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首先应断三缚结「我见、疑见、戒禁取见」,成为初果圣人。次淡薄「贪、瞋、痴」,成为二果圣人。再次断五种下分结剩下的二个:「欲界贪、瞋恚」配合初果时已断三缚结「我见、戒禁取见、疑见」,成为三果圣人。最后断五种上分结:「色界贪、无色界贪、掉举、我慢、无明」,成为四果阿罗汉。二乘人证四果得解脱,舍寿入无余涅盘,但是又害怕灭尽蕴处界全部,入无余涅盘而成断灭空 三摩地

2018-07-22

等到有很多人断了我见与我执,大家口耳相传;真的可以出三界的生死。已经对佛产生了绝对信心,大家的信心都够了;佛观察因缘成熟了,才转进第三时第二教即是讲般若诸经,主要界万法的根源,是讲万法缘起性空背后的法界真实相。在般若诸经中就已经讲到佛菩提的内涵了,所以般若诸经讲的是实相,不是像二乘声闻解脱道都是讲虚相法:蕴处界缘起性空。由于二乘菩提讲的只是世俗法: 三摩地

2018-07-22

二来、他们可不想修习三乘菩提深妙法道,他们需要既快速又简单的法可以即身成佛,而三乘菩提中连最粗浅的声闻菩提断我见,在经典中说都需要作勇猛的四加行,如此思惟观行精进不懈,然而藏传佛教的学人于过去生熏习的佛法正见很少,对于三乘菩提的义理难以接受,心中疑见不断,当然全都无力修习,更别说是实证了;即使当他们开始实修三乘菩提,不论是哪一乘,都必须断除我见,必 三摩地

2018-07-22

已成就十信位修习对于三宝以及因果具有信心而进入住位的菩萨,经过初住位到五住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福德资粮的修集后,进入六住位中,一方面先要证得声闻解脱道的见道,就是要断我见、疑见、戒禁取见这三缚结;另外一方面,才能够经由般若中观的熏习建立知见,再藉着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成唯识论》卷九),这大乘四加行的寻思与现观,在六住位满心时,一念 三摩地

2018-07-22

次则加行位,外门广修六度万行,至六住位修学般若及作断除我见之加行;我见确实断除以后,在此加行位之末,彼悟入唯识性故悟入三性(依他起、遍计执、圆成实性),此即禅宗之破参明心,即是实相般若之总相智,大乘别教真见道位也;未来进入极喜地,及进入唯识相与唯识行之所需功德,即此见道也。弥勒菩萨《瑜伽师地论》云:已入于地,得见道已,入于唯识。即是此真见道也。此谓 三摩地

2018-07-22

总合而言,八正道大部分都是有关道德行为的规条,可见声闻法所要对治的是众生自私的自我观念,而贪、瞋、痴等恶心所,都是由于错误的我见我执而引发。佛法说“无我”,虽有各种不同之层次差别,但最简单的无我概念——五蕴十八界皆因缘所生,无有真实之我存在——也不是单纯的知识所能对治得了,必须有长期的闻熏正知见,确实观行、思维,加上具 三摩地

2018-07-22

这四果里面,初果所证即是断我见,也就是断身见;断了身见之后疑见跟著断,戒禁取见也会随著断除,这就是断三缚结而成为初果人。断我见,在佛世很稀松平常;但是到了末法的现在,已经非常困难了!以前有很多人自以为已经证初果、二果、三果,甚至有人自称已证得第四果而成为阿罗汉。我以前也遇到过,有人自称阿罗汉,来找我,要我为他印证;我说:“你连我见都还没有断,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样才能放下嫉妒心呢?在佛法的解脱道当中,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要断除我见以及我所见而证得初果,那么就可以从根本断除嫉妒等种种烦恼而远离造作恶业了。在《长阿含经》、《中阿含经》以及《杂宝藏经》当中,都有记载天帝释提桓因去向世尊请教,要怎样去除嫉妒等烦恼而证得初果的故事:有一天,天帝释提桓因邀集了一群天众一起去见佛陀,在一一向佛陀问讯顶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智慧之首呢?长养善根最重要,就是要知道三界生死的这个因,最重要就是在五蕴上面的我见我执。所以熏习佛法正知见以后,就会慢慢地降伏这些恶习恶念,因为恶习恶念就是与五蕴的我见我执相应,而任性地去让这个与我见我执相应的烦恼一直去现行;当然这样的话,就会不断地增长生死之苦。所以一定要在佛法中长养善根、熏习正知正见,最起码第一个要先断除三恶道的恶业,接下来 三摩地

2018-07-22

在过去无知的岁月中,因个人贪、瞋、痴、慢、疑,我执我见,犯下的种种错误,不仅造成别人的困扰,更是自己受到的困扰与伤害最深。感谢老师课堂不断开示佛菩萨慈悲的胸怀,让自己勇于面对过去所犯的错误,忏悔、包容与原谅自己。在日常或职场中偶发人际矛盾与冲突时,很烦躁之际,不断提醒自己带著忆佛念,不断提醒自己「一触即止、烦恼不生」,让自己心先平静下来,更提醒自己 三摩地

