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观世音菩萨由于慈力的缘故,有三十二应身,能在诸佛国土利乐众生、护持诸佛弘法;如果有人求祂,只要有因缘,就能感应到而获得帮助。因此说「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能处处化现而随顺众生心,时时「入诸国土」救苦救难。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时,如能至诚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而且观世音菩萨最能适应众生的要求,对不同的众生,会化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有情众生为冤亲债主所障碍而求救于菩萨的时候,有修有证的菩萨则以慈悲力和修持力,来感化疏导那些冤亲债主的仇恨和执着,使其得以解冤释结而转生善道,被加持者也就因而可以得到消灾免难、吉祥如意的结果;不过事情过后,被加持者必须要归依三宝、护持正法、断恶修善、改往修来;假使无法记取教训而不断的重蹈覆辙,则难免恶业果报的再度现前。生活中,若遇到有种种烦恼障 三摩地

2018-07-22

求无上法时应当发愿:悟前努力护持宗门第一义,悟后愿意承担如来家业,使宗门了义继续流传,愿广度有缘佛子。五、合掌恭敬合掌恭敬是有道理的;合掌须是十个指头相合;右掌五指代表福德—十度波罗蜜之前五—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左掌五指代表后五度等智慧;般若波罗蜜(禅宗开悟之智慧)、方便波罗蜜、愿波罗蜜、力波罗蜜、智波罗蜜。佛子学佛首重布施,布施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整个蒙山施食结束以后,因为如法、清净而且至诚的举办,大家都是如法至诚的忏悔、发愿,这些功德又至诚的回向;因此于之中许多的冤亲债主以及鬼神众们非常欢喜,因此正式的归依了三宝,他们就成为当中的佛,一起来护持正法、一起来修学佛法;彼此之间已经开始走向解冤释结的这条路,彼此之间的怨结更减淡了不少,所以就没有所谓的一般混杂鬼神信仰而造成所谓的身心不适的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都像《法华经》里面说的:护持助宣无量无边诸佛之法,教化饶益无量众生,令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妙法莲华经》卷四)就是都要教化众生,依佛菩提来修证成熟无上正等正觉。这样子了解佛事的真实意涵之后,再来看看佛陀,祂是福慧两足尊,祂的福德与智慧都已经成就,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方便善巧。当然就如同《维摩诘经》当中佛陀这样开示说: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出家却不护持禁戒,反而贪着世间之乐,毁坏佛戒,失去了正见,进入了邪见之林,则会引导无量人一同堕入大深坑。像这样的比丘是不能称为出家的,而只是外表像似出家人,心却常在家,这样的人是没有出离俗家烦恼的,所以说他们是身出家,却心不出家的人。我们再来看第二种:“心出家,可是身不出家”。这是说有些菩萨或者声闻人,已经有了佛法二乘菩提或者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在法界里面,有些鬼神他是护持正教的,可是也有些鬼神他并不护持正教。所以,在《阿含经》里面佛陀就有说:对于这些咒术,如果说它是属于遮道法,那佛是不做这件事,是不做这件事情的。譬如说《长阿含经》卷十三:【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召唤鬼神,或复驱遣,或能令住,种种厌祷,无数方道,恐吓于人,能聚能散,能苦能乐,又能为人安胎出衣,亦 三摩地

2018-07-22

由此可知,坦特罗佛教所谓的护法神,原来是不善类的山精鬼魅在护持,这分明表示坦特罗佛教本身是鬼神的宗教。这样的宗教本来是邪门不正的宗教,会让众生走上不善的鬼神境界,乃至让众生下堕三恶道;这样的宗教,有智慧的佛弟子们应该躲得远远的才是,以免惹祸上身。四者,坦特罗佛教的佛菩萨像里面通常放了一些不净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招引不善鬼神之物,严重者会让鬼神附身在 三摩地

2018-07-22

如今,弟子×××正在修学了义正法,祈请诸佛菩萨加持弟子,在修学解脱道及佛菩萨道上,毫无障碍,并将修学了义正法之功德,回向给今生及往昔诸生父母尊长兄弟姊妹配偶子女及诸亲友等众生,希望你们早日皈命三宝,共同修学、护持了义正法,并在未来的生生世世中,成为同修道友,一起相互扶持,早日明心见性,荷担如来家业,利益众生,直至成佛。愿消三障诸烦恼 三摩地

2018-07-22

依止真正的善知识修学正法,早日明心见性,早证菩提,愿生生世世广行菩萨道,利乐有情,护持正法,弘扬正法,催邪显正,救护学子向正道,早成佛道。”“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痴,常观罪福性本空,是则名为真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亡时罪亦灭,心亡罪亦两俱空 三摩地

