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接下来,我们继续说明第六类的不定心所法。不定心所法包括了悔、眠、寻和伺等四个法,由于这四个法不一定是善,不一定是恶,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所以叫作不定。《成唯识论》卷七云:论曰:悔眠寻伺,于善染等,皆不定故。非如触等,定遍心故。非如欲等,定遍地故。立不定名。(《成唯识论》卷七)论文的意思是说:悔、眠、寻、伺等四个法,对于善、染、无记等三性,不一定属 | admin 2020-02-18 |
![]() |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说明《百法明门论》偈中的第三句:二所现影故。所谓二所现影故是指色法十一,也就是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以及法处所摄色。这十一种色法,乃是八识心王及其相应之五十一心所法所共生而显示出来之影像,由于幻有幻灭,所以名之为影。色法是五位百法中的第三位法,包括了五色根、五尘与法处所摄色。眼等五色根,各有扶尘根及胜义根。扶尘根即 | admin 2020-02-18 |
![]() |
在前面的单元中,我们依序说过了一切最胜故的八识心王,与此相应故的五十一心所法,二所现影故的十一色法;今天我们则要继续说明三位差别故。所谓三位差别故,就是指心不相应行法。而心不相应行法是五位百法中的第四位法,总共有二十四个法。这二十四法为什么叫作不相应行呢?意思是说,这二十四个法不像色法、心法、心所法等有实质的体相,它是依心王、心所、色法等三法分位假 | admin 2020-02-18 |
![]() |
接下来,我们继续介绍四所显示故的六种无为法。世亲菩萨的《百法明门论》把世间林林总总、不可计数的事物,分类归纳为五位百法,来统摄宇宙间的一切万法;而这五位百法是以八识心王为识之自相,以六位心所为识之相应,以十一色法为识之所变,以二十四心不相应行法为识之分位,由这四大类、总共九十四法和合运作,方能显示阿赖耶识自体之真如性。而这个真如性乃是阿赖耶识之所显 | admin 2020-02-18 |
![]() |
也就是说,此等境界乃是断除第八阿赖耶识心体中所含藏之思惑我执种子,立此第八阿赖耶识心体所显现之无为性,名之为想受灭无为;其实仍是依第八识本有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立名,并没有其他的无为法可得。这时候的第八阿赖耶识心体改名为异熟识,也称为庵摩罗识,不再叫作阿赖耶识,但其实仍是第八识心体,仍是依止第八识本有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境界而安住。以上所介绍的是想受 | admin 2020-02-18 |
![]() |
这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这是依凡夫众生分位来说第八识心体所处的境界。这个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乃是指一切有情自心藏识所显的体性双具有性与空性。意思是说,这个自性清净心是本来就已经存在,非从他因他缘生,非自然生;除了具有能辗转出生三界万法的有性以外,也具有犹如虚空的空性,就称之为自性。祂随着业种及无明种流转生死无量劫以来,于七转识贪厌万法之 | admin 2020-02-18 |
![]() |
这八个心现行之后,必定会产生的一切法:八个心各有祂们相应的心所有法,以及这些心相应的烦恼、善法、无记法等等;这些心所有法,加上八个识,以及我们的色身五根等十一个色法,合起来运行的时候才能够有一切法的出现。这八个心的功能,以及辗转出生的一切法,马鸣菩萨统统把它们叫作“有法”。为什么有法又叫作一切众生心呢?因为这是一切众生所会显现出来的心。人 | admin 2020-02-18 |
![]() |
譬如于日常生活中,依佛的圣教苦圣谛,如理作意去实地观行,如实观察现象界中存在的八苦、三苦以及五阴炽盛苦,确实了知三界生死苦,因此而生起想要远离三界生死苦的意愿,这样才能坚定道心;再依苦圣谛去如实观察,五阴十八界统统都是生灭无常而无我,深心之中确实接受五阴十八界的虚妄性,这样帮助自己确实断身见、断我见而证初果。我们举简单的例子来作说明。例如:观察自己 | admin 2020-02-18 |
![]() |
可是他因为对于修学第一义谛的因缘没有成熟,所以他碰到的是修学声闻法的一些善知识,所以他所教导的都是属于二乘声闻所修学的内容,这些内容就是对于蕴处界依于四圣谛来观察,然后断我见、断我执;可是对于大乘法的修学,他就没有因缘来修学。这里我们就要稍微提一下,为什么通教菩萨他有因缘修学声闻、缘觉,可是他为什么没有因缘来修学第一义谛的大乘法呢?那就是因为主要有 | admin 2020-02-18 |
![]() |
我们今天要讲的是摩耶夫人的故事,这就是佛陀到忉利天为母说法的故事。佛陀有一年,祂在结夏安居的时候跟大众说:我今年是要到天上去结夏安居,想一起到天上的人请跟我来,我要去忉利天。于是佛陀就到忉利天为母说法;随行的有许多的大阿罗汉,他们用神通力就到天上去一起听法、一起结夏。等到回来以后,就有人赞叹如来,说如来能够在九十天中为母来说法。佛陀就说:我不只是这 | admin 2020-02-18 |
