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平实导师本着菩萨的慈悲,不忍众生被误导,不忍中国佛教被外国宗教消灭,观察时代因缘及众生福报,以中国禅宗的开悟法门为基础,含摄俱舍宗的断我见、证初果,再融摄玄奘大师的真实唯识论,为佛弟子们次第建立了阿含解脱、般若中观及唯识种智的正确知见。正觉同修会所传授的如来,从初发心认识什么是佛法、如何实证,而渐次具足十信位,进入初住位,修习大乘菩萨的六度万行,而 三摩地

2018-07-23

初住位到六住位则要修集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功德,并且在六住位的时候,熏习般若中观以及断我见的加行;七住位要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性的如来藏;八住位要在一切法上现观般若中道,渐渐消除性障;十住位要眼见佛性,成就世界如幻观。初行位到十行位,要在内门广行六度万行,并且成就蕴处界犹如阳焰的现观。初迴向位到十迴向位,要熏习道种智、修除性障,并且要成就菩萨道 三摩地

2018-07-23

[6]慈济与证严尼,都已变质了,现在本质上已是虚荣心惊人的宗教财团共同体,自我神化,封闭独尊,鄙视社会公共议论为无物,……慈济早已是面目全非的宗教慈善团体了.[7] 也就是说,从证严个人的佛教知识的来源,以及慈济功德会在财产名利上的过度发展,而不曾努力于佛法的实修,以致对佛法外行到很离谱的现在状态,连佛门中最基本的未到地定与断我见实证双双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漏尽通只有佛门中已断我见及断我执思惑现行的小乘四果阿罗汉,以及大乘初地以上的菩萨才能证得,是不共外道、不共凡夫的。如果我们要再加以细分的话,二乘罗汉跟缘觉虽然有漏尽通,但并不一定就具有五通。因为二乘证得四禅八定具足的俱解脱圣者,虽然不修习神通,也不作神通法门的加行,那他往世也没有修习神通,虽然他已经是俱解脱,已经有漏尽通了,也还是没有五通。只 三摩地

2018-07-23

为什么五阴会成爲魔?五阴之所以会成爲魔,都是因爲衆生的自己的我见不断它所导致的;如果能够将我见能够断除的话,那这个五阴魔就减少了一分,少掉了一大半,只剩下我执还有习气种子的部分要断除。因爲还有我执的存在,就表示我们还没有完全超过五阴魔的范围;但是,在我见断除的时候,五阴魔其实已经对治了大部分了。所以说,在降伏五阴魔的第一个首要之务,就是能够确实的断 三摩地

2018-07-23

闻法的人对佛陀演说的这些次法若能听受,信而不疑,才会继续为他传授解脱道的断我见、断我所执、断我执而出三界的法。但真实的佛法并非只有那么简单而已,真正的佛法除了上述解脱道的法,还包含了宇宙中所有的智慧,是让人可以亲证生命实相的智慧,乃至得以成就佛道具足一切种智,才能成佛。成佛的功德是福德与智慧两者具足修集,是亲证法界实相的般若智慧以及通达入地后所要进 三摩地

2018-07-23

而只能够说:他的我见、我执烦恼十分的深重!关于这一点,大家可是要分别清楚才好。这里讲的更重要的是要于心决定不变,所以这个定的部分跟慧这两者是息息相关。你如果没有适当的定,那你可能就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听闻道理、思惟道理。所以我们常常在讲定慧等持,定慧等持这意思就是这样。这是第五个心。上面所说明的十信位中,所要修学的前五心——也就是信心、念心 三摩地

2018-07-23

一般世间人我见、我执深重,总是不断地为自己在盘算,怎么样多得到一些财富;当听到别人要他布施就会生起烦恼,对于布施会有大福德也都狐疑不信,所以当听到佛陀说先要学布施,他就觉得很刺耳。当佛陀看到这个人听不进去,就知道他的善根微少,所以就只讲到布施为止,不再往下讲了。如果他乐于听受施论,那么就接着再为他讲戒论,说持戒的轨范以及持戒的利益,让他可以在下一世 三摩地

2018-07-23

除了行善去恶之外,还要更进一步去了解:什么是无漏的清净业?更要知道,净业是要在将来有了断我见的智慧之后,才能够真正做到的,所以会在心中种下要去追求断我见的解脱智慧的清净种子。这就是第三个——精进心。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第6集十信位----具足对佛教三宝及佛法的信心>陆正元老师(原标题:十信位|真心归依三宝,福慧庄严,种下解脱 三摩地

2018-07-23

参禅也是静虑,因为就是用思维观的功夫去参禅!一个菩萨真正能够有净念相继的功夫,那他才不是只是知道,而是真正有做到!又譬如断我见的观行,首先我们都阅读导师的书,因此有断我见的正知见,然后我们也努力观行确认五阴十八界是虚妄的,但这都还只是知识,最重要的是我们历缘对境要派得上用场,我们在面对境界时,能够真正确定自己的五阴十八界是虚妄的,自己意识心是虚妄的 三摩地

