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阿含中如何说有本际呢?在《杂阿含经》卷6中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何所,是事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诸比丘!令彼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不知本际?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愿哀愍,广说其义。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佛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色有故,是色事起,于色系着,于色见我 | admin 2020-02-21 |
![]() |
当然有人对于这种说法,他是不服气的,可是我们来看看二乘教,它怎么说呢?它说:世间一切诸法,它是没办法自作的,不能他作,然后不能自他缘起和合来作,但是要有一个因。本身这段话就在说明,一切诸法全部兜起来凑在一起,也不可能出生任何另外一个法,或是出生自己的法,也不能出生这些诸法里面任何一个法。那你说:可是世间的法,不就是这样出生了吗?这不是如此的!譬如说 | admin 2020-02-21 |
![]() |
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题目是:人死后如果没有投胎的话,是否就变为鬼?在国人的传统文化里面,有一部分的人有人死为鬼的观念。例如:在古代《说文解字》这本书里面,鬼有人所归为鬼这样的意思。因此认为人死后的归趣就是鬼道,这样的说法是古人对于生死现象的一种观察与推论而得到的结论;但是因为缺乏正确的佛法知见,也没有办法对于六道轮回现象有完整的观察,因此便有人死为鬼 | admin 2020-02-21 |
![]() |
众比丘听了佛的开示,请问佛说:我们常常听闻世尊恭敬赞叹父母,以及德高望重的老人。佛告诉众比丘说:不但今天,我在过去无量劫里,一直都是恭敬父母以及德高望重的老人。众比丘请问佛说:世尊!您过去恭敬父母的事迹是如何呢?佛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叫作弃老国,在那个国家里,只要有人年老了,就会被驱逐。当时,有一位大臣,他的父亲已经年老了,依照国法规定,应该把 | admin 2020-02-21 |
![]() |
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父亲于子女有慈恩,母亲于子女有悲恩。母亲的悲恩,纵然佛住世一劫,说也说不完。《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接着开示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报母恩,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即使子女每天三餐,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来供养 | admin 2020-02-21 |
![]() |
佛说:我不但现在非常稀有地恭敬父母,于过去世也是这样非常稀有地恭敬父母。众比丘请示佛说:世尊!您过去恭敬父母的事迹是如何呢?佛开示说:很久以前波罗奈国有一户贫穷人家,他只生了一个儿子,这独生子长大结婚后,生了许多孩子;由于他的家里很穷,当时又正在闹饥荒,这独生子就把父母活埋了。他想从供养父母省下来的粮食用来养活孩子们。邻居觉得奇怪就问他说:‘ | admin 2020-02-21 |
![]() |
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活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斯福。2 意思是说,慈心孝顺、供养父母的功德无量无边,为什么呢?佛回忆过去世在因地行菩萨道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甚至以自己身上的肉来救济父母于危急灾厄险难之时;由于这样的功德,后来当了天帝、转轮圣王,乃至最后成佛,都是由 | admin 2020-02-21 |
![]() |
再来我们要说奉事师长,奉侍师长也是我们在修学佛法里面应该要修的一种福德。我们在世间法上面,我们要尊敬给我们正确知识的这些师长,我们应该要尊重他!如果我们没有尊重我们的师长,那他教给我们的东西就不会认真学,所以我们应该要尊重我们的师长,对于他所教导的内容我们要仔细的去学习、去思惟。可是我们在这个地方也要注意一点,因为师长所教导我们的一般都是世间法,可 | admin 2020-02-21 |
![]() |
好!那如果我们可以这样做,逐渐也发起我们的道心,那我们就可以慢慢知道、慢慢来修集我们的资粮。我们现在就要继续进入到三资粮里面的这个行的部分。这个三资粮里面属于行的这个部分,这是专指说我们前面讲信、讲愿,是在心理面发起了信、发起了愿,可是我们现在要开始身体力行----所以一定会有所谓的身行、口行还有意行,这个行里面也有分事行跟理行。什么叫做事行?什么是理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想要扮演一位成功的父母,除了从书刊、报章、杂志上不断吸收教养子女的原理、原则以外,更必须从实际生活的体验中获得经验,并且随时的审视、检讨、修正、调整,使理论与实际能够紧密的配合,建立正确的教养方式和态度,有效的帮助孩子成长。除此以外,我们也应该从佛法三世流转、因缘果报的角度来了解,家庭眷属互相之间的关系。我们不妨想想看:在这无尽的生死轮回过程中 | admin 2020-02-21 |
