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六祖道:“汝若如是,则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慧明禅师又问:“某甲向后宜往何所?”六祖道:“逢袁则止,遇蒙即居。”慧明禅师于是再一次礼谢六祖,然后匆勿忙忙地回到岭下,告诉随后追来的众人说:“向陟崔嵬,远望杳无踪迹,当别道寻之。”众人信以为然,纷纷去别的地方搜寻。慧明禅师自己却独自前往庐山布水台。三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汝等诸人,善自护持,吾今逝矣。”说完,便怡然而逝。后世永明延寿禅师赞叹法常禅师云:“师初得道,即心是佛。最后示徒,物非他物。穷万法源,彻千圣骨。真化不移,何妨出没。” (原标题:24大梅法常禅师悟道因缘-很可能错悟)即此物,非他物。是见闻觉知心,非真心如来藏。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汝今既尔,善自护持。”第二天,灵祐禅师随同百丈禅师入山劳动。百丈禅师问:“将得火来么?”百祐禅师道:“将得来。”百丈禅师问:“在甚处?”灵祐禅师于是拈起一枝柴,吹了两吹,便递给百丈禅师。百丈禅师道:“如虫御木。”灵祐禅师悟道不久,恰逢司马头陀从湖南来。司马头陀告诉百丈禅师道:“顷在湖南寻得一山,名大 | admin 2018-07-20 |
![]() |
善自护持。”古人讲,开悟的契机因人不同而千差万别。有言下荐得,有从缘悟得,有读经明得。诸般悟处,以从缘悟得,得力最大。因为从缘悟得需要有长期的修行作基础,是量变到一定的程度而发生的质变,而且完全是无心而得。因此,一旦从缘悟得,便永不退失。从灵云志勤禅师的悟道偈中,可以看出,他在睹桃花悟道之前,整整苦修了三十年。没有这三十的功夫,纵然天天见桃花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马祖道:“汝既如是,善自护持。”于是,惟俨禅师便留在马祖身边,侍奉三年。有一天,马祖问:“子近日见处作么生?”惟俨禅师道:“皮肤脱落尽,唯有一真实。”马祖道:“子之所得,可谓协于心体,布于四肢。既然如是,将三条篾束取肚皮,随处住山去。”惟俨禅师道:“某甲又是何人,敢言住山?”马祖道:“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石头和尚道:“真物不可得,汝心见量,意旨如此,也大须护持(真物了不可得。你已经现量照见此意旨,当好好保持它)。”大颠禅师开悟后,即返回潮州灵山,开法化众,一时学者云集。曾有上堂法语云:“夫学道人须识自家本心,将心相示,方可见道。多见时辈只认扬眉瞬目,一语一默,蓦头印可,以为心要,此实未了。吾今为你诸人分明说出,各须听受。但除却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德山禅师一听,大喜道:“如是如是,当善护持!”于是二人便礼拜而退。全奯禅师后往鄂州岩头住山。不久赶上唐武宗毁法,大量僧尼被沙汰。全奯禅师不得不靠在湖边摆渡过活。他在湖的两岸各挂一木板,有人要过渡,只要将木板敲一下,全奯禅师就会大声地问:“阿谁?”客人答道:“要过那边去!”全奯禅师便划船过去迎送。有一天,一位老婆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在王审知的护持下,佛法在闽中曾盛极一时。义存禅师圆寂于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春秋八十七岁。 (原标题:90雪峰义存禅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他在位的时候,对佛教的护持尤为尽力。当时,有一位专弘天台智者大师之教义的学者羲寂禅师(螺溪),与德韶国师关系甚密。他屡次告诉德韶国师说:“智者之教,年祀浸远,虑多散落。今新罗国,其本甚备,自非和尚慈力,其孰能致之乎?”于是德韶国师便把此事上奏给忠懿王,忠懿王便遣使前往新罗缮写智者大师之遗著,完备之后带回国内。此举在中国佛教史上意义非常重大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善宜护持。”并书偈送给义青禅师云:“须弥立太虚,日月辅而转。群峰渐倚他,白云方改变。少林风起丛,曹溪洞帘卷。金凤宿龙巢,宸(chen)苔岂车碾。”义青禅师临走时,浮山禅师又嘱咐他往依圆通法秀禅师。义青禅师来到圆通法秀禅师座下后,每天无所参问,只是在禅堂里嗜睡而已。执事僧呵斥他,他也不理睬。于是执事僧便报告圆通禅师道:“堂中有僧日睡,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善自护持。”