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本缘部《生经》卷四)本缘部是四阿含中承认为佛所说的正法,而本缘部的《生经》中已如此开示,由此可知行施与持戒的重要性了!假使能真实修集舍心,布施众生而不断绝,贪心自然渐渐除灭;如是之人,方能侍师而不怀恶心、而不欲其师亡。若能舍离名闻、利养、眷属、权利之贪,心地自然清净;若虽有贪而能持戒不犯,自然愿意客观的听闻或阅读真善知识的说法或著述,不再盲目的 admin

2020-02-19

 第三个层次的僧宝,则是指持戒清净无染,具有多闻智慧的比丘、比丘尼等福田僧。为什么称他们为福田僧呢?这是因为他们能够带给有情安隐快乐,又能满有情的一切善愿,像这样的表相出家众,可以称为第三僧宝。所以说,如果现出家相的僧人如果持戒不清净,或者没有足够的智慧,不能够带领信众在佛道上渐次解脱,得到修行佛道的真实安乐,其实就没有资格称为是僧宝的。  admin

2020-02-19

」而比丘的另一个意思叫作净持戒,换句话说,戒若没有持好,戒体就会丧失,就不能再称为比丘。[12](佛说欲为不净,)假使出家为僧宝了,却对佛语不信受,还能是佛门中的僧宝吗?连在家佛弟子的身分都谈不上了,何况能是二乘僧宝?又何况能是大乘法中的僧宝?[2]所以那些喇嘛们都不能称为比丘,因为他们以双身法为主修,早已失去比丘戒体及菩萨戒体了;不管是显教或密教中的法 admin

2020-02-18

如是,文殊师利!众生知有如来藏故,精勤持戒净修梵行,言:‘我必当得成佛道。’复次,文殊师利!若无如来藏者空修梵行,如穷劫钻水终不得酥。(《央掘魔罗经》卷4)说明如下:又,文殊师利菩萨!就好像知道山中有金子的缘故,所以才要在山中去开采金子,而不是在树上开采金子,因为树中没有金子的缘故。就是这样子啊!文殊师利菩萨!众生知道一切有情真心如来藏存 admin

2020-02-18

待菩萨圆满十信位功德后转进十住位,开始在外门修菩萨的六度万行,从布施度开始行三施—财施、法施、无畏施;如是圆满布施后,才能够转进持戒度开始持戒,譬如持五戒、八关斋戒、十戒,最后得以持菩萨戒;于持戒度圆满后转进忍辱度,忍于菩萨戒种种的要求,忍于众生种种无理的要求及不便;如是圆满忍辱度后转进精进度,由于安忍众生的忍辱后自然就会精进,不断地精进布施 admin

2020-02-18

如果他乐于听受施论,那么就接着再为他讲戒论,说持戒的轨范以及持戒的利益,让他可以在下一世保住人身,不会下堕三恶道。如果说戒论也乐于听受,那么再为他解说要如何行十善业道而得生欲界天,以及如何修四禅八定而往生色界、无色界天等生天之论。假使这些他都能够听得进去,佛陀就再为他说: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长阿含经》卷二十)也就是告诉他,修集了十善业 admin

2020-02-18

何等为十?所谓:1、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2、恶心布施,瞋持戒者,是为魔业;3、弃舍恶性懈怠众生,轻慢厌恶乱心无智众生,是为魔业;4、悭惜正法,诃责法器众生,贪求利养,为人说法,为非器人说深妙法,是为魔业;5、不闻波罗蜜,虽闻不修行,生懈怠心,不求深妙无上菩提,是为魔业;6、远离善知识,亲近恶知识,乐求二乘,于受生处,起离欲、寂静、除灭之心,是 admin

2020-02-18

透过禅净班的课程,我们讲说解脱道与佛菩提道,就相当于一把尺:从十信位具足信受因果而进入住位,再由十住位的外门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甚至般若知见的熏习。六住位满心能够(加修)四加行,在七住位证得法界实相心,那才叫作入道!因为你实证了法界实相心,进入内门而运转,可以在内门当中广修六度万行,乃至十度万行来次第成就佛道。我们一分一分的介绍次第 admin

2020-02-18

可是不能去否定掉这前六块饼----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你不要说第七块饼直接吃就好,前六块饼可以不吃,反正第七块饼可以让我饱,那我就吃第七块饼。这样的话就表示,善根不具,表示信根不具。佛已经告诉我们,你得把福德资粮修集足够,你要次第地多求方便,前面这些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都是方便,都是为了让我们善根巩固,这样你开悟了才不会退 admin

2020-02-18

这不妨也是发菩提心啊!这样一来,某甲要达成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乃至于说,有把握舍报之后是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的事业,他就不只要念佛;他还要随分要知道三福净业的内涵,随分还要去履行其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等前五度的福业;然后也要去熏习第六度智慧上的知见,包括因果上的知见。这就已经不是说什么都不需要知道,只要一句佛号念到底,打死都不要放下的这种 admin

