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什么有呢?就是在四空定中已经除去了种种粗细念之后,所剩下的一念不生的极微细觉知心,这个极微细的定中觉知心就是无色界有;由于执著这个觉知心我,不肯自我舍弃,不肯自我灭除掉,所以不能进入涅槃,不能出离三界生死;如果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听善知识开示这个道理而能信受奉行,便可以断除“有爱”,成为慧解脱者,舍寿时便可以不再贪著自己,便可以进入无余涅槃 admin

2018-07-21

有的人----举例来讲,他专门修二乘解脱道,他以为说,二乘解脱道只要断了我见、我执,解脱三界入无余涅槃,这就是成佛之道。其实错了,其实这应该讲叫做“罗汉道”。为什么呢?因为它是成就阿罗汉的果德,成就声闻道;乃至透过因缘观成就缘觉辟支佛的这一个果证。这个其实是二乘的解脱道,它不是成佛之道,成佛之道是含摄这当中的法,所以把四圣谛、八正道这个修法当 admin

2018-07-21

什么是第一记呢?就是声闻的最高果位,就是阿罗汉果,表示这个阿罗汉已经可以般涅槃了,可以入无余涅槃了。这段是说,阿支罗迦叶在家修行,可是一样可以实证声闻果,一样可以证得四果的阿罗汉果,所以这段可以证明,在家修行、出家修行,事实上是没有差别的。因为解脱于三界,或者是成就佛道所必要的是智慧而不是在家或出家的表相。除了在家、出家,事实上佛法的实证也不分男女 三摩地

2018-07-21

如来藏由于众生不再贪着于五阴,死后祂就不再帮众生出生五阴;最后于未来世成为不生法,就是如来存的境界,那就叫作入无余涅槃。那么集如何灭呢?就要谈到苦集灭圣谛,苦集灭圣谛是观察五受阴的时候,能够观察到五阴本身的祸患。因为只要有色身存在,他最后一定要病、老、死。心的部分也是一样,只要有受、想、行、识,有心存在之后,最后总要坏灭,便有苦的产生。所以在苦集灭 三摩地

2018-07-21

非时解脱:不再等待时节因缘,依于禅定证量,自己作主解脱生死,随时可以入无余涅槃。譬如:若碰到恶劣的环境来临,慧解脱阿罗汉,没有办法立刻解脱,要忍受恶劣的环境直到舍报!俱解脱阿罗汉就可以依于智慧、禅定的证量,实时舍寿取得解脱,这就是非时解脱。第三种阿罗汉,是声闻解脱果里最高的修证,就是三明六通的阿罗汉!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六通:天眼通、天耳 三摩地

2018-07-21

比方说,我们看到的境界,应该要解脱到无余涅槃的境界的时候,那么我们就不能够再继续的讲说,因为是无常、缘起性空,所以他不用证无余涅槃,这个不对!因为整个解脱道全部都函盖在佛菩提道里面。所以我们说,谈到无余涅槃的时候,不管是解脱道跟佛菩提道,在看待无余涅槃里面一切的妄心全部灭尽的境界,是完全一样的。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04集什么是 三摩地

2018-07-21

如同刚刚我们所说的阿罗汉能入无余涅槃,但是不知道无余涅槃中的境界是如何?可是,菩萨明心了就可以如此现观:当五阴十八界不在的时候即是无余涅槃,剩下如来藏自己,那是什么境界?所以,佛法是在人间就可以实证的,不必要到天界去才可证,也不必要五阴死灭了才说是证得佛法,是现前当下佛法就已具足的。这样来修学佛法,你就可以修得很快乐;因为你有法身德,有解脱德,也有 三摩地

2018-07-21

换言之,小乘法之所以能够修证的前提,一定要相信有本际本然就在,这样才能够离开于内有恐怖,于外有恐怖的修学困境,能够把蕴处界自我舍弃,亲证无余涅槃。二乘人同证人无我,但是只限于蕴处界的虚妄的人无我,并没有亲证本际。那么本际是什么呢?就是大乘法所要修证的标的,本际就是诸法本母。祂有无量无边的异名,就好像《阿含经》常常说我、无我、如、本际、实际、涅槃、如 三摩地

2018-07-21

大乘佛法真义之中,无有无余涅槃,乃至有余涅槃可说,以解脱者之境界,非是断灭之境界,而是真解脱境界,如来于《大般涅槃经》说:「真解脱者即是如来。」全文于经典中出现七十五次,直说:「解脱即是如来。」所以唯有如来是真正解脱者,其余之解脱者说法,不过是如来为了安慰勉励有情,而权说,非是大乘真正究竟法义!因此二乘之小乘法之所说的诸涅槃,不过是哄小儿啼,如同经 三摩地

2018-07-21

有的人——举例来讲,他专门修二乘解脱道,他以为说,二乘解脱道只要断了我见、我执,解脱三界入无余涅槃,这就是成佛之道。其实错了,其实这应该讲叫作罗汉道。为什么呢?因为它是成就阿罗汉的果德,成就声闻道;乃至透过因缘观成就缘觉辟支佛的这一个果证。这个其实是二乘的解脱道,它不是成佛之道,成佛之道是含摄这当中的法,所以把四圣谛、八正道这个修法当作是 三摩地

