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我接着再问他,如果说你这十二年显教基础是学到见道位,也不用到通达位,只说到三乘菩提的见道就好了,我请问,声闻乘的见道,四圣谛四念处当如何具体观行,方能断我见?乃至断我执?检验自己是否已断我见的标准为何?他茫然摇头。我接着问,缘觉乘的十二因缘如何才能让人离开落于断灭中的恐惧呢?依十二因缘与缘起性空又如何实证断我见乃至断我执呢?其中关键是什么?他依然摇 | admin 2019-05-05 |
|
龙树菩萨是善知识,双身法的藏传佛教最喜欢攀缘龙树菩萨作他们的密宗祖师;但我说龙树菩萨不是西藏密宗祖师,理由您看完这封信就知道了!最简单的分辨就是龙树菩萨是传八识论,而双身法的藏传佛教是六识论者;传八识论者是善知识,传六识论者一定落入识阴中的意识里头,断不了我见,绝对不是善知识。没有真正善知识的领导,修行又会变成盲修瞎练,离正法越走越远。 善知识 | admin 2019-05-01 |
|
因为一切凡夫众生一直都在漫漫无明长夜当中,由于没有办法觉察到无明的本质与内容,所以不断地执著五阴身心,执著有念灵知、离念灵知的觉知心;因此,一念无明烦恼障的我见始终断不了,更何况能打破无始无明所知障,而亲证第八识如来藏实相心的一实境界、真如法性?因为不能觉察,所以马鸣菩萨说之为“甚为可愍”,真是可怜悯的人啊!那么众生为什么自从无始劫以来, | admin 2019-04-24 |
|
一念者,谓如是四种烦恼未断之前,一念甫灭已,次念又生,念念不断;乃至证得四禅八定已,于等至定境之中,忽然又生一念我见或我执烦恼,致令意根意识不能永灭,致令不能入住无余涅槃之真正无我境界中;如是一念又复一念,继起不断,致令阴界入我不能断除,因此流转生死不已,故名一念。住地者,谓住于其境界中,不知其妄,执之不舍,故名住地。四住地之首者,乃见一处住地,谓 | admin 2019-04-24 |
|
解脱道所断的烦恼,在大乘法中名为一念无明;一念无明从哪里来?从我见为根本而生。一念无明为什么名为一念无明呢?这是因为它有一个现象——在无妄想之中,突然会有一念烦恼产生;由于这一念烦恼出现,就导致众生的受生而轮回生死,所以称为一念无明。在大乘法中,一念无明分为四种住地烦恼,第一种是「见一处住地」,也就是我见;因为不如理作意的邪思维而误认觉知 | admin 2019-04-24 |
|
这是四阿含诸经中所说的无明,是二乘解脱道的无明,是对于我见、我所执、我执的无明。主要是因为不知五阴都是无常,以及不知五阴灭尽后仍有涅槃的本际独存不灭,不知这个本际是无间等法。因此,就二乘菩提解脱道来说,无明的存在,本质就是不知五阴自我都是虚妄的,因为不知五阴的虚妄,所以被声闻法中的无明所笼罩。由于不知五阴是从“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这个出生 | admin 2019-04-24 |
|
解脱道所断的烦恼在大乘法中称为一念无明,而一念无明是从哪里来的呢?它是以我见为根本而产生的,包括我见与我执在内的无明。而我见与我执无明为什么在大乘法中会被称为一念无明呢?这是因为它有一个现象,就是在未断除一念无明烦恼之前,必定是一念才刚刚灭了,次念又生起,念念不断;乃至证得四禅八定之后,住在等至的境界之中,忽然一念我见或我执的烦恼生起,由于这一念心 | admin 2019-04-24 |
|
所以,阿罗汉不必打破无始无明,就可以出离生死,只要断除我见、我执,也就是见惑与思惑就够了。因此说,无始无明上烦恼的等级是更高的,见惑与思惑烦恼的等级是低层次的。阿罗汉之所以是阿罗汉而不是佛,就在于所知障没有打破,更没有究竟断除;而佛之所以不同于阿罗汉,主要就是在所知障。这是最主要的差别所在,烦恼障相应的习气种子的断除还是其次的,主要还是在所知障。无 | admin 2019-04-24 |
|
一念无明也是见惑、思惑的烦恼,一念无明也是我见、我执的烦恼。在《胜鬘经》里面也提到一念无明就是四种住地烦恼。什么是四住地烦恼呢?就是见一处住地、欲界爱住地、色界爱住地、无色界爱住地。什么是“住地烦恼”的意思呢?首先我们来讲一下,“地”就是境界的意思,“地”也有心地的意思。住地就是觉知心所住的境界,觉知心住在四种烦恼的境 | admin 2019-04-24 |
|
这个无始无明就是法我见、法我执的烦恼,前面一念无明就是人我见、人我执的烦恼。一念无明的原因是因为众生对五阴有妄想,不知道五阴是空、无我,所以贪爱五阴、执着五阴,才有这一念无明。这个无始无明也是因为对一切法有妄想,不知道一切法是无自性,不知道一切法没有真实的胜用作用可说,然后对一切法有颠倒、有妄想,所以贪爱一切法,执着一切法,因此就有了无始无明。接下 | admin 2019-04-24 |
