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然而很多人在佛法上面修得不好,学禅、参禅都悟错了,原因就在于未能如《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世尊开示: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因为善知识没有告诉他,明心时应该要明什么心。善知识都没有说过你明白真心时,真心究竟是哪个心呢?就是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善知识从来没有这么说过,所以大家一天到晚参禅,说要明心、要明心,可是都找不到一个方向。有人错 | 三摩地 2018-07-23 |
|
寒山拾得(文殊普贤示现)2、襄州庞蕴居士.少年时即悟尘劳苦空,遂发心探求解脱之真谛。唐贞元年间,前往南岳,参谒石头希迁禅师。庞居士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石头禅师连忙用手掩住庞居士的嘴。庞居士豁然有省。有一天,石头禅师问道:子见老僧以来,日用事作么生(你自从见老僧以来,在日常事务中,如何用心)?庞居士回答说若问日用事,即无开口处。说完,遂呈上自己 | 三摩地 2018-07-23 |
|
)13、常德府文殊心道禅师。一日对佛鉴禅师举觉铁嘴云,先师无此语,莫谤先师好这一句话,忽然生起大的疑情来。于是他便就此疑情,日夜参究。提撕既久,一天黄昏,心道禅师豁然大悟。于是他便直趋丈室,拟向佛鉴禅师陈述自己之所悟。佛鉴禅师给予印可。14、合州钓鱼台石头自回禅师。虽不识字,但是用功精勤。大随禅师令他暂时放下诵经,一心专看赵州勘婆子之公案。自回禅师于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文殊师利菩萨。如是等六十恒河沙菩萨摩诃萨。从无量佛刹。与无央数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俱。悉皆来集尊重供养尔时世尊于栴檀重阁。正坐三昧而现神变。有千叶莲华大如车轮。其数无量色香具足而未开敷。一切花内皆有化佛。上升虚空弥覆世界犹如宝帐。一一莲花放无量光。一切莲花同时舒荣。佛神力故须臾之间皆悉萎变。其诸花内一切化佛结加趺坐。各放无数百千 | 三摩地 2018-07-23 |
|
在经中曾开示如下:【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 | 三摩地 2018-07-23 |
|
那以上的这些,没有一丁点是别人来强迫你的,都是需要你自愿发心的,那你为什么可以做到甘之如饴呢?因为你真的真的懂得佛的尊贵,懂得三宝的庄严,你真正懂得佛所说的善知识是什么,你已经不愧当初教导你的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了,所以你甘愿于此,于此浊恶的世界安住,于此而将身心作出无尽的奉献。菩萨一定有很多甘愿,能够一口气将你的甘愿提升的话,你就要趁这个时候来提升。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以我又想:『文殊师利菩萨的舍利应该也会来吧?』就这么期待着;然后过一段时间我又想:『维摩诘菩萨也有个纪念冢在天竺,祂的舍利哪一天也许也会来吧?』」虽然平实导师谦称:「就这样打了一堆的妄想。」但是以正觉讲堂住持正法的殊胜因缘,以及平实导师每次预记必然应验的往例,我们相信文殊菩萨以及维摩诘菩萨,乃至其他诸大菩萨的舍利,应该不久都将乘着不可思议的殊胜因 | admin 2018-07-23 |
|
文殊般若经一行三昧者,应处空闲,舍诸乱意,系心实理,想念一佛。念念相续而不懈怠,于一念中,即能见十方诸佛,获大辩才也。一向出生菩萨经阿弥陀佛,昔为太子。闻此微妙法门,奉持精进。七千岁中,胁不至席,意不倾动。法集要领经若人百岁中,懈怠劣精进,不如一日中,勇猛行精进。评曰:知此义,则张善和辈临终十念往生,可了然无疑矣。十六观经佛告韦提希,应当专心,系念 | admin 2018-07-23 |
|
玄奘菩萨在印度亦巡礼了佛菩萨遗留的圣迹,包含了文殊师利菩萨的舍利塔,以及如来为母摩耶夫人说法而从天返回人间的种种遗迹,让后世学人知道菩萨真实存在于世间,佛法亦流传于天界。玄奘菩萨又为了显发第二转法轮的般若中观真义与第三转法轮的唯识真义是一致的,在印度著作了《会宗论》,说明了《般若经》所说的真如,就是唯识妙义所说的第八识,就是能生出万法的如来藏,让学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佛后面又说了:【文殊师利!如来一切智,知一切;观察世间一切众生,无始已来无非父母兄弟姊妹,升降无常迭为尊卑,如彼伎儿数数转变,是故如来净修梵行。】换句话说,佛是一切智人,祂不会像孔子说,入了太庙每一件事情都要问。因为佛是一切种智成就之人,佛何止是知生,佛还知死,所以佛的十号里面,有一个名号叫作善逝。佛教跟儒教的区分有这么大的一个差别。如果是外道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在《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中,记载了文殊师利菩萨回答善住意天子提问——什么样的出家比丘可以称为禅师的时候,文殊师利菩萨这样子开示说:【天子!此禅师者,于一切法一行思量,所谓不生;若如是知,得言禅师,乃至无有少法可取,得言禅师。不取何法?所谓不取此世、彼世,不取三界,至一切法悉皆不取,谓一切法悉无众生,如是不取,得言禅师。天子!若彼禅师,无少 | 三摩地 2018-07-23 |
