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我们来谈谈有关于三宝所勤修供养。佛法的修行,是以实证生命实相的佛菩提智能为主轴,同时显示实证解脱生死的功德,但要实证佛法智慧之前,必须要有次法的福德作为辅助的资粮,且必须要修集一定的福德为先,所以次法就是实证佛法智慧前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菩萨修行的法门当中,以四摄六度来看,布施这个法,无论在摄受众生的方便善巧,或者修学能度过生死到彼岸的法门,都是最先 | admin 2020-02-20 |
![]() |
既然都说菩萨由大悲心生,那佛也应该慈悲我们这些曾经互为父母、兄弟、姊妹的这些有情啊!祂为什么要我们这么辛苦的修学佛法,乃至看到我们堕落于三恶道,而没有办法立刻加以拯济呢?因为真正的修行还是必须要自力、他力两种力,佛只能帮助我们指示出来正确的法门、正确的修行方法,只有在我们起心意乐要修行的情况下,才能够帮我们来铺设这一个三乘菩提的道路,可是走还是要靠 | admin 2020-02-20 |
![]() |
今天继续上一次的子题我与无我。前一集已说明凡夫与二乘人的差异,那就是凡夫不知道自我的虚妄,也不知道蕴处界及诸法等法的虚妄,为外境所迷惑,因而造作了种种的善恶业,导致在三界当中不断地轮回生死而无法出离;二乘人知道自我的虚妄,也知道蕴处界及诸法等法的虚妄而愿意灭尽之。其中声闻相信佛语的开示,知道入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空,还有无余涅槃的本际存在,以及缘觉自 | admin 2020-02-20 |
![]() |
菩萨为何发菩提心?(上集)我们常常听寺院里的师父说:“学佛尤其是修学大乘佛法,就要发菩提心。”这是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佛教之所以不同于其它世间宗教,就在于它不认为世间有一个高高在上、唯一主宰万物的上帝。而是认为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都有成佛之性。只要透过修学去除染污烦恼生起实相智慧,将来福德与智慧圆满具足了就能成佛!所以对佛弟子来说,学佛最 | admin 2020-02-20 |
![]() |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修行者如何能坦然面对死亡?”对于一般人来说,死亡大都是个忌讳去碰触的问题,当然目前这种情况已经略有改变,像是安排安宁病房或生前告别式等,这些都表示已经能够接受即将要面对死亡,所以提早作安排,因此能够较无牵挂地离开世间。但是除了对这些生前的事务、情感等等,作个圆满的了结以及处理死亡时候的痛苦之外,另外还有一个让许多 | admin 2020-02-20 |
![]() |
《地藏菩萨本愿经》会在世间传诵,因为这故事非常地提醒我们孝顺的重要性;因为如果说你来到人间,可是当父母他们命终以后,我们能够作什么呢?一般的人对于生死之间的事是渺渺茫茫的;乃至儒家说法,这些事情是不可知道的;所以佛陀来说明了这些事情以外,地藏菩萨现身来说明说得更加清晰,因为地藏菩萨祂实际上是佛身,在华严部经典里面就指明说,地藏菩萨早已经成佛了。&nbs | admin 2020-02-20 |
![]() |
这就是一般人常常所说的讲法,我们也常常听到一个成语叫作“魂飞魄散”就是这个道理。但是,这样中国民间传说的这个讲法,虽然已经流传非常非常的久远,可是实质上这样的说法它并不是与法界的事实相吻合;真正的法界事实不会有所谓的三魂七魄而在舍寿以后长时存在,乃至分别在三个地方;当然更不可能会有所谓的一个有情把他分割成三魂,这样有情可以一直分割下去,这 | admin 2020-02-20 |
![]() |
因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用纸糊类似人间使用的物品、房舍等种种模样,乃至烧这些纸做的车子、兵马乃至武器等等。这一类的纸钱,就是这样不断不断地随时代的演变转化,甚至流传到现代。现在也有人印出来冥界的新台币、冥界的美元、冥界的欧元,各式各样各国的冥界的钞票都有,甚至是纸糊的手机、电视等等现代科技物品。这些目的,都是希望透过这样的方式来供养鬼道众生。&n | admin 2020-02-20 |
![]() |
另外我们常听到老一辈的人用台语来说年轻人“心无定性”,也是一样的。因此,依一般中文的用法,一心就是全心全意、心志专一的意思;进一步说到一心不乱,那就是专注一事、心无杂念,不思虑、不攀缘其他事,使心不散乱、不动摇的意思。佛教中所说的一心,当然基本上也会有一般用语一心就是全心全意、心志专一的这个意涵。比如经典中常看见佛弟子前来见佛的时候,都是 | admin 2020-02-20 |
![]() |
在前面我们为大家说明了:首先就是要起信,要有信根,要有信力,这个信根信力具足了,当然就会忆念佛,忆念佛的种种功德,然后对佛的所说法坚信不疑。所以说声闻缘觉也是要念佛,那么修学佛菩提道的菩萨当然更是念佛。因为菩萨修学就是要成就佛道,那当然也要念佛,要系念着佛地的种种功德庄严,要早日成就这种种功德庄严,当然自己就要勇猛精进,所以说菩萨也不离念佛。这个是 | admin 2020-02-20 |
![]() |
