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也就是说,在们进入大乘的见道之前,们必须要先知道,们觉知心的所取跟能取它的虚妄性。所以们在上一节有介绍到,们用四寻思的方式,来对五阴进行寻思;可是在寻思的过程里面,有所谓属于它的自性,还有自性的差别,种种的分辨。可是不是只有这个部分。譬如说,们也举例,们要去寻思什么是善行,什么是恶行,什么是善行的自性,什么是恶行的自性,还有它种种的差 admin

2018-08-10

从“世界那么大,想去看看”到“人生不仅有苟且,还有诗与远方”,从“万里归来,仍是少年”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长期在钢筋水泥森林中困顿的都市人,梦想有一天能挣脱房子、孩子、票子的束缚,来一场无忧无虑的心灵之旅。让西藏成为不少“文青”心中的圣地。但去西藏真的能净化心灵吗?原西藏地方政府对农奴实行 admin

2018-08-10

有许多人误会了涅槃的境界,以为在涅槃当中还有一个“”在体会涅槃之乐。其实能够了知安乐的意识心,他是属于五阴十八界的法,在涅槃当中都已经完全灭尽而不存在了,哪里能够以意识心来体会安乐的境界呢!只有外道的五现见涅槃,是把在欲界受用五欲乐的境界,以及初禅到四禅等五种世间的有为境界,当作是真实的涅槃境界,但这是天大的误会。当这些人真正明了了涅槃的境界之后 三摩地

2018-08-10

菩萨寻觅世间一切的学问法门,都无法解开对生命的疑惑,无法解脱生死,想要成就无量的善法却不得其门而入,直到值遇佛法之后,总算能够亲证生命实相,亲见无空性,一切善法才能够得以实行亲证。受持三归依之后,并发起四宏誓愿,这是发世俗菩提心,因为初步的理解到,在佛门之中的菩萨修行,心中时时刻刻常生大乘善信,虽然自知是未成之佛,而诸佛是已成之佛,勇猛的发菩提 三摩地

2018-08-10

从这个意义上说,才能真正维护社会信教群众的利益,维护社会的安定祥和!那么,如何甄别谁是真正的佛教、谁是自称佛教实则本土宗教呢?在法义上说,可以以如来藏正法、以明心见性菩萨大法去鉴别,现在已有真善知识苦口婆心弘法二十多年,相继有《悟前与悟后》、《真实如来藏》、《阿含正义》、《真假开悟》、《邪见与佛法》等法宝典籍面世,可以用佛陀正法去抉择,而非自吹嘘 admin

2018-08-10

平实导师书本所述内容,法义之正确高妙,无人能出其右,而有着最根本重要性的,当推平实导师所树立的「第八识真心如来藏为法界唯一本源」之论点,即是因为平实导师的这个立论才知佛法真有中心,才知佛法是有所趣向的。以如来藏为中心的正确观点,较之当代其他谬说,真的是显出以简驭繁、纲举目张的效果。并且平实导师书中的佛法有整体架构,不仅来路去路清楚,当下一步也是清 三摩地

2018-08-09

刚在一个群里看到一个人写的忏悔,太可怕了,转发给大家共同看看,了解一下们的生存空间转发    惭愧罪人徐翠芹今天当众忏悔。之前经营水产,做了18年的水产生意,只知道损人利己,做了很多对不起大众的事情,会在所卖的水产体肉添加毒素。    水产市场的甲鱼有外塘、家养、野生几种,由于野生的价格高,就思考怎样把外塘甲鱼 三摩地

2018-08-09

他的母亲就高兴了:儿子现在有本事了,不差一口饭,要求不高,给一口饭吃,不用在外面要饭就行了。所以他的母亲就到寺院门口,说要见你们寺院的方丈,是他的母亲。方丈一听,马上就出来了,一看是母亲,就把她接了进去。他母亲说:你现在过的好了,但母亲天天都在街头要饭。现在老了,要不动了,你也长大有本事了,你看你管的寺院这么多人,要求不高,你就安排一个 三摩地

2018-08-09

世人依报,已优越古人不知千万亿倍,却不肯锱铢小利之付出,这种“学法”是否心诚,天地共鉴!   善知识抛却俗务,广开法坛,著书立说,指端泣血、灯油耗干,为法忘躯,形容枯槁,无非救度众生免受误导,虚耗光阴;等购书請益,也是成就弘法利生一大事因缘的组成部分。身心融入,何等幸事,难超其右!财法二施,等无差别。若再攀缘别人送书即学,否则退出…… 三摩地

2018-08-09

庄园很大,守门的仆人见是个和尚敲门,问明来意,冷冷地说:“家老爷向来和僧道无缘,你最好另作打算吧!”“雨这么大,附近又没有其他小店、人家,还是请您给个方便。”和尚恳求着。“不能擅自作主,等进去问问老爷的意思。”仆人入内请示,一会儿出来,仍然不肯答应,和尚只好请求在屋檐下暂歇一晚,结果,仆人依旧摇头拒绝。和尚无奈,便向仆人问明了庄园主人名号,然 三摩地