![]() |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这一集我们要探讨的是逆罪的轻重。经由前面几集节目的说明,相信电视机前面的观众们,都已能够明白佛教戒法中的逆罪,是极重的恶罪。造作了逆罪,就要下堕阿鼻无间地狱中,受极为严苛而惨痛的罪报。然而五逆或七逆罪各个逆罪之间,彼此还是有轻重之别。乃至每一逆罪的成就程度不同,也会有轻重之分。逆罪轻重罪报的种种差别,就是这一集节目所要探讨的 | admin 2020-02-21 |
![]() |
众比丘听了佛的开示,请问佛说:我们常常听闻世尊恭敬赞叹父母,以及德高望重的老人。佛告诉众比丘说:不但今天,我在过去无量劫里,一直都是恭敬父母以及德高望重的老人。众比丘请问佛说:世尊!您过去恭敬父母的事迹是如何呢?佛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叫作弃老国,在那个国家里,只要有人年老了,就会被驱逐。当时,有一位大臣,他的父亲已经年老了,依照国法规定,应该把 | admin 2020-02-21 |
![]() |
因此,我们特别利用这次弘法的因缘,来为大家略说教养子女的观念和原则,提供给您参考。家庭是社会的一个雏型,也是儿童学习社会化的最早处所,更是初期教育养成的地方。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扮演了非常重要关键的角色。儿童最先接触和学习的对象是父母,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态度,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人格的养成有着绝对的影响。人们常说:教养孩子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 | admin 2020-02-21 |
![]() |
虽然说我们现在是讲《优婆塞戒经》,那么无妨先提到《梵网经》,这样子的一个很多大乘菩萨都依它为戒经的这一部《梵网经》。《梵网经》就是大梵天王有一个网,这个网其实是来譬喻成我们的戒,佛所立下这菩萨戒,就跟一个天网,我们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依这个四维、这一个天网,我们刚刚讲的四预流支、四种法要,我们如实修行了,或是说再譬喻成这个四种法要当中在戒的部分, | admin 2020-02-21 |
![]() |
佛说:我不但现在非常稀有地恭敬父母,于过去世也是这样非常稀有地恭敬父母。......释迦牟尼佛过去无量世成就了孝顺的法道;由于这样的因缘,因此后来成就了佛道,这也是原因之一。所以今天仍然非常赞叹孝顺的法道。根据佛经记载,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生了悉达多太子之后,就往生到忉利天。那时候佛陀还年幼,就由姨母——摩耶夫人的妹妹摩诃波阇波提扶养长大;所以摩 | admin 2020-02-21 |
![]() |
老人的见识一定比较丰富,可以说是生活上的一部活字典;那么,从老人那里,可以听闻到许多不曾听闻过的事迹以及道理,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与智能。俗话说百行孝为先,也就是说百善孝为先,所有大大小小的善行里,以孝顺父母为最优先。孝顺是中华文化固有的美德。我们在佛经里,也常常可以看见教导和赞叹孝顺的经文。孝顺不但是做人的基本,也是学佛的基础。一个人如果不能孝顺父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高举着爱的名义而行走于世间时,可曾看到爱和欲的天壤之别,可曾了知这爱及欲的真相。我们今天将为各位介绍《众经撰杂譬喻》卷上所记载的一则故事。经文的内容是这样子的:【昔有外国有一大长者大富,惟有一子爱重无比,后日得病大困,治之不瘥,遂到无常,临命终时一心念佛,佛现形其前,心安意定便得生天。父母念子愁恼便欲,不能自解;因以火烧取其骨,著银瓶中;至月十 | admin 2020-02-21 |
![]() |
由于这位男子丧子之痛,导致他精神错乱,于是奔走家中各个房间、庭院,以及大街小巷来寻找他的儿子,并哭喊着:我的儿子啊!来与我相见啊!我到哪里才能看到你的身影呢?这位男子后来不知不觉,随着门户及道路走出舍卫城,来到只树给孤独园,于佛前站立一旁,并且不发一语。佛陀看见了,就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使得原本心神安定而能自我控制的你,现在变成六神无主而容颜憔 | admin 2020-02-21 |
![]() |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有人问到,他的儿子和媳妇并不孝顺,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我们这里来作一个回答。之所以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自身在过去世、过去生的时候,曾经造过不孝顺的因,所以这是本因;就是本来有这一个根本,所以在后来,未来世的时候才遇到这种因缘现起。第二个是这一生在孝道上,没有尽到完美。所谓的没有尽到完美,就是说比起一般人的孝道,所尽孝的 | admin 2020-02-21 |
![]() |
接下来我们继续说明教养子女的基本原则和态度,这个部分我们分成以下六点来作说明。第一、以身作则。所谓身教重于言教,有些父母言行不一,譬如要孩子遵守交通规则,自己却载着孩子闯红灯;甚至于有父亲责备孩子说:你为什么偷同学的铅笔啊?爸爸从公司里拿那么多铅笔回来给你,难道还不够用吗?如此的身教,怎么能够教孩子不去侵占别人的财物呢?因此,要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父 | admin 202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