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千万不要作自己是没有办法再支撑下去想,要想众生能够在五浊恶世出现,你如果在这边能够修集一天的福德,即使是说一天之中只有三归依、念诵三归依或三归依,然后持八关斋戒乃至于持五戒,这样只有一天的功德,这么少,都胜过你供养诸佛,许多佛的功德。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自心如来----自心如来藏、自心真如的缘故。你相信你有一个真如的法性,你也相信自己有佛果可成,所以胜过 | admin 2020-02-21 |
|
为什么要念天呢?那是因为天比人有较大的福德;我们想想看:欲界天人,他们为什么能够生欲界天呢?那是因为他们不但持五戒,还兼修十善,所以才能往生到欲界天中。色界天人,为什么能够生色界天呢?因为他们除了修五戒、十善以外,还要加修禅定,证得初禅到四禅的定境,所以往生后生到色界天。我们如果没有证得禅定,就得要忆念色界天人的功德,使自己未来有机缘时也能修证禅定 | admin 2020-02-21 |
|
世尊开示:如果我们受持五戒,就会有五种善法围绕着我们。佛陀说:【善男子!有五善法围绕是戒,常得增长,如恒河水。何等为五?一者慈、二者悲、三者喜、四者忍、五者信。若人能破殷重邪见,心无疑网,则具正念;庄严清净,根本清净,离恶觉观。善男子!若人能远五恶事者,是名受戒,远离一切身口意恶。】《优婆塞戒经》卷6 这段经文佛陀开示:如果我们受持五戒的话,就 | admin 2020-02-20 |
|
接着佛陀会再为他作三归依和受持五戒,让他成为修学佛教正法的佛弟子。从上面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二乘菩提小法尚且要先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等人天善法;那么大乘的菩萨正法,当然更是需要广大的福德资粮作为基础,才能继续往更高层次的深法来修进。从上面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正法的修学是不可能一蹴可几的,是要一步步从基本的做人之道开始;圆满了做人的条件之后,才有可 | admin 2020-02-20 |
|
经文说具足受持五戒,当然五戒之前一定还有三归,有三归、有五戒这样慢慢地少分具足了以后,小乘声闻见道----断我见,乃至大乘菩萨明心所需要具足的四证净,也就是四不坏净。对于佛法僧三宝、对于佛所立下的戒,佛法僧戒都有清净的信心,乃至终究依于证得沙门果,乃至更上的大乘菩提的果证量,而能够真正地、如实地对于三宝一切有清净的、具足不坏的金刚不坏的信心,这才叫作真 | admin 2020-02-20 |
|
世尊开示我们,若持五戒便能守住当人身的机会,加行十善业,便能趣向天界。而果报成定数与否,在《优婆塞戒经》卷7〈业品〉第24开示著:【何因缘故名果报定?常作无悔故,专心作故,乐喜作故,立誓愿故,作已欢喜故,是故是业得果报定。】 举个例,假使一个人很专心在行善布施,布施后心不后悔,甚至发愿做善事,那么此人趣向天界的机率便相当大。同样地,假使一个人很专 | admin 2020-02-20 |
|
但是,世尊在这里所说的布施无怖畏并不是指狭义的无畏施,指的是受持五戒。因为如果我们受持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等五戒,众生会知道从今以后我们就不会再去恼害他们,所以能够让众生离开被我们所恼害的怖畏,并且不再怖畏我们会因为酒后乱性,而对他们造作前面四种杀、盗、淫、妄等等恶业。而且,因为持不杀戒,是对所有的一切有情众生都发起誓愿,从今 | admin 2020-02-20 |
|
所以,我们在放生之前,应该要先去受持五戒,吃素、不杀,才是正确的作法。而违背法界的真理,随意篡改经文来宣扬自己放生的事业,这样作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是有过失的。另外,世尊在《优婆塞戒经》当中,在教导我们各种布施的功德的时候,也告诉我们功德田以及贫穷田的差异。世尊说:譬如我们为了身命而耕种,随着种子成长,最后能够获得果实,施主的布施也就像这个样子,随着 | admin 2020-02-20 |
|
因此,我们应该要去受持五戒,吃素、不杀,才是正确的作法。另外,又有人说:吃素只是止恶,是消极的不再杀业,不再积欠新的杀债,而放生却是扬善,是积极救赎生命,偿还以前所欠的杀债。像这样的说法是不如实的,也不符合世尊的开示。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如果所放生的对象不是自己过去生所杀害的众生的话,是根本没有办法偿还以前所欠的杀债。像这种邪见是会误导众生的,而 | admin 2020-02-20 |
|
但是,世尊在这里所说的布施无怖畏并不是指狭义的无畏施,指的是受持五戒。这个的道理是说,因为我们受持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等五戒,众生会知道从今以后我们就不会再去恼害他们,所以能够让众生离开被我们所恼害的怖畏,并且不再怖畏我们会因为酒后乱性,而对他们造作前面四种杀、盗、淫、妄等等恶业。而且,因为持不杀戒,是对所有的一切有情众生都发 | admin 2020-02-20 |
