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而证悟的菩萨因为已经断我见的关系,知道蕴处界都是虚妄之生灭法,并且已经可以转依如来藏了;因此,各种境界对于他的影响力就比较低。虽然如此,一些往世的因缘现起时,有时候对他也是会有很明显的影响,因此在面对境界时能够作到一触即止,也是很重要的。 这里面主要在开示惭、愧,与不放逸这几个善心所法。惭与愧属于五位百法、善十一心所法的其中两个,也是七圣财其中 admin

2020-02-20

一般世间人我见、我执深重,总是不断地为自己在盘算,怎么样多得到一些财富;当听到别人要他布施就会生起烦恼,对于布施会有大福德也都狐疑不信,所以当听到佛陀说先要学布施,他就觉得很刺耳。当佛陀看到这个人听不进去,就知道他的善根微少,所以就只讲到布施为止,不再往下讲了。如果他乐于听受施论,那么就接着再为他讲戒论,说持戒的轨范以及持戒的利益,让他可以在下一世 admin

2020-02-20

因此,心外求法的人一定没有断我见,他一定落在五阴当中。我们再回头来看龙树菩萨的这一段话:“外道依止初禅,舍下地欲。”也就是说:外道证得初禅以后,他就依止于初禅----也就是说他把初禅当成涅槃;或者是把二禅、三禅、四禅当成是涅槃;乃至于说有一种人到了“非有想非无想处”,他是舍弃了无所有处,到了这样的地步以后,因为他发现:再过去已经没有 admin

2020-02-20

静虑的意思就是静中思虑,静中思虑的内容包含:如何饶益有情,如何在饶益有情中来对治自己的烦恼,如何观照五蕴的虚妄,如何从五蕴虚妄中观察不是我见的地方在哪里,(五阴)不是真实我的地方在哪里,如何思虑断除我见,应该要有什么方法来思虑;要怎样参禅,要怎样来看话头,甚至于从欲界散乱心中,如何进入欲界定,如何进入初禅以上等等的禅定境界。可是散乱的意识心没有能力 admin

2020-02-20

至于其中定境止观所观的影相,是如来藏所生的定境法尘,藉由不断降伏无始劫以来意根作意攀缘五尘的习气,使得意识于定境中而作了别观察,不缘于五尘;以这样的止观,来安住于有觉有观、无觉有观乃至无觉无观三三昧境界中来证得四禅八定,但这只是世间三昧,还不是出世间三昧与世出世间三昧,因为虽然对于四禅八定具有审细正确观察,而能够了知四禅八定必须舍弃五欲五尘攀缘贪爱 admin

2020-02-20

但是这却是断除我见、我所见的实修,如果愿意听从佛语,这样子去布施的话,就会很容易和佛法的解脱道、佛菩提道相应了。所以说一切施和不思议施,除了有大福德之外,同时还有大功德。佛陀又说,能够布施给十一种对象,就叫作不可思议。因为这十一种人通常是大家都不愿意布施的对象。譬如第一种就是恶人,大家看了就讨厌,但是你愿意布施给他,那就真的是不可思议的布施。第二种 admin

2020-02-20

如果愚痴断了----广义的愚痴是断我见与我执----那也是可以超过无色界的,那就出离三界了。所以十善业道就看我们修的是狭义的十善业道,或是广义的十善业道。如果贪、瞋、痴三业是广义的,这样修十善业道,一一事中都可以得到三种解脱。所以从前面的经文来看,佛说的十善业道也是广义的,因为都与第一义谛有关,所以应该是属于广义的十善业道。------《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 admin

2020-02-20

相同的如果有多一些人,在修行上能够断我见,证悟实相,那就会使得某地区、某国家,乃至某个世界的众生广有福报;因此如果大家心地清净,世界就会跟着清净,那才是真正建设人间净土的根本方法。接下来我们来看十善业与十不善业中,每一个各别的业它对于器世间都有各别不同之影响增上力存在。譬如在《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中的开示:【增上果今当说,……若器世间多诸 admin

2020-02-20

但是这却是断除我见、我所见的实修,如果愿意听从佛语,这样子去布施的话,就会很容易和佛法的解脱道、佛菩提道相应了。所以说一切施和不思议施,除了有大福德之外,同时还有大功德。佛陀又说,能够布施给十一种对象,就叫作不可思议。因为这十一种人通常是大家都不愿意布施的对象。譬如恶人,大家看了就讨厌,但是你愿意布施给他,那就真的是不可思议的布施。第二种人是毁戒者 admin

2020-02-20

这里面顺便要说明的是,采用无相念佛的方法,因为是修学动中定力的缘故,除了可以在历缘对境中有摄护诸根的力量,同时因为心中时时有忆佛念的存在,也可以与佛菩萨相应而得到他们的摄受护念,并且依此定力也可以作为将来断我见,乃至证悟如来藏的基础。因此这个法门,实际上是现代修定、学禅,和修净土的人所梦寐以求的法门。建议大家如果有机会修学的话,一定不要放弃。前面两 admin

