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佛典故事》今天我们要来介绍瞋恚对治鬼。这则佛典故事是出自于《杂阿含经》卷40。这则的大意是:如同我阿难亲自听闻,在某一个时节因缘,佛陀住在鞞舍离国猕猴池旁边的重阁讲堂。那个时候佛陀告诉比丘们说:在过去世有一个长得很丑陋、面色很难看的夜叉鬼,有一天,他突然间来到天帝释的宝座上坐下来,也就是坐在玉皇上帝的宝座上。天帝释所管辖的三十三天的天众们,看见了这 三摩地

2018-07-23

很多法师不懂其中舍报过程内涵,仅以自己意识层面了解而揣测,便鼓吹信徒器官捐赠,甚至言说:哪有救人的人会下地狱的啊!如此这样错误的倡导、错误的推广,真的是很危险啊!从以上佛典故事的开示,也明白告诉我们,虽已有立塔建寺的阿耆达王,因为临终前,在旁边照顾伺候的人,仅是拿著扇子替阿耆达王扇风时,不小心地把扇子掉落在他的脸上,就让阿耆达王非常的生气恼怒,起了 三摩地

2018-07-23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单元。透过演述解说各种佛法故事的内容,教导如何来看待真实佛法义理,希望能为普罗大众种下学习的因缘,欢迎您收看。今天所要为各位菩萨演述的佛典故事,是有关于《众经撰杂譬喻》卷上说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其佛典故事内容,主旨是在提醒众生,人命在舍报的过程时,并非全无觉知,当医生判定死亡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说从前有一个人常年在外经商,因为年关已近,于是背着行囊准备回乡与家人团聚。在路上,他突然想起了妻子终年辛苦持家,应该买个礼物慰劳她才是;于是商人来到了市集,走来走去、东看西瞧,却不知道应该买些什么东西才好,这时候,正好看见一位老先生坐在路旁,身旁挂着一个招牌,上面写着“卖偈语”三个字,他好奇的向前探问:“这东西怎么 三摩地

2018-07-23

 (原标题:须菩提嗔心的故事 三摩地

2018-07-23

首先我们来探讨,故事中三十三天为什么会起嗔恨心呢?一定很多人会觉得说,那就是因为夜叉坐在释提桓因的宝座上,所以才让三十三天起嗔恨心,所以那才是真正的因。其实不是!那只是一个缘而已。如果当时有一位阿罗汉在场,他是不会生气的,所以会生气是因为我们的第八识如来藏里面含藏有嗔的种子,也就是因为有了这个嗔的心所有法的种子存在,所以才会跟生气相应。那个夜叉鬼坐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个故事也给我们几个启示和问题:第一个,不是只有人间有佛法。从故事中释提桓因知道三十三天的天众们,因为看见夜叉鬼长得丑陋难看,而且还坐在宝座上,都起了很大的嗔心以后,释提桓因依然以虔诚恭敬和谦虚的身口意行,让那个夜叉鬼的面貌变回原来丑陋的面貌,示现如何对治嗔恚。而且还以偈颂来对这些天人们开示,包括不要轻易地起嗔恚心、也不要以嗔报嗔;看见有人造恶的时 三摩地

2018-07-23

《佛典故事》今天我们要来介绍嗔恚对治鬼。这则佛典故事是出自于《杂阿含经》卷40。这则的大意是:如同我阿难亲自听闻,在某一个时节因缘,佛陀住在鞞舍离国猕猴池旁边的重阁讲堂。那个时候佛陀告诉比丘们说:在过去世有一个长得很丑陋、面色很难看的夜叉鬼,有一天,他突然间来到天帝释的宝座上坐下来,也就是坐在玉皇上帝的宝座上。天帝释所管辖的三十三天的天众们,看见了这 三摩地

2018-07-23

而通常如果事相上的福德修得不够,那此世就会过得不顺利!或是往世有些业障要还,譬如往世起嫉妒心或慢心而轻嫌诽谤过贤圣,那可能会像我们之前引用的佛法故事,如在迦叶佛时代有一位年轻比丘因为自己声音很好,便嘲笑一位年老阿罗汉声音像狗,即使他后来至诚忏悔,也还是因为这个业而常当狗有五百世之久!后来他在释迦佛时代原本还是狗,快死了但被舍利弗救度,之后投胎,八岁 三摩地

2018-07-23

他们又问第二上座阿罗汉,对方说:布施一个持戒人一碗饭胜过得到十万台车子中装满那么多的金钱,更何况是认真听法一段时间!他们又问第三上座阿罗汉,对方答言:布施一个持戒人一碗饭胜过十万个房舍装满那么多的金钱,更何况是认真听法,那功德更大超过百千万倍!又问了第四上座,对方说:布施一个持戒人一碗饭胜过得到十万个国家中装满那么多的金钱,更何况是认真听法,那功德 三摩地

