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大乘百法明门论》)这首偈的意思概要的说,是指三界中的一切有漏法以及一切无漏有为法,都因八识心王而有;乃至无漏无为法,也是因八识心王而显;如果离开八识心王,就没有一切法可得,所以说万法唯识。十方三世一切的有漏、无漏法,既然都是因为八识心王而有、而显,八识心王又是依第八识及无明而出现于三界,而无明业种以及上烦恼随眠,也是由各自有情的第八识所执持,而 admin

2020-02-18

接下来,我们继续介绍四所显示故的六种无为法。世亲菩萨的《百法明门论》把世间林林总总、不可计数的事物,分类归纳为五位百法,来统摄宇宙间的一切万法;而这五位百法是以八识心王为识之自相,以六位心所为识之相应,以十一色法为识之所变,以二十四心不相应行法为识之分位,由这四大类、总共九十四法和合运作,方能显示阿赖耶识自体之真如性。而这个真如性乃是阿赖耶识之所显 admin

2020-02-18

所谓真如无为,乃是行者经由修习二障之法,具足前面所说的五种无为法以后,进一步断尽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和无始无明一切随眠;当二障随眠究竟断尽的时候,不但可以远离分段生死,也可以断尽烦恼障之习气种子随眠,非大阿罗汉所能知;除此以外,也断尽无始无明一切随眠,非等觉菩萨所能知;从此所说诸法,不再有如等觉菩萨之有极微细之过失。这样的无为境界,乃是第八识中所有杂 admin

2020-02-18

也就是说,此等境界乃是断除第八阿赖耶识心体中所含藏之思惑我执种子,立此第八阿赖耶识心体所显现之无为性,名之为想受灭无为;其实仍是依第八识本有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立名,并没有其他的无为法可得。这时候的第八阿赖耶识心体改名为异熟识,也称为庵摩罗识,不再叫作阿赖耶识,但其实仍是第八识心体,仍是依止第八识本有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境界而安住。以上所介绍的是想受 admin

2020-02-18

所谓不动无为,是指凡夫或贤圣等人,在修证禅定以后而发起第四禅境界时,不再堕入初禅到三禅定境的喜乐当中,灭除了各种的苦乐受,心得以不动,似与无为相应;依着第八识心体中所含藏不动无为法种生起现行,这时意根不动,觉知心也完全不动,所以就立名为不动无为。意思是说,不动无为乃是修除第八识心体所含藏七转识种子之贪乐厌苦,而住于无为境界,其实仍然是依止于第八识心 admin

2020-02-18

所谓非择灭无为是说,三乘贤圣依三乘菩提而见道以后,依着见道功德而继续进修,渐渐断除烦恼障之现行乃至种子随眠,成就四果有余依涅槃之修证;这时他的觉知心和思量心都能依清净体性而自安住,不像未悟三乘菩提之佛门凡夫或者外道,必须以意识心观察而压抑烦恼的现行;所以说三乘诸圣都是自性清净者,这就是非择灭之无为法。换句话说,证得非择灭无为者,乃是证悟三乘菩提以后 admin

2020-02-18

有了前面这四大类的法之后,就能够显示出六种无为法,就是真如无为、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想受灭无为、不动无为。这些无为法都是依附于阿赖耶识——如来藏——的涅槃性而建立的。一般人都有一个观念,就是要断尽烦恼之后才能修得涅槃,但是这是从二乘菩提来说的;从法界实相来说,其实涅槃并不是修来的,但也不是不修而能得。这个的说明,要先 admin

2020-02-18

第二点,《般若经》讲的空,不是一切有为法的无常空,不是烦恼断灭的空,不是缘起性空,而是说这个如来藏本身祂无生,本身具足了无漏无为法,可是祂能生一切有为法;所以《般若经》讲的是中道,般若中道讲的是这个如来藏本身的真实空。所以,如果说读《般若经》的时候,把祂当作说那是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所以空,来看待《般若经》的话,那么这样子,等于误解佛的意思,就会对这 admin

2020-02-18

”(《大乘百法明门论解》卷二)也就说,前九十四位是生灭之法,这是窥基大师说的,但是祂已经讲说这无为有六法,所以才叫百法;说无为是前四位的真实之性,也就是说,六种无为法是前四位所显现出来的性,也就是说,这无为它是以识为体;既然无为是以识为体,如果说前九十四法是生灭法,那阿赖耶识变成可灭;阿赖耶识可灭,那无为法也就不存在了,所以窥基大师不是这个意 admin

