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三果所断烦恼为五下分结,即是欲贪、瞋恚、我见、戒禁取见、疑见;二果人又再进修,求断五下分结,向三果解脱境界迈进。三果所断五下分结者,首为二果时所未完全断尽之欲界五欲贪,谓薄地所残余之欲界五欲小小贪爱,是名欲贪永断。次为瞋结,谓于欲色界中之违逆境上所起之瞋心,亦已断除;此谓于违心之境虽犹于心中起微瞋,而不复现行——永不复生瞋之口行身行;当知 | admin 2020-06-08 |
|
--------平实导师《心经密意》证得般若的人,其实是意识心证得般若,而意识心却是缘起缘灭的虚妄法;如果转依真心自住的无境界境界来看,其实没有般若可证,因为真心从来离见闻觉知,从来自住涅槃绝对寂灭境界,有什么般若可以证知的呢?所以,菩萨由于这样的亲证、这样的现观,因此觉知心与意根便灭除了我见、我执,因此而得解脱生死轮回;然后发愿留惑润生、自度度他,修证无 | admin 2020-06-08 |
|
在一般情况来说是正确的,但因为有例外,所以这种说法就不正确了!譬如我释迦牟尼佛有时说二‘善来比丘!’他当时须发自落、袈裟着身成阿罗汉,这种比丘都是菩萨比丘,不会是声闻比丘啦!你们明心了就应该听懂了,翻译成白话叫作:来得好啊!比丘!他就成为通教的阿罗汉位菩萨了!当他的我见断时,我执就跟着断了,当时就是阿罗汉了。如果你往世有般若慧,这一世又具 | admin 2020-06-08 |
|
如果自己所证不真,或者是打探密意而知,那这样的人,他所实证的三德必定不会生起,而会继续执取了我见而没有断我见的功德;这样的人他连解脱德——解脱恶见的功德都没有,更何况能够具足对三界恶习、无明而有的解脱功德呢?所以这样的人,他的解脱德一定不会生起。因为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要实践实相忏悔的人,必须要如实亲证第八识如来藏而得以转依,才能对于恶业习 | admin 2020-06-08 |
|
(《佛说佛名经》卷1)就是说,这三种障彼此之间有着先后因果的关系:众生因为有我见、我执等种种烦恼的缘故,就会造作恶的身口意行而种下恶业种子;将来种子成熟,就要去受不可爱的异熟果报。所以诸佛菩萨及证入真实理的圣人,都以种种譬喻来诃责烦恼:说烦恼就是众生佛道修学的怨贼——就是怨家与盗贼,怨家会夺去众生的法身慧命,盗贼会劫夺众生种种善法财宝;烦 | admin 2020-06-08 |
|
另一种较粗糙的我慢相,则是因为自觉有我存在的缘故,而且觉得自己智慧高超,但是却不与他人作任何比较,这也是我慢相;譬如存在主义哲学的我思故我在,意欲使自我继续存在,觉得自己的存在是很真实的,是值得喜悦的,这也都属於我慢的范围;但他们永远都不可能懂得阿罗汉们所断除的我慢相,因为那是仗恃内有第八识心体的功能存在不灭,对第八识心体的作用有所仗恃而生的我慢相 | admin 2020-06-08 |
|
见一处住地烦恼就是见惑,是见所断的烦恼,是属于我见所摄;其余的三类烦恼是属于思惑,是修所断的烦恼,是属于我执所摄。天台宗将见惑跟思惑分别定义为五利使和五钝使,这合称为十使。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见惑和思惑。见惑也就是身我见、边见、邪见、见取见跟戒禁取见;因为比较容易断,所以称为五利使。......思惑其实就是我执,也就是贪、瞋、痴、慢、疑;因为比较难断,所以称 | admin 2020-06-08 |
|
见一处住地烦恼就是见惑,是见所断的烦恼,是属于我见所摄;其余的三类烦恼是属于思惑,是修所断的烦恼,是属于我执所摄。天台宗将见惑跟思惑分别定义为五利使和五钝使,这合称为十使。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见惑和思惑。见惑也就是身我见、边见、邪见、见取见跟戒禁取见;因为比较容易断,所以称为五利使。身我见就是误将五蕴身的全部、或一蕴、或一蕴的一部分,当作真实我的见解。 | admin 2020-06-08 |
|
所以,漏尽通只有佛门中已断我见及断我执思惑现行的小乘四果阿罗汉,以及大乘初地以上的菩萨才能证得,是不共外道、不共凡夫的。如果我们要再加以细分的话,二乘罗汉跟缘觉虽然有漏尽通,但并不一定就具有五通。因为二乘证得四禅八定具足的俱解脱圣者,虽然不修习神通,也不作神通法门的加行,那他往世也没有修习神通,虽然他已经是俱解脱,已经有漏尽通了,也还是没有五通。只 | admin 2020-06-08 |
|
--------平实导师《宗通与说通》明心是要转依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住「明心」并不是说由于听闻三乘菩提久了,去整理思惟就叫作明心,而是要亲自去证得第八识如来藏的所在;当你证得了衪,现观衪如何运作,而且你还可以玩衪,并且认定衪才是自己的真我,然后转依衪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住,我见彻底断除而不再常常生起贪、瞋、痴了,这才叫作明心啦!得要转依成功了,弃捨五阴我见 | admin 2020-06-08 |