![]() |
我们就要开始跟大家谈到菩萨修行的位阶,总共有五十二个位阶。这个位阶是从信(就是相信的信),信位开始的,所以我们今天课程的内容就是十信位单元。首先也许有菩萨会问:为什么要从信这个部分开始讲?我们常常在强调:世间尽管有许多的事物,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的宗教,也许讲到最后都会发现有许多的部分,是所谓迷信的成分,甚至有愚信盲信的成分在里面。佛教在这个部分是非常 | admin 2020-02-18 |
![]() |
各位菩萨,我们要学佛,听闻正确的法义是最重要的,就好像我们都会说不要让小孩子输在起跑点一样。一个小孩如果一开始没有受到好的教导,将来会因为一切的知见、习惯的错误,不只在校成绩不好,长大到社会工作,也会受到错误价值观的影响,而无法与人在职场上共事,或者没有办法在职场上生存。同样地,如果我们一开始学佛时,接触到的是错误的佛法知见,就无法熏习到正确的佛法 | admin 2020-02-18 |
![]() |
第二点,善知识相貌没有美丑之分,美或丑是世间法才有的主观分别相,只要明心或见性便是庄严相,依止真心如来藏的本来清净法相,才是真正的庄严相,因此我们在选择善知识时,不可着于外表美丑的相貌。第三点,善知识没有世间贵贱之分,因为有些善知识从来不贪名闻利养,一向安忍于贫贱工作,却是菩萨示现,大家不可不知。第四点,假善知识大多伶牙俐齿,善于辩说世间法,纵然讲 | admin 2020-02-18 |
![]() |
修行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当然这个就是说,我们只要张开眼睛看看周围,只要有修行的人(所谓修行的人)往往都会看到许多的样貌,比方说,有些人就是一辈子就专注于作善事,有些人甚至进了一个僧团之后,一辈子就在僧团里面担任一些职事,但这些职事却始终都跟佛法的义理没有太大的关系,那当然就是说如何去选择自己的修行路。说实在我们尊重每一个人自己的选择,可是如果我们 | admin 2020-02-18 |
![]() |
那这十二分教的内容指的是什么?我们略说明一下:第一类叫作契经,契经指的是以长行直说来宣说法教,它含摄了能贯穿连缀种种能引义利、能引梵行的真实妙义,所以称为契经。第二类称为应颂,应颂的意思就是说,长行以后呢,为了要让佛弟子容易记,所以要以颂重颂一次,这个部分就称为应颂。第三类称为记别,也就是记别弟子命终以后生到哪里,或者说佛弟子什么时候可以成佛,那这 | admin 2020-02-18 |
![]() |
所以说,有人问到说你们对佛经的态度如何,那我们就要从这几点来注意。那前提当然要知道,经典里面含摄了十二分教,含摄了佛以这种方便善巧说下来的这种三藏,但是里面都有十二分教在里头;所谓的十二分教,并不是说一部经只有一分教而已,一部经只有讲到契经而已;契经里面也有譬喻,契经里面也有因缘,契经里面也有受记,大乘经的契经里面也有方广,也有论议。也就是说,这个 | admin 2020-02-18 |
![]() |
生死的恐惧是一种情绪,烦恼的苦是一种情绪,可是我们对于生死的认知、对于烦恼的认知正确吗?既然学佛要了脱生死,那么佛法对于了生死的看法是什么呢?学佛要消除烦恼,佛法对于消除烦恼的看法是什么呢?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摩诃般若波罗密!什么叫摩诃般若波罗密呢?我们简单的讲,就是说大智慧到彼岸。摩诃的意思是大,般若的意思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智慧,那波罗密呢?就是到 | admin 2020-02-18 |
![]() |
每一个众生都有自己的摩尼宝珠,而我们的五阴身其实就是在自己的摩尼宝珠上面生生灭灭、起起落落。五阴的色身以及见闻觉知心有生灭、有起落,但是那颗摩尼宝珠祂是不生也不灭的,祂是永远那么样的清净,如金刚一般。那么由这样的认知当中来消除我们对依这个五阴而说有生死、有烦恼的那个苦以及恐惧。所以说学佛,就是要找到自己的摩尼宝珠,让自己不只是有解脱的智慧,也要让自 | admin 2020-02-18 |
![]() |
如果只是将此福德当作未来世享福的话,那是会消耗殆尽的,如佛在《阿含经》开示:我于尔时,七万岁中,以衣被、饭食、床、卧具,病瘦医药,供养彼佛,令不减少。般涅槃后,复于七万岁中供养形像舍利,烧香、然灯、悬缯幡盖,无所渴乏。我于尔时以此功德,求在生死,获此福佑,不求解脱。大王当知,尔时所有福德今有遗余耶?莫作是观,如我今日观彼富有,无有毫厘如毛发许。所以 | admin 2020-02-18 |
![]() |
可是众生没有智慧,不知色身虚幻,所以非常宝爱这个色身,尽在这个色身表面作种种庄严,乃至有人为了使自己看起来更年轻更漂亮而去等等,让这个色身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完全不知道是在活动厕所的表面作种种庄严,仍然是臭秽的,有何漂亮可言?有何庄严可说?如果众生能够观察自己的色身是污秽不净的,同时也观待其他有情的色身亦复如是,就不会将色身当作是真实我,因而在三界当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