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在如法实行上述忏法以后,必须如实的遵守悔法,也就是永不复作,并且进一步转而努力护持正法利益众生。譬如前面我们所说世亲菩萨的例子,就是我们最好的学习榜样。至于增加拜佛的时间、次数,当然有助于灭罪。另外像拜大悲忏、八十八佛忏、三千佛忏,乃至万佛忏,也都是可以选择的拜忏法门,或者诵念地藏王菩萨圣号,持诵《地藏菩萨本愿经》等,也都是方便又效果显著的忏悔业障 三摩地

2018-07-22

另外,在佛法中破邪显正、护持正法,可以累积广大的功德、福德,这也是可以消除往世恶业的一种方法。譬如在玄奘大师的传记中有记载:在大师即将往生的前一夜,在一旁照料他的明藏法师亲眼看到两个身高一丈多的神人,共同捧着一朵有如车轮般大的白莲花,花瓣共有三重,而且每片花瓣约有一尺多长,这朵白莲花非常地光净鲜洁,他们捧着这朵白莲花来到玄奘大师的床前,非常恭谨地说 三摩地

2018-07-22

若是善净法的等流习气,也可透过对七转识的熏习,使得道业增上,如过去世努力护持正法、破邪显正,此世看见众生被邪师之邪见、邪教导所误,更会起而振兴佛教回归正道,此乃胜善等流之业。又如诸证灭定者之圣道等流,诸佛菩萨之大悲等流、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流,此亦胜善等流。对于恶习恶业的等流习气,我们该如何改变这不好的习气,让意根起心动念都是善性?亦即《成唯识论》 三摩地

2018-07-22

这也包括说,现在正在累积护持正法之福德的时候,不要对以前在世间法外门上所作的修福事业生起后悔心,仍然应该有欢喜心。在这个故事的最后,世尊也为我们开示:念念之中,应当想著广行布施,惠舍一切众生。终究不要因为悭贪吝惜,而断送了布施的舍心,必定会在当来之世,值遇贤圣的大善知识,就可以度过生死轮回的根源。这里面开示我们要能够广行布施,惠舍一切众生,不要轻易 三摩地

2018-07-22

十八、过去世已发护持正法之愿,于摧邪显正事业行之不倦为因,得今生嫉邪法如仇之果。故今生虽欲隐姓埋名,专修寂灭三昧,而为愿力因及习气因所持,不得不随顺因缘而摧邪显正,此亦因果。十九、过去多劫常乐佛慧,依真善知识,依佛所说经,不曲解经意,随顺修学等为因,得今生不落断常空有二见,行于中道之果。二十、过去世多劫努力修除性障,性情和顺,观行清白,慧力增上,解 三摩地

2018-07-22

一般来说,鬼或神大部分是护持正法的,很少有鬼或神是反对的,因为破坏佛教的因果,人们可能看不清楚,而鬼神却都是看得很清楚,而不敢随意破坏。譬如我们所熟知道教中的正神关圣帝君,他其实也是一位证悟的菩萨,虽然道教中的信徒多属于求有、求世间利益者,并不适合为他们讲开悟的法,但关圣帝君也度鬼道众生,并且也发愿在佛教寺院中当伽蓝菩萨来护持正法,因此说正神都是护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他既不肯发心财施护持正法,也不肯发心法施拯救众生于邪见之中,虽然有时也能住于菩萨行当中,但这仍然不是真发心。必须十信位以后,再来安住于菩萨行中,这样才能够叫作真发心;也就是说信力跟着发起了,依信根所发起的信力产生了作用,这才是真正发心住的菩萨。菩萨在初住位的功德以后,还应该将修证如来藏时所应具备的法性知见,继续加以深入的思惟与观行,使闻熏而来的 三摩地

2018-07-22

后来教她要向怨亲债主忏悔过去的罪业遮障,要在佛前发愿:生生世世护持正法,用所作的一切功德,回向这一些与她有情的众生。后来病好了以后,再来学无相念佛,就非常的顺利、一帆风顺。刚才所说的,也是次法的一部分。平实导师常常说:众生啊!大多是次法未具足就想要证法,所以最后就会一无所得。所以如果过去生多布施声闻,今天就容易得到声闻之法,无法和菩萨法相应;听到菩 三摩地

2018-07-22

平实导师也在《金刚经宗通》第一辑第183-184页中说:菩萨因为世世修福,才能遇见真正的大善知识,才能证得法而亲见万法的缘起;所以新学菩萨如果想要修证般若慧,一定得要先多修护持正法之福;不具备这个福德,就遇不到善知识,假使遇见了也还会错过。如果善知识特别慈悲,一把将他抓住,所以他没有错过;但他证悟以后将来还是会诬谤善知识,还是会退转。所以新学菩萨想要证悟 三摩地

2018-07-22

三乘菩提法义一样具有两种田的特性,因为三乘菩提正法于众生有恩,所以我们护持正法时,就是在报恩田中种福田。三乘菩提也具有无量无边功德,能让我们成就三乘菩提,也能让我们依之而利益无量众生,所以也是功德田。所以,我们弘扬三乘菩提正法,护持三乘菩提正法,就是在功德田与报恩田中种福田。众僧就不一样了,众僧具足三种田。因为出家以后修学佛法来教导众生,于众生有恩 三摩地

