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们常常听寺院里的师父说:学佛尤其是修学大乘佛法,就要发菩提心。这是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佛教之所以不同于其它世间宗教,就在于它不认为世间有一个高高在上、唯一主宰万物的上帝。而是认为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都有成佛之性。只要透过修学去除染污烦恼生起实相智慧,将来福德与智慧圆满具足了就能成佛!所以对佛弟子来说,学佛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成佛----成就佛菩提,也就是 admin

2020-02-19

若有人卧病在床无法表示意思的时候,连开口说个能持都没办法,们如果帮他传戒,这样依旧是不得戒的。当们问他说:不杀戒,能不能持?他无法回答:能!也就是说,能持的意思表示不出来,这时候口支就不具足,就不得戒,这戒就白传了。善恶戒都一样,一定要口支与身支具足;在佛法中受戒时,得要礼佛三拜、信顺、归依,然后正受菩萨戒、比丘戒等等,这样才叫作支具足。并且要 admin

2020-02-19

有些外道常常诽谤说:你们佛教出家人犯戒,犯得一塌煳涂,多严重啊!比们差得远了。但是当他们批评佛教出家人犯戒的时候,们可以质问他们:你们有没有受比丘戒?有没有受菩萨戒?有没有遵守佛法的戒律?或者你们有没有在传戒法?或者在持戒法呢?大家可以先问他们这一点,一定是要先受了戒以后才能有戒可以犯的,但他们从来都不受戒,连一戒都没有,当然不犯戒,那根本都还 admin

2020-02-19

今天们将延续上两集的题目作罪、无作罪及得戒之释疑;上两集们有提到道与业之间的差别,也就是说,作和无作的戒罪差别。们也作了总纲的说明身三业和口四业既是道也是业;也提到如果只是在意业上面有贪、瞋、痴,那就只有业而没有道;也说明了戒罪并不破坏世间的真实道理。上两集们也介绍了,们之所以有有作罪,这是因为有身行、口行的造作而成就的缘故,也由于这个因 admin

2020-02-19

又譬如们说两个字的时候,这两个字不可能同一时间出现。比如说:当们骂对方坏蛋的时候,坏蛋这两字不可能同时出现,一定是一个字在前,而另一个字在后。世间上不可能有人可以把坏跟蛋两个字一起说,一定是两个字前后次第而说,也就是说二字不得一时,这两个字在同一时刻始终不会和合为一:当们讲坏字的时候,蛋字还没有出现;当们讲蛋字的时候,坏字已经过去了,两个字 admin

2020-02-19

】《优婆塞戒经》卷七要提醒菩萨们的是,虽然这是佛在羼提波罗蜜,在忍于众生对于自己不合理的对待,譬如众生的恶口行、恶身行,辱骂、打骂这样恶身行,如何能够出生对这些众生不如理事行的这样子一个决定性的一个忍辱度的所需要修行的?你依五件事情:第一、恶来不报。换句话说,你没有根尘触马上落入剧情,你摄心为戒、藏六如龟,你知道这是妄念、这不是忆佛念,先以定动 admin

2020-02-19

们要用什么心态来看待受菩萨戒这件事情?有些人在听到了说学佛以后要受菩萨戒,他就吓了一跳,想说:如果受了菩萨戒以后,那岂不是被一条大绳子绑住了?从此就不得自在了嘛!所以他就不想再学佛了。对于这样的一个心态,其实他的想法是有问题的;菩萨戒其实就是菩萨的身口意行的准绳。如果一个人他的心行是合乎标准的,他就不会觉得这一条绳子的存在;就是因为身口意行不 admin

2020-02-19

因为大家都想要当好人,好人容易当,而且大家都欢迎;可是,摧邪显正----特别是像们正觉同修会,几乎得罪了天下人,谁愿意当呢?没有人愿意当!可是总得有人出来当,难道们要眼看着佛教继续腐败下去吗?众生的法身慧命既然要有人来救,那就由们来当吧!如果们是娑婆世界唯一证得如来藏的人,想要维持世尊正法的命脉,就得要出来弘法;可是诸方大师们又偏偏都是落在意识 admin

2020-02-19

们先来看看经文内容:为是四人说正法时有二方便:一者善知世事、二者为其给使。善男子!菩萨若知是二方便,则能兼利;若不知者,则不能得自利他利。(《优婆塞戒经》卷2)这一段经文意思是说,菩萨在为众生宣说正法时,应该要运用两种善巧方便:第一、要善于了知世间事。如果没有世间智慧的善巧,想要为众生说法实在是不容易的事;因为有很多的佛法,其实都跟世间法有密切的 admin

2020-02-19

现在们就从第三辑第74页,继续为大家说明:菩萨的世间乐与出世间乐。善男子!利益有二:一者现世、二者后世;菩萨若作现在利益,是不名实;若作后世,则能兼利。善男子!乐有二种:一者世乐、二者出世乐;福德亦尔。菩萨若能自具如是二乐、二福化众生者,是则名为自利利他。(《优婆塞戒经》卷2)这段经文延续上一集,继续在讲菩萨的自利利他,佛又开示说:善男子啊!利益有 admin

