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这个问题正是出在没有如实、如理作意观行,再加上没有亲证而产生的问题,也是身我见未完全断除所致。故而无法将时时与六尘万法相应的七转识妄心,与远离六尘万法的真心阿赖耶识区分清楚。犹如盐水中之水,依然是水,它从未因盐溶于其中而改变其水本来的特性;盐水之所以会咸,是来自于氯化钠(NaCl)溶于其中的缘故,水只是提供一个溶解的环境而已,但水的本质并不跟着转变。相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我们应该善用意根的特性来修行,从所谓的「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观之,意根所相应的十八个心所法里,有十二个是烦恼相随,而五遍行是中性的,它随烦恼之有无而转易,而意识的别境慧则是令其转易的主要关键,而意根也唯独与意识五别境里的慧心所相应。由此可知,当思心所流露出来的意行是染污的、是有漏的,甚至于进而发展成身行或口行时,意识这个参谋长就扮演着非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其实这个末那识——处处作主恒审思量的心——才是真正的你自己,才是凡夫众生我见的我;意识只是被你所运用的心而已。人对于一切事物,比如肚子饿了、睡醒了、身体痒时……经由前六识的分析之后,都必须由末那识的你去作决定——是否吃饭、是否起床、是否抓痒,然后才会有下一步的行动,但是众生却都不知道这个事实,往往将那夜夜断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由于不能觉察到彼如来藏之存在与体性的缘故,所以我见与我执不能断除,结果却堕于三缘和合方便而生的意识觉知心境界上,那些外道们都不能觉悟到这一点,所以便误计意识心为真实心,因此而执着意识心是能作一切万法之心。第八识心因为无始以来的虚伪恶习所熏习的缘故,名为识藏;由这个缘故,出生了无明住地,因此使与七识同在一处,犹如海浪之体,常常出生而不断绝。但是在这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何以故?愚痴之人说色是我至识是我,有我见者不坏佛法;不解空义,永坏佛法破失灭没。生我见者不至三恶,不解空义为人广说,当知是人必到阿鼻。有我见者不谤三宝,妄说空者诽谤三宝。说有我者不诳众生,不谤实性,不妨法性,不妨众生,获得解脱;……不解空者,谤一切法,不解实性,不解法性,妨于解脱,与多众生作恶知识。又如《楞严经》卷八,佛言:琉璃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第七识颂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第八识颂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不动地前才舍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一切凡夫众生都执着这三种有,一神教的上帝与、阿拉与先知,都离不开这三界有的执着,他们都无法断我见与我执。为了破除这三种有的执着,所以不说这个第八识真心是有性,而跟众生说真心叫做空性。这个空性心,如果要具足的说,应当叫做空有性,因为祂也具足了能够出生三界有的种子,因为一切众生、一切的三界有,都是从祂而出生的。所以这个空性,讲的就是众生的真实心—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为令今世后世学人建立正见,故举《百法明门论》偈,略明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意;若能明此者,修学三乘佛法,皆不堕于我见边见,偈曰: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 论曰:一切最胜故;云何故作是说?谓八识心王乃三界一切法之根本;若无八识心王,则无十方三世之三界万法。例如:无色界天境界,必须有意识安住其境,方有无色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次则加行位,外门广修六度万行,至六住位修学般若及作断除我见之加行;我见确实断除以后,在此加行位之末,彼悟入唯识性故悟入三性(依他起、遍计执、圆成实性),此即禅宗之破参明心,即是实相般若之总相智,大乘别教真见道位也;未来进入极喜地,及进入唯识相与唯识行之所需功德,即此见道也。弥勒菩萨《瑜伽师地论》云:已入于地,得见道已,入于唯识。即是此真见道也。此谓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七丶二乘涅盘及二乘菩提都依阿赖耶识心体而有:二乘所证之生空真如,即是灭尽我见与我执之後,所显示出来之阿赖耶识心体,改名为异熟识。