我们讲念佛法门之所以很殊胜,还有其它原因:念佛法门的第一个殊胜,是它容易学。不管是八十好几九十好几的老公公老婆婆可以学,二岁孩儿也可以学。嘴裹喃喃有词念个“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谁都会。如果有一点音乐细胞,教他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个大家都会嘛二三岁孩子也会啊!另外,念佛不拘处所;打坐呢,要清静的地方,要没有声音,没有人干扰 | admin 2020-02-20 |
![]() |
而我们的娑婆世界,却是五浊恶世呢?这个问题就牵涉到诸佛菩萨愿力的不同。因为我们悲心特重的释迦世尊所发的大愿,是不弃舍种种贪瞋痴,以及造作五逆恶业的众生,而发愿要在五浊恶世成佛,广度无量众生;也愿意为此堪忍世界的众生,承受种种的痛苦与悲难;同时祂的大悲愿,也成为十方世界诸菩萨的典范。亦如在《佛说阿弥陀经》卷1中的开示,诸佛皆赞叹释迦世尊说:“释迦牟尼佛能为甚 | admin 2020-02-20 |
![]() |
以长远来看,我们所作的评论,还是会有效的。 还有很多人,他们对自己的老师、自己的道场,并没有强烈的情执,看到我们的评论,觉得很有道理,立刻舍弃原有的邪见,修习正法,没有几年就亲证三乘菩提。要是我们没有破邪显正,他们得法的因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可见破邪显正是很重要的。 只有很少数的人,因为情执深重,完全没有自省的能力,不但不接受善知识的 | admin 2020-02-20 |
![]() |
因为时间的关系,经文部分,我们就不为大家读诵,直接为大家介绍故事的内容。 这故事是说:佛世的时候,有一天只洹精舍的比丘们,如同往常一样到城里去托钵;因为还没有到中午的时分,时间还早,就借坐外道的讲堂稍作休息。那么这个讲堂中的外道们正不停地互相诤辩着说:“我讲的才对,你哪懂得什么法?”“你这样空洞无知,哪听得懂我深奥的道理!” | admin 2020-02-20 |
![]() |
有人问到说:“净业学人家里面能不能供‘唵嘛呢叭咪吽’的条幅?”这其实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但是现在的佛教界之中,已经多所淆讹!假如你真的是要修净业,我倒是强烈的建议你说,把跟这个六字咒有关的条幅、饰物完全都丢弃掉,因为这个不是如法的咒语。其详细的意涵,您可以参考正觉同修会所印行的由正玄教授所著作的《俺蒙你把你哄─六字大明咒揭密》的 | admin 2020-02-20 |
![]() |
小时候总喜欢傻傻地看着天空,心想自己怎么会出现在这个世间上,而来到这个地球到底要做些什么事呢?人死亡后,是到哪边去呢?是完全消失在这地球吗?满脑子奇异的想法,让我困扰好久好久,总觉得自己个性异于常态,所以平时不多话,喜欢静静观察别人。记得几次掉着眼泪,向天空呐喊着“请让我正常一点,好吗?”。这些形而上的疑惑,持续找不到解答,周边也没人可以 | admin 2020-02-20 |
![]() |
我们先举个例来说:欲界天的四天王天,它的一天是人间的五十年,它的寿量是五百岁,所以这五百岁换算成人间的时间就是九百万年。往上的忉利天更是加倍,它的一天是人间的一百年,它的寿量是一千岁,所以越往上的寿量越长。但是生在欲界天,他纯粹是享乐享福,在受乐享福中完全没有闲暇想要求得解脱;所以佛才会讲,众生生在长寿天,就没有因缘来听闻佛法,亲见如来,这是第四之 | admin 2020-02-20 |
![]() |
因为焚毁佛经还有佛咒是有过失的,如果我们把佛经跟佛咒印在纸上去烧给祖先,这样是有很大过失的,这其实是一种邪见。现在有很多人把往生咒印在纸上,再把它折成莲花,说这样祖先就能够踏着这个莲花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祖先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不是你折莲花、不是你把咒语印在纸上,他就能够踏着这莲花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祖先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必须要修三福净业,修三福净业 | admin 2020-02-20 |
![]() |
我们说实证的方法,事实上,在我们生活中也是常常会有的。譬如有一种水果莲雾名为黑珍珠,它甜度很高,大家都很喜欢;如果有人说,莲雾这个水果怎么可能很甜呢?那很简单,他直接到菜市场去走一遭,去买了来吃,他就知道了,这就是实证的方法。所以我们要讨论八个识的话,也是用同样的方法,也就是我们直接把它找出来,可是当我们在找这些心的时候,事实上是有方法的,也就是说 | admin 2020-02-20 |
![]() |
所以这些不离三界果报的善业,都是迟早会消失掉的,执着善业而想要获得善业的果报,执着于欲界天种种富乐,或色界、无色界天的寂静、安逸的我所境界,终究不免五趣轮回,所以都不是真实的善业。那修习二乘解脱道,应该是真正的善业了吧!二乘解脱道的修习,虽然可以出三界入涅槃,但是阿罗汉入无余涅槃,他的五阴十八界全都灭尽无余了,其实已经不再有一个受解脱道善业果报的阿 | admin 2020-0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