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如是在这些过去的业报在猜想,乃至于自身的业报在猜想,乃至于起人我见,对于他人和自己,还有自身的这些事情起了些烦恼。因此这样就没有办法安住在第一义谛法中,将来就容易退转自己的佛菩提道,不容易持守自己的本来的初自的一念----希望能够成就佛果,这就是因为心里面对一切诸法并没有随生欢喜。所以我们对一切众生得到一些好处,只要他并不是很过分,很过分就是说他不是透 admin

2020-02-19

然后我们再根据经文来说,菩萨捆缚自己的有四种行,这种就是说对于菩萨他是让自己受到生死的结缚;也就是你断除我见,已经透过三结缚了,这样断除了。那到底有哪四个法?经典说:一者,轻慢他人;第二个,对于世间的一切事情,方便来追求;第三个,散乱自己的用心,如同走在危难的地方;第四个,对于眷属一心来贪着。我们先来看看什么叫轻慢他人。轻慢他人就是无非是说,自己的 admin

2020-02-19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修菩萨法,要能够实证菩萨的初果,就要修四加行,四加行也是要证断我见的功德。在修四加行之前,是需要具备一些前提的,这些前提都非常重要;如果说没有具备这些前提,只是单独的去依照四加行的道理去作观察,事实上是没有办法真正能够实证菩萨的初果。所以说,在修四加行之前,一定要能够检视自身是不是具有修四加行的一些前提。首先,要修四加行第一个条 admin

2020-02-19

如同故事中,从在人间的这个庙神,辗转到天神、到天王,最后到玉皇大帝,都还是拘系在这个生死的我见之中,他们没有办法舍弃他们的身见,所以他们〔编案:在业报报尽以前〕就会被局限在这个鬼神身中〔编案:也包括天人的天身之中〕。虽然我们今天知道他们都是在示现的,但也是启发我们:我们确实不应该继续走这样的迷信的道路,而应该走向正信。就像是佛陀当初示现为悉达多太子 admin

2020-02-19

譬如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了解了之后:嗯,没问题!那我们应怎么样呢?进一步来发愿,怎么样发愿呢?愿意说:我来这一世能够断我见,在断我见之后生到极乐世界那品位一定是高升。在这个三辈九品里面,他就是属于上品的中生。可是如果能够再更进一步发起明心的心,真的实证了,那就可以上品上生。所以我们应该要逐步来发起我们的愿力,让我们的愿力广大。那我们要发愿----要每天 admin

2020-02-19

这段经文意思是说:行者经由前面初住到六住位的外门广修六度万行,也就是从初住位的布施、二住位的持戒……一直修到第六住位的般若位,都还没有开悟明心;但已经很明确的断除我见了,也正在参禅,而几乎要悟得如来藏,正心住于佛菩提道中。当他进入第七住位的因缘成熟时,就在六住满心位中一念相应而找到如来藏,亲见自己的如来藏心真实而如如地存在着,一直运作不 admin

2020-02-19

而修行人中,常见外道及佛门中的外道,想要断我见,想要求证解脱果,或者因为自己没有正知见如理作意思惟,或者是因为恶知识假名善知识的误导,认定意识是常住的,但是对于自己已经受制于识阴的情境,却毫无警觉。这样的状况、这样的修行人很多,或者误认自己只是坚持意识常住不坏,没有落入前五识中,但认为意识就是触知五尘的心,因此会主张于五尘中了了分明的心,就是常住心 admin

2020-02-19

在灭除识阴之前,当然要先对识阴有所了知,而且必须是深入而正确的了知,才能自我证明识阴的虚妄,特别是证明意识的虚妄;有了正确的了知而确信不疑了,才能断我见,才能灭除识阴的苦。《杂阿含经》卷2言:【若缘受、想、行、识生喜乐,是名识味;受、想、行、识,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识患;于受、想、行、识,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识离。】(《杂阿含经》卷2)四 admin

2020-02-19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三、忏悔(长跪合掌)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三称)弟子○○○今在佛前至诚发露忏悔:弟子由于无明所障,导致无始来之贪瞋痴习气深重,不仅造下五逆十恶、谤佛谤法、毁佛禁戒……等生死重罪;更由于我见我执之深重,而造下种种贪瞋痴之业行,使得今生乃至过去无量生中的父母、师长、兄弟 admin

2020-02-19

而且,我们在持念总持咒的时候,也可以根据总持咒的内容来思惟佛法,来让我们去除幻伪虚妄之心,而能够获得修学佛法的利益,乃至实证断我见乃至明心的功德。哪些咒不能持呢?事实上持咒在法界里面,它能够驱使鬼神。因为在法界里面,有些鬼神他是护持正教的,可是也有些鬼神他并不护持正教。所以,在《阿含经》里面佛陀就有说:对于这些咒术,如果说它是属于遮道法,那佛弟子是 admin

