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由于一念至诚心忏悔灭罪,顿时与道相应,得到须陀洹果证(断三缚结)的功德;须菩提满怀欢喜庆悦之心,祈求佛陀能允许出家继续修道。佛陀当下应允,并说:「来得好啊!比丘!」须菩提当下粗重烦恼落谢,法衣着身,成为修学解脱道的出家人;须菩提又继续精进不懈地修习,终于证得阿罗汉果,并具三明六通及成就八解脱的俱解脱大阿罗汉,解脱道成办,已能出离三界的系缚,并为诸天 | 三摩地 2018-07-23 |
|
这个智慧能断三缚结、五下分结乃至五上分结,而与定力相应,所以得到禅悦及解脱正受。从破初参悟得真如,到重关眼见佛性,乃至牢关会末后句,及体验牢关参禅事毕,皆是一念相应慧,也都或多或少与定力相应。所以所谓的悟,我们可以把它定义如下:藉由定力参详而了知有情生命最初与最后的根源,因而导致无生解脱慧生起的一念相应的过程,即是开悟。在悟之前需要修动中的功夫&mda | 三摩地 2018-07-23 |
|
明心见性则断三缚结,永不入三恶道。复于见性后求破牢关,或先深入教典学四悉檀。以四悉檀为方便,将自心所悟所学接引后学。则脚跟稳,心笃定,说法无碍。信者往往因之精进修学,终能断结而得度。此后即以所悟见地广度有缘众生,不至以盲引盲,自他皆能得度,此方名真菩萨行。然而,求开悟乃至见性,非小根小器及诸聪明尚慢者所能得,求者应先除慢,除慢之法莫如三皈五戒,修菩 | 三摩地 2018-07-23 |
|
目录【第一篇】悟前第一章前方便第一节闻法阅经建立知见第二节闻时记忆闻后思惟第三节培植福德广结善缘第四节受持佛戒发菩提心第五节减除世间五欲之贪着第六节忏悔业障深信因果第七节消除慢心第八节发大愿心第二章正修行第一节谨慎选择教禅的善知识第二节正修功夫第三节深解第一义经典第四节参究的方法第一目简介话头第二目简介公案第三目参究的方法第五节禅法知见第一则建立信 | 三摩地 2018-07-23 |
|
在三乘佛法中的小乘声闻解脱道,是以身念处(也就是观身不净),还有受念处(观受是苦)、心念处(观心无常)以及法念处(观法无我)的四念处法为行门,依苦集灭道的四圣谛而作观行,现观五阴、十八界、十二处我是虚妄不实,可以因而得以断我见、断三缚结;进一步又依八正道而行,修断我执思惑等三界惑及我所的贪爱,因而得以出离三界生死。其中,八正道是八项远离偏邪,质直而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以说,在降伏五阴魔的第一个首要之务,就是能够确实的断除我见,因爲断除我见而有断三缚结的功德。可是,断我见对一般人来讲是很困难的,古今都一样。现见现在大部分的大师们,都自以爲断了我见,其实从他们的开示内容就知道,他们根本没有断我见;但是这种情形古今中外统统都是一样,统统没有断我见,却以爲是断我见,所以这个五阴魔还继续存在。而五阴魔当中只要能够断除我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但是在能够断除三界烦恼之前,必须要先能够见道,见道就是断三缚结,要断我见、疑见、戒禁取见,其中最主要的关键就是断我见。一般人一定会认为五蕴十八界里面有一个真实的法,是我们可以依靠的,是不坏的本体。通常大部分的众生都会去认定自己的意识心,把意识心的种种相貌当作是真实的自我,譬如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的心。所以又把我见叫作身见,因为这个意识心, | 三摩地 2018-07-23 |
|
声闻圣者,他们以断我见得出世间智慧为主,从初果的断我见乃至能够薄贪嗔痴以及能够断三缚结,能够断五下分结,断五上分结乃至解脱,这都是因为有了慧解脱以后才能够心解脱!所以,若只是单纯的世间禅定,他是不能证得解脱的!因为单纯的世间禅定,他就是意识的境界。同时声闻圣者也知道,不是以五蕴断灭为涅槃,不是以五蕴灭了不再出生为涅槃,因为五蕴灭了不再出生(只是断灭 | 三摩地 2018-07-23 |
|
那她的十地是什么地呢?当然都是凡夫的十地了!她光教人修布施行,就想进入十地境界;但是今天被人检验以后,证明都只是凡夫妄想的十地境界,连大乘的见道都没有,乃至连二乘解脱道的见道都没有,因为她至今仍然未断身见、未断三缚结。所以不能像她一样光修布施波罗蜜——而且她的布施也都没有波罗蜜——只有布施而无波罗蜜,这在后面经文中,佛将会为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一个人明心之后,断三缚结了,有的时候还会有行退的现象,但是他所证的果位一定不退。行不退之后如果再往上进修的话,就到念不退,那就难了。那就是说起心动念都是修行,念念不退。行不退的人有的时候还会起一个念:这么努力修行,时时刻刻都不间断,唉!真是辛苦,放松一下吧。起了这个念之后,他马上又会起另一个念:不行啊!还要再努力。如果是念不退的人,连这种念都不会生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一个人明心之后,断三缚结了,有的时候还会有行退的现象,但是他所证的果位一定不退。行不退之后如果再往上进修的话,就到念不退,那就难了。那就是说起心动念都是修行,念念不退。行不退的人有的时候还会起一个念:这么努力修行,时时刻刻都不间断,唉!真是辛苦,放松一下吧。起了这个念之后,他马上又会起另一个念:不行啊!还要再努力。如果是念不退的人,连这种念都不会生 | 三摩地 2018-07-23 |