|
上一集我们说到断我见的本质,就是认知以及现观识阴六识的虚妄性,现观识阴六识都是有生有灭的缘生法,虚妄不实;既然断我见就是要断除那觉知心常住不坏的我见,当然得要深入了解识阴六识的内容。现在我们就来探讨“十八界中的六识界”。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尘与六识,合起来称为十八界。界又称为种子,就是功能差别的意思。譬如眼识界,是说眼识的种子,也就是眼识能 | admin 2019-04-24 |
|
假使认定意识细心是不生灭法而落入意识界中,那么就无法断我见了。所以认知以及现观十八界中的六识界,对于修学解脱道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观行重点。时间的关系,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您的收看,祝您福慧增长,道业增上。阿弥陀佛! | admin 2019-04-24 |
|
声闻乘的行者就是从行、住、坐、卧当中去如实的观察十八界是无常、空而产生无我的智慧,由此断我见我执成阿罗汉的。十八界法是佛法的基础,佛子只有明了十八界的无常、苦、空、无我,才能发起大心去寻觅那“常、乐、我、净”的真我——真如佛性。 | admin 2019-04-24 |
|
学佛之人如能厘清五蕴十八界的内涵,六时之中,在在处处,历缘对境,观行、实证五蕴十八界的虚妄,则能有机缘断我见、证初果、走向解脱。一、五蕴五蕴即色蕴、识蕴、受蕴、想蕴、行蕴。什么叫蕴呢?蕴就是聚集、积聚的意思。(一)色藴什么是色蕴呢?色蕴是指人类的色身由四大物质(即地、火、风、水)所造成;是由受精卵汲取母亲血液里的养分,胚胎逐渐成熟;待从母体出来后, | admin 2019-04-24 |
|
如是略说五阴无常故无我,但五阴的“无常故无我”略说之后未必能使学人即断我见,必须再作更详细的说明,然后可以依之而作正确的观行,我见方得除灭。五阴为何缘起、生灭、无我,应当详细说明——想让您断我见而断三缚结,因此能使佛教二乘解脱道的正法久住人间的缘故,得以广利此世、后世广大有缘的声闻弟子。又五阴为何名为“五盛阴”,就是众 | admin 2019-04-24 |
|
世俗谛的二乘法就已经是背俗的了,更何况大乘佛法的甚深般若妙义,当知更加背俗,更不是世间人意识思惟所能了知的;所以,佛门内外真悟者少、错悟者多是古今不变的定律;所以现代佛教界的大师与诸学人,对极为粗浅的二乘菩提的断我见的智慧境界尚且都已经误会了,都落在意识心上而自以为已经证得解脱境界;若是胜妙于二乘法百千倍的大乘菩提般若,那就更没有修证的可能了;更何 | admin 2019-04-24 |
|
怪不得平实导师出版了《邪见与佛法》在书中详细揭示解脱道的真实道理以后,一直得不到诸大法师、诸大居士的信受与认同;甚至当年大陆还有大法师向徒众们说平实导师的说法是邪见、是邪魔化身为平实来破坏佛法的,所以指使徒众收集了不少《邪见与佛法》去烧掉;可见这些大法师们是连我见都断不了的凡夫,所以受不了“把自己灭掉而入无余涅槃”的正见。但是后来平实导师 | admin 2019-04-24 |
|
毗舍佉优婆夷先问说:“如何灭掉自己呢?”解脱道是要灭掉五阴的自己,而不是还要保留五阴自己的任何一个部分,用这样去入涅槃的;用这个样子想要生生世世相续地存活,这是错误的知见,这样子是永远没有办法断除我见,更何况是入涅槃呢!法乐比丘尼答覆的内容不就是这样子吗?要对于色受想行识五阴的兴盛生起以及运行,已经断尽无余;对于其执著,已经舍弃、吐出了, | admin 2019-04-24 |
|
菩萨则透过五阴我虚妄的观察,尤其是意识我的虚幻,因而断了三缚结----我见、疑见、戒禁取见,成为声闻初果的须陀洹,并透过参禅的功夫,证得一切有情真心如来藏之所在,成为菩萨初果人。菩萨现前观察的结果,知道我是虚妄的,可是我存在的当下,还有一个真实我,名为如来藏,与我同时同处在一起配合运作;这个如来藏本身不生不灭,却借着种种缘出生了生灭不已的我,所以 | admin 2019-04-24 |
|
我见乃吠。彼沙门瞿昙作如是言。汝由未悟今乃更吠。我闻此语心生嗔怒。起离本处来栴檀座下。是时输迦闻是语已。发大嗔怒出舍卫城。往彼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与无量百千诸比丘众。前后围绕在座说法。于是世尊遥见输迦长者远路而来。告诸比丘。汝等。见此输迦长者远来已不。诸比丘言。唯然已见。世尊告言。此长者子。向于佛所而发嗔心。命终之后如箭刹那堕大地狱。何以故。虚妄 | admin 2019-0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