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今天们要跟诸位菩萨一起来探讨有关大乘与二乘之三三昧这个题目,这个议题在修学上是属于非常重要的知见之一。今天探讨的内容,主要是在说明三三昧的基本知见,以及了解大乘与二乘所证之三三昧的差异。一般来说三昧可以概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属于禅定的境界,第二种是属于观行以后产生的智慧境界。今天们要谈的主要是智慧三昧的部分,也就是说,对于这个观行的内容能够心得 admin

2020-06-08

  今天们要跟诸位菩萨一起来探讨有关大乘与二乘之三三昧这个题目,这个议题在修学上是属于非常重要的知见之一。今天探讨的内容,主要是在说明三三昧的基本知见,以及了解大乘与二乘所证之三三昧的差异。一般来说三昧可以概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属于禅定的境界,第二种是属于观行以后产生的智慧境界。今天们要谈的主要是智慧三昧的部分,也就是说,对于这个观行的内容能够心得 admin

2020-06-08

  们的世界是六识所成境界。就先拿眼睛来说好了,如果要让们看得见必须要有眼根、色尘以及眼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们能够看得见首先要有存在于眼识,眼识是们能够依靠的功能,所以叫作眼识身。可是光有眼识不够啊!眼识还要能够触色尘,根、尘、识要三者相触,所以除了有眼识身之外,还要有眼触身,如果没有触光有眼识也是看不见的;有了眼触之后,接下来们有没有接 admin

2020-06-08

  复次,文殊师利!一切众生界丶界,即是一界;所宅之肉即是一肉,是故诸佛悉不食肉。」——阿含部《央掘魔罗经》卷第四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丶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着作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薰,名为识藏,生无明住地,与七识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断;离无常过,离於论,自性无垢, admin

2020-06-08

  色是常耶?为非常耶?答曰:无常,世尊!复问﹕若无常者是苦耶?答曰:是苦,世尊!如是,比丘!若无常是苦,是苦有故是事起,系着见,令彼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诸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非异,不相在。如是观者是名正慧。受想行识亦复如 admin

2020-06-08

  另外们说:念佛俱足三无漏学。首先讲戒学:们念佛念到事一心的时候,譬如说有相的念佛三昧,不管是持名的念佛三昧或者是观想的念佛三昧,或者说无相的,例如无相念佛还没悟之前,还没有见自性弥陀之前,这还是属于‘事一心’。不管是有相念佛或无相念佛,在事一心的状态里面,不会造三恶业,身口意的恶业不会犯,这个叫做事相上的戒,也叫做‘定共戒’ admin

2020-06-08

  另外们说:念佛俱足三无漏学。首先讲戒学:们念佛念到事一心的时候,譬如说有相的念佛三昧,不管是持名的念佛三昧或者是观想的念佛三昧,或者说无相的,例如无相念佛还没悟之前,还没有见自性弥陀之前,这还是属于‘事一心’。不管是有相念佛或无相念佛,在事一心的状态里面,不会造三恶业,身口意的恶业不会犯,这个叫做事相上的戒,也叫做‘定共戒’ admin

2020-06-08

  第一个是见,第二个是戒禁取见,第三个是疑见。先来说见,见就是认取五阴中的一阴为常住不灭的,有了这样的见解,就落入了见。第二戒禁取见,就是对于什么样的境界才是真正的解脱不清楚,就想要施设种种的戒禁来求得真正的解脱,这样的见解就是戒禁取见。(戒禁取见就是施设不如理的戒禁,想要求取真正的解脱)。们看看哪些人落入了戒禁取见?有一种人,他是把升天 admin

2020-06-08

  大慧!怜愍众生,作尽众生界愿者,是为菩萨;大慧!菩萨方便作愿︰‘若诸众生不入涅槃者,亦不入涅槃。’是故菩萨摩诃萨不入涅槃;大慧!是名二种一阐提无涅槃性,以是义故,决定取一阐提行。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此二种一阐提,何等一阐提常不入涅槃?佛告大慧︰菩萨摩诃萨一阐提常不入涅槃,何以故?以能善知一切诸法本来涅槃,是故不入涅槃;非舍一切善根阐提 admin

2020-06-08

  可是声闻佛法所讲的慢,并不是这样子,声闻佛法讲的慢就是讲乐于自存在,也就是说意识心乐于自存在而不肯消失,导致轮回三界生死。那们就以四空定来说明好了,譬如说你到了空无边处,也就是说你心能够觉知十方;既然能够觉知十方,代表你的意识心仍在,慢也会存在;你要舍,否则无法转进;舍了以后就转进到识无边处。所谓识无边处就是发现到,过去的识种无边、现在的识 admin