|
有人说:前面你不是讲过明心见性的人是断三缚结吗?他永远不入三恶道啊!对不起!这个是说你不犯这十种重戒。犯了这十个重戒,别说你是个菩萨初果;世尊告诉我们,犯这十个重戒将失去初发心住、乃至二住位;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贤位也失去,甚至于初地到十地,一切皆失。修到十地犯了这个罪尚且要失掉,从头再来,何等严重!所以要很小心检点,真的要摄心为戒。反过来,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3 |
|
平实老师的《悟前与悟后》书中,曾经引述佛陀的开示,说明真悟的菩萨以及已断我见、已断三缚结的初果人,对于戒相都同样有四种不同于凡夫的看法的,那就是不取相戒、不非戒取戒、不取佛戒、不着有戒。这是一切真正悟入实相而证大乘无我法,以及亲证蕴处界空而断我见的初果人,都同样会断除的戒相上的执着,本会同修们在悟后不单有断三缚结的功德,更有实相智慧相应的功德,都应 | 三摩地 2018-07-23 |
|
平实老师的《悟前与悟后》书中,曾经引述佛陀的开示,说明真悟的菩萨以及已断我见、已断三缚结的初果人,对于戒相都同样有四种不同于凡夫的看法的,那就是不取相戒、不非戒取戒、不取佛戒、不着有戒。这是一切真正悟入实相而证大乘无我法,以及亲证蕴处界空而断我见的初果人,都同样会断除的戒相上的执着,本会同修们在悟后不单有断三缚结的功德,更有实相智慧相应的功德,都应 | 三摩地 2018-07-23 |
|
由于一念至诚心忏悔灭罪,顿时与道相应,得到须陀洹果证(断三缚结)的功德;须菩提满怀欢喜庆悦之心,祈求佛陀能允许出家继续修道。佛陀当下应允,并说:来得好啊!比丘!须菩提当下粗重烦恼落谢,法衣着身,成为修学解脱道的出家人;须菩提又继续精进不懈地修习,终于证得阿罗汉果,并具三明六通及成就八解脱的俱解脱大阿罗汉,解脱道成办,已能出离三界的系缚,并为诸天世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看看会外那么多学人,辛苦而且热心的护持道场而求菩提之道,总是要受大苦恼;他们捐了好多钱出去护持以后,结果是没有佛法可学:没有二乘菩提可证,不能断我见、断三缚结,更不可能悟入大乘菩提。心中每天都苦恼:我哪一天可以证得初果解脱呢?我那一天可以开悟实相呢?何时可以真正进入佛法内门中呢?诸位不妨回想一下,你来到正觉同修会之前,不也是和他们一样的吗?既然知道 | 三摩地 2018-07-23 |
|
那她的十地是什么地呢?当然都是凡夫的十地了!她光教人修布施行,就想进入十地境界;但是今天被人检验以后,证明都只是凡夫妄想的十地境界,连大乘的见道都没有,乃至连二乘解脱道的见道都没有,因为她至今仍然未断身见、未断三缚结。所以不能像她一样光修布施波罗蜜——而且她的布施也都没有波罗蜜——只有布施而无波罗蜜,这在后面经文中,佛将会为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3 |
|
看看会外那么多学人,辛苦而且热心的护持道场而求菩提之道,总是要受大苦恼;他们捐了好多钱出去护持以后,结果是没有佛法可学:没有二乘菩提可证,不能断我见、断三缚结,更不可能悟入大乘菩提。心中每天都苦恼:我哪一天可以证得初果解脱呢?我那一天可以开悟实相呢?何时可以真正进入佛法内门中呢?诸位不妨回想一下,你来到正觉同修会之前,不也是和他们一样的吗?既然知道 | 三摩地 2018-07-23 |
|
至于如何才能断我见,详细的知见、观行与修学方法,可参考平实导师《识蕴真义》一书中第十四章〈识蕴之观行与断三缚结取证初果〉所述,及《阿含正义》各辑,以断我见。传法者应教导们多观行十八界法,以转变凡夫异生心性,由所闻熏的蕴处界法,了知依如来藏故蕴处界是无常、苦、空、无我,依如来藏故蕴处界依缘生起、其性本空的正理。能常常于空闲处、寂静处,如理思惟,务求通 | 三摩地 2018-07-23 |
|
这个智慧能断三缚结、五下分结、乃至五上分结,而与定力相应,所以得到禅悦及解脱正受。从破初参悟得真如,到重关眼见佛性,乃至牢关会末后句,及体验牢关参禅事毕,皆是一念相应慧,也都或多或少与定力相应。所以所谓的开悟,我们可以把它定义如下:“藉由定力参详而了知有情生命之最初与最后的根源,因而导致无生解脱慧生起的一念相应的过程,即是开悟。”在悟之前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