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从菩提场的正觉大塔,走路去到鹿野苑,当时走路要走多久呢?我们在一九年去朝礼圣地时,坐游览车从菩提伽耶到鹿野苑,整整坐了六个钟头的游览车。在那个时候都还是碎石路,时速大约四、五十公里吧!得要六个钟头才能到达,你想当年佛陀走路要走多久?想想看:人天至尊以双脚走路到鹿野苑去度五比丘。你想:佛的事业好干吗?不好干欸!(那时候如果有人很聪明的发明了一辆脚踏车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当我们的心念除了自身的烦恼之外,其他的念头全部放在上面的时候,每一刹那我们都生活在三宝的加持之中!--这种状态久而久之,自身的烦恼心念就会被放在上面的心念所转依,我们就会渐渐清净、清明,身体和心念都会发生变化。这就是超劫精进的诀窍!此外无他!这就是无始无明转依一念无明的道理。当我们的心念更多的关注自身的无始无明时,证明我们在佛菩提道上已经在持续进步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世界上有人很盲目啊,他说,不会啊,有的鬼神他知道说他以前以前怎么样怎么样;而我们在这里就直接将这个说清楚,即使这只鬼知道,这还是以现在新的意识,来探索了知这个旧的意识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还是不同的意识啊!就算是能知道以前怎么样怎么样的一切,那还是叫作是「故事」,那叫「过去」,那叫「传说」,那叫「假像」,那叫「生死」,那些故往的事情根本无济于事!那我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只猕猴住在深山里,有一天它爬到树上采取野果,远远地看见有人坠落山谷底,好几天都在那里悲痛哀号乞求:救命啊!猕猴听到那个人的哀号声,难过地流下眼泪,心里想:我立下誓愿要成就佛道,不就是为了拯救苦难的众生吗?今天如果不把这个人救出来,他肯定会穷尽力气而死掉!我应该想办法下去谷底把他背上来。于是猕猴进入了山谷底,背着那个人,然后抓住崖壁上的杂草慢慢地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只猕猴住在深山里,有一天它爬到树上采取野果,远远地看见有人坠落山谷底,好几天都在那里悲痛哀号乞求:救命啊!猕猴听到那个人的哀号声,难过地流下眼泪,心里想:我立下誓愿要成就佛道,不就是为了拯救苦难的众生吗?今天如果不把这个人救出来,他肯定会穷尽力气而死掉!我应该想办法下去谷底把他背上来。于是猕猴进入了山谷底,背著那个人,然后抓住崖壁上的杂草慢慢地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能够这样长时间安住,你就是开悟,就是证得初果了!”而我们却说那是常见外道见,永远无法证果!由于我们所说和他的师父讲的不一样,所以他的心里就会难过,不会轻易相信。各位菩萨!请问您:活在当下,是谁活在当下呢?正是意识觉知心啊!只管打坐,是谁在打坐呢?如来藏会不会打坐呢?不会啊!所以,学佛一定要有正知见。菩萨既然悟了,当然得要帮忙众生,使他们在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当人家骂你,你就当场骂回去,双方就越骂越大声;回到家里以后,家中同修劝你说:你何必跟人家互骂?我不是跟你讲过吗?不要跟人家互骂、嘛!他要骂就让他骂去!你就当作没听见,直接回家就好了。为什么又跟他互骂?还气得脸都铁青、浑身发并,你这是干什么呢?你也许回答说:我就是忍不住、嘛!那么请问:为什么忍不住呢?因为不能接受的缘故。正因为不能接受对方的辱骂,所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只猕猴住在深山里,有一天它爬到树上采取野果,远远地看见有人坠落山谷底,好几天都在那里悲痛哀号乞求:救命啊!猕猴听到那个人的哀号声,难过地流下眼泪,心里想:我立下誓愿要成就佛道,不就是为了拯救苦难的众生吗?今天如果不把这个人救出来,他肯定会穷尽力气而死掉!我应该想办法下去谷底把他背上来。于是猕猴进入了山谷底,背著那个人,然后抓住崖壁上的杂草慢慢地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善生菩萨为我们请问:“世尊啊!您已经先说过布施、持戒波罗蜜;布施到彼岸、持戒到彼岸。可是菩萨要怎么修行才能‘修忍到彼岸’?”佛说:“善男子啊!忍有两种:一种是也间法上的忍,第二种是出世间法的忍。能忍受饥渴寒热苦乐,叫作世间法上的忍。”能有世间法的忍就能安住于世间法中,不会常常闹自杀,因为不能忍于世间法,所以就闹自杀。&l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已经告诉我们了,“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要能够忍辱,忍受屈辱、侮辱的人,才是智者,才是有大威德的人,才是有大力的人。“可杀不可辱”的想法其实只是世间人的自欺欺人的想法罢了,试问:可杀的是你的身体,可是你的身体是刹那变异,无常不住的;可辱的是你认为的我,在佛学里叫做末那,也叫意根,这个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善男子!若欲修忍;是人应当先破情慢、瞋心、痴心,不观我及我所相、种性常相。若人能作如是等观,当知是人能修忍辱,如是修已心得欢喜。