,并且要大阿罗汉们用神通力,去取来了牛头栴檀木当作是薪材,棺材开始燃烧后,大众们各个悲伤哭泣,佛为大众开示诸法就是像这样子的无常、苦、空、无我,就好像是镜中花、水中月,最后用牛奶来灭火,取出了舍利 | 三摩地 2018-07-22 |
|
”(五阴苦,无常,无我)佛告阿难:“于意云何?色是常耶?是无常耶?”阿难白佛言:“世尊,色是无常。”佛言:“若无常者,为是苦耶?为非苦耶?”阿难答言:“色即是苦。”佛言:“若无常苦是败坏法,若有多闻诸圣弟子闻是说已,执于此身如是之色,即是于我及我所不?”“不也,世尊。色中无我,亦无我所。&r | 三摩地 2018-07-22 |
|
什么是圜悟克勤大师说的这个平等无诤自处?什么是金刚经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可不是一般人说的意识心不执着于眼前境物,也不是说就是不要跟人起冲突,不要跟人计较,因为意识心不执着的关系,稍微减轻了烦恼。但是短暂的不执着,其实跟这个平等无诤自处,无我相其实是没有什么关系的,而且这个意识心其实还是我慢心在作祟着。简单的说一句:就是看我多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智慧的您不妨思索一下,谁又是我?那个鞠躬尽瘁却又默默无闻、能够永远陪伴着我的自心又在哪里?我与自心,是一是异?)马鸣菩萨论中教我们说,要修大乘止观双运,大乘菩萨亲证真我—心真如如来藏—的时候,能现观五蕴世间诸法是虚妄无常、缘生缘灭,会坏灭不能常住故苦;当中没有一法是真我、是真实常住不坏我,都是无我法,所以现象界诸法是无我法,此中无有一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而大乘别教实证法界实相心如来藏,明心开悟不退的菩萨,虽然由所证恒不生灭的如来藏,能现观蕴处界的生灭无常无我,也能观照如来藏的从来不起我念、从来不作我想、从来没有我的认知,也是彻头彻尾的无我,但所证也只是人空,也并未证法空。必须是菩萨见道通达入地了,成为初地以上菩萨,依诸地所修道种智,现观万法皆由如来藏所生所显,从如来藏而来。所以证实如来藏即是一切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胜解空性者,谓趣入无我光明法性,深极忍可本来清净。】受持读诵般若经,有助于对治现行,但非究竟,因为般若诸经并非宗喀巴说的甚深经,与宗喀巴所谓的般若法义完全不同故。而且,般若仍不是最甚深经,第三转法轮的增上慧学一切种智才是最甚深经;然而宗喀巴在《了义不了义善说藏论》中,却诬谤第三转法轮最甚深唯识增上慧学诸经是不了义经。《解深密经》中已说般若经是有上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于前诸经所说善恶业果决定的道理,学佛的人能够信受不疑,即是于佛法中生起了世俗道理的正见(胜义正见即无我理)。得了这一正见,学佛就有了稳固的基础,知道掌握自己的业行,而断恶修善,乃至转染成净,园证无上的佛果、菩提。这也就是真正掌握了自己净化的命运。2明辨善恶对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佛法里有明确的界定,而这个善恶的界定可能不同于世俗的认知。也即世俗认定 | 三摩地 2018-07-22 |
|
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曜,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