|
有人问说:盲目受了菩萨戒后却不能受持,学蕅益大师在佛前退戒,先持五戒,等以后境界提升时再受菩萨戒。请问这样做是否如法?如不如法?我们暂且不说。先来看看佛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里面的开示:故知菩萨戒,有受法而无舍法;有犯不失,尽未来际。若有人欲来受者,菩萨法师先为解说读诵,使其人心开意解,生乐着心,然后为受。(《菩萨璎珞本业经》卷2)菩萨戒戒本所依 | admin 2020-02-19 |
|
】(《优婆塞戒经》卷六)这里面开示说,佛还没有出现在人间的时候,当时没有佛戒存在人间,那时还没有三归依戒,也就是三归依与五戒,因为在佛住世的时代只要受三归依了,就同时受持五戒,所以三归依戒除了不信奉外道以外,也是要同时受五戒的。佛未出世时,当时人间流传的佛法只剩下十善业道;有智慧的人想要离开世间苦,要求解脱,最基本的就是修十善业道,以十善业道来清净 | admin 2020-02-19 |
|
】(《优婆塞戒经》卷6)这里面开示说,佛还没有出现在人间的时候,当时没有佛戒存在人间,那时还没有三归依戒,也就是三归依与五戒,因为在佛住世的时代只要受三归依了,就同时受持五戒,所以三归依戒除了不信奉外道以外,也是要同时受五戒的。佛未出世时,当时人间流传的佛法只剩下十善业道;有智慧的人想要离开世间苦,要求解脱,最基本的就是修十善业道,以十善业道来清净 | admin 2020-02-19 |
|
又譬如有人不肯布施而悭贪成性,下一世就会下堕到饿鬼道,每天饱受饥饿口渴之苦;又譬如有人很努力受持五戒,也就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下一世仍然出生在人间而不会下堕;又譬如有人很努力修十善业,下一世就会往生欲界天,乃至有人很努力修十善业以及禅定,下一世就会往生色界、无色界。 又譬如有人无量劫以前曾供养承事诸佛,于今世有因缘遇到世 | admin 2020-02-19 |
|
世尊又开示:如果我们受持五戒,就会有五种善法围绕着我们。佛陀说:【善男子!有五善法围绕是戒,常得增长,如恒河水。何等为五?一者慈、二者悲、三者喜、四者忍、五者信。若人能破殷重邪见,心无疑网,则具正念;庄严清净,根本清净,离恶觉观。善男子!若人能远五恶事者,是名受戒,远离一切身口意恶。】(《优婆塞戒经》卷六)。这段经文佛陀开示:如果我们受持五戒的话, | admin 2020-02-19 |
|
那因为能够依止于真正的正法中的三宝来归依,同时也来受持五戒,受持五戒就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果说对这个五戒,了解这个内容以后,觉得说那我来受持,认真的受持五戒,可以得到二十五位善神的守护;这二十五位善神都是属于四天王天的善神,他们就会来护念持五戒者,所以人间持五戒者,四天王天的善神都乐意来守护。如果受到这个善神守护的话,就能够远离 | admin 2020-02-19 |
|
待菩萨圆满十信位功德后转进十住位,开始在外门修菩萨的六度万行,从布施度开始行三施—财施、法施、无畏施;如是圆满布施后,才能够转进持戒度开始持戒,譬如持五戒、八关斋戒、十戒,最后得以持菩萨戒;于持戒度圆满后转进忍辱度,忍于菩萨戒种种的要求,忍于众生种种无理的要求及不便;如是圆满忍辱度后转进精进度,由于安忍众生的忍辱后自然就会精进,不断地精进布施 | admin 2020-02-18 |
|
简单来讲就是布施、持五戒,以及修学十善业道和禅定,培植福德并调伏我们的心性,这些都圆满了,才具有可以继续生而为人,或生为天人的条件。而佛法所谓的善知识,可以就广义及狭义来看。广义的善知识是指:十方三世诸佛、大乘胜义菩萨僧、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经,以及证悟菩萨所造论等等;狭义的善知识则指:在大乘法中明心开悟以上的菩萨,对实相法有所亲证,这些三贤位、初地 | admin 2020-02-18 |
|
接着佛陀会再为他作三归依和受持五戒,让他成为修学佛教正法的佛弟子。从上面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二乘菩提小法尚且要先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等人天善法;那么大乘的菩萨正法,当然更是需要广大的福德资粮作为基础,才能继续往更高层次的深法来修进。从上面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正法的修学是不可能一蹴可几的,是要一步步从基本的做人之道开始;圆满了做人的条件之后,才有可 | admin 2020-02-18 |
|
佛教是超越唯一造物主的思考,所以佛教不会说你信佛教才会生天,不信就下地狱,没那回事!佛教是说持五戒得人身,行十善可生天,不管你信不信佛教都一样;更重要的是,不管生天或下地狱,都有一个实相法界与你同在。实相法界就是出生现象界的真理,所以不论信不信佛,这个实相法界的真理都与你同在,只是您不知道祂在哪里罢了!------《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第018集出离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