2020-02-19

们要去观察诸佛传授给们的法,包括戒、定、慧三学,都是清净无染的佛法,能够让们得到现在世与未来世的利益,可以让们逐渐断除烦恼障与所知障。而受戒是成就三乘菩提的基础,以最基本的五戒来说,它可以让们保住人身,而能够生生世世有修行与提升的机会;而菩萨戒则可以让们在佛菩提道上快速成就。事实上,菩萨戒也是成就佛菩提道的必要条件,没有受菩萨戒是不可能 admin

2020-02-19

《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正觉电子报的刊头说明其宗旨为弘扬佛的正法。请问编辑大德是否认为鼓励特约这种报导,是方便有效的弘法,还是为了使考虑离会者恐惧上榜?答蔡正吟师兄系于禅一中作心得报告,亲教师认为,他所作的报告,能够利益广大的读者,所以请他将禅一的心得报告整理成文字,刊载于《正觉电子报》。以如此因缘,将此篇名为〈 admin

2020-02-19

们今天继续来讲《优婆塞戒经》的种种的深奥的道理,这是属于大乘第一义谛法,今天子题是更有四事来求菩提。们来看看经文:一者见他得利心生欢喜,二者常乐称赞他人功德,三者常乐修集六念处法,四者勤说生死所有过咎。那们先来解释一下。首先第一件事情就看到世间人,有得到他的利益好处的时候,不管菩萨对这件事情是不是已经可以心生远离,已经不再缠缚于这世间法的利益 admin

2020-02-19

这样的话就会让自己的资生受用以及威势不好,为什么呢?因为佛告诉们,这个法界完全是相应的。如果你看到别人得到好处,可是你心里面总是摆了一个不随喜的心,心里面偷偷摆起一张臭脸,甚至看到他想要得到好处的时候,想办法去阻挠他、想办法作梗,让他处处都没有办法得到这利益,或是得到利益会予以减损。而自己反而说这样的话:是在让他经历一些苦处,让他不要在生死中那 admin

2020-02-19

什么叫作度众生?为什么今天们能够度得了这位众生,而那位众生却不肯被们度?为什么这位众生愿意被们度,另一个却完全不信任们?们来讲一个故事,大家就明白了。在《杂宝藏经》里面说到:有一次,佛出去托钵,在到了居荷罗这个国家,就在路上路边的一个树下坐下来;正好有一位老太太名字叫作迦旦遮罗,她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奴婢,这个时候她正提着水桶在路边的水井上面 admin

2020-02-19

然后们再根据经文来说,菩萨捆缚自己的有四种行,这种就是说对于菩萨他是让自己受到生死的结缚;也就是你断除见,已经透过三结缚了,这样断除了。那到底有哪四个法?经典说:一者,轻慢他人;第二个,对于世间的一切事情,方便来追求;第三个,散乱自己的用心,如同走在危难的地方;第四个,对于眷属一心来贪着。们先来看看什么叫轻慢他人。轻慢他人就是无非是说,自己的 admin

2020-02-19

修四加行是有分大乘跟小乘,们现在所介绍的是大乘的四加行。也就是说,如果们在修菩萨法,要能够实证菩萨的初果,就要修四加行,四加行也是要证断见的功德。在修四加行之前,是需要具备一些前提的,这些前提都非常重要;如果说没有具备这些前提,只是单独的去依照四加行的道理去作观察,事实上是没有办法真正能够实证菩萨的初果。所以说,在修四加行之前,一定要能够检视 admin

2020-02-19

所以们可以看到有一部经叫做《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六说:【(优婆离)问曰:若不受三归,得五戒不?若不受三归,得八戒不?若不受三归,得十戒不?若不(受三归),白羯磨得具戒不?(世尊)答曰:一切不得。】这段经文所说的五戒,就是们说的杀、盗、淫、妄、酒。所谓的八戒就是指八关斋戒,这是八戒。或者是说十戒,这个十戒指的就是要成为比丘、比丘尼之前,所要受的沙弥戒或是沙弥尼 admin

2020-02-19

们就来回答这个问题,憍陈如他那时候作为歌利王,他因为对于他的嫔妃残余的贪着,所以他会去想要继续在所上作种种贪欲的追求,这跟们众生无始以来是相应的。们从无始以来的贪瞋痴并没有比歌利王还少,甚至大家几乎是差不多,许多人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谁能够说,自己当一位天下的大王,一切的荣华富贵,都在手上的时候,还会对一个寂寂无名的修行人,会有很好的脸色吗?乃至于看 admin

2020-02-19

所以,在他的菩萨性显现之前,们不可以说每个众生都有菩萨性。要是这位众生他的心中生起了善法欲,想要证得佛菩提或者想要利乐众生,当他心得决定的时候,们就可以说这个人有菩萨性了。如果他只是为了自己想要了生脱死,才来发菩提心,那么他就成为声闻心,就没有菩萨性了。如果是在往世从来都没有熏习过佛菩提的人,他根本就不会有佛菩提心的。而们看到有一些人,看来天生就是有菩 admin

2020-02-19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