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所以上品中生的菩萨,也是西方三圣亲自接引——就是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亲自来接引!来接引,而且还有无量的大众眷属来围绕在行者前,来护持摄受,而且这时候是持紫金台来到,来接引这个菩萨。这个就跟上品上生是不一样——上品上生是坐金刚台来往生到极乐世界,可是上品中生的菩萨,他是坐紫金台(就比金刚台差一点,我们后面的经文会讲到) | admin 2020-07-06 |
|
就算您下一世因为要在娑婆世界护持正法、护持释迦世尊的正法而暂时不去极乐,但是在未来的无量世的菩萨道的某个位阶,您还是可以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护佑而得以游历诸佛世界次第受记获得百千三昧!因此我们于此世能够修学无相念佛、忆佛念佛乃至体究念佛,最后达到实相念佛的阶段而发愿求生极乐国土上品上生,那就是要能够在于此世舍寿前能够力努力的在体究念佛上面用功,最后因 | admin 2020-07-06 |
|
所以如果有人说的法是正确的,完全符合佛说的圣教,菩萨就会护持他;可相反的,如果他说的法跟佛说的圣教是相违背的,是会误导众生的邪知邪见,菩萨就会破斥他。可破斥以后,菩萨还是会促使他闻熏正确的法义,使他能够回归正道,菩萨就是会这么做,才是有慈悲心的菩萨。有的时候菩萨为了度众的因缘和方便,所以有的时候也会示现为月神,有的时候示现为太阳神,有的时候示现为初 | admin 2020-07-06 |
|
所以这个持戒,是包括护持正法时即使犯戒也要去作。包括众人皆斥责说“你这个如来藏法是外道神我”的时候,你也应当坚持到底,绝不放弃。也就是说,他除了事相上为众生、为正法的根本目的所在,不惜犯戒来护持正法不灭,成为真正的持戒者;除此以外,他还有法戒要持,就是依于法毗奈耶而判定应该要如何受持戒法,而不是只看眼前,是从整体的现在世和未来世的总和来看 | admin 2020-06-20 |
|
是人虽于我法中出家护持净戒,而于第一义空无所得法,心不信解惊怖疑悔,当知是人但贵持戒多闻禅定。舍利弗,是人不名供养恭敬尊重于我。何以故?舍利弗,无始世来无有众生不得四禅。若但知得四禅,谓为沙门利者,是人何名供养于我?是故舍利弗。我今明了告汝,当来世人于我法中种种贪著种种邪见毁坏我法。舍利弗,若人但贵持戒多闻禅定,当知是人不能净行沙门诸法。我则不说此 | admin 2020-06-14 |
|
尔时佛告诸比丘:汝等见是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否?我常称其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亦常叹其种种功德,精勤护持助宣我法,能于四众示教利喜,具足解释佛之正法,而大饶益同梵行者。自舍如来,无能尽其言论之辩。汝等勿谓富楼那但能护持助宣我法,亦于过去九十亿诸佛所,护持助宣佛之正法,于彼说法人中亦最第一。又于诸佛所说空法,明了通达,得四无碍智,常能审谛清净说法,无有疑惑 | admin 2020-06-14 |
|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安乐行品>第十四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甚为难有;敬顺佛故,发大誓愿;于后恶世,护持读说是法华经。世尊!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佛告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一者、安住菩萨行处及亲近处,能为众生演说是经。文殊师利!云何名菩萨摩诃萨行处?若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柔和善 | admin 2020-06-14 |
|
即说咒曰:阿梨(一)那梨(二)耨那梨(三)阿那卢(四)那履(五)拘那履(六)世尊!以是神咒拥护法师,我亦自当拥护持是经者,令百由旬内无诸衰患。尔时持国天王在此会中,与千万亿那由他乾闼婆众,恭敬围绕,前诣佛所,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亦以陀罗尼神咒,拥护持法华经者。即说咒曰:阿伽祢(一)伽祢(二)瞿利(三)乾陀利(四)旃陀利(五)摩蹬耆(六)常求利(七) | admin 2020-06-14 |
|
若佛子护持禁戒,行住坐卧日夜六时读诵是戒犹如金刚,如带持浮囊欲度大海,如草系比丘;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发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轻垢罪。若佛子,常应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愿得好师、同学、善知识,常教我大乘经律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使我开解,如法修行;坚持佛戒;宁舍身命,念念 | admin 2020-06-14 |
|
