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由于常欢比丘无根毁谤的缘故,佛开示,当时的常欢比丘就是我的前身,善幻夫人就是现在婆罗门女栴沙;由于常欢比丘无故毁谤无胜比丘,无数千岁罪在地狱受诸苦痛;不仅如此,虽然我已经成就佛道,贵为人天至尊,仍然有婆罗门女栴沙以木盆假装怀孕的余报要受。佛已经很清楚告诉大众,凡是毁谤贤圣的人,不论是有根毁谤,或者是无根毁谤,那都是很严重的果报。由于常欢比丘无根毁谤 | admin 2020-02-21 |
![]() |
○○○大鉴:素昧平生,先容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陈正源,担任法官职务十几年,目前是○○○○法院法官,办理民事审判业务。我是在○○出生、长大,原来○○林管处里面的储木池,以及附近的空地、房舍,都曾是我幼年嬉戏玩乐的地方,说来我与林管处也有点因缘。日前在台北佛教正觉讲堂听闻萧导师讲授菩萨优婆塞戒经时,导师提到三世因果的微妙,举了二十年前发生的李师科抢案及王 | admin 2020-02-21 |
![]() |
世尊说:我于无量百千亿劫,具足修行十波罗蜜摄取众生,建立令住未曾有乐,我从彼无量百千亿劫阿僧祇波罗蜜,生实际身。实际身就是以实际为究竟转依,而发起的毗卢遮那佛的法性身。但是一切深悟的菩萨们,都能现前观察自己所转依的第八识实际,都是无余涅槃的境界;而且现见无余涅槃的境界相,其实都是与无明众生同时同处。所以一切凡夫众生与声闻、缘觉、菩萨们都一样,都是住 | admin 2020-02-21 |
![]() |
心为我们画出了人身,因此我们出生为人类;心为我们画出了高鼻、大耳,所以我们就有了高鼻、大耳;众生各各的万法都是以各各的如来藏为身,并且一切法皆由如来藏所生,所以第八识如来藏心叫作法身,就是万法之身,所以如来藏是万法所依之身,所以由凡夫、愚人乃至到成佛后的最终所依,都是如来藏法身。真如心具有一切法的种子功能,从凡愚到成佛之间,此心随缘出生种种相貌、种 | admin 2020-02-21 |
![]() |
而法身如来藏缘于有根身的行相而产生的执受,乃是众生无始劫以来,所产生的我见与我执的缘故;不仅使得第七识的染污末那识,以法身如来藏的无漏有为法而恒内执为我,而且坚固难以破坏,促使法身如来藏产生了执受而去运作。像这样不可知而且执受的道理,名为不可知执受。这样的不可知执受,不是一般有情的心、意、识所能思量的,唯有悟后的三贤位菩萨,于真善知识教导及自己亲证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今天来继续讲一个佛典故事,这是一个微妙比丘尼的故事。当波斯匿王他过世之后,琉璃王继位,当时候搞得民不聊生,因此豪门的妇女,她们发起了出家的念头;总共五百人,她们就决定舍弃贪、瞋、痴,然后舍弃了富贵的夫家,或是舍弃自己的家庭,最后来到佛寺----佛门中来出家了。可是她们虽然想要断除自己的贪瞋痴,却很难作到,于是大家感觉到这样不是办法,于是她们就去找待 | admin 2020-02-21 |
![]() |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我们今天要继续跟各位分享《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我们今天要讲的佛典故事,是一个有关堕饿鬼道的因缘,这个故事在说,有一个优多罗的母亲,她堕到饿鬼道的因缘,在讲这个故事之前,我们先看一下,众生为什么会堕到饿鬼道去呢?在《菩萨本行经》里面这么说,它说因为什么:【悭贪、嫉妬、不肯布施、不知衣食、不信三尊,悭火所烧,死堕饿鬼,形体羸瘦,骨 | admin 2020-02-21 |
![]() |
凡夫众生不了解这个道理,总以为作恶事犹如船过水无痕,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所以造作恶业时,一点都不畏惧,只有在果报现前时才来抱怨,我怎么这么歹命呀!竟然要受这种苦报,这就是凡夫畏果。《大宝积经》卷57,佛说:【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意思是说,一个人造作恶业之后,不是鸟飞空无迹,而是心中会留下痕迹,假使经历百劫那么长久的时间,业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看经文上怎么说,经文说:又见众生诸根不具,是故生悲。(《优婆塞戒经》卷1)有的菩萨他生起悲心的原因,是因为看见众生五根不具足,他的生活很惨淡。五根不具足的人----例如盲、聋、喑、哑,这些大多都是过去世谤法的地狱罪等等所剩下来的余报势力;当他五根不具足的时候,他的意识功能是会降低,他谋生的时候也会增加很多的困难度。也许有人说:我们很少看见五根不具的人啊!其实我们 | admin 2020-02-21 |
![]() |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给大家看一个经文,是取自《大宝积经》的经文。这个经文上面说的是: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五十七)这个经文很明显地讲的是说,即便是经过了百劫(在佛教里面劫就是表示很长的时间的意思),那么百劫的时间的话,百劫之前所作的业报是不会消失的。也就是说,我们不管是经过多久的时间,过去所作的业是没有所谓的 | admin 2020-02-21 |
