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接着说第二种缘起,赖耶缘起,是说众生所造一切善恶业,以及所熏习的一切善染法,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不论是什么法,都落在阿赖耶识之中所集藏,众生所造的一切善恶业种,以及八识心王的一一种子,及众生因不明实相、不知解脱,而熏习种种外道邪见和见、执所成的无明,都集藏在阿赖耶识中,就有了三界的生死轮回。然后在三界生死轮回之中,往世所造业种以及所熏无漏法种就会 admin

2020-02-18

为什么阿赖耶识会有本来存在的涅槃性呢?关于这一点,们就要说到阿赖耶识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体性。先说本来性;阿赖耶识的本来性,祂不是父母生的,也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佛菩萨所给的,而是每一个有情众生从无始以来就有的;祂不是后来才出生的,所以说涅槃境界不是有生之法。有生的东西将来一定会灭掉,没有生就没有灭;因为祂本来就无生,所以祂不灭,这叫作本来性, admin

2020-02-18

八个心各有祂们相应的心所有法,以及这些心相应的烦恼、善法、无记法等等;这些心所有法,加上八个识,以及们的色身五根等十一个色法,合起来运行的时候才能够有一切法的出现。这八个心的功能,以及辗转出生的一切法,马鸣菩萨统统把它们叫作有法。为什么有法又叫作一切众生心呢?因为这是一切众生所会显现出来的心。人类是这样子、狗也是这样子、蚂蚁也是这样子。因此们看 admin

2020-02-18

但是各位很难去了解说:那意根到底在哪里呀?如果谈到五根,五根的浮尘根你是很容易看得见的;但是五根的胜义根呢,你虽然看不见,但是现在医学很发达,刚刚这样讲,你也是可以理解。但是意根是心,虽然跟你说意根是意识所依靠的,但是因为你只能知道意识,事实上你没办法了解意根。在这里就来作一个说明:意根到底祂在干什么?们从哪些现象可以了解说有意根的存在? admin

2020-02-18

们现在就来对于意根在现在历缘对境当中,祂到底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们来举一个例子。譬如说,晚上在睡觉的时候,你家附近有火灾,这时候你在睡觉,但是你为什么会听到那个消防车叮叮咚咚这样开过你家,你因为那个叮叮咚咚的声音而醒过来?但是你想想看,事实上你在睡觉,你的前五识还有意识事实上祂是处于没有现行,也就是说祂并没有起来分别外面,为什么你会突然间听到, admin

2020-02-18

但这四分有不同的层次差别,们就先从为一般菩萨所说的二分说起。首先说见分与相分。相分是指六尘的境界以及自己的色阴,是第八识如来藏所出生的内相分六尘以及色身五根,也就是百法明门中所说的色阴等十一法;但在这里主要是从六尘来说相分,不说到五色根也是如来藏的相分。因为相分是们的觉知心所接触(看见)的六尘法相,所以称为相分。因为有被见的六尘法相等相分,就一 admin

2020-02-18

今天们来探讨命根与本识这个主题。首先建立正确的观念寿暖识三,说为命根,再进一步由寿、暖、识三法中之识,说这个识就是如来藏本识,这样修习阿含解脱道时,才不会唐捐其功。什么叫作寿、暖与识呢?《中阿含经》卷58说:【复问曰:贤圣!有几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无情?法乐比丘尼答曰:有三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无情。云何为三?一者寿,二者暖,三者识; admin

2020-02-18

佛告仙尼:诸弟子闻所说,不能全部理解所说的法义,但因为正法是无间断而且平等的法,而他们所证的不是无间断而平等的。由于他们所证的法不是无间断而平等的,慢就不能断除,慢不能断除的缘故,弃舍这个五阴以后,与前世的五阴一样相续的五阴,又再度出生,由于这个缘故,仙尼!就记说,这些弟子们身坏命终以后,往生到各个不同的处所。为什么这样记说呢?都是因为 admin

2020-02-18

今天们要继续跟诸位菩萨一起来探讨有关与无的相关法义;今天们会把重点放在应住不变异法,空无所上面,这个也是属于在修学中非常重要的法义。一开始们要简单说明与无的基本概念。一般人所说之,通常是以意识觉知心为主,因为意识觉知心是因缘所生法、是生灭性的,因此称为假,意识心祂也没有真实不坏的体性,因此也称为无性的;佛法中的真就是如来 admin

2020-02-18

又说,如同心中想着酸醋的味道而使口中有唾液的出生,或是心中想着登上很高的悬崖而使足心有酸酸的感觉生起来;然而悬崖并不是真实有,酸醋的食物也没有真的来到自己的口中,那么你的身体如果不是由虚妄的种种法合成的,口水又如何能够因为醋梅等食物的虚妄谈论而生出来呢?由于这个缘故,应当知道们现前的色身,是由第八识如来藏藉由种种坚固色法的妄想所变生。就从这个所说 admin

