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那么到底是谁把这些音声给连贯起来,才形成这些音声统合的内涵跟意思,以至于要因此而生气了呢?那当然就是我们自己的妄心嘛!所以,如果能够认知到音声彼此之间它的关联性,以及妄心把这些音声连起来的这些特性的话,我们就晓得实际上听到别人的音声,会因而喜或是因而瞋,全部都是我们自己后续的虚妄心行而已。常常这样观察的话,我们对于别人的毁谤,当然也就不容易生气起来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在上一个单元当中,为大家说明学佛的目的,就是要实证三乘菩提,就是要永远的出离三界轮回之苦,也就是要证得解脱的智慧以及实相的智慧,最后要成就佛果。这些果德的亲证,都必须要经历长时期实修的过程,因此佛法当中,施设了很多让修学的人能够一步一步实修亲证的次第。我们就用信、进、念、定、慧,这个五根、五力来加以说明。首先是信,信是说对于佛的正法,能够生起信 | admin 2020-02-21 |
![]() |
那刚才是说我们在世间学习知识的方法而举例来说,现在我们再从比较接近佛法一点的这个世间的方式来说说看。比方说,我们都曾经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就是我们如果能够把持着几个原则的话,那将有助于我们能够减轻烦恼。什么原则呢?那就是: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这四个步骤就描述了当我们面对烦恼、在烦恼生起的时候,特别是不顺遂的 | admin 2020-02-21 |
![]() |
目前我们这个系列,预计给大家录制的第一个部分叫作《佛典故事》,第二个部分则是讲述平实导师的《起信论讲记》。《佛典故事》的部分主要侧重的地方,也就是希望对于许多广大的初机学佛人,希望透过故事的方式,来告诉大家佛陀的教诲,并且从中引生大家对于学佛的兴趣;所以这个部分《佛典故事》的内容,会偏向于比较浅显而容易理解。在《起信论讲记》的部分,就会依据平实导师 | admin 2020-02-21 |
![]() |
菩萨也应当前往,就是你要在那地方能够出家,出家的话,虽然在外道中出家,可是你一样是会去修学禅定;所以要能够住持这样的没有佛法的一个世界,你本身要有一定的威德力,你本身要具备禅定的功德,本身要能够发起神通;到时候你投胎在那里,你就可以用这样的坚固的禅定力以及神通力,最后能够知道说:我之前就是一位菩萨。然后慈悲喜舍四无量心都能够建立,所以神通发起就没有 | admin 2020-02-21 |
![]() |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要精进、要亲近三宝、亲近善知识,这样是好的。可是如果你对于这样正理并不知道,不小心进入了这样的邪见的道场,你就应当要远离。但是奉劝诸位,我们过去生虽然曾经与种种的恶知识作为善友,但是这些实际上是恶友,不管他也是说第一义谛法、如来藏法,但如果他有这样的举止的话,我们应当就要远离。所以从那个地方你即使能够听到种种像是殊胜的法、种种像是波 | admin 2020-02-21 |
![]() |
菩萨经过这种思量以后,他才知道说,那我要怎么样去让自己的禅定的先前方便能够长养呢?甚至说禅定之后,慈悲喜舍要达到无量,我一样应当让这慈悲喜舍的心能够长养,那我要怎么作呢?这时候佛陀就告诉我们说:如果是说有怨恨你的人,你要心里面生起一个平等作意的心意。这作意就是说:怨恨的有情他只是诸缘相聚来聚合的,他因为跟我前世、宿世有一些因缘在,所以今世对我不礼貌 | admin 2020-02-21 |
![]() |
而且地藏王菩萨也曾经在经典中告诉我们:你要修学禅定之前,你应当能够将自己的烦恼,譬如说佛法所说的五盖,你应当先予降伏。因为修学禅定,有禅定前的先行的方便,如果你五盖没有修除,对世间还有这么重的贪爱之心,欲界法的男女还没办法从梦中里面能够作种种的降伏,乃至不起一念;这样的话,你是很难在禅定中可以长养的,甚至没有办法观察到自己在男女欲中的心行。虽然只是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今天要讲的子题是禅定波罗蜜。禅定它本身是有些人可能跟这个禅,禅宗的禅、证悟的禅,把它分不清楚。然后大家会认为我只要打坐,就应该可以得到禅悟----可以开悟、可以明心;然而在佛法上所说的禅定跟禅悟----明心见性的禅----是不同样的。禅定当然可以让众生产生必要的定力,但它本身实际上是属于静虑,也就是说静虑它本身就是要让你安止在一个地方,它要作禅思,作禅定的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今天继续来讲精进波罗蜜。精进波罗蜜就是到一个阶段上,菩萨就知道经过了十住位,经过了十行位、十回向位,不断地修学以后,他就能够将这身命财都可以作种种的布施,不再吝惜。而且他在入地以后,会起不可思议的精进法,所以就会顺着佛法的安排来成就这个佛道。而我们三贤位的菩萨要如何能够修学呢?经典上也是勉励我们,我们不应该贪爱自己的身命,应当去想:自己如何威仪 | admin 2020-02-21 |
