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而这一个无法生忍乃是初地、二地、三地不等,完全看行者在往生前所修学实证圣道门中第一义般若知见、种智的知见的内容多寡以及自己舍寿前自己所破除所知障的内容多少;还有此世所降伏的、所断除的性障程度多少;以及所修集每一位阶应该有的福德多寡,依据这一些的差别而往生极乐所证得的果德,而虽然是上品上生,可是却有所差别。在这样的前提下,虽然都是上品上生,但是每一个 三摩地

2018-07-21

若有于大乘法的领域涉入更深者,具足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等三心者,或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者,或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者,或者修行六念者,精进勇猛而回向发愿求生极乐国,于命终舍报往生后,承佛威德摄受,不必在莲苞中住,立即能见佛与诸菩萨,听闻佛与菩萨于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此无生法忍为初地、二地、三地……不等,完全视行者于往生前所 三摩地

2018-07-21

般若智与涅盘不同,方才所说四种涅盘都是所显得,都是本来俱有的;我们只是把烦恼障所知障消除,它才显现出来,而它的涅盘性是本来就有的,只是修行以后显现出来,不是修行后把它变出来、生出来。然而般若智慧是所生得,是由于经过修行般若智慧而一点一滴开始出现,是修行之后才出生、才有的,所以般若乃至佛地的四种智慧都是所生得--以前没有,悟了才有,成佛以后才具足,所以 三摩地

2018-07-21

这是破除根本无明,破除掉所知障。菩萨初果已破所知障,因为对真如有真实的体验。可是菩萨初果明心见性,还是没有断尽一念无明。但是阿罗汉、缘觉,一念无明都已经断尽。那么一念无明要如何断?要从修除性障与断烦恼下手。我们修除性障断烦恼之后,定力就会跟着提升上来。我们悟后起修也要修四禅、四空定,也要修观、练、熏、修四种三昧。但是往往坐下来之时,突然间想起这个法 三摩地

2018-07-21

那还要除掉所谓的智慧障,什么叫智慧障呢?智慧障就是所知障,就是所知的不足,也就是对于法界的实相,还有诸法的种种的法性,不能如实了知。这都是菩萨所要除灭的智慧障,因为能够除掉这些智慧的障碍,所以菩萨就能够获得自利,因为能够除掉烦恼障,让菩萨在世出世间里面,能够安住又能够除掉智慧障,能够了达诸法的实相,这样来利益自己,最后可以让自己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如 三摩地

2018-07-21

公元2004年初夏,导师鉴于台湾广大佛弟子众,数十年来恭敬供养三宝,广积福德,慈济众生,兴善止恶,已具承受世尊正法之因缘果报,为广利有福佛子明白如何消除烦恼障及所知障,发起世间、出世间智,乃将《起信论讲记》交由同修会编辑成书陆续出版。亦可预见,此举将在未来佛教史上列为重要的记事,影响后世深远。“粗中之粗,凡夫境界。粗中之细,及细中之粗,菩萨境界。 三摩地

2018-07-21

大圆镜智者,乃是以清净烦恼障及所知障而永尽无余后之佛地第八识真如,能生无量智慧,能与二十一心所有法相应,并能各自运行,故能「十方赴感靡不周」,方是佛地之大圆镜智也;如是大圆镜智唯佛地方有,非等觉菩萨所能知之证之。非如密宗双身法之以俱生智乐空觉受,而开显诸法不生之体性,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者,乃以证得第八识如来藏者,因见一切众生之本源真心如来藏普 admin

2018-07-21

成所作智的这个境界是非常非常的广大胜妙的!并且在成就成所作智的当下,也把最后一分的所知障给断除了。把最后一分的所知障断除之后,就能够成就了处非处智力。处非处智力简单来讲就是他可以去细观、可以去了知三界所有一切众生的所有心行,并且知道用怎么样的善巧方便来度化一切的众生。并且这个成所作智我们在上尚且还看到这个成所作智的广大胜妙之处,甚至是说我们说十方世 三摩地

2018-07-21

所谓的佛宝就是指菩萨曾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证悟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得到般若实相智慧之后,能够不惜身命、勤修六度,直到万行,最后在菩提树下降伏魔军,断尽烦恼障以及所知障,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时候如来藏当中的种子不再有变易,已经究竟清净,微妙寂静,这时就称为无垢识、清净法身。佛陀具足三身、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智圆明等无量无边的真常功德,能够在 三摩地

2018-07-21

唯有解脱的佛陀,因为烦恼障与所知障都已经完全清净了,所以才没有任何的苦痛。接下来继续说:如果你不同意以上我的观点,那就是说,你认为佛身如同天人身一样会有苦吗?这就等同于愚痴人说:佛陀会生贪,而天人会生瞋一样。因为事实上,佛陀纯无所得,所以不会生起贪;而天人未离慢心的缘故,故有所得,有可能会生起瞋的想法;所以不可以说佛身造业,而天人身去受报。说同时有 三摩地

