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摘录自张善思居士著《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原标题:学佛不能假惺惺) | admin 2018-07-23 |
|
(《大正藏》册25,页140,上23-下14)-----正觉电子报第98期《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3)第二章第一节为何要修布施?》张善思居士 (原标题:布施的利益)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此佛陀度众生时往往先为众生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有了此基础之后才进一步说明实际修行的内涵法要,而我们依教奉行的话,也会因此有福德庄严而能让我们在道业增上。《优婆塞戒经》卷2〈二庄严品〉第12云:【所谓六念:念佛法僧、名智庄严,念戒施天、名福庄严。】因此布施、持戒、生天之法乃学佛当菩萨者应该时常精进修行的。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三辑第98页中 | 三摩地 2018-07-23 |
|
对一个不信因果报应,不乐修学持戒、布施之人,连未来世的人道、天道都保不住的人,哪有能力修证三乘菩提、得解脱而证实相呢?因此世尊在四阿含中,对初机学佛者先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待其信心不退时,才会授与二乘菩提或大乘菩提;这些因果业报的道理必须先传授,令众生信入不疑以后,才传授二乘见道之法;已得二乘见道而断我见者,才会传授大乘见道之法,此乃诸佛常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我们希望让学员在两年半的课程当中,详细了解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并加以实行而满足见道所需福德因缘,继而不求生天而得以亲证解脱道的断我见功德,更复培植大乘见道应有的福德资粮,早日明心证真,更能进修眼见佛性,进入初地,往成佛之道而增上。所以观行所证的功德成就,乃是需要以忆佛念之净念相继的定力为工具,使得自己在观行方面能更加深入,因为专注于忆佛之念,故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的确!对于生活很苦的人来说,你跟他说要看破、放下,对他来说只是风凉话!因为这根本帮助不了他什么,他现在就是需要一块面包,需要钱,才能去缴房贷,小孩的奶粉钱、尿布钱才缴得出来,才能有生活费继续生活下去!因此要解决众生的烦恼,还是要先给他们次法,次法不只是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更基本的次法是让众生能够生存在这世间,要先能找到稳定的工作,能够安居乐业,接 | 三摩地 2018-07-23 |
|
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乃修习解脱道及佛菩提道之基础。若不信次法修习所得的因果,即是心地不净者,所修解脱道、佛菩提道都将不能成功。2.次法的修习,可以修除性障、成就福德,是佛菩提实证前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3.发愿不舍人间一切有情,愿尽未来际与人间众生结缘而救度之。舍此无由成佛,摄受众生即是摄受佛土故。4.人间具足一切法种故,不同阶段的现观因缘皆具足故,方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次法的修习:1、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乃修习解脱道及佛菩提道之基础。若不信次法修习所得的因果,即是心地不净者,所修解脱道、佛菩提道都将不能成功。2、次法的修习,可以修除性障、成就福德,是佛菩提实证前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3、发愿不舍人间一切有情,愿尽未来际与人间众生结缘而救度之。舍此无由成佛,摄受众生即是摄受佛土故。4、人间具足一切法种故,不同阶段的现观 | 三摩地 2018-07-23 |
|
如果您对徒众们没有好好教导他们修学次法──也就是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没有好好去教导他们从这上面去修除性障,那么您的徒弟们将不可能成就道业,而您将来也将因此而无法成佛;因为您成佛的机缘尚未存在,他们的道业成就机缘也将因此而不存在,所以您一定要同样教导他们修学次法。当您自己努力修学次法时,也要教导随学大众一样努力地修学次法,这样您成佛才会快 | 三摩地 2018-07-22 |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9)》<第四目学佛人不吃五辛的原因>张善思居士(原标题:学佛人不吃五辛的原因) | 三摩地 2018-07-22 |
|
也就是说,儒学只是人本主义的入世之学,所以它顶多是人天善法,人天善法是不是佛法呢?人天善法,仅止于佛法里面的人乘之法,也就是佛所说的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是修学佛法的前方便。所以信受儒家的思想,而去行人间的善法,这个是对于修学佛法有很大帮助的一个前方便,但是儒家的思想并不是佛法。所以现在有一些法师,甚至于教人家要读规、读三字经,乃至于以儒家的思想, | 三摩地 2018-07-22 |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9)》<第三目植物是无情生,吃植物没有杀生>张善思居士(原标题:吃肉杀生,吃植物杀生吗?)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佛陀在为众生开示的时候,都会依著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等这个人能够信受了、心地柔软了,就会开始为他开示出离的法要,就是:欲为大患、不净、染污,是最上的烦恼,是妨碍著三界的出离,所以要离开欲界爱的烦恼。佛就这样依著这一个众生修学的心性发展,而次第来为他说。那什么是欲呢?欲,就是我们的眼睛在面对色尘的时候,这时候产生了眼识,耳根在触声尘的时候,产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而世尊于四悉檀中也处处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等世间善法,但是世尊无论是说世论善法或解脱法、大乘法,都是以有一能出生万法之本体为前提而说,这个出生万法的本体是迥异于六识心的,是不堕三界六尘万法的,祂是万法出生的根源,叫作第八识如来藏,也叫作阿赖耶识、异熟识或无垢识……等名。有关于了义与相似佛法之差异,此处限于篇幅,无法详述,请参阅平实导师 | 三摩地 2018-07-22 |
|
(《大正藏》册1,页61,中8-17)——摘录自张善思居士著《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原标题:是谁约你去轮回,共度生死海?) | 三摩地 2018-07-22 |
|
——摘录自张善思居士著《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原标题:到底有没有因果报应?)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说真正的佛法,其实是甚深极甚深,乃至只是解脱道的知见,还不是涉及进一步的亲证,都已经是很难了,这就是为什么世尊说法的次第:是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恶不净,上漏为患,赞叹出离。解脱道的法是要摆在最后面,而佛菩提道的法呢,那可是要在般若度的时候,才详细宣说的。先来说说苦与乐的定义,一般而言,佛法中的定义,若是说某甲离开某一种境界之后,一直还在想着 | 三摩地 2018-07-22 |
|
的确!对于生活很苦的人来说,你跟他说要看破、放下,对他来说只是风凉话!因为这根本帮助不了他什么,他现在就是需要一块面包,需要钱,才能去缴房贷,小孩的奶粉钱、尿布钱才缴得出来,才能有生活费继续生活下去!因此要解决众生的烦恼,还是要先给他们次法,次法不只是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更基本的次法是让众生能够生存在这世间,要先能找到稳定的工作,能够安居乐业,接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世尊方便施设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是为了逐步引导众生来乐于布施,培植基本的福德,去除贫困、增长资财;并且学习与众生结善缘,种下菩萨悲心的种子。并且要持守五戒十善,去除恶业的障碍,累积修学佛道的资粮。因为无论是想要解脱,证得声闻果或缘觉果,还是菩萨的佛果,都是要修十善业的,所以说十善业道也是修学三乘佛法的基础。例如,佛陀在《十善业道经》中说:言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佛陀对人天乘根器的众生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这里面就包括了布施的法,持戒的法,以及修种种十善法道。其实只有佛法才能让人永远生于人间天上,因为持戒才能保有人格——做人的格;加修十善以及大布施,才有生人生天的福。但是,天人总有天福享尽的一天,那时寿终正寝返堕恶道,继续轮回受苦,总不是究竟解脱的办法,在佛经中就可以看到某天人因为某因缘突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