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人们往往不知道,他们所认为真实存在而不断追求的意识境界,其实是虚妄不实生灭变易的境界,必须是众缘和合才有的境界,是无常、苦、空、无我不可久住的。菩萨们如果能够真实断了我见,不再认意识境界为真实常住不坏法,对于我与我所的追求和执着,就可以逐渐淡薄。如果您想要断除我见,首先必须先亲近真善知识,听闻熏习正确的佛法知见,对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内涵能如实 | admin 2020-02-20 |
|
在《阿含经》中,佛一再地交代佛弟子们要观行一切法无常、苦、空、非身,所以无我。但是这样子的叮咛,却被大部分的法师给破坏了。现在的法师们或者说:意识心可去至下一世而常住不坏。或者说:要保持禅定之中的一心,来了生脱死。等而下之者,有佛教的法师学外道说,说:虚空中的能量是不坏之法。再等而下之者,干脆学起了印度教性力派,说:修学男女双身乐空双运之中,来体会 | admin 2020-02-20 |
|
诸大阿罗汉回心大乘证得般若以后,进一步想要求得佛地正遍知觉的大菩提果,世尊因此而三转法轮,宣说唯识五位、十地行果,演述菩萨法无我智,令阿罗汉们可以修学一切种智而住无生法忍地,地地增上乃至到达佛地之四智圆明;这就是《楞伽经》、《解深密经》、《如来藏经》、《胜鬘经》、《无上依经》、《大乘同性经》等方广经典所说之唯识学,宣示藏、通、别、圆四教。而三转法轮 | admin 2020-02-20 |
|
譬如于日常生活中,依佛的圣教苦圣谛,如理作意去实地观行,如实观察现象界中存在的八苦、三苦以及五阴炽盛苦,确实了知三界生死苦,因此而生起想要远离三界生死苦的意愿,这样才能坚定道心;再依苦圣谛去如实观察,五阴十八界统统都是生灭无常而无我,深心之中确实接受五阴十八界的虚妄性,这样帮助自己确实断身见、断我见而证初果。我们举简单的例子来作说明。例如:观察自己 | admin 2020-02-20 |
|
譬如贪欲重的人,贪吃的,就让他们观察食物不净,食物生处不净;贪着男女欲的,就让他们观察淫欲不净,观察异性色身不净,九孔恶露,或者作九想观、白骨观等;如果是贪爱自身,而执著色身为我的,就让他们观察自身不净、无常败坏;如果是贪爱自心灵明觉了,而执著觉知心为我的人,就让他们观察自心念念无常,无常故空、空无故苦、苦故非我;如果是贪爱各种觉受的人,就让他们观 | admin 2020-02-20 |
|
菩萨在悟后不断努力进修,历经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之修行,永伏思惑,离异生性;又复研读修学一切种智如来藏系诸经,而触证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二种无我等八识心王诸心所法,证入百法明门而发起道种智者,就叫作分证即佛,但是仍然不是究竟即佛。大乘别教唯一佛乘之宗通究竟,必须圆满具足以下四法,方能成就圆教之究竟即佛位;而这四法就是指:无量福德 | admin 2020-02-20 |
|
如果是为了求世间有为有相之福德,就必须以无私无我之大慈悲心,譬如四无量心,来回向给广大之法界众生,同沾利益;这样能够感得之有相福德,会比回向自身、回向眷属来得高广。但是,如果是为了求三乘菩提中修学时无障无碍,那就应当以回向遮障自己的冤亲债主为优先。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六道有情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缘故,也就是,欠人债务就应当先偿还债务才对啊!如果回 | admin 2020-02-20 |
|
譬如,世尊在《楞伽经》当中,说这个心有五法、三自性、七种性自性、七种第一义、二种无我等等,这些都是能够让菩萨一一体验祂的种种内涵,这会使得菩萨的道种智能够增上,乃至最后能够圆满一切种智,成为究竟佛。在三乘经典当中,佛陀很清楚的告诉大众,这个真心的自性寂灭、离见闻觉知。既然真心的自性寂灭、离见闻觉知,对于六尘当然就没有分别,所以祂是没有六尘境界的。如 | admin 2020-02-20 |
|
因为世间法本来就是虚妄无常,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在面对这些苦、空、无常、无我的世间法的变化当中,来参透这些道理,而逐步发起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的智慧。因为这才是学佛人最重要的目标啊!总之,无论今生或者未来世的祸福,其实都是我们自己所造的,所以不应该怨天尤人,或者四处胡乱祈求。当我们遇到世间境界的考验,觉得自己实在是力量薄弱时候,应该是要先真心的忏悔,并 | admin 2020-02-20 |
|
譬如外道之中,也有修学四禅八定乃至修得非想非非想定者,而结果却仍然还是在三界轮回之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他们没有无我、无生的智慧,所以不能得解脱。解脱是发起无我、无生的智慧以后,断除见惑、思惑烦恼及我所烦恼,而得到的果报,并不是因为世间禅定而能使人证得解脱。如果想要从修定而证得解脱,只有佛门之中的圣弟子,已有无漏慧,有四念处观,当他们修到非想非非 | admin 2020-02-20 |
|
