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八地以后,就能不离极乐世界而回入娑婆,广度有缘众生,以及护持释迦世尊的正法。并且能面见卢舍那佛,可以迅速转入十地和等觉地,可以迅速成佛。此事好有一比:譬如我们在娑婆世界这条禅的高速公路——速行道易行道,走到尽头了,接下去是羊肠小道的时候,我们就换乘往极乐世界净土的超音速飞机一样。我们上品上生极乐世界,达成目的之后,就不离极乐世界而回到娑婆 | admin 2018-07-21 |
![]() |
例如,世尊在《菩萨善戒经》中说:初发菩提心时,名发心发愿;为利众生生人天故,名有发愿;为众生故修无量心,名行发愿;修集一切菩萨善法,名善发愿;不惜身命护持正法,名大发愿……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大发愿。(《菩萨善戒经》卷7)所以,愿心的部分,我们可以用四宏誓愿来说明,四宏誓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例如,世尊在《菩萨善戒经》中说:初发菩提心时,名发心发愿;为利众生生人天故,名有发愿;为众生故修无量心,名行发愿;修集一切菩萨善法,名善发愿;不惜身命护持,名大发愿……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大发愿。(《菩萨善戒经》卷7)所以,愿心的部分,我们可以用四宏誓愿来说明,四宏誓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譬如他既不肯发心财施护持正法,也不肯发心法施拯救众生于邪见之中,虽然有时也能住于菩萨行当中,但这仍然不是真发心。必须十信位以后,再来安住于菩萨行中,这样才能够叫作真发心;也就是说信力跟着发起了,依信根所发起的信力产生了作用,这才是真正发心住的菩萨。菩萨在初住位的功德以后,还应该将修证如来藏时所应该具备的法性知见,继续加以深入的思惟与观行,使闻熏而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说,接引有缘人,劝请他们发大乘菩提心——要注意!是劝请发大乘菩提心,而不是说你要发声闻缘觉解脱道的、缘觉菩提的菩提心,而是劝请发大乘菩提心——这样的一个福德非常殊胜!因为一方面能够护持正法,能够护持有情的法身慧命,自利利他,那么,依止于功德而产生的福德不可限量。那么,这样的福德你能够如实地去修集,就能够让你有因缘能够开悟来证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谓(1)信心(起清净信之位)、(2)念心(念持不忘之位)、(3)精进心(专心一意,修善业之位)、(4)定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之位)、(5)慧心(明确了知诸法皆空之位)、(6)戒心(受持菩萨的清净戒律而不犯过之位)、(7)回向心(将修身的善根,回向于菩提、悟之位)、(8)心(护持佛法,守住己心,不使起烦恼之位)、(9)舍心(住于空理而不执着之位)、(10)愿心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若修学者对众生无慈悲心,对正法无护持弘扬流通之愿行,只顾自己道业修学、烦恼修断、智能增长,一向远离众生、嫌弃众生、不顾念众生的苦难及道业,当知其菩萨种性尚未发起,于如来藏法尚无因缘修、证。须知实义菩萨是在利他行中,自己道业才有增上因缘,般若智能才有增上因缘,福德资粮才有修集因缘,恶习性障才有伏除因缘。是故,修学如来藏法是为了带给众生大安乐,为使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就算您下一世因为要在娑婆世界护持正法、护持释迦世尊的正法而暂时不去极乐,但是在未来的无量世的菩萨道的某个位阶,您还是可以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护佑而得以游历诸佛世界次第受记获得百千三昧!因此我们于此世能够修学无相念佛、忆佛念佛乃至体究念佛,最后达到实相念佛的阶段而发愿求生极乐国土上品上生,那就是要能够在于此世舍寿前能够力努力的在体究念佛上面用功,最后因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譬如他既不肯发心财施护持正法,也不肯发心法施拯救众生于邪见之中,虽然有时也能住于菩萨行当中,但这仍然不是真发心。必须十信位以后,再来安住于菩萨行中,这样才能够叫作真发心;也就是说信力跟着发起了,依信根所发起的信力产生了作用,这才是真正发心住的菩萨。菩萨在初住位的功德以后,还应该将修证如来藏时所应该具备的法性知见,继续加以深入的思惟与观行,使闻熏而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断我见才是最重要的,远比明心与见性更重要;明心于见性的重要是为整体佛教,为全体众生而说的;因为如果能明心、见性,渐渐发起道种智,就能护持正法,不让任何人破坏,所以是为全体众生考量,也为整体佛教考量的。