2018-07-22

有些人专门选择福田:整整一世都很有钱,可是没有布施的习惯;你教他布施护持正法,为他讲了老半天,他说:好吧!我一次给你啦!你很欢喜,心想:一次都给,大概没有一百万,也有十万元吧!结果拿出来的是台币一千块钱,意思是说:以后不要再找我布施了!我就遇到过。但是他这一世很有钱,是怎么来的?是过去世选择大福田,就一次布施很多钱下去,别的福田都不愿意布施。所以他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之布施,六度具足,凡夫、声闻所不能及;吾人欲行佛菩提道,此间虽未能立行,仍应以世尊往世因地之所行而为圭臬,勇猛精进才是!四、布施与护法文末,兹引《大般涅盘经》卷十世尊金言──若先谤法,却能忏悔,而后护持正法者,此乃世间无上福田──吾人布施此类人等,其福无量:【纯陀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所有之物,布施一切,唯可赞叹,无可毁损。』世尊!是义云何 三摩地

2018-07-22

这是因为法布施的功德无上、福德无上,所以我这一世勤勤俭俭过日子,都不必谁来供养我,还可以有钱拿出来护持正法,这就是因为无量世以来常乐说法的缘故。记得常常有人间我:“人家只问你一个法,你为他讲那么多干什么?”我的习性已经养成了,只要是请法,把话题一开就没完没了,我永远都不会吝法。这习惯还真难改,也不想改,所以有时你问一个法,我就把与这个法有 三摩地

2018-07-22

除了布施、护持正法上的福德,还有修除性障,修除五盖也是福德;定力也是福德之一,称为定福。因此前五度都是福德的内容,有了福德才可能会实证般若,如果福德不够那就算悟了也很容易退转,道业无法增进。福德不够的话修道时就容易遇到许多遮障,像有的人要来讲堂上课会遭遇许多困难,或是要上禅三时就出意外或生重病等等。譬如一个人过去世如果跟很多众生结怨,那就可能被这些 三摩地

2018-07-22

思惟、整理好了以后,还要转过来度化众生同样的供养三宝、护持正法、学习正法,这样的优婆塞就是能自利利他的佛。如果优婆塞不能这样熏习修学,并且还轻慢于比丘众,甚至有人心态更不好,是为了寻求某某比丘的过失而去听法,然后到处去宣扬那位比丘的过失,他就是对三宝没有信敬心的人。我们到任何道场去,都是为了听法学法,虽然今天你们有正知见了,去到别的道场听法时,不会 三摩地

2018-07-22

但以一个菩萨行者来说,若已发心供养三宝,虽然被拒绝而无法实现,应该以等值的金钱或物品,以其他管道转用于护持正法,才符合菩萨道的本怀。以您所举的例子来说,若有人欲供养导师,因导师不受供养而无法如愿,他可以转而赞助正法道场来弘扬正法,如此而向导师作法供养,即是清净的供养,这也是导师一向都乐意接受的供养。3、 问:佛说「自刑者不得杀罪」。那么受五戒、 三摩地

2018-07-22

真实持戒者既欲使令正法久住、圣众得安,则当挺身而出,勇于破斥邪说而显正法真义,以此大行方能护持正法、令得久住。若正法不得久住,譬如于佛法中同时夹杂种种外道邪法,亦同时有种种似是而非之假法存在于佛门教团中者,必有法义争辩之扰扰不安局势,重演声闻部派佛教故事于末法之世,圣众终不得安,则正法终将难以久住。由此缘故,现代佛教界以及此后万年中之佛教界,若欲使 三摩地

2018-07-22

但以一个菩萨行者来说,若已发心供养三宝,虽然被拒绝而无法实现,应该以等值的金钱或物品,以其他管道转用于护持正法,才符合菩萨道的本怀。以您所举的例子来说,若有人欲供养导师,因导师不受供养而无法如愿,他可以转而赞助正法道场来弘扬正法,如此而向导师作法供养,即是清净的供养,这也是导师一向都乐意接受的供养。3、问:佛说「自刑者不得杀罪」。那么受五戒、菩萨戒 三摩地

2018-07-22

而您提到犯了重戒,当如佛在律典中所说的方式忏悔;若是重戒必须在佛前对众忏,若是轻戒则是在佛前对首忏,若是小戒只需佛前自责其心;在如法实行上述忏法以后,并且需要如实的遵守悔法,也就是永不复犯,更复转而护持正法利益众生之行,如世亲菩萨的例子,乃是我们最好的榜样。至于增加拜佛的时间、次数当然有助于灭罪,如《梵网经》卷二:「若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看见有人护持正法时,你就赶快随喜:“某某师兄、师姊功德无量啊!你这功德多么伟大!”你就赞他护持正法利益了多少众生,护持正法能使人证得大乘或二乘菩提,加以宣扬之后就获得广大福德与功德了。不可如同某些愚痴人,心中嫉妒就背地里说:“哼!他有钱啦!我没有钱嘛!我没办法。有钱!有钱也不必在我面前护持炫耀嘛!”这真是愚痴人!不但少了随喜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