![]() |
那么关于这件事,当然我们就非常有必要深入地来看看,所谓的佛教所谈的因果到底真相是如何?首先我们来看,既然谈的是因果这件事,我们谈到的必然就是所谓的时间上要有所相续。我们再进一步来看,这个时间上面,正如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感受到的许多的事情,其实每一天、每一天都在连续一样,在佛教里面看来,我们不是只有这一世而已,其实我们有无量的前世,我们也有无量 | admin 2020-02-21 |
![]() |
就一世来说:造善业,会因为作善事即刻带来自我成就的满足感。那造恶业呢?也一样!当看到别人堕入不如意的时候,有时候也会随行自我成就的满足感。但是在《佛说骂意经》中有写着:一个人他在行善业、恶业的时候,有四人会知道:一个是天神知之、二是地神知之、三是傍人知之、四是自意知之。所以我们有听人家说,瞒天、瞒地,瞒不过自己的良知。造恶业会因为担心被揭穿,会担心 | admin 2020-02-21 |
![]() |
佛陀就告诉弟子们:我遇见了主张或宣说这些见解的沙门和婆罗门的时候,我就问他们是否真的信受他们主张的看他们如果说他们真的信受,那我就对他们说道:既然你信受这些主张,你就不能不承认人之所以会去造作杀人、偷盗、邪淫、欺诈等等这些的恶行,也都是由于前世造业所成就的命运;也就是说,命运就已经决定他会造作这些恶行,或者都是大自在天的意旨要他造作这些恶行,或 | admin 2020-02-21 |
![]() |
念佛一声罪灭河沙,要跟大家谈这个最主要是因为,有许多人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面都会起一个疑问:真的有这么厉害吗?念佛一声罪灭河沙,那是不是代表着,念佛我只要念个一声,然后我把所有的罪业消除了,那是不是就代表了,我们今生所作的这些修行都已经成办了,并且这一生所有的罪业都消灭了呢?乃至于我们就因此而可以好好的享受人生呢?正因为有这些质疑,所以我们觉得 | admin 2020-02-21 |
![]() |
长养善根最重要,就是要知道三界生死的这个因,最重要就是在五蕴上面的我见我执。所以熏习佛法正知见以后,就会慢慢地降伏这些恶习恶念,因为恶习恶念就是与五蕴的我见我执相应,而任性地去让这个与我见我执相应的烦恼一直去现行;当然这样的话,就会不断地增长生死之苦。所以一定要在佛法中长养善根、熏习正知正见,最起码第一个要先断除三恶道的恶业,接下来才有往解脱的路上走。因为 | admin 2020-02-21 |
![]() |
那我们现在要来举一个经典里面的说法,让大家知道一下,花草树木它真的是有情吗?以及论中告诉我们说花草、树木、果实,还真的是众生受用的依报而已。 在《佛说大般泥洹经》里面有这么讲:“一切草木作寿命想,如是说者我所不听,作是说者,当知是辈外道弟子。”在这个经中佛就讲说:假如佛弟子要这样讲说,一切草木它都有寿命,等于把它当有情看待,那这样说的话,&nb | admin 2020-02-21 |
![]() |
譬如说,我们也经常看到报导,有一些非常有钱的人家,他们如果没有很多的金钱的话,他们也许家里面不会产生纷争;可是就是因为家中有很多的珍宝,有很多的财富,所以父母死亡之后,就为了争夺家产产生了纷争,产生了纷争岂不就是忧恼了吗?所以说,这些世间的宝物虽然是凡俗所认为尊贵的,可是它会招来忧虑,乃至会产生灾患。譬如说有些更激烈的,为了要获得世间的种种宝物跟金 | admin 2020-02-21 |
![]() |
这一集我们就要跟大家介绍七种不用减损财物的布施,却仍然可以获得广大的果报!一般的学佛人都知道布施可以获得富裕的果报,例如《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中说:【为人大富,财物无限,从布施中来。】(《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但是布施一定都需要有财物吗?其实佛陀有教导我们很多布施的方法,甚至有不用减损财物的布施,仍然可以获得大果报的。例如《杂宝藏经》中的七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和颜悦色施,我们平常对待任何众生,不论是家人或是亲朋好友,乃至同事同学、长官下属时,或在路上遇到任何人时,都可以以和颜悦色来布施!当众生看到我们温和的笑脸,他们的心情也会跟着很好,也更喜欢亲近我们!如此一来,我们就更有机会度化他们了。《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中说:【人见欢喜者,前生见人欢喜故;人见不欢喜者,前生见人不欢悦故。】(《 | admin 2020-02-21 |
![]() |
今天要为大家来探讨的问题是:佛教相信超度亡灵的功用吗?这个问题呢,我们就要来看待佛敎所阐述的教理是什么。也就是佛教所阐述的这个法界实相的真理,它能够完整地呈现三界六道有情众生的这些因果的因素。这些三界六道有情流转的因果,由于菩萨实证了实相心以后,智慧会不断的增长,不断的增长以后,越能了知这些因果的内容。所以佛祂在经中也经常在教导佛弟子,要善于了知因 | admin 202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