但是若从每一个人自身的切身利害来考量,我告诉你:断我见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这个使人流转生死的最主要烦恼――我见――诸位去禅三之前可得好好观行,先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也奉劝许多已经不停留在这里的菩萨,对于有人问您:那是不是这个,只要他问话的本质目的是这个,不论他运用了多少说话问话的技巧,您都不应该去肯定他,这有些事情,一二三也是在网站上才学乖的,可是这些喜欢去探求答案的人,在未来的每一世都无法自力参究,还是会继续地猜测和刺探,真是一群很可怜的人!至于更有人问道:接下来应该如何继续,也请先绝对不要大嘴巴多言,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至于大众菩萨会想,到底今生会不会开悟,既然是学佛人,一定要记住,绝对不要妄自菲薄;「我」当初的时候,也没有想过这一生可以开悟,没想过可以了解祖师们的这么多的公案作略,更没想过可以知道佛法里面许多甚深意旨,只是傻傻地甘愿把自己放到学佛的最后一条路上,因为「我」知道萧导师平实菩萨大菩萨是真正的大善知识,所以经过了许多年,最后终于死心蹋地到正觉讲堂的禅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果那个说法可以通,那么佛的脚趾头被提婆达多推了巨石下来砸到流血了,那是不是谤释迦牟尼佛还没有成佛?所以佛法不是这样修的!所以《楞伽经》中说应化身佛得要有威力极大的金刚护法来护持着。真正了生脱死的人绝对不跟生死对抗,而是超脱于生死之外,生生世世何妨死死生生?但衪如来藏于生死之中从来没有生死,这样才是真正的了生脱死啦!不必每天全部时间都在那边打坐,腿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譬如他既不肯发心财施护持,也不肯发心法施拯救众生于邪见之中,虽然有时也能住于菩萨行当中,但这仍然不是真发心。必须十信位以后,再来安住于菩萨行中,这样才能够叫作真发心;也就是说信力跟着发起了,依信根所发起的信力产生了作用,这才是真正发心住的菩萨。菩萨在初住位的功德以后,还应该将修证如来藏时所应该具备的法性知见,继续加以深入的思惟与观行,使闻熏而来的闻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我们当效法无著、世亲二位菩萨、同修会亲教师们及萧导师赓续佛陀的菩萨行,努力护持正法。众多菩萨种性的学人济济一堂,同心协力弘扬大乘佛法,则今时正是佛教未来万年基业之转折期,于此际令佛教法义回归佛陀真旨,亦是未来万年佛教学人之福也。参考数据:《大唐西域记》、《入楞伽经》、《唯识三十颂》、《狂密与真密》、《菩萨优婆塞戒经》-----正觉电子报第16期《无著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我们并不核对参加的人有没有缴钱,只要报名了,就列入超度的名单中;所以有些人可能并没有护持过一毛钱,我们照样为他们的祖先平等的办超度。你们如果护持道场,那是你护持道场的功德,把那个功德去回向给你的祖先,而不是拿钱来买我们作这个给他;我们超度他,但是他的功德不足,你们帮祖先做护持的事情,因为护持的功德大呀!所以把这个的大功德回向给他。但这是两回事,所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但是他下一辈子会不会发菩提心呢?还是会!因为多多少少听到一些佛法了!虽然他这一世绝不可能再去了,因为他回来一直在骂法师劝募的事,只是他没有想到去那边有佛法可听可学啊!这只是因为他过去世没有熏习过佛法嘛!他不懂:去人家道场学佛法就是要护持人家嘛!即使法师在路上一直在讲资金劝募的事情,他也不该起烦恼的,多少随缘随力也好,总是种了一个善根啊!但是他回来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果没有遇到恶知识跟你否定,而你遇到了诸佛菩萨或善知识来护持你,跟你印证及证明:你悟的真实不虚。那么有诸佛菩萨,有善知识所护持的关系,我们就离开了第六住,进入到第七住常住不退。如果明心之后再继续参究:如何是佛性?功夫和慧力都具足了,一念相应时就可以眼见佛性而不退失,这个境界,依照《大般涅槃经》卷28判为十住菩萨,世尊说:眼见者谓十住菩萨、诸佛如来,眼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是双具十行阳焰观及亲证牢关境界,救护一切有情回向正道,护持世尊了义正法,进于十回向位成就如梦观(现观自己所行菩萨种种自利利他无量行,犹如梦中所作一切事行一样)。于成就十回向位如梦现观后,发起十无尽愿、修习百法明门;复同时修集布施波罗蜜多,以法施为主,进而永远伏、除性障如阿罗汉,成就初地犹如镜像现观(现观一切六尘相,皆是如来藏阿赖耶识所出生之观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护持为首檀波罗蜜。乐求佛法为首檀波罗蜜。复有十种尸罗波罗蜜。何等为十种。离八难为首尸罗波罗蜜。建立佛法为首尸罗波罗蜜。超越声闻辟支佛地为首尸罗波罗蜜。净身业为首尸罗波罗蜜。净口业为首尸罗波罗蜜。净意业为首尸波罗蜜。庄严心为首尸波罗蜜。人世界清净为首尸波罗蜜。一切愿求满足为首尸波罗蜜。不害为首尸波罗蜜。复有十种羼提波罗蜜。何等为十。忍力为首羼提波罗蜜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