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如果我们过去世持五戒、修十善业,如来藏就帮我们变一个人身或者天身给我们;如果我们过去造恶业,现在实现的因缘到了,如来藏就帮我们变一个畜生身或饿鬼身乃至地狱身给我们,不是每一世都一直当人的。因为佛陀有大神通力,能够观察并且了知一切众生的善恶果报,所以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首先要修集布施的功德;远离了穷困,才能避免一生都只能为生存来奔忙,无暇修行或自 | 三摩地 2018-07-22 |
|
在佛世,除了受三归依成为佛之外,同时还要随分的受持五戒。这是因为受五戒的话,是发起誓愿对于一切的有情都不造作杀盗淫妄等等恶业,所以能够让一切众生都对你远离了五种的怖畏。而在一切的布施当中无畏施是最为第一的,因此持守了五戒,也就称为是五大施。而且持五戒的人,可以不再入三恶道受长劫的恶报;另外,每受一戒又有五位善神来守护,所以说持五戒的功德非常的大。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过去世持五戒、修十善业,如来藏就帮我们变一个人身或者天身给我们;如果我们过去造恶业,现在实现的因缘到了,如来藏就帮我们变一个畜生身或饿鬼身乃至地狱身给我们,不是每一世都一直当人的。------《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第3集菩萨正行的基础——人天善法的修行>陆正元老师(原标题:魔术师如来藏) | 三摩地 2018-07-22 |
|
这个也就是一般人所熟悉的,说如果这个人他能够行善,能够持五戒,就能够得人身;如果是加修十善的话,就能够生到欲界天,成为欲界天人;乃至于他更进一步,如果去修学禅定,有了禅定的功夫,依着禅定功夫的深浅不同,就会生到色界或者是无色界天当中,在这些法界当中去享受种种可爱的乐果。反过来说,如果造作了偷盗、诈欺、杀人越货,乃至谤佛、谤法的恶业,那就依着他所造恶 | 三摩地 2018-07-22 |
|
而这些能够一接触佛法就信受奉行的人,虽然之前仍然是外道,但是他们的善根深厚,当世尊为这些人开示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说明凡事都有因果,福德是从布施而来,受持五戒才能够续得人,要修学十善道才能够往生欲界诸天等等道理的时候,这些人听了之后就能够理解,并且深信因果,愿意努力精进修学。佛陀就说这些人:心地柔软,烦恼很轻,很容易开导,而且信心清净,就好像洁净 | 三摩地 2018-07-22 |
|
有人听说持五戒可以保住人身,假使听说持五戒之后再加受菩萨戒,或加受出家戒,舍报后就可以生天而享受欲界天乐;他为了希望生在欲界天中享受胜妙的五欲乐,不是为了求取解脱或亲证佛菩提,只是为了来世可以生天,这样的人只是假名菩萨。出家以后,不管你有没有修证,只要不犯戒,一定可以生欲界天享褔,所以有的人就想:那我去受菩萨戒,去受出家戒,我来士世以生天享福哪!何 | 三摩地 2018-07-22 |
|
893,a13-18别说欲界人天苦修十善业及持五戒不犯,即不堕三恶趣;但是人天虽说为善趣,毕竟尚未出离世间的种种苦。《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说,在人趣受生的有情,有各种匮乏之苦:所谓与生俱来饥渴匮乏之苦、想要却得不到之苦、粗糙饮食得不到之苦、P.79得不到善知识摄受之苦、时节改变寒热不适应之苦、无有房舍遮风避雨之苦、所作事业不顺、休废之苦,以及色身变坏与老病死 | 三摩地 2018-07-22 |
|
至于一贯道跟喇嘛教,他们都只是假借佛法的名相,自己创造归依的内涵,因此根本谈不上真正的归依三宝,因为连六根本烦恼的无明恶见都断不了,也就是恶见中的我见都具足存在,如何能破除流转生死的无量苦?连如何是涅槃都不知,又怎能领受无上的涅槃寂灭的妙乐呢?那什么才是真正的三归五戒,以及要如何才是正受三归五戒?其实三归五戒是两种法,五戒当然是讲不杀生、不窃盗、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经文说“具足受持五戒”,当然五戒之前一定还有三归,有三归、有五戒这样慢慢地少分具足了以后,小乘声闻见道——断我见,乃至大乘菩萨明心所需要具足的四证净,也就是四不坏净。对于佛法僧三宝、对于佛所立下的戒,佛法僧戒都有清净的信心,乃至终究依于证得沙门果,乃至更上的大乘菩提的果证量,而能够真正地、如实地对于三宝一切有清净的、具足不坏的金 | 三摩地 2018-07-22 |
|
这个也就是一般人所熟悉的,说如果这个人他能够行善,能够持五戒,就能够得人身;如果是加修十善的话,就能够生到欲界天,成为欲界天人;乃至于他更进一步,如果去修学禅定,有了禅定的功夫,依着禅定功夫的深浅不同,就会生到色界或者是无色界天当中,在这些法界当中去享受种种可爱的乐果。反过来说,如果造作了偷盗、诈欺、杀人越货,乃至谤佛、谤法的恶业,那就依着他所造恶 | 三摩地 2018-07-22 |
|