2018-07-22

这些大菩萨们,像是普贤菩萨、文殊菩萨等等的大菩萨,祂们知道释迦世尊即将要成佛了,所以从他方无量的世界前来这个地方,护持以及听闻世尊的说法。世尊在华严时的说法,从人间说到天上,共有七处八会——人间三处,天上四处,总共八次的这个法会。所以,普通的佛弟子并没有办法参与听闻华严时的教法。在《华严经》里面,佛从凡夫位开始讲起,菩萨的十信位、三贤位、 admin

2018-07-22

我们当效法无著、世亲二位菩萨、同修会亲教师们及萧导师赓续佛陀正法的菩萨行,努力护持正法。众多菩萨种性的学人济济一堂,同心协力弘扬大乘佛法,则“今时正是佛教未来万年基业之转折期,于此际令佛教法义回归佛陀真旨,亦是未来万年佛教学人之福也。”参考数据:《大唐西域记》、《入楞伽经》、《唯识三十颂》、《狂密与真密》、《菩萨优婆塞戒经》-----正觉电子 admin

2018-07-22

菩萨的译场,为当时“国主”姚兴所建之逍遥园(现为陕西草堂寺),是国家护持之国立译场,学人四事供养无缺。菩萨有三千义学弟子,如“僧叡”等曾受学于道安法师,早具声誉;翻译经典时,常常五百、八百人共同“详其义旨,审其文中”,译典品质很高,文风简洁流畅,便于读诵,所译往往“一言三复”,时人习诵者甚盛,对各宗派发展,助 admin

2018-07-22

最主要我们说佛的开示里面就有说,在《大般涅槃经》里面说:【若不护持禁戒,云何当得见于佛性?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见。】(《大般涅槃经》卷七)所以,在《大般涅槃经》里面,佛陀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们:你要见佛性的话,一定要严守净戒,才可以见到佛性。那同理,我们其实一切的菩提证果,都需要我们严守净戒才有机会。如果违犯净戒的话,后果是什么呢?第一个 admin

2018-07-22

若不护持禁戒,云何当得见于佛性?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见;因见佛性,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人熏习佛法以来,时劫尚近;于第一义法之修证,福德未足;复因慧根浅薄,不能信受及检择,于善知识处得证悟已,心生惊疑,舍之而去。此人若能严持净戒,心虽有疑,不敢便谤,乃至不敢毁破其法,则尚可保来世人身,继续熏修第一义,修集福德资粮;此世之悟而复退, admin

2018-07-22

走起路来个月二十天遇不到一个人,原先隐在山野的那些人,因他尚有一念惭愧心,善神护持他,从山野出来之后,遇到人便相抱痛哭,互相亲爱,视如亲友。大家同起了上品厌离心,希望从此永远离苦得乐。这时大家的共同心里,都认为过去是由于不善心,杀心,致令亲族人类残杀殆尽;今后宁可共行善法,先离杀业,离杀业已,十岁生子,渐渐增至二十岁,身量也由一尺增至二尺。既知行善 三摩地

2018-07-22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66集修福报与学佛修道,到底有何关联?>正钧老师)即便终日为三餐奔波劳苦,也不要忘记护持正法,努力培植福德!阿弥陀佛!-----佛法长兴博客(2016.7.11)(原标题:每个人都有苦衷!) 三摩地

2018-07-22

130.今生作县市长护持佛寺,来生必作宰相大臣,州长郡长,衣车充足。131.今生以身作榜样感化别人,作种种功德,来生必大富,众人敬仰,无往不利。132.今生喜欢燃灯照明,来世生在日月天中。133.今生喜欢布施慈心收养生物,来生必大富。134.今生喜欢布施饮食,来生饮食充足,身体力气充足,长寿聪慧,若布施给畜生得百倍福报。135.布施无善根人得千倍福报。136.供养持戒 三摩地

2018-07-22

这意思就在说,娑婆的世界取这样的名,能够叫作堪忍,是因为这个世界有在行佛菩萨道的、行佛菩提道的,发起庄严菩提心的这样的行者、这样的菩萨出现;这样的善男子和善女人已经供养无量的诸佛,然后成就中间需要在这个世间能够具备的忍辱的功德,所以他不会恶意对众生来相向,而能够护持有情,也能够自己善加调伏自己的贪瞋痴。即使是的有情拿了许多危害他的事情来逼害他、来逼 三摩地

2018-07-22

而且有许多菩萨发愿护持经典,藉由我们的读诵与对经典的恭敬,刚好也与菩萨们的愿相应,而成为菩萨们所护念的对象。因此会有许多人,因为诵经的关系而有获得殊胜的感应的经验。再者,我们在诵经的时候,也会有有缘的鬼神在旁边听经,因此诵经也是度化众生的一种方式,也是属于法布施,对于我们在修行上,有很大的利益。因为除了让鬼神有机会藉由我们诵经而听闻经典之外,我们也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