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大方等大集经第55卷月藏分第17分阎浮提品》中,佛对涅槃后5个500年后(即2500年后的今天)的末法时期,做了悬记:“若我住世,诸声闻众,具足、舍具足、闻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知见具足,我之正法炽然在世,乃至一切诸天人等,亦能显现平等正法。于我灭后五百年中,诸比丘等,犹于我法解脱坚固。次五百年,我之正法、禅定、三昧得住坚固。次五百年, admin

2020-07-22

  这样一来,舍报之后「三位十地一切皆失」,因为这是菩萨中的十重之一,不通忏悔、必下地狱,那么明心了又有什么用处?即使见性了又有什么用处?所以在那个状况一出现时,要在第二剎那立即断离,一定要当机立断而转为道情。明心之后所产生的智慧,要同时用来防心离过,这就是择灭无为。」----《楞严经讲记》第十三辑,正智出版社,2011年11月初版 admin

2020-07-15

  如来于《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亦开示:我诸弟子若有精勤修诸功德,威仪不缺,扫塔涂地,以众名香妙花供养,行众三昧深入正受,读诵经典……应当至心……系念念佛形像、称弥勒名……若一念顷受八斋,修诸净业发弘誓愿,命终……即得往生兜率陀天……如是……行六事法……值遇弥 admin

2020-07-12

  17岁落发受,遍究禅法,首创“看话禅”,为禅宗参话头之始。宋钦宗、孝宗分别封其为“佛日大师”和“大慧禅师”,圆寂后,孝宗再赐谥“普觉”。云游四方,学法传法宗杲生于北宋元祐十年(1089)十一月十日。10岁时便能阅读《华严经》。13岁入乡校,仅13天,“因与同窗戏,以砚误中先生帽,偿金而去”。崇宁四年(1105), admin

2020-07-06

  17岁落发受,遍究禅法,首创“看话禅”,为禅宗参话头之始。宋钦宗、孝宗分别封其为“佛日大师”和“大慧禅师”,圆寂后,孝宗再赐谥“普觉”。遭“罪”流放,不忘佛法克勤禅师从京都天宁寺回四川后,传法时与在四川组织抗金的右丞相张浚相友善,积极向张浚推荐徒弟宗杲,并嘱咐道:“杲首座真得法髓,奇不出,则无 admin

2020-07-06

  我们以莲宗的祖师举例子来给大家说,无非就是因为这些祖师们各个都是出家修行、修行有成的僧众,他们所持的法里面,有一条严格的就叫做妄语——不可以说妄语,否则的话就必下地狱。所以在这些出家僧众来讲,他们见到什么才能说什么,有什么样的境界才能说什么样的境界。那么举这些人的例子来的话,应该最能够取信于大众。我们再来看看,比方说我们刚才讲的写下 admin

2020-07-06

  也就是说,声闻是以四圣谛为主旨,四念处观为观行的法门,以八正道为实行的方法,因此断了三缚结──我见、疑见、禁取见,成为初果的须陀洹,乃至断尽五上分结──色界贪、无色界贪,掉举、慢、痴,成为四果的阿罗汉,舍寿后可以入无余涅槃,永远在三界消失。由于声闻人是听闻佛的音声开示,观察自他有情蕴处界虚妄,而断除了我见、我执、我所执,舍寿后入无余涅槃的菩提法, admin

2020-07-06

  只要是佛弟子都知道,不论是五、十、比丘、比丘尼、菩萨,第一个律都是要杀;这是因为众生非常宝爱他的生命,不愿意自己的性命为他人所杀,如果被杀了未来因缘成熟,以前杀者变成被杀者,以前被杀者变成杀者,将现在的被杀者杀死,如此杀者与被杀者的身分不断地替换,杀与被杀的现象一直存在不会中断。所以佛制定律,其中第一个律就是要杀,不要让杀生 admin

2020-07-06

  这个时候佛就允许他出家修道受具足。另外一位比丘看到这种状况,就向佛禀告说:佛陀你讲的这个此岸、彼岸,江中沉没;如何是在岸上为人所捉,如何是在岸上被非人所限制;有时候说在江水上、江中原地的打滚,或者是说在江中会腐败,这个是什么道理?希望佛陀你能够详细地来开示。佛陀就很详细地说:这个此岸的意思就是我们执著这个五蕴身——五蕴十八界这个虚妄的我 admin

2020-07-06

  人间微火出现时,你尚且如此做;当地狱火出现的时候,痛苦更胜于世间火百千万倍不可胜数,你又如何自保呢?当世尊作了这样微细的开示,并且也开示说:如果能够布施、持、忍辱,未来世不生三恶道,在人天享福,乃至可以入涅槃。妇人听了觉得很惭愧,也深自悔责,对世间的恩爱不再眷念,接着思惟五阴世间真的很苦;因为这样的缘故,得以厌离五阴苦,得法眼净,成了声闻初果的须 admin