2020-06-08

  一直到成就了俱解脱果,自知不受后有之后,于解脱道之梵行已立、所作已办,在未舍寿前便会独自思惟:阿罗汉入灭以后,是有、是无,是有无、是非有无?由于这样思惟的缘故,就知道有涅槃本际不灭,离,离人,离受想行,寂然无想,非三界有,亦非断灭无,因此而说为中道。但是,阿罗汉仍然未知、未证、未领受涅槃本际第八识如来藏,所以不能发起般若智慧,当然就无法入于中道实 admin

2020-06-08

  若没有如来藏出生蕴处界,则没有世间万法出生,更没有世间万法及众生,何况能证得识上所显之真如法性,而能转依祂呢;何况能证知如来藏中所蕴藏之一切种子,何况能证一切种智而得成就佛道;所以说如来藏即是万法之根源,故如来藏即是一切万法之实相,而此万法实相心体如来藏,就是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心体,由于此缘故,所以才说如来藏是胜义谛。这个谛者之称叫如来藏之法界 admin

2020-06-08

  们刚才说人舍报后,在出生到下一世之前,会经过中阴身阶段,因此相对于下一世投生于五趣之一,便有五种可能之中阴身。譬如在《大宝积经》卷56中的开示:此中蕴形,有其二种:一者、形色端正。二者、容貌丑陋。地狱中有容貌丑陋,如烧杌木;傍生中有其色如烟;饿鬼中有其色如水;人天中有形如金色;色界中有形色鲜白;无色界天元无中有以无色故。随其先业应托生处,所感中有即 admin

2020-06-08

  们再来看看经典的记载,《毘尼母经》卷1云:“佛告阿难:‘吾所以不听女人出家者,如世人家男少女多,家业必坏;出家法中若有女人,必坏正法不得久住。……女人能行八敬法者听其出家,若不能者不听在道。所以为女人制八敬者,如人欲渡水先造桥船,后时虽有大水必能得渡。八敬法亦如是,怖后时坏正法故为其制耳。’佛告阿难:‘汝今为女人求 admin

2020-06-08

  执诚如刚刚所说的,就是执取见所认取的那个常恒不坏的,执著不舍。见既然是三界有情,对于五阴或者四阴之中,加以认取为常恒不坏;执当然就是三界当中,依着(见)所执取的那个常恒不坏,在三界境界当中起了贪爱而生起的执著,这样子执著不舍不肯弃舍,乃至于说有了贪嗔痴慢疑这些的习气,这都是属于执。所执呢,如果加以细分的话,又可以分为外所的执著, admin

2020-06-08

  执诚如刚刚所说的,就是执取见所认取的那个常恒不坏的,执著不舍。见既然是三界有情,对于五阴或者四阴之中,加以认取为常恒不坏;执当然就是三界当中,依着(见)所执取的那个常恒不坏,在三界境界当中起了贪爱而生起的执著,这样子执著不舍不肯弃舍,乃至于说有了贪嗔痴慢疑这些的习气,这都是属于执。所执呢,如果加以细分的话,又可以分为外所的执著, admin

2020-06-08

  六斋日:若逢大月,为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若逢小月,为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八、廿九日十斋日:大月:为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三十日小月:为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七、廿八、廿九日佛法是生活中的实修实证,做一分就得一分,做十分就得十分,所以吃素和们修行学佛,实在有很密切的关系。食 admin

2020-06-08

  尔时释提桓因言:闻佛所说,无复狐疑。又白佛言:齐几名贤圣舍心?佛告帝释:舍心有三:一者喜身,二者忧身,三者舍身。帝释!彼喜身者,自害、害他,亦二俱害;舍此喜已,如所喜,不自害、害他,二俱不害知;时比丘专念不忘,即名受具足戒。帝释!彼忧身者,自害、害彼,亦二俱害;舍此忧已,如所忧,不自害、害他,二俱不害知;时比丘专念不忘,即名受具足戒。复次帝释!彼 admin

2020-06-08

  这很明显就是从理和来说,因为一切的僧都是五阴所作,如果离开五阴尚且没有的存在,何况能有僧呢?而且每一个众生五阴的一一阴,能缘及所缘的境相都各不相同,但都不能独自现行运作,而须多阴和合积聚才能现行运作。譬如:行阴必须有色、受、想、识四阴才能现行运作;想阴必须有色、受、识这三阴才能现行运作;受阴则须有色阴、识阴与如来藏才能现行运作;而识阴也须有色阴与 admin

2020-06-08

  六斋日:若逢大月,为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若逢小月,为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八、廿九日十斋日:大月:为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三十日小月:为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七、廿八、廿九日佛法是生活中的实修实证,做一分就得一分,做十分就得十分,所以吃素和们修行学佛,实在有很密切的关系。食 admin

2020-06-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