2018-07-22

若只是依照自己的性子在做,那只是随性而已,只是不断增长我见、我执而已,与道无关,与也无关。很多人希望通过学佛来让自己活的更好,一切都很顺利,身体好,家庭好,事业好,一切如意。修行真的是这样吗?修行与此无关,修行的重点在离我,断除我见,乃至发现本没有我,而不是让这个我如何更好,不是努力把这个我装扮的更为光鲜,更为饱满。修行也不需要太多外部条件,无需等 三摩地

2018-07-22

那些错悟的人被「我」所繫缚了,并不是把「我」放下,一切法都不执着就是开悟了,不是这样的;因为这个觉知心的我见没有断除的时候,就没有办法悟得大乘菩提,觉知心的我见没有断除时,就被我见所繫缚,因为觉知心就是「我」,觉知心就是佛所破斥的常见外道我。另外有大居士认为:能够观照的心就是真如,要能够常常照顾好这个心,不要让祂乱攀缘,那就是实相心了。然而,这个能 三摩地

2018-07-22

若只是依照自己的性子在做,那只是随性而已,只是不断增长我见、我执而已,与道无关,与也无关。很多人希望通过学佛来让自己活的更好,一切都很顺利,身体好,家庭好,事业好,一切如意。修行真的是这样吗?修行与此无关,修行的重点在离我,断除我见,乃至发现本没有我,而不是让这个我如何更好,不是努力把这个我装扮的更为光鲜,更为饱满。修行也不需要太多外部条件,无需等 三摩地

2018-07-22

也是声闻人听闻世尊的开示,用四圣谛、四念处观、八正道等法来观察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法虚妄,因此断了三缚结,我见、疑见、戒禁取见,成为声闻初果的须陀洹;乃至断了五上分结;也就是断了色界贪、无色界贪、掉举、慢、痴,成为四果的阿罗汉,于舍寿时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愿意自我消失而入无余涅槃,处于无余涅槃本际极寂静的境界中,永远不再三界出现。由此可知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一切任何人都不能强加给你,都在自作自受!是谁在受?是因为有了这个“我”!因为无明,我们对于自我的错误认知,佛教称之为”身见”,”我见”,无始以来像绳索一样把我们牢牢捆绑不得自在,这个“我”通过眼、耳、鼻、舌、身、意生存于世,色、受、想、行、识构成我们的五蕴色身;自从我们一生下来直到长大成人,所做一切都围绕这个&l 三摩地

2018-07-22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二乘人的放下?二乘人他若要放下,他必须要有正知正见,他要以无常、苦、空、无我的角度,以四圣谛、八正道或因缘观的现象界去观行,逐渐由断我见再慢慢地去断我执,也就是放下我见也放下我执,他才能够出离三界,这是二乘人所谓的放下。那什么是大乘人的放下呢?大乘人的放下,那就比二乘人的放下更殊胜了。大乘人的放下,仍然需要正知正见,还是一样从 三摩地

2018-07-22

唯有佛地七识心才是纯善,当七识心以阿赖耶识之真如性为依归,就是以诸佛为依归;然而真如心第八识自身的行为却是离善、恶性的,所以祂自身是外于三界中的善、恶性而不属于三界生死法,并且能根据我见、我执、我所执、业种力量而出生一切法,所以真如心的功德性无边的广大;当七识心转依了真如心,而且现前观察到这件事实,就像从山顶鸟瞰世界,顿觉自我之渺小、真心之开阔伟大 三摩地

2018-07-22

何必苦苦执著于那些虚幻?傻徒弟啊,一个人若连自己都不怕,他还会怕什么呢?一得:使你害怕的其实并不是那些想法,而是你自己啊!------微信公众《光明未来世界》2018-01-19所谓我见:就是误认意识心为常住不坏法,若将意识觉知心,认定为常住不坏法时,就是堕于识阴我之中,以如是见解,而坚执觉知心意识常住不坏者,这样的见解就叫作我见。譬如一般人在生活中,大部分都是以 三摩地

2018-07-22

有人以为一念不生而离五尘了了分明的觉知心为常不坏的我,有的人以为打坐入无想定中就是常住不坏的我;想保持六入知觉性,就不能断我见、我执,就会继续入胎受生流转生死,这就是无明。修学佛法从十信位开始,也就是信佛教;可是有的人相信佛教,却又不相信佛法,所以十信位无法。学佛要破除无明,可是不知道无明是什么,他就无法破除。无明就是众生不能理解意根与意识觉知心的 三摩地

2018-07-22

一对小姐妹每天放学后,一定会一起到我们的便利商店光顾,虽然这对姐妹乍看之下与其他人并无不同,甚至普通到让人过目即忘,直到我见识到她们之间相处模式那一刻开始。这个姐姐的外表看来文文静静,但脾气却异常火爆,每次到店里来,总会看见她严厉的对妹妹进行「机会教育」。最常听见的有;「你是笨蛋吗?这个快要到期了,还拿?」要不然就是:「白痴呀!明明写买一送一,妳还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