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们要如何守护口业?虽然心是造业的根本因素,但是如果没有言语还有行为的执行,单单只有们的心中的意念呈现,这样所产生的一个业,它的一个现行是非常的微弱的。譬如,们对一个人是非常非常的怨恨,这样的一个怨恨的念头,是在们的心中,乃至于说,们对这样的一个怨恨,们产生了恨不得要把他给杀了!但是们没有说出口,们也没有去做,所以这样的一个失控的念头 三摩地

2018-07-23

们之前学习过,福德有很多种,有钱财经济上的福德,身体健康上面的福德,眷属和睦上的福德等等。就拿第一项——钱财经济上的福德来说,修行人虽然不看重钱,所谓视金钱如粪土,但是也需要有这些粪土来滋养莲花。贫穷的人为三餐奔忙辛苦,每天烦恼的事情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管理费的钱付不付得出来。贫穷的人就是因为过去生没有作布施,因此此生得财不易,要受饥寒 三摩地

2018-07-23

慧心就是所谓的,们用粗浅的话来讲,就是们愿意去闻熏、听闻、熏习,并且思惟法义,这个叫慧心。也许有的菩萨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这个慧心呢?这个最主要是各位菩萨不妨仔细想想看,看看周边是不是有那样的众生有情,当你跟他讲道理的时候,他往往掩耳然后跟你说:不要再跟说这些大道理了,你只要告诉答案就好。的的确确众生的根性有千万种,就是有一些众生的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要先端正们的身口意行,要三业清净,还要修习佛陀以及贤圣僧的教导与教诲,并且要深信因果,信受三宝,这样的话就可以深入佛陀的教诲,快速的成就佛道。所以们要先来谈谈先正三业,这里所谓的三业就是指身业、口业以及意业。所以,先正三业就是说,如果想成就菩萨道的无量行愿的话,就要先端正们自己的身口意等三业,这也就是指三乘佛法的基础——人天乘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个初信位要具有的信心,就是前面所谈的,们必须要相信,因为有如来藏,所以有三世轮回,有善恶因果;除此之外,还要相信有佛地究竟无上胜妙的功德;而且,佛菩萨都会无时无刻地护念着们,指引们依循着正理,一步一步的往上修进。这就是所谓的信佛。并且们还要相信,确实有能出离三界的法,确实有能够探究一切众生都具有的真心佛性的法,这些就是所谓的相信佛陀。并且 三摩地

2018-07-23

要完成实证一个法的亲证,之前所需要的条件那就是次法;没有准备好那个福德——那个次法,所以那一个法—那一个智慧—们就没有办法亲证。譬如说,们如果现在想学会无相念佛这一个法,除了们要在法上的用功、用心之外,还需要许多的次法。无相念佛叫作法,是一个可实证的法,它需要舍去文字、符号、形像来锻链忆佛这一念;但是要成就无相念佛这一个法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说菩萨的修行目的是要成佛,要福德和智慧修集,要摄受无量无边的众生一起成就佛道!在佛道的过程中,们会熏习很多知见,但学佛不是只是学知识而已,重要的是们要做到这些正知见!譬如们都知道要吃素,因为吃素不杀生,可是他还是吃肉,就代表他只有知道但没有做到!当他确定能够吃素而不退转,才是真正的做到。菩萨六度修行也是如此,们学习布施、持戒、忍辱、精 三摩地

2018-07-23

们布施时,应该也要持戒不犯众生,让众生对们无所畏惧。如果一个人一只手常常布施救济众生,另外一只手却同时在作伤害众生的事,譬如杀害众生、偷盗乃至常常侵犯他人的眷属;那这个布施的人也不是真正的善人,因为他身口意行不一致,很可能他的布施只是心血来潮,或是另有动机。而佛经上也曾开示:如果有人常行大布施但却于戒行轻忽乃至犯戒,则未来世就难受生为人,堕落畜 三摩地

2018-07-23

《优婆塞戒经》里面,佛陀说实义菩萨,要怎么样来教导在家菩萨这些不放逸法的内容,们就一项一项地来为大家解说。首先在中佛陀说要供养父母、诸师、和上,耆旧有德,施于安乐。对于这一个内容就是在家菩萨要修习布施,也就是说,对于在家菩萨而言,有恩于自己的父母、诸师、和上、耆旧有德,应当在生活中能够给予尊重、恭敬、供养、承事其所需,也就是要知恩报恩。因为在报恩 三摩地

2018-07-23

比如说实证的内容,们刚刚有提到甚深的般若无所得空,假如说实义菩萨不是真正的实证到自己的自心如来、自己的法身慧命如来藏,自己不能领受到什么叫作般若的无所得空、什么叫作般若的不可得空,他又如何来教导?又如何来解说?所以实义菩萨必得要实证,而且要清楚地举出教证解说,同时不会有矛盾,才能成就四摄之首的布施法事。实义菩萨应当要以摄受,摄受就是指四摄法首要的 三摩地