2020-02-18

菩萨修行从布施、持戒、忍辱等次第来修行,其中福德还得优先于智慧来成就,因为众生必须先具足相当的福德资粮,才能够在佛法上的智慧有所证悟。福德门是从布施、持戒、修忍辱来成就,称为次法;智慧门就称为法,是解脱道断除一切烦恼现行的智慧,以及菩萨道证悟一切诸法实相的智慧。诸法的实相就是如来藏,成佛的一切智慧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我们如来藏中含藏一切种子的智 admin

2020-02-18

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呪随持呪者,或护禅定保绥法忍,是等亲住如来座下。(《大正藏》册19,页143,中18-23)注9:《起世因本经》卷6〈四天王品第7〉:尔时,毘沙门天王、提头赖咤天王、毘娄勒迦王、毘娄博叉王等,与诸小王通及眷属围遶,……诸比丘!其毘沙门,亦有五夜叉神王,恒常随逐,侧近左右,为守护故。何等为五?一名五丈 admin

2020-02-18

一切器世间皆是众生的共业所成这个世界其实是很有趣的!不是只有人间,我们在持戒之论中除了谈到有三恶道(畜生道、鬼道、地狱道)之外,还有天界众生的存在。佛教说的三界流转、六道轮回,其中所说的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而六道就是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这个世间并不是各种一神教所主张的,说是由某个造物主创造的。其实是由每个众生的如来 admin

2020-02-18

一般来说,持戒行善的人,舍身过程中犹如睡眠一样,不会有痛苦的事情发生;造作恶业但不及地狱罪的人,死前以及临死位中,就要受种种痛苦;至于造作极重恶业的人,譬如未悟言悟、诽谤三宝、破坏正法等等,死前要受种种痛苦,然后极重闷绝,意识就断灭了,于正死位中完全无知,不经过中阴阶段,直接化生地狱受极重苦。《瑜伽师地论》卷1,弥勒菩萨说:死生同时,如秤两头,低昂 admin

2020-02-18

他还要随分要知道三福净业的内涵,随分还要去履行其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等前五度的福业,然后也要去熏习第六度智慧上的知见,包括因果上的知见。这就已经不是说什么都不需要知道,只要一句佛号念到底,打死都不要放下的这种所谓的一门深入而可以成就的。当然,您仍然也可以说这是一门深入,因为这是以念佛法门为主而持续修学。可是这却也已经不是说其他什么道理都不需 admin

2020-02-18

持戒之后,若能修学多闻布施,也就是多闻正法而且布施有情,那也是属于庄严菩提的一部分。在先前的节目,也有亲教师已经谈过惠施、持戒、多闻这三个法,是获得解脱分的方便。而持戒是修学佛法的基础,如果戒不能持好,那么佛法的修证就没有保障,就很难得到应修、应证法的证量;而且除了持戒之外,如果能够再好好惠施众生以及多熏闻正知见的话,那就逐渐可与解脱法相应。这里面 admin

2020-02-18

复次,次法之初,所谓『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若于释迦如来所说如是三论内涵,心中生疑不信者,于布施之未来世可爱因果、持戒得解脱之因果、修习十善业及禅定得生诸天之因果,心中都无大信,则亦不能理解三界不同层次之境界,自无出离三界生死之智慧,则属于不信因果者;是故对于布施所得因果及持戒所得因果等,心中都无所信,当知无有可能信受三界不同境界;是人不具信受三 admin

2019-11-22

   四住位于布施持戒忍辱益加精进不止。   五住位略修禅定及禅定知见。   六住位现观六根六识六尘虚妄而断我见。   七住位的修证即禅宗之开悟明心,证得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之真实心——如来藏。    禅宗之开悟明心,往往不用语言文字,学人以一念相应慧便觅得 admin

2019-11-03

当然正觉萧导师也没敢讲的太多,怕因缘不足、不能持戒的人学去破坏佛法霍乱众生。如此说来,萧导师这样做是出于悲心,可是好人难做啊。 萧导师曾经开示过,有些明心的人像刚出生的小狮子,没有上位菩萨的法乳喂养是成长不起来的,不要说遇到豺狼虎豹,老山羊的犄角就把它顶死了。惟护智慧浅陋,福德不足,发心不良,导致他无法现观,又没有智慧说服自己,名利心重好面子, admin

2019-09-09

然后是其他的五度:持戒中怎么样叫作波罗蜜?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怎么样叫作波罗蜜?想要具足六度到彼岸的内涵,那就得学习和实修到第七住位。 那么修学这个十信行,他必须对三宝─特别是指大乘三宝─要具足信;如果只信二乘菩提,他修的根本就不是十信法。他对于这十信法好好修学,最迟钝的人、信心最不够的人,一万大劫也能修成。一万大劫久不久?久喔?其实不久。 admin

2019-09-0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