2020-02-18

」如是循环五处究竟,』外道所证的这五种涅槃,其实全都是迷惑于有漏天的境界,都是错把有漏天的色界以内境界当作是无为法,所以产生了错误的无为见解:或者将欲界人间及欲界天中享受五欲的离念灵知认作涅槃心,或者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等有漏天的境界认作是安隐的涅槃境界,都是将有漏天境界错认为殊胜而清净的涅槃所依境界。已经证得第四禅的外道或佛门凡夫,像这样具足 admin

2019-11-22

佛菩提果之修证,全部都属于有情自身的八识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有法、以及十一个色法、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六个无为法。在这些法里面,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因为它含藏着让我们将来成就究竟佛道的功能,所以它又叫做“如来藏”。   藏就是含藏的意思,因此有的祖师说:“如来藏中藏如来。”佛菩提具一切智及一切 admin

2019-11-03

’如是循环五处究竟,”外道所证的这五种涅槃,其实全都是迷惑于有漏天的境界,都是错把有漏天的色界以内境界当作是无为法,所以产生了错误的无为见解:或者将欲界人间及欲界天中享受五欲的离念灵知认作涅槃心,或者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等有漏天的境界认作是安隐的涅槃境界,都是将有漏天境界错认为殊胜而清净的涅槃所依境界。已经证得第四禅的外道或佛门凡夫, admin

2019-09-02

观有为法多诸罪过,独处修行得甘露味,故名为佛;一切无漏无为法界,故名为法;受持禁戒,读诵解说十二部经,故名为僧。若有问言:‘如来灭已,归依佛者是何归依?’善男子!如是归依,名为归依:过去诸佛无学之法—如我先教提谓长者:‘汝当归依未来世僧;依过去佛,亦复如是。’福田果报有多少故,差别为三;若佛在世及涅盘后,供养果报无有差别, 三摩地

2019-07-20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依法出生分第八“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三摩地

2019-07-18

接下来,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还有六个无为法,统统都是属于法处。也就是说,百法当中除了八个识——心王八个识,还有五根、五尘以外,其余的八十二法都摄归于法处。讲完了法处以后,六尘就介绍完毕。六根、六尘介绍完毕,就剩下十八界当中还有个六识。那这个六识在前面讲五蕴当中已经作了介绍,所以我在这里就不再对于六识作详细的介绍;我主要针对六个识要怎么生 admin

2019-04-24

)三乘修证无为法而有差别 佛菩提不一样。前面两个人:第一种是声闻圣人,听闻而相信佛说的另有一个本识出生名色,当名色全部入灭以后还有本识常存,不是断灭空;因此可以无所恐惧而断尽我执,出离三界生死。第二种是缘觉圣人,生在无佛之世,不必经由别人开示,他自己推断出一定是有一个本识,才能有这个名色引生的十因缘、十二因缘法;因此他也愿意灭尽自己而不受后有, admin

2018-12-27

可是依如来藏的无为性而施设了种种不同的无为法时,这一切无为法却只是如来藏的所显法,所以说无为法并无起灭--只是恒时不间断地显示无起无灭的如来藏的无为法性。(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七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佛法的真实性,其实只是空性如来藏与有情互相交合在一起而产生的;如果不是蕴处界有,就没有二乘菩提的蕴处界缘生性空,所以蕴处界有与缘 admin

2018-12-27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金刚经宗通》第四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2年12月初版二刷)涅槃 涅槃乃寂灭无我之无为法,无法尘境、无定境法尘,无境无受,以无知觉受想故。二乘无学以见道故修除见思惑,七识种之轮回烦恼已尽,舍报后不复出生七识,唯余如来藏离见闻觉知而消失于三界,不再受生轮回,名为无余涅槃。无余依涅槃不是自己能入的,而是自己消失了─无念灵知 admin

2018-12-27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门正义》公案拈提第六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8月初版二刷及《阿含正义》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7年6月初版四刷)2、依自心如来(净土宗谓为自性弥陀)之体性而说蕴处界空,而说蕴处界所生一切有为法与无为法,亦悉皆依蕴处界而显示于三界中,故亦是空;亦说自心如来能生蕴处界等一切法,亦说自心如来能生一切有为法、能显一 admin

2018-12-27

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莲华那么漂亮、那么清静,却是从污泥中长出来的,佛菩提就是要在烦恼中成长、发现。[5]有人称赞卧轮禅师说:“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但是六祖却说:“惠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已经很清楚说明,禅宗的用功并不是在断 admin

2018-12-27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   8   9   下一页»   共175条/9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