2018-08-09

四放下别人与自己观点不同时的争执:无诤是真三昧,一个不能接受别人反对见解的人,永远跨越不了“执”的屏障;即使辩论也要跟那些分得清黑白的人来讨论,跟道理都不懂的人,闭口是最好的修行。五、放下教导帮助、度化别人的念头:别人若因自己的话而受益,功不在己,而是善缘成熟,他人有智慧可以接受。即使你要慈悲利益别人也要自己有立稳脚跟的能力。还要加上一个慈悲心智 三摩地

2018-08-09

八个兄弟共一胎 (八个兄弟)合作无间,宇宙万有最殊胜者!八兄弟是谁呢?这八个“兄弟”就是指们不同作用的心识,称之为“伟大的心”。因为祂们之间的运作,远远超乎们所能了解或想象!让们一起来探索与了解祂们到底是谁啊!八个兄弟共一胎,一个伶俐一个呆!五个门前作买卖,一个家里把帐开。们每个人都有八个心识,犹如亲兄弟形影不离,合 admin

2018-08-09

于一切众生所极方便求无性不可得。未来一切诸佛世尊。于一切众生所极方便求无自性不可得。三世一切声闻缘觉。于一切众生所极方便求无如来藏亦不可得。此是如来偈之正义。】 2、《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三大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钝根小智闻一乘   怖畏发心经多劫  不知身有如来藏唯欣寂灭厌尘劳众生本有菩提种悉在赖耶藏识中若遇善友发大 admin

2018-08-09

们来说,所有一切的法都是由们的眼识、耳识、鼻识乃至意识所感知而形成的,所以法也就是们六识所成的境界。而六个识都各有其根、尘、识三者和合的运作,所以总共就是十八界,因此法又叫十八界。们透过五根——扶尘根,去摄取外面的相分,然后呢成像在们大脑的胜义根,这个是内相分;也就是说,其实们一直都住在自己内相分的境界当中,从来没有看到过外 admin

2018-08-09

虽然说从人乘、天乘乃至无上乘的修道内涵,或许有许多不同的层次差别,但是在每个层次的修行中,都需要仰仗诸佛菩萨的加持和护念,使们在各个不同的层次修道中,得以减除烦恼障难之干扰,而顺利的修学各种成佛法道,因而获得解脱与般若之功德受用。加持的功德主要是来自于佛菩萨的悲愿,透过教化的力量来转变被加持者的心灵,因而产生转变有情众生因缘之力量。所谓神力的加持 admin

2018-08-09

譬如说,们不是常常挂在嘴边上说:“钱不是万能,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这表示说,人类的生活之中,钱的使用是一定免不了的,但是们用到钱了吗?“你这一句话,未免都把们看扁了!这是一个简单的世间法,有谁不懂的?”当然们都一定是用到钱了,可是其实们用的不是钱,钱在现代的方式里面,有一种是叫作纸币,或者是叫作纸钞。古时候的人用不 admin

2018-08-09

众生都喜乐被别人称赞,当有人修福时,们见了也能随喜赞叹,对方听了欢喜;也显示自己没有嫉妒心,增加了心性上面善法的功德,更可以跟对方结下善缘,因为“大福从心生”。另外,平等施也是大福德与大功德,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卷4〈杂品第19〉也有说:善男子!如人买香:涂香、末香、散香、烧香,如是四香,有人触者、买者、量者,等闻无异,而是诸香不失毫厘; admin

2018-08-09

」比丘们问佛陀:「罪和福的果报是什么样的情况呢?」佛说:「记得在过去久远世以前,波罗奈国有位长者的儿子,名字叫作慈童女,父亲很早就过世了,家里的钱财又已用尽,只好靠劳力卖柴维生,每天赚到两钱,全部供奉年老的母亲。后来赚的钱变多了,每天得到四钱,也全部奉养母亲;之后收入又渐渐增加,每天赚到八钱,也供养母亲;由于工作勤奋价钱公道,买主对他信任,辗转相 admin

2018-08-09

不可如同某些愚痴人,心中嫉妒就背地里说:“哼!他有钱啦!没有钱嘛!没办法。有钱!有钱也不必在面前护持炫耀嘛!”这真是愚痴人!不但少了随喜的福德,又增加了自己学法的障碍。所以随喜功德、随喜福德都是很重要的,那就看他懂不懂得把握了。〖“所谓如来,身心具足;身有微妙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足大力。心有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五智三味 admin

2018-08-09

      首先们来看什么是精进会使善法增长广大呢?这个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增一阿含经》里面,佛有提到,诸善法,依不放逸而得长大。所以,所有善法,是依于们不放逸地去修行以后,这些善法才会增长广大的。这个道理应该是很清楚的,就是说如果们一直去作一些善法,很精进地作一些善法,会有一些正面的现象会出现。比如说们会越作心里越 admin

2018-08-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