有智之人若遇恶骂,当作是念:“是骂詈字不一时生,初字出时后字未生,后字生已初字复灭;若不一时,云何是骂?直是风声,我云何瞋?我今此身五阴和合,四阴不现则不可骂。色阴十分和合而有,如是和合念念不停:若不停住,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当人家骂你,你就当场骂回去,双方就越骂越大声;回到家里以后,家中同修劝你说:你何必跟人家互骂?我不是跟你讲过吗?不要跟人家互骂、嘛!他要骂就让他骂去!你就当作没听见,直接回家就好了。为什么又跟他互骂?还气得脸都铁青、浑身发病,你这是干什么呢?你也许回答说:我就是忍不住、嘛!那么请问:为什么忍不住呢?因为不能接受的缘故。正因为不能接受对方的辱骂,所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陀静静地听完这位年轻婆罗门的谩骂发洩,然后才反问这位年轻的婆罗门说:「婆罗门!你有没有亲朋好友来你家拜访的经验?」「有啊,瞿曇!那又怎样?」「婆罗门!你曾经準备餐饮,来招待那些到访的亲朋好友了吗?」「有啊,瞿曇!」「婆罗门!如果他们没吃你準备的餐饮,那你所準备的餐饮,最后会归谁?」「瞿曇!如果他们没吃,那些饮食当然还是归我啦。」「这就对了,婆罗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地方在说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就是写的娑诃,我们方便来念成娑婆),既然是堪能忍受的世界,因此有菩萨来问佛,他说这个世界的有情就是能够忍受各种言语的骂辱,还有身形上的鞭打、捶打。可是佛说不是!大部分的众生没有办法做到这样的功德,反而是被贪、瞋、痴这种怨恨、怨害所缠缚着,随着生死流而不能够解脱。这菩萨就觉得奇怪:如果这样,这世界不应该叫作娑婆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经典中释迦牟尼佛却是强调说:“我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即脱火车地狱之罪。”是说世尊当时就是因为发起了佛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心的缘故,所以才能立即脱免了火车地狱极重的罪报。可见释迦牟尼佛的最初发菩提心,完全是自己身历其境,感受到地狱众生所受的极重大苦痛,心生哀悯,而起了想要救拔他们脱离的大慈悲心。因为这大悲心不是由别人教导之后才发起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什么都没做错,大家为什么要这么对我?然而据我了解,他晋升失败是因为能力不足;朋友变少是因为他脾气太暴躁;就连妻子也不能再容忍他毫无缘由地情绪波动,争吵无可避免地出现。电视剧《欢乐颂》里有一句台词是这样的:一个人不理你,有可能是对方的问题。但是如果大家都不理你,就要从自身找问题了。他人是你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别人对待你的态度,取决于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今日的中国佛教,我们常常看到许多的怪象,比方说曾经在媒体上非常有名的一则新闻:湖南某女士为了自己要出家,不理会老父、老母以及未成年儿子的哀求,还有自己未完成的责任,坚持要到佛寺里出家,把存款全部交给寺里,为寺里的建设工作日中一食,每天劳动十多个小时,最后弄到身体损坏,后来勉强让家里带回去;但是回家后,上对父母、下对孩子都是表现出不屑一顾。在她的心中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样想不能说有错,每个人都希望活得轻松,不要动辄得咎,也就是每个人都希望活得自在,追求无系缚解脱的生活,这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向着解脱、常乐我净行进的动力;只是都会产生颠倒的认知,我们因过去世不能了解法界的,无明造作而有了这世的五阴世间,一生下来所了别的,就依着我和我所的舒适和满足、执着和追求,所受的教导也是增益我及我所的熏习,对于世间的无常执以为常,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杀生,通常我们说杀人,杀人就是夺取别人的生命,我们就称它作杀人;所以杀生,杀生就是夺取众生的生命,我们就叫作杀生。但是众生不是只有人,不是人的部分,还有六道轮迴的众生,所以说有人、有非人的部分;那非人的部分呢,有天、阿修罗、地狱、鬼还有畜生。天、阿修罗、地狱跟鬼,事实上我们是杀不到的,不是人的部分我们能杀到他的,只有畜生;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请问这样做是否如法?」如不如法?我们暂且不说。先来看看佛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里面的开示:「故知菩萨戒,有受法而无舍法;有犯不失,尽未来际。若有人欲来受者,菩萨法师先为解说读诵,使其人心开意解,生乐着心,然后为受。」(《菩萨璎珞本业经》卷2)菩萨戒戒本所依据的经本有很多部,譬如说:《梵网经》中所说的是十重四十八轻,《菩萨璎珞本业经》中所说的是十重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