2020-02-18

又如《中阿含经》卷54说:世尊叹曰:善哉!善哉!诸比丘!汝等知如是说法。所以者何?亦如是说:‘识因缘故起。’说:‘识因缘故起,识有缘则生,无缘则灭。’识随所缘生,即彼缘,说缘眼、色生识,生识已,说眼识;如是,耳、鼻、舌、身,意、法生识,生识已,说意识。犹若如火,随所缘生;即彼缘,说缘木生火,说木火也;缘草粪聚火,说草粪聚火; admin

2020-02-18

今天们要探讨的题目是识阴是修道的关键。题目开宗明义就说明了佛法的修行,必须依靠识阴这个法来完成,它的关键是:识阴的组成中函盖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法----意识觉知心。一切的修行人,不论是佛门里面或是在佛门之外,修行者成就了错误的见解或成就了正确的见地,证得正确的智慧或是堕入邪见之中,这全部都是函盖意识觉知心的识阴所能够成就的事,都是意识觉知心才能完成的; admin

2020-02-18

至于其中定境止观所观的影相,是如来藏所生的定境法尘,藉由不断降伏无始劫以来意根作意攀缘五尘的习气,使得意识于定境中而作了别观察,不缘于五尘;以这样的止观,来安住于有觉有观、无觉有观乃至无觉无观三三昧境界中来证得四禅八定,但这只是世间三昧,还不是出世间三昧与世出世间三昧,因为虽然对于四禅八定具有审细正确观察,而能够了知四禅八定必须舍弃五欲五尘攀缘贪爱 admin

2020-02-18

(一)心法八(有主动支配能力)眼识(能观)耳识(能听)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诸法)末那识(又名传送识、染污识、染净依,即根本意识能分析诸法)阿赖耶识(又名无没识、含藏识、能藏诸法,永为种子)(二)心所法五十一(受心王指挥)遍行五(通善性、恶性、无记性)作意(心生境界,作意境)触(由境生心)受(由触生受)想(由受生想)思(想生 admin

2020-02-18

从这个单元开始,们将以世亲菩萨所写的《大乘百法明门论》中的偈,来说明为什么第八阿赖耶识是一切法的根本,也就是要阐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首先,们来看看这首偈是如何说的,偈曰: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现。(《大乘百法明门论》)这首偈的意思概要的说,是指三界中的一切有漏法以及一切无漏有为法,都因八识心 admin

2020-02-18

介绍过一切最胜故的八识心王以后,们继续来说明与此相应故。所谓与此相应故是说,八识心王与此五十一心所法,或多分、或少分相应,各不相同。这五十一个心所法可以分为六类:第一类称为遍行心所法,有五个法,也就是触、作意、受、想、思。第二类是别境心所,也有五个法,就是欲、胜解、念、定和慧。第三类则称为善心所,有十一法,包括了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 admin

2020-02-18

介绍过一切最胜故的八识心王以后,们继续来说明与此相应故。所谓与此相应故是说,八识心王与此五十一心所法,或多分、或少分相应,各不相同。这五十一个心所法可以分为六类:第一类称为遍行心所法,有五个法,也就是触、作意、受、想、思。第二类是别境心所,也有五个法,就是欲、胜解、念、定和慧。第三类则称为善心所,有十一法,包括了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 admin

2020-02-18

然而这善十一法是不是遍一切性、遍一切时、遍一切识呢?是不是遍行于三界九地呢?首先们来看看这一个第八阿赖耶识的体性,祂是离见闻觉知,由于离见闻觉知,所以没有五别境心所法,因此就不会与善十一相应。而第七末那识是意识的俱有依,此心处处作主、时时作主,不断的指挥六识心去造作种种的善恶业,是恒审思量的心,因此不会与欲、胜解、念、定相应;祂虽然可以触法尘,而 admin

2020-02-18

然而这六种烦恼是从何而来呢?这六种烦恼的根源,都是由于有情的贪爱和见而产生,而受与想则是生起贪爱和见的原动力。由于有情众生的如来藏中,含藏着无量世以来所造作的染污种子,遇缘产生现行就成为烦恼。如果想要伏断烦恼,就必须对烦恼有所认识,尤其是根本烦恼,就像是贼王一样,能引生无量无边的随烦恼,因此擒贼先需擒王;必须透过善知识的教导,对根本烦恼有彻底的 admin

2020-02-18

各位菩萨,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二十随烦恼们无法在这里为大家详细说明,留待《正觉总持咒》专书出版,书中们将详述百法明门的内涵,敬请菩萨们期待。------《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67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意涵>正圜老师开示 admin

2020-02-1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