善男子!若有众生能作如是胜供养者,成就十五殊胜功德而自庄严:一者常有惭愧;二者发净信心;三者其心质直;四者亲近善友;五者入无漏慧;六者常见诸佛;七者恒持正法;八者能如说行;九者随意当生净佛国土;十者若生人中,大姓尊贵人所敬奉生欢喜心;十一者生在人中自然念佛;十二者诸魔军众不能损恼;十三者能于末世护持正法;十四者十方诸佛之所加护;十五者速得成就五分法 | admin 2020-06-13 |
|
![]() |
如是求福反成助恶之因由,端在不知三乘菩提差异所致,是故闻说深不可测之如来藏妙法时,即因名师误导之故,即等视如来藏妙法同于外道神我,由是而极力护持否定如来藏之邪师,产生了力助破法者之愚行,以冀如来藏妙法消失不传。由是缘故,欲藉此经中佛所宣演三乘菩提异同所在之正法智慧力,令诸学人悉得了知真实福田与假名福田——毒田——之差异所在,由是 | admin 2020-06-11 |
摩诃迦叶尊者为护持世尊正法,遂邀集声闻法中共五百位阿罗汉与凡夫,同聚于王舍城,以持律第一的优波离尊者为首而诵出毘尼藏(律藏),以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为首而诵出法藏,此法藏函盖了四部阿含之修多罗藏(经藏)及阿毘昙藏(论藏)。此经、律、论三藏或名戒、定、慧藏,于世尊涅槃以后不久而作初次结集,师资遵守相传不绝。世尊涅槃后一百一十六年,长老离婆多及萨婆迦,为 | admin 2020-06-10 |
|
因为写出去以后,不晓得什么时候人家会来几刀,我怎么办?是不是?你没有那个胆量嘛!所以,心自在,才敢为护持佛的正法,准备随时起程往生后世。心所以能自在,是因为有般若慧加上解脱慧。解脱绝对不是因定而得,绝对是智慧,即使是俱解脱,也是靠着尽智的智慧、无生智的智慧而得,不是靠定力而证得;定的本身不能使人出离三界生死,有解脱智慧辅佐,定才能帮人解脱生死。如果 | admin 2020-06-08 |
|
甘露是欲界天人的抟食,它是欲界天人的日常食物,是有物质的,也是有微细地大成份的物质;大悲水固然也有物质,但它只有水大的成份;它是由人持念大悲咒,求观世音菩萨加持,使得服用大悲水的人,受到咒语所念到的那些护法神的护持,因而消除了业障病,使学人的业报延后到未来世有能力时再受报。但是甘露并没有这些功能力用,它只是提供欲界天人色身上的能量,让他们有体力可以 | admin 2020-06-08 |
|
信力的成就,是要从你过去无量世以来,对三宝的护持、对佛法所熏习培养起来的那些善根福德,才能够让你具足信力。《大乘无我观》 | admin 2020-06-08 |
|
可是要趣向第一义的话,你所修的福德,一定要与第一义正法(的护持)相关联!所以从布施开始,就要以财布施含摄法布施(把财物用在护持第一义正法上面);含摄法布施以后,因为法布施本身是在弘扬了义正法,能够于了义正法中利益有情的法身慧命,同时也利益自己的法身慧命,那么这样的福德就与了义正法相关联!这个福德与了义正法相关联,自然能够成就菩萨在七住位见道的福德。 | admin 2020-06-08 |
|
也就是说,除了要忏悔之外,并且佛陀告诉我们,还要能够转变自己的心念,而且努力的实践护持正法、利益众生的行为;就如同古时候的世亲菩萨一样,他就是我们行菩萨道当中实践忏悔很好的一个榜样。有时候我们在实践事相上忏悔的方式,也是可以透过拜佛的方式来灭罪。譬如我们再举《梵网经》中的开示,佛是这样说:若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 | admin 2020-06-08 |
|
阿阇世王在世尊慈悲护念之下,殷重发露忏悔杀父重罪,后来也得到无根信,发菩提心成为佛弟子,努力护持正法以赎前愆。--------《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58集应该要如何忏悔业障》张正圜老师惭、愧二法是属于七圣财当中的两个--信戒惭愧闻舍慧,就是信财、戒财、惭财、愧财、多闻财、舍心就是布施财,以及智慧财。这一个下品上生的这个菩萨他造作恶业,他没有惭愧,表示说:他 | admin 2020-06-08 |
|
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咒随持咒者,或护禅定保绥法忍,是等亲住如来座下。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钝。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七情三想,沈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猛火;身为饿鬼,常被焚烧;水能害己,无食无饮,经百千劫。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纯情即 | admin 2020-06-08 |
|
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咒随持咒者,或护禅定保绥法忍,是等亲住如来座下。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钝。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七情三想,沈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猛火;身为饿鬼,常被焚烧;水能害己,无食无饮,经百千劫。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纯情即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