2020-07-06

  今天我们要讲的佛典故事,讲持——兄行贞净不犯,这个故事就开始来跟大家说明。这个故事是在说:无数劫前有一位菩萨,修行的菩萨;兄弟两个人合作一同在做买卖,求取利润来奉养父母,以及六亲眷属。有一次,兄弟两人一起到别的国家去做生意;哥哥就派遣了弟弟把宝珠呈献给国王,国王看到弟弟的面貌很俊俏,就很喜欢的接受他的宝珠,而且还将公主许配给他,并求取 admin

2020-07-06

  一般想要修行解脱道,一定要修行定慧这三无漏;无漏就是让我们的修行,能够一直往上增上,这样修行就不会退失了。所以如果能够守淫,才能够生起禅定,也就是说离欲;一般来讲离欲界生,色界的初禅天身才能够现起,所以初禅天身又叫作离生喜乐,就是表示离开欲界,生起喜跟乐。至于修习禅定,不管功夫怎么作,顶多就能够修到未到地定,所以叫作事障未来;不管你禅定用功到什 admin

2020-07-06

  这些方向在前几次讲到八正道里面,都有讲到;其中八正道里面,就有一个标准,它到底要怎么修?这些八正道里面又把它归纳后,其实就是要断五里面这些容易违犯的恶,然后甚至能够修行变成十善,就是身三、口四、意三,这个都是修行的一个目标,就是我们一个方向,能够守好了,定就容易修,要不然心里贪这个、贪那个,挂心挂念都是挂念这个世间法,无非是财色名食睡,心怎么能 admin

2020-07-06

  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生彼佛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我们从经文可以了解,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若是上品上生者,他所应具备的条件是必须要发起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三心得要具足。若能三心具足的话,他必能上品上生,经中 admin

2020-07-06

  这个部分的观念非常的重要,也就是要说寻觅正法的熏习因缘,也要依止于善知识的开示正理的知见而努力修行,并且必须要具足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回向发愿生彼佛国,这些基本的功德,要这些功德。再来,我们再来看经典中的记载:上品上生者,他到了极乐世界以后还要继续进修佛道。虽然已经是上品上生了,但他还是需要怎么样呢?经典说: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 admin

2020-07-06

  看起来这一缕丝线,并不是特别贵重的物品,但因为所供养的是无上福田的世尊,所以未来所得的果报,就是无量报,这是世尊在《优婆塞经》中之所开示过的。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029集贫人须摩持缕施佛缘(上)>章正钧老师 admin

2020-07-06

  一般福都是以五,能够累积我们人间的福;五如果再守十就是十善,就能够生天,这个都是福;乃至因而生定,这个定虽然是在色界、无色界,它也是定福,所以也是福的一种。一般来讲,我们说五,它是从哪里?它就是以杀生为首,就是要杀,因为有情的众生,都是以自己的正报这个身——这个身命——为我。就是众生往往都是以身——我们的 admin

2020-07-06

  四不坏信就是说归依三宝以外,他还归依于圣,也就是说,归依于佛的圣这个部分。所以说在经典上怎么说:应如是解具足四事,名不坏信。——《别译杂阿含经》卷八。哪四个呢?对于佛、对于法、对于僧、以及对于圣所念,他是能够深深的信受而依持的!所以,因为这个原因,他是深信因果!有些外道说我证悟实相,甚至我入了初地,我明心见性甚至有的说成佛,可是他根 admin

2020-07-06

  那出世间的正业,除了离开身三恶以外,还必须要断除苦行,因为这个三恶是因为由对于苦不了知而熏习而来,而集结而来,所以必须要断除苦行;乃至于灭爱求度,受修定。也就是说,必须要透过这样子的一个身口意行的正修行,来灭除对于这个五阴的爱着,断除这个身命的一个执着,断除分段生死,来完成这样子的一个正业的一个修行。这个才是真正的做好事,所以这个正业是做好事的真 admin

2020-07-06

  我们在《阿含经》中可以找到弥勒菩萨在将来成佛之后,他还是一样会宣说这个三乘菩提法道的证明,如阿含部的《佛般泥洹经》卷2:【因相约束,受比丘僧二百五十清净明、比丘尼五百事、优婆塞有五、优婆夷有十。写经竟,诸比丘僧各行经,转相教化千岁。千岁之中有持者,应在第四弥勒佛所,弥勒世尊当为天说经法,言:今之会众皆是释迦文佛时持者,来会斯上。弥勒佛 admin

2020-07-06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9   …   132   133   下一页»   共2652条/133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