然而佛说不回心之二乘圣者不能亲证异熟识,所以不证实相;又从理证上观之,断我见丶断我执者,只须在三界世俗之蕴处界法上现观其缘起性空即可,只须如是断除蕴处界我常住不断之我见,只须断除对於蕴处界我之自我执着即可,不必亲证蕴处界我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可是有人读之不解,闻说经中说有如来藏阿赖耶识,便执着阿赖耶为外道神我,并且极力的排斥;这样的人正好是落在我见之中,是我见具足的凡夫啊!第二,《大乘阿毘达磨经》中说: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这段的意思是说:这个第八识从无始至今,能变生有根身及器世间,作为有情的依止,因此能够执持一切有漏、无漏、色、心等诸法种子;这个第八识不仅能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静虑的意思就是静中思虑,静中思虑的内容包含:如何饶益有情,如何在饶益有情中来对治自己的烦恼,如何观照五蕴的虚妄,如何从五蕴虚妄中观察不是我见的地方在哪里,(五阴)不是真实我的地方在哪里,如何思虑断除我见,应该要有什么方法来思虑;要怎样参禅,要怎样来看话头,甚至于从欲界散乱心中,如何进入欲界定,如何进入初禅以上等等的禅定境界。可是散乱的意识心没有能力 | admin 2018-07-21 |
![]() |
——平实导师——目录一、学佛首要——断除三缚结二、我见之意涵三、如何断我见甲、与五种别境心所法相应之觉知心为意识心乙、离念灵知心是意识心丙、断疑见丁、断戒禁取见四、观行蕴处界我之生起次第甲、五蕴我乙、十二处我丙、十八界我五、了知识阴的虚妄性是修行的关键甲、识阴的定义乙、识阴的出生丙、识阴的苦丁、识阴的苦集戊、识阴的苦灭 | admin 2018-07-21 |
![]() |
」所以「参学者」「多在祖师机锋一转,当体即是」,但「后代人的根器趋于下劣,所以祖师开设方便,立参禅一法」这个说法中,是有一点很重要的地方要加以说明,就是什么是这个「根器」?为什么根器会趋于下劣了呢?这根器下劣了,会如何呢?到底它真正的影想是什么?如何改变自己的根器呢?祖师确实以机锋来开示真心,因为六住菩萨的熏习般若以后,已经理解了真心,这个佛法中的 | admin 2018-07-21 |
![]() |
这样的说法完全不如法!为什么?因为有乐受就不离受阴,有知就不离想阴,既然落入受阴与想阴,当然不离五阴;既然不离五阴,表示我见未断,连声闻初果也无,连菩萨七住明心也无,怎么有可能成为究竟佛呢?原来坦特罗佛教所谓的“报身佛”,是男女抱在一起的假佛。所以,坦特罗佛教的乐空双运、乐空不二以及报身佛之说法,是误导众生的说法,不应该修学;是恶知识说法 | admin 2018-07-21 |
![]() |
在真见道位前,虽已圆满六住位应修之六度波罗蜜多,求入真见道位前仍有四加行必须修持;如是四加行,乃以二乘四圣谛观行所断我见为基础,接著应在大乘真见道前对二取皆属如来藏空性之正理有所认知,并须心得决定,方可成为比量观察能取、所取皆属空性如来藏之菩萨,始能名为四加行已经修证完成的菩萨,即是双观“能取所取空”;其后方能求证第八识如来藏而证真如,如 | admin 2018-07-21 |
![]() |
”(《楞严经》卷十)也就是说,在理上能够开悟,属于一念相应的顿悟;于顿悟时,也仅是断了一念无明的见一处住地烦恼,也就是我见,并不是一悟即至佛地。在事上还有一念无明的欲界爱、色界爱、无色界爱、一念无明的习气种子随眠、无始无明尚未断除;所以还要将近三大无量数劫,依序将这些无明一一加以断除。譬如,菩萨进入初地以前,已经将三界爱现行加以降伏,也就是最 | admin 2018-07-21 |
![]() |
解脱道者谓:断除我见及我执,于声闻法中即是初果至四果所断之烦恼也。初果所断之烦恼为三缚结,即是我见、疑见、戒禁取见;二果所断烦恼为减低欲界烦恼之贪着,令贪瞋痴淡薄,名为薄贪瞋痴;三果所断烦恼为五下分结,即是欲贪、瞋恚、我见、戒禁取见、疑见;四果所断烦恼为五上分结,即是色界贪、无色界贪、掉举、慢、无明。佛菩提道者谓:修证法界实相之智慧,即是第二、三转 | admin 2018-07-21 |
![]() |
总合而言,八正道大部分都是有关道德行为的规条,可见声闻法所要对治的是众生自私的自我观念,而贪、瞋、痴等恶心所,都是由于错误的我见我执而引发。佛法说“无我”,虽有各种不同之层次差别,但最简单的无我概念——五蕴十八界皆因缘所生,无有真实之我存在——也不是单纯的知识所能对治得了,必须有长期的闻熏正知见,确实观行、思维,加上具 | admin 2018-07-21 |
![]() |
三缚结的内涵上一集已经由正纬老师讲完断我见,接下来由我来为各位菩萨讲解断三缚结。为什么要讲断三缚结?因为只要你能够了解三缚结的内涵,你就可以自己判断什么人可以依止?什么人不可以依止?同时也知道,声闻菩提的路应该怎么走?断三缚结,主要分成三个部分说,第一个部分是三缚结的内涵,第二个部分是三界中的我见,第三个部分是如何断三缚结。我们先来讲第一个部分三缚 | admin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