![]() |
所以要这样如是思惟:既然佛已经帮我们的路程都安排好了,即使我们跌落到地狱深坑的时候,祂一样可以来摄受我们、救度我们;这样我们就像是一个求学的孩子,应当继续地往前奔驰,继续地精进,不应当再去想其他哪些是是非非世间诸等还要眷恋的。精进就像是一条道路上,有许许多多的人会前进,有许许多多的人会后退;在这条道路上的话,一切都是平等的,你只要按着这条道路的指示 | admin 2020-02-21 |
![]() |
以前有一位比丘尼,她在释迦牟尼佛的时候就证得道果,她就劝勉大家说:我之前就是在迦叶佛的时代曾经出家,但是这一生我是因为那一生出家的功德而成就的;所以我才能够得到这样的果报,能够证果,能够证得这小乘果。可是其他的人,他们想要继续听到底为何要说这个,因为这世间的女子,这个比丘尼跟她们说的时候,她们说:这个戒太难持了!我一定没办法继续精进的。就算受戒的话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今天来讲精进波罗蜜。精进波罗蜜多是能够决定一切众生是不是能够成就佛道的重要原因;虽然学佛三大阿僧祇劫成佛,可是三大阿僧祇劫里面,到底会不会快速可以成就佛道,就是在于精进。精进它的意思也很单纯,就是四正勤;就是说,正精进里面勤奋的精进。所谓的四正勤的道理就是如此,已经生起的恶,不管它是恶念,不管它是恶业、恶行,你就要想办法把它破坏,让它销毁、让它 | admin 2020-02-21 |
![]() |
所以当这样说明以后,我们就应当来了解生死的过患实际上是非常严厉的、非常严酷的;所以我们应当开始知道这样严酷的果报之下,我们何必去沾惹这个瞋恚的毒。这毒是中了就一定会死的,它会死去你开始亲近三宝的心,开始跟众生又继续地搅和,再轮回不断地在生死里面尝尽酸甜苦辣的这个人生。这样是何苦呢?而且大部分的众生会因为瞋恚,没有办法跟众生结缘。譬如说世间的人他想要 | admin 2020-02-21 |
![]() |
就算是没有办法修慈悲忍,但是心里面常常会生起回向;所谓回向,就是在这五种因缘之外去想:我应当如何建立与此众生的善因缘?应当如何让他能够改变一些习气?所以菩萨就可以借着一些事情,默默地来作一些发挥。譬如说对方非常的悭吝,因此就容易在金钱上面惹起很多的周遭的不安等等;这时候菩萨知道应当怎么作,他就方便以世间法的布施来说:最近有一些团体,他们可以每个月来 | admin 2020-02-21 |
![]() |
瞋恚之心都是由于我执而引起,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凡是不顺己意就勃然大怒,能令有情身心产生热恼,进而生起忿、恨、怨、恼之心,采取种种不理性的身口意行为,对家人、眷属、一切众生,轻则诟骂,重则损害他人性命,甚至于伐城伐国、喋血千里,莫不都是由瞋心而起。因此火烧功德林正是瞋恚心生起时的最佳写照,尤其是菩萨道行者,瞋恚会断送和众生之间的法缘,影响非常深远,比 | admin 2020-02-21 |
![]() |
我的两个闺蜜,外地的叫阿外,本地的叫小本,她们彼此不认识,但有着共同的特点:美丽、聪慧、富有、幸福;且这种富有都是凭着自己的真本事一点点打拼而来。目前都实现了财务自由,可以舒服地过好下半辈子。前段时间,阿外办事顺道来看我,小住了几日,彼此聊了很多,也聊得很深。阿外对钱很看得开,不太和人计较,所以近年来与合作伙伴一直相处融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角色打 | admin 2020-02-21 |
![]() |
那么这个也许大家还有点疑问,我们再举一个譬喻来加以说明。好比说每一个人每天都在使用镜子,我们都知道,镜子当中的影像是不实在的。但是动物学家拿猴子来作实验,结果猴子看到镜子中的影像,其实那个影像是自己,它看到镜子中的影像,结果张牙舞爪,要跟镜子中的那个影像,好像要跟它打架。拿着香蕉的猴子看到镜子中那一只猴子手上拿着香蕉,它竟然把自己香蕉丢掉,要跟镜子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佛法三乘菩提的讲说,在上一个系列当中,为大家说明了三乘菩提的意涵以及学佛的知见,这个系列我们要为大家来解说念佛法门。念佛对一个学佛人来讲是很重要的观念,也是很普通的观念,几乎每一个学佛人都会自认为知道什么是念佛,但是念佛也是佛门当中普遍被误解的一个观念。一般人总以为说念佛是老公公、老太太他(她)们念的,会认为说自己是有学识、有经验,自己的聪明智 | admin 2020-02-21 |
![]() |
释迦世尊在《大宝积经》中开示:【阎罗常告彼罪人,无有少罪我能加,汝自作罪今自来,业报自招无代者。】(《大宝积经》卷96)众生之所以下堕到地狱中,受到极为悲惨的苦痛,都是因为自己过去造作了极为重大的恶业;阎王也不过就是统计这个下堕地狱的罪人一生所造恶业重轻多寡,依着因果律则,判定他所该受的惩罚;一切都是自己行为招感的业报,没有人能故意入罪于他,也没有人 | admin 202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