2020-02-19

四空定即使证得了,如果您是依外道而修了这个四禅八定,您没有断我见,您会像欝头蓝弗一样,虽然证得了三界当中无色界四空定当中的第一有定──非想非非想定,他因于我见不断,他没有办法出离三界。刚刚说了,很简单的,因为要解脱轮回而要来三归,因为三归之后要来修解脱轮回的法,三乘菩提当中必定要先以解脱欲界的层次而来说修证佛法。欲界的层次当中表现得最炽盛、最猛烈、 admin

2020-02-19

相同的如果有多一些人,在修行上能够断我见,证悟实相,那就会使得某地区、某国家,乃至某个世界的众生广有福报;因此如果大家心地清净,世界就会跟着清净,那才是真正建设人间净土的根本方法。接下来我们来看十善业与十不善业中,每一个各别的业它对于器世间都有各别不同之影响增上力存在。譬如在《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中的开示:【增上果今当说,……若器世间多诸 admin

2020-02-19

因为他们对于能够了别自己的存在、了别世间法种种差别的意识心,都非常的珍爱而不肯弃舍啊!像这样以如来藏因缘所生的五蕴身、意识心等为我的见解,在佛法当中就称为是我见、身见或是萨迦耶见。我们如果想要实证解脱果,一定要透过如理作意的观察以及思惟,来确定五阴十八界都是因缘所生法,将来也必定会随着因缘而坏灭,要能够把这种以五阴为我的错误见解给断除了,并且心得决 admin

2020-02-19

这些对五阴的妄想的邪见,不了知而产生了这些错误的,因为五阴而产生的这些见解,就是因为我见,乃至因为我见所相应的见取见,还有因为我见所相应的我所的这样子的一个执着。如果不懂得佛法的真正的道理的时候,必然会堕于外道的这样子的见取见,还有戒禁取见,甚至于在这个世间法的我所上面去用心而不自知。 目前的很多的学佛人,就是因为不知道真正的如来藏正法的道理, admin

2020-02-19

在佛道的修学过程中,除了证悟般若是利乐众生非常重要的智慧之外,能够亲证断我见乃至断我执的解脱功德,也是很重要的一环。譬如要先断我见,才有可能证悟明心;而菩萨在解脱证量方面,要性障永伏如阿罗汉,才能进入初地。------《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79集持戒与庄严菩提>高正国老师 admin

2020-02-19

实证佛教先前条件,至少要先断三缚结,就是断我见、戒禁取见、断疑见。想想看,连解脱道的声闻解脱果,初果须陀洹断三缚结,二果斯陀含薄贪瞋痴,三果阿那含离欲界爱,四果阿罗汉断三界爱;这些声闻解脱果的求证,都是要断除欲界爱。更何况菩萨道的修学,更需要以慧学为基础,就是证得第八识如来藏为基础,以此为转依行道。倘若在三界六道中,以邪知邪见,求邪精进,在五欲中勤 admin

2020-02-19

由于多闻熏习的缘故,就能渐渐发起择法觉分,知见一定可以次第提升,于是就能断我见、三缚结,进证三果解脱功德,乃至回心大乘而证悟大乘般若禅,如实进入菩萨数中,成为世尊的真子。所以,行施与持戒是进入佛法中的基本行谊,是修行的基础;您对行施与持戒,一定要好好的作。但是行施时有一个前提,是您必须注意的:假使是藏密外道在弘法,那正是破坏正法的场所,不是佛门道场 admin

2020-02-19

但绝大多数的人从未思惟,也从来不会提出疑问来:“为什么要念佛?为什么要打坐?这些与学佛有何相干?要一直念佛到什么时候啊?”甚至大多数的人,多年在佛门中行走,但连解脱智慧知见的闻熏,印象都还很模糊,而且大多数的内容都是误解的,当然更不会有道场能够教导解脱智慧的实证----断我见、断我执,更不用说对大乘佛菩提智慧的实证,自古以来更是寥若星辰,至于 admin

2020-02-19

二乘人知道自己的种种的见闻觉知境界都是虚妄的,不知道这些境界,都是从自心如来藉缘而生而显,害怕被这些境界所转而下堕,所以赶快断尽我见、我执、我所执而入无余涅槃;愿意将一切法、一切行全部灭尽而入无余涅槃,从此不再在三界现身意。这个道理,就是《阿含经》所说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道理。”然而菩萨则不然,知道自己种种见闻觉知的 admin

2020-02-19

有漏法之无想定亦如是,凡夫位之佛弟子入四禅中,不解三乘菩提故不断身见,而断意识心我见,恐堕断灭故不舍色界天身,以断灭觉知心我为涅槃,遂于四禅位中灭除觉知心我,定中息脉俱断,以为无余涅槃,实是无想定。人间证得无想定之外道亦如是,以此为入涅槃,然实所入为无想定:定中无息无脉,无见闻觉知,状若人死。佛说此位中仍有七八二识,故说无想定中有不离身识,识不离身 admin

2020-02-1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