2018-07-23

众生都活在很可怜的世界里,每天为三餐忙碌!大部分的众生一生都要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奔忙,经济大概是众生一辈子烦恼的主因,大约占了七八成,以及健康也是众生很烦恼的!因为们迟早都会面临老病死等苦!只有少数人是生活在富裕的环境中,因为俗话常说八成的资产集中在两成的人手中,现在可能是九成的资产集中在一成乃至更少人的手中,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那辛苦的人们只会越来 三摩地

2018-07-23

平实导师为大家详细说明了百福应该要怎么修,并且仔细地说明如何付诸实行才能成就百福的功德,平实导师最后提到:修百福与们有切身利害的关系,百福修久了可以让们改头换面、换骨易髓,一个人百福修久了,成为了习惯以后,就再也不是暴戾之人,别人再也不会觉得他不好或不清净,而会觉得他非常的安详!平实导师还开示说:一个人努力修行百福两年,这个人说话就不会酸溜溜地 三摩地

2018-07-23

对于罪业的忏悔,有的人会认为说:造作了过失了,是不是来修个福,就可以把这个罪抵掉了呢?这样子是不是能够把罪能够就是让它灭掉了呢?那们引用一下六祖慧能大师的一句话,让大家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六祖慧能大师说: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名自性中真忏悔。(《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那么六 三摩地

2018-07-23

杀猪宰羊、杀鸡杀鸭一世,相信他们这样干这个行业,一定常常会想到:这一世到底杀了多少鸡、多少鸭,宰了多少牛羊,未来世会不会有恶报?一定有想过,不相信哪一个人不曾想过。可是他除了做这个行业以外,不论做什么行业都失败,都没办法生活,这表示他往世修的福德不够,所以这一世不能净命而活。不说世俗人,说出家人好了:有的人出家后不必去外面托钵,道粮无缺,要 三摩地

2018-07-23

很多人会说:「也已经学佛了好几十年了,认真的说起来,觉得现在的跟几十年前比较起来,好像懂了一些事情,但是在实证上真的是没有什么进步,连想要念佛往生西方,心里也不是很有把握。」今天的节目们就这个问题来聊一聊,学佛无法进步的原因有很多,们可以反过来看,为什么学佛会进步?大体上说起来,在佛法上面的进步要依靠四个条件,齐步前进才可能作得到。这四个 三摩地

2018-07-23

但若是将财产分给子孙,算不算布施种福田?另外,若被政府扣了一半遗产税,那些税金算不算种福田?因为自己并未享用福报,而是给别人拿去用了,故来世能得更大福报?答:子孙算是「所」的一种,将财产分给子孙,是「所执」。将来虽亦会得果报,但只是从所执而产生继续轮回生死的果报;子孙也不属于福田,不会转化为来世更大的福报,他们只是依自己的福德来接收此世应有的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见到了菩提达摩祖师从印度来,他想跟祖师夸示,想要别人来赞叹他,所以他就问达摩祖师:朕作皇帝以来,建了很多寺庙,印了很多经典,度了很多人出家,这样子有多少功德呢?他想向达摩祖师表示自己是非常有功德的,想要让达摩祖师来赞叹他。可是达摩祖师却说:如此并没有功德。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皇帝要的是福德,不是功德。福德是有所限量的世间法,会有用完的一天;而功 三摩地

2018-07-23

除了自受用之外,假如这一分的威德是够大的,可以为人化解偷盗乃至伤害的因果的话,那这也有一分他受用的。若就其性质而言,这个部分,与前面所说的财、法二施的福报,那就是不相同的。修学忍辱的过程中,慢慢使自己离开贪瞋之毒,所以未来世就得到身体容貌的端正、威德第一,使见到的人都能够心生欢喜而信服,这样子福德又与前面所说的又是不一样了。而修学精进度的结果,不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有人愿意被他摄受,而菩萨说:不愿意摄受这么多人,因为累死人了。那告诉你:他的佛道就不能成就。所以四摄才是道场,能够摄受众生的缘故。但这是事相,从理上来讲,如来藏才是真正的四摄者,并且祂的四摄法永远没有中断的时候,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来藏是对你布施最多的人,因为你的一切都从祂来。你所最珍惜的不是身外之财,如果有人要杀掉你的命,说:你把财 三摩地

2018-07-23

然而三乘菩提的修证,不论是解脱道的断见、断执,或是佛菩提道的开悟明心、通达般若乃至入地后修学道种智、成就一切种智等,都是要有定力作为基础,而修证定力的前行方便,就是必须要从伏除性障、不贪五欲作起。世间人想要成就世间法的学业、事业,也是多分、少分必须要有相对的专注力才能成就,更何况是修证出世间的解脱道与世出世间的佛菩提道呢?所以菩萨也要舍离五欲而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