2020-02-20

对声闻法来说,要完全断除烦恼----就是要断尽我见与我执,才能说他已经解脱于此岸的烦恼;而断我见也算是方便的到彼岸,虽然只是声闻初果,但是因为初果人最多七次人天往返就可以成为阿罗汉,所以断我见是分证解脱,阿罗汉是满证解脱;上面所说的,属于声闻的到彼岸。但我们也要有一个知见,就是实际上阿罗汉的五蕴,并没有真正到达究竟寂灭的彼岸,也就是仅余如来藏的寂灭境界 admin

2020-02-20

经文说具足受持五戒,当然五戒之前一定还有三归,有三归、有五戒这样慢慢地少分具足了以后,小乘声闻见道----断我见,乃至大乘菩萨明心所需要具足的四证净,也就是四不坏净。对于佛法僧三宝、对于佛所立下的戒,佛法僧戒都有清净的信心,乃至终究依于证得沙门果,乃至更上的大乘菩提的果证量,而能够真正地、如实地对于三宝一切有清净的、具足不坏的金刚不坏的信心,这才叫作真 admin

2020-02-20

在断除了五根对五尘的贪爱,产生净颠倒的贪爱之后,又断除了三种受,然后终于依于这样子的定慧等持,而在离开语言文字、声音影像的状态之下,意识自己证知自己的生灭,所谓的真正地断我见,依这个断我见为基础,才能够说是修行的入门。------《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一》<第008集从轮回、记忆谈不生不灭法之必定实存>吴正洁老师 admin

2020-02-20

一念无明烦恼障的烦恼,称为起烦恼,乃是不明白蕴处界我虚妄,而执着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蕴处界“我”为常住不坏法,就是我见、我执与我所执,又称为根本烦恼。无始无明所知障的烦恼,则是上烦恼,乃是菩萨在般若见道通达,进入修道位后,为了想要往上修学,成就究竟佛菩提果,想要证入佛地之前,所应该要断的烦恼;上烦恼的数量犹如恒河沙,所以又称为过恒沙数 admin

2020-02-20

因为他们对于能够了别自己的存在、了别世间法种种差别的意识心,都非常的珍爱而不肯弃舍啊!像这样以如来藏因缘所生的五蕴身、意识心等为我的见解,在佛法当中就称为是我见、身见或是萨迦耶见。我们如果想要实证解脱果,一定要透过如理作意的观察以及思惟,来确定五阴十八界都是因缘所生法,将来也必定会随着因缘而坏灭,要能够把这种以五阴为我的错误见解给断除了,并且心得决 admin

2020-02-20

那这个错误的观念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这个邪见形成的民间信仰,是怎样形成的呢?是因为有我见、还有见取见所形成的。为什么呢?因为贪著佛法的功德!以为将佛经还有咒语印在纸上烧给祖先、亡灵,藉这样的方式就能够得到冥(míng)福;这基本上也是我们之前讲到的灵魂见的延伸,认为亡灵到天上去的时候,烧纸给他,他就能够得到。这种观念基本上来自哪里呢?来自于你自 admin

2020-02-20

释迦牟尼佛成就佛道之后,如何破斥这样的邪见呢?祂就是把一些外道,帮助某一些人断了我见,让他成为阿罗汉;因为他已经先具足四禅八定,所以断我见就成为阿罗汉;成为阿罗汉之后,释迦牟尼佛就会授记他得第一记。等这位阿罗汉命终时,佛陀授记阿罗汉命终之后,不会在三界中出现。那当时的这些沙门、婆罗门,有四禅八定五神通,他们就去观察阿罗汉命终之后,是不是在三界六道出 admin

2020-02-20

一念无明烦恼障的烦恼,称为起烦恼,乃是不明白蕴处界我虚妄,而执着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蕴处界我为常住不坏法,就是我见、我执与我所执,又称为根本烦恼。无始无明所知障的烦恼,则是上烦恼,乃是菩萨在般若见道通达,进入修道位后,为了想要往上修学,成就究竟佛菩提果,想要证入佛地之前,所应该要断的烦恼;上烦恼的数量犹如恒河沙,所以又称为过恒沙数上烦恼。如果不 admin

2020-02-20

在二乘法中,一念无明包括了我见和我执,而我见就是一念无明的根本。在大乘法中,一念无明又称为四住地烦恼,也就是见一处住地、欲界爱住地、色界爱住地和无色界爱住地。其中见一处住地属于见所断烦恼,后面三者则属于修所断烦恼,这四种住地烦恼,合称为一念无明,无始劫来与世世的见闻觉知心剎那剎那不断相应,能够出生一切世间法中的烦恼。见一处住地是指不明白五蕴空的实相 admin

2020-02-20

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求出三界生死,就不必用到大乘法,只要二乘菩提就够了;只要把我见、我执,以及我所执给断除掉,就可以出离三界,根本不必亲证实相。可是大乘佛法就不同了,因为大乘佛法的修学,目的是在成佛,以及成佛之后、成佛之前的恒常利乐众生而永无终止。想要利乐一切众生,就必须具足不同根性众生的摄受能力,所以菩萨必须修证二乘菩提的解脱道,才能利乐求出生死 admin

2020-02-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