生而为人者,多为前世能持五戒,积德行善,奉公守法(行中品十善)的众生,如《佛说业报差别经》载: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人趣报:一者,不杀;二者,不盗;三者,不邪淫;四者,不妄语;五者,不绮语;六者,不两舌;七者,不恶口;八者,不贪;九者,不瞋;十者,不邪见。于十善业,缺漏不全,以是十业,得人趣报。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佛陀曾从地上抓起一把土对说,能得人身 | 三摩地 2018-07-22 |
|
有人听说持五戒可以保住人身,假使听说持五戒之后再加受菩萨戒,或加受出家戒,舍报后就可以生天而享受欲界天乐;他为了希望生在欲界天中享受胜妙的五欲乐,不是为了求取解脱或亲证佛菩提,只是为了来世可以生天,这样的人只是假名菩萨。出家以后,不管你有没有修证,只要不犯戒,一定可以生欲界天享褔,所以有的人就想:那我去受菩萨戒,去受出家戒,我来士世以生天享福哪!何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一般众生来见佛时,佛看他的缘不很成熟,就为他讲如何保住人身,一定要持五戒;如何往生欲界天?你要修十善业。如果想要进一步生到色界、无色界天,你要修四禅八定;这就是人、天乘。如果讲完了以后,看他心性转变了,犹如白曡易能染色,就用胜妙的色彩把他染上去,那就是为他宣讲解脱道乃至般若、唯识种智。对于五浊恶世的众生,一定要这样次第性的施设,由浅入深来做渐次 | 三摩地 2018-07-22 |
|
待菩萨圆满十信位功德后转进十住位,开始在外门修菩萨的六度万行,从布施度开始行三施—财施、法施、无畏施;如是圆满布施后,才能够转进持戒度开始持戒,譬如持五戒、八关斋戒、十戒,最后得以持菩萨戒;于持戒度圆满后转进忍辱度,忍于菩萨戒种种的要求,忍于众生种种无理的要求及不便;如是圆满忍辱度后转进精进度,由于安忍众生的忍辱后自然就会精进,不断地精进布施 | 三摩地 2018-07-22 |
|
此时一切人间吊丧或追悼仪式全没用,唯一应当做的事就是为亡者念诵佛经令其明白所因为何,所至何处,上焉往生西天净土,持五戒十善者升入天界,中品至少保住来世能够脱生人身,作奸犯科者堕三恶道.一失人身再想回来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如愿,所以中国传统丧葬文化历来有七日度亡的习俗,常言说;生有所养,死有所归,是人一生的大造化,善导大师说:世之大事,莫过生死,一息不来,乃属后生,一念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世间智者举凡资生护生、严持五戒、修十善业、证知四禅八定等,皆名世间智;及与外道所言涅槃及其衍论,悉名世间智。藏密四大派古今诸祖所言涅槃心,悉堕五现涅槃之中,佛于《楞严经》中说为外道;不论其定境及神通境如何高强微妙,悉名世间智,不离三界有为生死法故。出世间智者广有多种,略说有三: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一切智具十智:世俗智、法智、类智、苦谛智、集谛 | 三摩地 2018-07-22 |
|
这位穷人,也就是修行的菩萨,因为他有归依三宝、持五戒、奉行十善,能够持斋戒,使自己的身心清净,然后愿意忏悔往昔的这些业障,慈心地对待这些有情大众,才能够获得这样良好的一个果报。那位穷人就是佛陀祂本身的前生,然后这个菩萨,他无量劫的修行都发这个愿,希望佛道无上誓愿成,众生无边誓愿度,因为这样的一个修行持戒,能够感得这样的福报。所谓的修习佛法,无非就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而且,不恶口也是十善业道之一,持五戒、修十善之人,因为心性良善,能与欲界天的境界相应,因此舍报后得以往生欲界天享乐。反过来,常起恶口之人,心性恶劣,与三恶道境界相应,舍报后便会下堕受苦。如果已经造作了恶口的业,就要想办法赶快化解、忏悔,最好能当面化解,这样才可以让恶业减轻,甚至消灭,乃至可以转为善缘呢!此外,对一般人都不应该恶口了,更何况对自己父母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一)持五戒的人有大福德【善男子!后世众生身长八丈,寿命满足八万四千岁;是时受戒,复有于今恶世受戒,是二所得果报正等。何以故?三善根平等故。或有说言:可断命处,乃得戒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夫禁戒者,悉于一切可杀不可杀中得;一切可杀、不可杀者无量无边,戒之果报亦复如是无量无边。善男子!一切施中,施无怖畏最为第一。是故我说五大施者,即是五戒。如是五戒, | 三摩地 2018-07-22 |
|
人、天善法,是教导众生持五戒、行十善业,譬如慈济之布施、行善,未来世可得人天善报,然此皆为欲界轮回生死之法,并非究竟,故非第一义法;二乘相空之法,乃是从究竟佛法中析出之方便说,以度畏惧生死速求解脱之人,令其此生或近世得证解脱,得证有余、无余涅盘,以此化城引此心小慧劣之人,增其信心,期能发菩提愿,回入大乘成佛之道。如是二乘涅盘证已,亦回心大乘者,即不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