|
比如说在《妙法莲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当中,这样子记载,说:【尔时,世尊于文殊师利等无量百千万亿旧住娑婆世界菩萨摩诃萨,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人非人等一切众前,现大神力,出广长舌上至梵世,一切毛孔放于无量无数色光,皆悉遍照十方世界;众宝树下师子座上诸佛,亦复如是出广长舌,放无量光。……其中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3 |
|
」(《妙法莲华经》卷二)就连七佛之师的文殊师利菩萨,都只能称为「法王子」,不能称作为「法王」,可见「法王」这个称号确实是只有佛世尊专用的,还没有成佛的人是不应该随便乱用的。但是有某个附佛法外道,否定如来藏是真实存在,或者是把只有一期生死的意识心当作是如来藏,而且竟然有一大堆的,都自称或被称为「法王」!可见这些外道对佛世尊完全没有真正的认识,对于佛宝 | 三摩地 2018-07-23 |
|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像这样子在日常作务中摄心正戒、精进道业的一心,这是属于事一心。也就是说,是事修上的一行三昧,或者称为一相三昧,就是以决定心不犹豫、不怀疑地专注于一种行门,缘一不乱,离诸邪思,摄心不散而得到正定,这就是一行三昧。佛法真实义【各位大德阿弥陀佛】欢迎各位关注佛法真实义,如果您想看以前的课程,请查看历史消息,敬请转 | 三摩地 2018-07-23 |
|
------平实导师《维摩诘经讲记第三辑》〈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原标题:不能净命自活,多是因为往世修的福德太少!) | 三摩地 2018-07-23 |
|
说是语时,文殊师利所将大众,其中八千天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讲记:在生死当中,不造作染污的行为;住于涅槃当中,却不永远灭度,这是菩萨行。这四句话,决定性的声闻人听了以后可就很难过了,因为他会想:在生死当中一定要离开种种染污行,才能断除我与我所的贪爱,将来舍报时才能进入无余涅槃;可是菩萨们竟然说,世世在生死当中照样娶妻生子或是嫁夫生子,也照样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五·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二》说:尔时,文殊师利知觉城大众集已,随其所应,以大慈力令彼清凉,大悲现前,将为说法。甚深智慧分别其心,以大辩力而为说法,观察善财童子以何因缘名曰善财。此童子者,初受胎时,于其宅内有七大宝藏,其藏普出七宝楼阁,自然周备金、银、琉璃、玻璃、真珠、砗磲、码瑙,从此七宝生 | 三摩地 2018-07-23 |
|
可是十大弟子没有一个人愿意去探病,虽然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而且贵为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也不敢去探病,反而是由文殊菩萨去探病。由此可知,佛法应该在智慧法门用心,而不是在神通用心。虽然菩萨也要修学神通,但不是这时候修学,如果属于戒慧直往的菩萨,就在三地快满心的时候才修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这有经典为证。《大方广佛华严经》开示如下:“菩萨行大海 | 三摩地 2018-07-23 |
|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像这样子在日常作务中摄心正戒、精进道业的一心,这是属于“事一心”。也就是说,是事修上的一行三昧,或者称为一相三昧,就是以决定心不犹豫、不怀疑地专注于一种行门,缘一不乱,离诸邪思,摄心不散而得到正定,这就是一行三昧。最常见的就是念佛法门的一行三昧,就是一心念佛,不杂他行、他念,念佛念到心无杂念,只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可是十大弟子没有一个人愿意去探病,虽然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而且贵为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也不敢去探病,反而是由文殊菩萨去探病。由此可知,佛法应该在智慧法门用心,而不是在神通用心。虽然菩萨也要修学神通,但不是这时候修学,如果属于戒慧直往的菩萨,就在三地快满心的时候才修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这有经典为证。《大方广佛华严经》开示如下:“菩萨行大海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