显如禅师悟道后,即前往惠州罗浮山开法接众。 (原标题:172罗浮显如禅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在北宋理学大肆排佛的气氛之下,刘经臣居士的这篇文章,象明教契嵩和尚的《辅教篇》一样,既是对佛教的护持,同时也是对孔孟儒学的回归和深化,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后续) (原标题:200签判刘经臣居士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善自护持。”后有一位僧人将此事告诉了玄沙师备禅师,玄沙禅师道:“谛当甚谛当,敢保老兄未彻在。”众人皆疑此语。因为沩山禅师是一代宗师,他是不随便印可人的。他既印可志勤禅师,志勤禅师必定是开悟无疑。但是玄沙禅师却不肯。从此以后,玄沙禅师的这句话,便成为宗门大德用来勘验学人的一个重要话头。]在真净禅师的逼拶下,一日慧洪禅师疑情顿脱,豁然大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佛鉴禅师看过之后,便嘱咐他要好好护持。当天晚上,佛鉴禅师厉声告诉大众说:“这回珣上座稳睡去也!”圆悟克勤禅师后听说此事,怀疑守珣禅师还未真正开悟,便告诉佛鉴禅师道:“我须勘过始得。”于是派人将守珣禅师召来。一日,圆悟禅师与守珣禅师一同游山,偶然来到一水潭边,圆悟禅师忽然将守珣禅师推入水中,急忙问道:“牛头未见四祖时如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马祖道:“汝既如是,善自护持。”宗杲禅师举完此公案,妙总禅师终于豁然大悟。当时冯楫居士亦在场听法。宗杲禅师下座后,冯楫居士便随宗杲禅师来至方丈。冯楫居士道:“某理会得和尚适来所举公案。”宗杲禅师道:“居士如何?”冯楫居士道:“恁么也不得苏嚧悉哩娑婆诃,不恁么也不得悉哩娑婆诃。恁么不恁么,总不得嚧悉哩娑婆诃。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善自护持。”后有一位僧人将此事告诉了玄沙师备禅师,玄沙禅师道:“谛当甚谛当,敢保老兄未彻在。”众人皆疑此语。因为沩山禅师是一代宗师,他是不随便印可人的。他既印可志勤禅师,志勤禅师必定是开悟无疑。但是玄沙禅师却不肯。从此以后,玄沙禅师的这句话,便成为宗门大德用来勘验学人的一个重要话头。]弥光禅师于是赞叹道:“子方可见妙喜。”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善自护持。”并令他充当烧香侍者(侍香)。正凝禅师悟道后,又在德秀禅师座下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应太傅贾平章魏国公之邀请,开法于福州鼓山。上堂云:“入院方三日,追陪人事忙。灯笼与露柱,密密细商量。且道商量个什么?”说到这里,正凝禅师便拍禅床道,“昨夜碧天风浪静,一轮明月照螺江。”又云“六月旦,夏已中。荷花开水面,荔子映山红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璋禅师道:“汝今已到大安乐地,宜善护持。吾有如来眼藏,涅盘妙心,密付于汝,毋令湮没。”遂作偈云:“天地同根无异殊,家山何处不逢渠。吾今付与空王印,万法光辉总一如。”印简禅师悟道后,曾应王臣之请,两度奉诏住大庆寿寺。元世祖忽必烈曾向印简禅师请问过佛法,并从之受菩萨戒。此后诸帝,对印简禅师亦皆礼遇甚厚。在此期间,印简禅师利用自己的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凶翁禅师道:“放汝三十棒!”说完,又嘱咐道:“善自护持”。法枢禅师于谨遵师命,又潜众修行十五年之久。一直至大元仁宗延祐戊午年(1318),法枢禅师才于福建天宝出世接众,诏赐“妙觉真空大师”之号。法枢禅师圆寂于至元六年(1340)八月。有辞世偈云:“本无来去,一句全提。红霞穿碧落,白日绕须弥。” (原标题:383铁关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善自护持。后有一位僧人将此事告诉了玄沙师备禅师。玄沙禅师道:谛当甚谛当,敢保老兄未彻在。众人皆疑此语。因为沩山禅师是一代宗师,他是不随便印可人的。他既印可志勤禅师,志勤禅师必定是开悟无疑。但是玄沙禅师却不肯。从此以后,玄沙禅师的这句话,便成为宗门大德用来勘验学人的一个重要话头。行秀禅师参了很久,不明其意,于是前往磁州大明寺,参礼雪岩慧满禅师。在雪岩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