2018-07-21

已成就十信位修习对于三宝以及因果具有信心而进入住位的菩萨,经过初住位到五住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福德资粮的修集后,进入六住位中,一方面先要证得声闻解脱道的见道,就是要断我见、疑见、戒禁取见这三缚结;另外一方面,才能够经由般若中观的熏习建立知见,再藉着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成唯识论》卷九),这大乘四加行的寻思与现观,在六住位满心时,一念 三摩地

2018-07-21

成所作智的这个境界是非常非常的广大胜妙的!并且在成就成所作智的当下,也把最后一分的所知障给断除了。把最后一分的所知障断除之后,就能够成就了处非处智力。处非处智力简单来讲就是他可以去细观、可以去了知三界所有一切众生的所有心行,并且知道用怎么样的善巧方便来度化一切的众生。并且这个成所作智我们在上尚且还看到这个成所作智的广大胜妙之处,甚至是说我们说十方世 三摩地

2018-07-21

如果─我们是说如果─阿罗汉不入涅槃的话,由于习气种子仍然在,所以当他在入胎、在出胎之后,他就很有可能因为仍带种子的关系,会现起昔日的贪嗔痴的这些种子还在;这些的种子,正是因为这样,所以阿罗汉都惧怕着重新受生,务必要在他把三界一切的烦恼现行都降伏的那一生,就急着要入涅槃;避免将来受生之后,再来现起贪嗔痴的心行,又再到三界去轮回!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我们 三摩地

2018-07-21

成所作智的这个境界是非常非常的广大胜妙的!并且在成就成所作智的当下,也把最后一分的所知障给断除了。把最后一分的所知障断除之后,就能够成就了处非处智力。处非处智力简单来讲就是他可以去细观、可以去了知三界所有一切众生的所有心行,并且知道用怎么样的善巧方便来度化一切的众生。并且这个成所作智我们在上尚且还看到这个成所作智的广大胜妙之处,甚至是说我们说十方世 三摩地

2018-07-21

所谓的佛宝就是指菩萨曾在三大无量数劫(阿僧祇劫)当中,证悟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得到般若实相智慧之后,能够不惜身命、勤修六度,直到万行,最后在菩提树下降伏魔军,断尽烦恼障以及所知障,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时候如来藏当中的种子不再有变易,已经究竟清净,微妙寂静,这时就称为无垢识、清净法身。佛陀具足三身、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智圆明等无量无边的真常功 三摩地

2018-07-21

无量两字就包括所知障的上烦恼在内了。四住地烦恼是有量的,只不过四种住地烦恼而已,但是所知障的上烦恼是无数量的。所以无量二字是包括无始无明的恒河沙数上烦恼(又名尘沙惑),诸佛把这些烦恼也都断尽了,所以一切无量烦恼当然一一皆知。既然如此,我们知道佛的境界时,你的念佛心就一定会清净下来,一定不会再去犯戒。这样念佛,戒行当然就会清净;能这样念佛就是真正懂得 三摩地

2018-07-21

除了断尽烦恼障的现行和习气种子随眠以外,如来又断尽所知障所摄的过恒河沙数上烦恼,所以说如来永断无始无明尘沙惑,而且是究竟除尽,因此而永断一切烦恼、习气。所以如来于十方世界受生示现时,虽然示现为凡夫之身,但已不会再现起烦恼障所摄的习气。由于在智慧和一切缘起诸法都能得到自在,所以如来解脱胜。 第五章 声闻、缘觉圣人和佛的差别《妙法莲华经》卷2〈3 三摩地

2018-07-21

这样的无为境界,乃是第八识中所有杂染种子随眠灭尽,所知障随眠也全部灭尽,所含藏的种子究竟清净,所以就依第八识心体之不再含藏无明与习气种子,而立名为真如无为,这也就是究竟佛地的境界。-----《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68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意涵(五)》正圜老师开示 (原标题:真如无为) 三摩地

2018-07-21

断尽所知障的人,是经由亲证如来藏而证得法界的实相,然后一步一步进修,次第而进,总共历经了五十二个阶位,最后才能成佛。这个过程是要断尽所知障的,也是要同时断除一切习气种子的随眠,不再有习气种子随眠在第八识中了,这样修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就四种涅槃。佛地所具足的四种涅槃,诸位熟知的是阿罗汉所得的有余涅槃、无余涅槃;这两种涅槃,菩萨在成佛的过程当中一样要 三摩地

2018-07-21

什么是无记疑呢?无记即没有善恶性;无记疑是所知障中所含摄的疑(都是无关善恶性的),对无善恶性的果报法有所不知,就是无记疑;对于所有的如来藏种子都了知了,就是断尽无记疑了。所以无记疑非常广泛、非常深细,等觉菩萨都还断不尽,要到究竟成佛才能断尽。二乘圣人只断烦恼障的疑,他们不但没办法断无记性的疑,连把无记疑打破就作不到了。可是如来却已全部断尽这二种疑,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