|
例如断我见得初果,断我见再加上断欲界爱,证得三果。所以说:有证得初禅的凡夫,没有不证得初禅的三果人,当然更不会有不证初禅的阿罗汉。现在很多的法师大德,不明白这个道理,每天虽然努力的摄心打坐,用功修行;可是初禅始终不发起,就是因为不了解证初禅是依断欲界爱,而不求自得的。如果只是让自己每天一直保持在常寂常照的境界当中,(不断欲界五欲的贪爱)初禅永不现起 | admin 2020-06-08 |
|
再一次强调:要断欲界爱,它的基础是要以断我见,跟五阴的空相空观为先决条件;用这样子的智慧来历缘对境,一次又一次的去观行五欲法的生、住、异、灭之相,去观行五蕴法的无常、苦、空、非身、无我,远离一切的现行;到最后,甚至只是一个妄念的产生,都如同被矛刺了一下的疼痛。这就是声闻道的修学方式,用这个方法来断除对于欲界爱的执着,而心不动摇。各位可以想想看,被一 | admin 2020-06-08 |
|
(《佛说佛名经》卷1)就是说,这三种障彼此之间有着先后因果的关系:众生因为有我见、我执等种种烦恼的缘故,就会造作恶的身口意行而种下恶业种子;将来种子成熟,就要去受不可爱的异熟果报。所以诸佛菩萨及证入真实理的圣人,都以种种譬喻来诃责烦恼:说烦恼就是众生佛道修学的怨贼——就是怨家与盗贼,怨家会夺去众生的法身慧命,盗贼会劫夺众生种种善法财宝;烦 | admin 2020-06-08 |
|
详细地来说,烦恼障就是见惑与思惑,或称为我见与我执;在大乘法中称为一念无明四住地烦恼,就是见一处住地、欲界爱住地、色界爱住地、无色界爱住地。住地,是说觉知心所住的境界,觉知心住于一个境界中,不能了知该境界是虚妄而执着不舍,所以称为住地。见一处住地,就是住在我见的境界中,误认为五阴的全部或部分为恒常不坏的真实法。欲界爱住地,就是住在欲界五欲的境界中, | admin 2020-06-08 |
|
恶见又分为五利使,这五利使中最根本的一个结使就是我见、身见,把苦乐舍受当中一直存在而与苦乐舍受相应的觉知心,认定是真实不坏的常住我,这就是恶见五利使中的我见、身见。把觉知心自己当作是真实不坏的常住我,借着觉知心去认定觉知心背后处处作主的末那是真实不坏我,这是因我见而沦堕三界、不能出离生死苦的原因;这种导致生死轮转的邪恶我见也就是见浊的缘由。因为有这 | admin 2020-06-08 |
|
一切凡夫众生都执着这三种“有”,一神教的上帝与基督、阿拉与先知,都离不开这三界有的执着,他们都无法断我见与我执。为了破除这三种“有”的执着,所以不说这个第八识真心是“有性”,而跟众生说真心叫做“空性”。这个空性心,如果要具足的说,应当叫做“空有性”,因为祂也具足了能够出生“三界有”的种子, | admin 2020-06-08 |
|
因此,将六根先理清楚,是修学解脱道的首要任务,若不能弄清楚根与识就不能断除我见,难免会落入识阴之中而不自知。[2]有没有断我见,这是学佛人的基本。[3]前五识尊者大拘絺罗答曰:「五根异行、异境界,各各自受境界。眼根,耳、鼻、舌、身根,此五根异行、异境界,各各受自境界。」——《中阿含经》卷五十八尊者大拘絺罗答说:五色根有不同的运作行为、住于不同的 | admin 2020-06-08 |
|
出世间清净是由闻熏断我见的正见,深信不疑,如实去思惟、观察、修证,就开始有了一分出世间清净的势力。三乘菩提的修证,都是属于出世间的清净,不落于三界爱染法中;但是只有佛地的清净,能说是究竟清净。因为只要有一分所知障的存在,就不能称为究竟清净。性力派传承的喇嘛教,或称为活佛、上师,这都是僭越的称号,因为名义不相当,僭越了身分。他们还要随学者立誓:不能违 | admin 2020-06-08 |
|
念力出现以后,心得决定而不会再退失于佛道的修行了,这就是有定根的人;有定根以后就会不断的深入佛法中研求,当他确定佛法的内容以后,再也没有人能以扭曲的说法来转变他,无法再以种种巧妙言语或恐吓的手段来退转他、来使他转入凡夫我见中,这就是有了定力的人。有定力的人,表示他的慧根已经生起了,再也没有人能使他对邪慧产生认同,他已经有能力分辨法义的真假与高下了, | admin 2020-06-08 |
|
例如说解脱道的断我见内容,它是来自于现观五蕴的无常、苦、空、无我,所得的这个无我的智慧;佛菩提道的无我的智慧,是来自于实证了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真如无我的如来藏以后,现观如来藏本身的真如无我法性,而得的这种无我的智慧。这两种无我的智慧,它有不同的法义内容以及它的差别,类似这样的就是叫作义智。第三种时智,也就是要有应时智。应时智的意思就是说:凡是有来问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