2018-07-23

   注3坐禅的意思不只是修定,更要有静虑的智慧,观行五阴十八界等虚妄乃至断我见、我执等等。)长者的儿子后来出家学佛,成为具有六神通的大阿罗汉,但因为过去世少修福的缘故,这一世福报浅薄,所以常常托空钵,得不到食物而饿肚子。有一天他进城托钵,走遍大街小巷都没得到任何食物供养;这时刚好走到了大白象的厩中,看见了国王供养白象饮食及各种所需全都 三摩地

2018-07-23

这种憍慢心除了说在世俗的身分地位上,比较会产生以外,如果说因为自己在佛法上,有一些见地、有一些实证,譬如说断我见或者开悟,也不能以这个佛法上的修证,来轻视还没有修证的众生,要不轻一切众生。因为假如说,以佛法上的实证,来去比较而轻视众生的话,那么就等于是没有实证佛法,因为佛法它是平等法,是一切众生皆可得的平等法;所以假如说,又在自己的修证上去比较的话 三摩地

2018-07-23

同事指的又是什么呢?指的就是实义菩萨,自己实证的法界实相心----如来藏阿赖耶识,能够断我见,生起般若实相智慧,眼见佛性乃至证得阳焰观、如梦观、发起初禅,进入初地以后,实证犹如镜像现观等种智妙法;他也同样的要把所证的法要内容、如何实证的方法行门、所生起的智慧、所断的烦恼等等,要传授给,让众也同样能够断我见,亲证实相心如来藏,生起般若实相智慧,眼见佛性乃 三摩地

2018-07-23

然而三乘菩提的修证,不论是解脱道的断我见、断我执,或是佛菩提道的开悟明心、通达般若乃至入地后修学道种智、成就一切种智等,都是要有定力作为基础,而修证定力的前行方便,就是必须要从伏除性障、不贪五欲作起。世间人想要成就世间法的学业、事业,也是多分、少分必须要有相对的专注力才能成就,更何况是修证出世间的解脱道与世出世间的佛菩提道呢?所以菩萨也要舍离五欲而 三摩地

2018-07-23

但是在能够断除三界烦恼之前,必须要先能够见道,见道就是断三缚结,要断我见、疑见、戒禁取见,其中最主要的关键就是断我见。一般人一定会认为五蕴十八界里面有一个真实的法,是我们可以依靠的,是不坏的本体。通常大部分的众生都会去认定自己的意识心,把意识心的种种相貌当作是真实的自我,譬如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的心。所以又把我见叫作身见,因为这个意识心, 三摩地

2018-07-23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那我们的能力啊!也都跟业种有关系,烦恼是多或少阿,也都是如来藏中的种子!依靠自己业力而活的佛典故事,最有名的就是波斯匿王的女儿善光公主的故事,以及波斯匿王两个内官的故事!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18集波斯匿王女善光缘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31集二内官诤道理缘当幸福来敲门:众生贫穷的原因所以菩萨就是努力修行六度,往断我见乃至开悟明心 三摩地

2018-07-23

初果向也是有功德的,因为已能了知所取六尘缘起性空,证得所取空了,从此不会再因为求取财物、享受五欲而造作恶业了!虽然还没有断我见,仍不入初果,但是初果向者不会造作恶业,因此有功德在身。从初果向到阿罗汉,乃至第五果的辟支佛,或菩萨道从六住满心位开始到成佛为止,都是有功德在身的人,因此这些人都是功德田。换句话说,只要在三乘菩提上有了证量,从初果向开始都算 三摩地

2018-07-23

若以来开导,让你现观我见断除的智慧境界,现观我执断除的解脱境界,这是二乘法的福田。若是让你如此亲证以外,又再帮助你亲证法界的实相,发起般若中观的实相智慧,你布施于他,这才是大福田,这才叫作报恩田哪!在这报恩田、真实福田种下福德种子,此世可得证果、证般若智慧,来世也有大福德可得。若是种在贫瘠之田,当然也有福德,但因为是贫穷田,所以来世的福德很小。诸位 三摩地

2018-07-23

那么须陀洹人呢,胜于一切外道异见;须陀洹人就是解脱道中断我见的初果人,他所得的这种福德,胜于一切不同见解的外道他断欲证得禅定所得的天福的这种福德。为什么呢?因为断我见的初果人,他已经有一分这种解脱的功德受用了;他这个是顺于第一义谛的善法,这样的善法它是清净解脱的,清净解脱的当然是胜于一切系缚在世间的善法。因为一切外道所修的这个禅定天福,它还是系于世 三摩地

2018-07-23

因此开悟明心必须要很多福德,甚至人天应供的定性声闻阿罗汉都不能明心,何况是一般没有福德之凡夫众生呢!开悟明心是第七住位,是《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说的第七住般若正观现前,也要有前六住的基础,前六住就是要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第六住位时至少要断我见,这样才有机会明心。平实导师说爱语是度众生,跟众生广结善缘最重要的方式。《瑜伽师地论》卷46〈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