】此诸义理除了在《灯影——灯下黑》书中有详细的开示以外,于《宗通与说通》以及《大乘无我观》等书中亦有胜妙的开示,请读者自行请阅即可了知。〕那另外就是说,这些章句其实就是跟我们印象中的咒语还挺像的,因为我们印象中的咒语,也都是持诵了这些咒语之后,它都有一些的效用;而这一些效用,显然就是帮我们解决困难用的,所以这个部分确实是跟我们印象中的咒语 | admin 2020-02-19 |
|
也从经典中记载佛菩萨无私无我地、不断慈悲救度众生的种种事迹,像释迦牟尼佛最初发菩提心的故事一样,也可以得到印证。因此凡是想要修学菩萨法道的佛弟子,都必须要发起大心、宽广心,才能修证菩萨法道。要再进一步说明的是:如果想要真正成为菩萨种性的人,应当先建立正知正见,因为成佛法道极为宽广丰富,并不是声闻解脱道所能成就的。菩萨依佛菩提道,渐次修习三德,到最后 | admin 2020-02-19 |
|
可是观身不净,观身也都是苦、都是无常、都是无我;观身无常、观受是苦,所以我没有真实的色,一切受都不离五根而有受;我如果没有五根身,我没有现在听到他这样子而起贪、而起瞋,称赞我就起贪,辱骂我就起瞋,我就不会有这项心行。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能够作到这一点的话,当然最后能够观心无常,终究有一刻、有一刹那你能够真实能够断我见。这就是所谓后面的修于慈悲,心不 | admin 2020-02-19 |
|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应当来跟众生作留难,因为众生对于一切诸法他难以领略,所以他不会想要远离这一切诸法,他根本不可能知道诸法的体性是苦空无常无我,所以菩萨应当自身自修自己应当作的功德处。虽然众生的功德处,他是有为的功德,他甚至也没有想过自己应当如何来修学佛法、亲近三宝,但是菩萨应当作为众生的模范,不应当在这个地方跟众生来斤斤计较,应当想自己可以脱离生 | admin 2020-02-19 |
|
(三称三拜)六、发愿正觉发愿文(胡跪叉手念)微妙甚深无上法百千万劫难值遇我今见闻得证悟愿解如来究竟义(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愿我修学大乘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受学大乘第一义;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关见佛性,随我导师入宗门,亲证三乘人无我。愿具妙慧勇摧邪,救护佛子向正道,普入大乘第一义,受学究竟微妙理;愿随导师学种智,通达初 | admin 2020-02-19 |
|
而能够如理的持咒圆满,乃是九地菩萨修学的无生法忍、四无碍辩功德,也就是九地菩萨能证、能解、能知、能修大乘诸法的总持,因此证得四无碍辩的广大功德,以此于法、于义、于辞、于乐说普皆无碍的总持门功德,而能够无私无我的广利众生普雨、法雨,成就力波罗蜜多,这样才是真实圆满的持咒者,否则与这理持完全相反,只求消灾解厄,甚至发财、治病,都在世间法上用心,想要实证 | admin 2020-02-19 |
|
譬如〈正觉总持咒〉的第一个重点五阴,五阴是什么?经中如何诠释五阴?它包含了哪些内涵?为什么解脱道中说五阴无常、苦、空、无我,是虚妄法?在现象界又该如何现观它的虚妄性?这样辅之以经典及譬喻,一一详细说明。五阴讲完了,接下来讲十八界,什么是十八界?经中如何诠释十八界?它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十八界法也是无常、苦、空、无我的虚妄法?在现象界中又该如何现观它 | admin 2020-02-19 |
|
因为这样子的名利想必定是远离佛法实证,所要实证的人无我、法无我。一个我见深重、我执深重的人,他已经远离佛法的修行,这样的人写的论,它必定是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回来刚刚说的,一个人如果好名,他必定没有实质,他只能像一个黑心油、一个黑心食品,他靠著贴标签的方式,罐子里面的这个不是真正的清净的食用油,不是真正的一个善药、好药、良药。甚至类似有一些比较没有良 | admin 2020-02-19 |
|
也是因为观行非常具足,对于世间五藴十八界这些法,不离无常、苦、空、无我,所以就会离开世间的杂染,而能够证得解脱;也因为能够证得解脱,所以能够自知自作证,自己知道当般涅槃。所以当佛陀每次遇到一个新接触佛法的人的时候,一定会为他开示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然后入了佛门以后,又会依着戒定慧三学来为次第的教导。所以佛陀的开示,对于一个想要修定的学人曾经这样说 | admin 2020-02-19 |
|
菩萨寻觅世间一切的学问法门,都无法解开对生命的疑惑,无法解脱生死,想要成就无量的善法却不得其门而入,直到值遇佛法之后,总算能够亲证生命实相,亲见无我空性,一切善法才能够得以实行亲证。受持三归依之后,并发起四宏誓愿,这是发世俗菩提心,因为初步的理解到,在佛门之中的菩萨修行,心中时时刻刻常生大乘善信,虽然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而诸佛是已成之佛,勇猛的发菩提 | admin 2020-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