2018-07-21

这些解脱,都是从意识心断除我见以后所证的离欲及分断三界爱的境界来说的,是指意识心住在三界中而不受三界境界系缚的解脱境界而言,不可误会是意识心因此就可以进入无余涅槃境界中安住;当阿罗汉舍寿时,仍然是要灭尽五蕴、十八界以后,才能进入无余涅槃中。本节中只说断我见以后进而解脱於欲界的离生喜乐定三果阿那含的心解脱,以及心解脱后精修不放逸行而修成的四果慧解脱&h 三摩地

2018-07-21

如来藏由于众生不再贪着于五阴,死后祂就不再帮众生出生五阴;最后于未来世成为不生法,就是如来存的境界,那就叫作入无余涅槃。那么集如何灭呢?就要谈到苦集灭圣谛,苦集灭圣谛是观察五受阴的时候,能够观察到五阴本身的祸患。因为只要有色身存在,他最后一定要病、老、死。心的部分也是一样,只要有受、想、行、识,有心存在之后,最后总要坏灭,便有苦的产生。所以在苦集灭 三摩地

2018-07-21

非时解脱的意思是,不必一定等到舍寿的时间到来,他可以提前或稍微延后一些时日进入无余涅槃。若是时解脱,就一定要待时——一定要等待舍寿时间到来——才能进入无余涅槃而获得永远解脱生死的无境界境界。八解脱的意思是:【复有八法,谓八解脱:色观色,一解脱;内无色想,观外色,二解脱;净解脱,三解脱;度色想,灭瞋恚想,住空处解脱,四解脱;度空处 三摩地

2018-07-21

三乘菩提中的解脱果有四种,三乘菩提中的解脱果有: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还有无住处涅槃。二乘无学只有证有余涅槃跟无余涅槃;其实它是方便说为证,因为二乘无学入无余涅槃的时候,其实没有一个可证的,因为十八界已经灭尽的缘故。而菩萨,初地满心位可以得到前三种涅槃,而不会思求证有余、无余涅槃;三地满心一定能够证前三种涅槃,但是仍不取证有余、无余涅 三摩地

2018-07-21

菩萨能够亲自证实,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实相心乃是二乘苦圣谛以及因缘观的根源;而二乘定性无学是不知也不证这个实相心如来藏,所以他们才会害怕隔阴之迷而不愿意再受生死;而菩萨由于证得这个实相心的缘故,所以才能够发起受生愿,愿意生生世世常住世间,自度度他永远不入无余涅槃。由以上所说,我们就可以知道:定性二乘无学因为害怕生死苦,所以说他们只有苦,而没有苦圣谛; 三摩地

2018-07-21

初果就是须陀洹;二果就是斯陀含果,也就是一来果,一来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只要证得二果,他往生天界以后,会回到人间再来受生一次,然后从此以后,他就不再回到人间受生,也就是他在出离三界生死之前,他只需要人天往来一次,所以就叫作一来果;再来说三果,三果人呢,他叫作阿那含果,也就是不还果,不还的意思就是只要你能证得三果,那么你可以在中阴阶段般涅槃,也可以在色界 三摩地

2018-07-21

所以阿罗汉们只是断现行──不会再有三界爱的现行,但是舍寿前仍然会有欲界爱或色界、无色界爱的习气种子流注,而不会进展为三界境界贪爱的现行;这表示,阿罗汉们还不曾开始断除习气种子的随眠,但却是货真价实的阿罗汉,真的能在死后进入无余涅槃中。所以解脱果的取证并不难,难的是你有没有那个信心,难在你懂不懂声闻罗汉道的修证内容──没有被假名善知识所误导,也难在有 三摩地

2018-07-21

佛陀于无余涅槃界,无余涅槃界是属于阿罗汉,他所证的极果最后解脱,他只剩下他这一个真正的涅槃心,可是他并不能了解,这涅槃心是什么,他只能透过佛陀的形容涅槃是什么,然后灭掉自己一切所有。可是佛陀在这无余涅槃界,随意是自在的,不会有出入的问题;不会说要入涅槃、出涅槃等等,因为佛本身就是究竟涅槃。所以我们透过这样的经典就可以知道,佛陀是多么照顾我们。有那么 三摩地

2018-07-21

由此,菩萨就已知道原来无余涅槃里面的境界就是这样,他依自己现前当下的如来藏来看─看如来藏自己的境界─把和如来藏同在一起的五阴十八界自己排除掉,来观察自己的如来藏单独存在时的境界是如何?这时就会知道原来阿罗汉入了涅槃之中就是那个境界。所以,菩萨知道阿罗汉入了涅槃以后是什么境界,阿罗汉自己却不知道,因为阿罗汉们没有证得涅槃中的本际──如来藏;而阿罗汉入 三摩地

2018-07-21

佛地所具足的四种涅槃,诸位熟知的是阿罗汉所得的有余涅槃、无余涅槃;这两种涅槃,菩萨在成佛的过程当中一样要实证,但是另外两种涅槃呢?却是只有菩萨与佛才能证的。譬如说菩萨明心了,他刚刚进入见道位了,就可以现前看见自己的如来藏、有情众生的如来藏,是能出生五阴的如来藏,是能出生十二处、十八界的如来藏;这个如来藏心是本来就存在的,不是有生的心,而是本来就在的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