2018-07-23

(原标题:历代著名居士参禅悟道的故事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个故事在《杂阿含经》卷23中有记载3,在经典中也还有许多众生供佛而未来世得大福报的故事。【注3《杂阿含经》卷23:又复,如来将诸比丘僧入城乞食。时,王共二童子沙土中戏,逢见佛来,捧于尘沙,奉上于佛。时,世尊记彼童子:‘于我灭度百岁之后,此童子于巴连弗邑当受王位,领阎浮提,名曰阿育。当广布我舍利,一日之中,当造八万四千塔。’今王身是也,我尔时亦 三摩地

2018-07-23

』「欲钩入佛」犹可,何况诸仁者是为离「苦」而求断「集」之法耶?敢不许为大器乎!虽然也,间中亦有个别行人,辄引中土禅宗故事中「怀让接引马祖:坐禅岂能成佛?!」之公案为理据,欲免却盘腿习坐之苦。「根尘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造一场;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释迦世尊旷刼精勤所成之道果,吾人欲何由可得?佛法岂容易哉!〝修心而已,宁在身耶!〞之语,行须仔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还是一直拿著袈裟来衡量人,不懂得袈裟是如来要庇佑出家人的信物,不懂得袈裟是为了建立众生与如来之间的讯息的联机,还以为自己是可以凭借著身穿的袈裟来骄人,以为没有穿著袈裟的人,就是不会说法,就不可以说法,那这样的话,释迦牟尼佛就应该将善财五十三参的故事省略,不应该将这故事放在华严中来宣讲,因为法界中成就者几乎都是不穿上袈裟,这些菩萨们都不需要依靠这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世间人希望记得的,都是那些过后辈子不会记得的东西,想要别人的意识心记得你,有没有用?100年后,大家的意识心都死光光,根本统统不记得,都要靠人转述,所以不要憧憬说这你作过的历史上会留名,你到时候已经死了,下辈子意识心自己在哪里都糊里胡涂了,所以前辈子的世间风光有何用处?只有佛法中的佛事,这些利益众生的事,才是大事啊,这即使一切众生都不晓得,又有 三摩地

2018-07-23

谈到因果,我说两件故事来证明。(请看智慧加油站--有趣故事六、七)(二)严持戒律用功办道首要持戒。戒是无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生慧。若不持戒而修行,无有是处。【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告诉我们不持戒而修行三昧,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亦落邪魔外道,可知道持戒的重要。持戒的人,龙天拥,摹外敬畏。破戒的人,鬼言大贼,扫其足迹。从前,在罽 三摩地

2018-07-23

经过几百年的艺术加工,这个叫孙悟空的徒弟,成为故事的核心,而师父唐僧已经面目全非。大多数人对玄奘法师的了解可能是源于这部声名远播的古典名著《西游记》。在《西游记》成为文学经典的同时,人们渐渐淡忘了唐僧的本名——玄奘,真实的玄奘越走越远,只剩下一个轮廓模糊的背影。《大唐西域记》由玄奘法师本人口述,辩机笔录而成,详尽地记录了他十九年西行的历程 三摩地

2018-07-23

(顺便提一句:末学经历了很多外道故事,以后工作空闲了,就讲给各位听,特别是希望能给新学增加点间接的教训。)(原标题:我从心中心密法中走了出来) 三摩地

2018-07-23

让一个坏人被孤立,这样的故事太多。生命存在本身的价值与意义,就这样,被狭隘成为做对的人和好的人。完全忘了,每个人的天赋使命中,最为基础的部分,是珍爱自己的生命,和情怀,理想,以及种种独特禀赋。于是,长期存在。外部,内在也一样。今日文章里说你是孤独、绝望、愤怒、狂傲、虚无、的人生基调。又有哪样不是我也有过的状态?又有谁的生命是要么全好,要么全坏?那又 三摩地

2018-07-23

在《长阿含经》、《中阿含经》以及《杂宝藏经》当中,都有记载天帝释提桓因去向世尊请教,要怎样去除嫉妒等烦恼而证得初果的故事:有一天,天帝释提桓因邀集了一群天众一起去见佛陀,帝释就请问世尊说:「是什么样的缘因,使得众生心中虽然希望没有嗔恨心、没有敌对怨仇,也不必彼此刀杖相向,能够和谐安详地过日子,然而实际上却总是作不到呢?」佛陀说:「那是因为众生有悭贪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