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声闻乘的行者就是从行、住、坐、卧当中去如实的观察十八界是无常、空而产生无我的智慧,由此断我见我执成阿罗汉的。十八界法是佛法的基础,佛子只有明了十八界的无常、苦、空、无我,才能发起大心去寻觅那“常、乐、我、净”的真我——真如佛性。 | admin 2019-04-24 |
|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金刚经宗通》第二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2年7月初版首刷)出世空性 四阿含中,处处以缘起性空之空相,遣除众生之执三界世间五欲六尘,遣除阴界入我见我执;阴界入空已,非如印老所说之一切法空,而“心解脱、识解脱”之空性心第八识,不复入胎受生于三界中,名为“出世空性”。这个第八识阿赖耶识,即是般若所说&ldqu | admin 2018-12-27 |
|
)有余涅槃 有余涅槃者乃是断尽我见我执:不认欲界五俱意识为不坏心,不认初禅等至位中三俱意识为不坏心,不认二禅乃至四空定等至位中之独头意识为不坏心;乃至灭尽定与无想定中不与意识俱之意根,亦不认为不坏心;由断如是我见我执,故证有余涅槃。(节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门正道》公案拈提第五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5月初版二刷)有余涅槃位的时解脱&nb | admin 2018-12-27 |
|
)广论淫乐第四喜 应成派中观师宗喀巴,于其所造《密宗道次第广论》中,妄谓淫乐第四喜为不变妙乐,妄谓由修双身法之淫乐能断我见我执,是故密宗外于佛所说之解脱道及佛菩提道而修,主张以双身合修之淫乐为不变不坏之法,主张淫乐第四喜之“妙乐”为般若之体,故不须以佛说之如来藏为般若之体。(节录自平实导师著《狂密与真密》第二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 | admin 2018-12-27 |
|
[2]能了知种种法,能了知自己而生起我见我执的心则是意识;但是意识只能分别而不能作决断,因为意识没有思量性(作主性)的缘故;但因为意识透过错误认知及思惟,也能主导意根改变心行,所以他也有属于自己的分别所起的我执。[2]意根是意识的所依根,不是意识的种子意根是恒而常住的;除非断尽我执而入无余涅槃中,否则意根是永远存在的,自无始劫以来他就一直都是如此的;意即: | admin 2018-12-27 |
|
行者首先在佛前胡跪,至诚发露,“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如是三称忏悔偈之后,开口向佛禀白:“弟子○○○今在佛前至诚发露忏悔:弟子由于无明所障,导致无始来之贪瞋痴习气深重,不仅造下五逆十恶、谤佛谤法、毁佛禁戒……等生死重罪;更由于我见我执之深重,而造下种种贪瞋痴之业行,使得今生乃至 | admin 2018-08-09 |
|
若不是与我见我执相应,大德就不会为了维护生灭性的离念灵知意识心,而写文章印出来为自己辩护、来强烈主张离念灵知心这个我「常住不灭」了。但是真断我见、我执的人,虽念念生起,却念念不与我见、我执相应;虽念念缘于六尘境所受诸受,但贪爱及烦恼的现行却永拔不起,如是说名为灭,这才是真正证得寂灭之法。大德与圭峰宗密却误以为:意识心住于一念不生之境界中,即是证得寂 | admin 2018-08-08 |
|
十二因缘在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生生世世、周而复始,至于无穷,皆是因缘而有,此有故彼有;如实现观后,此灭故彼灭,把无明灭了,心的行不再出现,如是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而证知一切法缘起性空,而断我见我执,舍寿也是入无余涅槃,不再轮转生死。缘觉菩提的修证者,他所证的解脱果虽然是同于声闻菩提阿罗汉的无余涅槃,智慧也比阿罗汉深妙一些,但是对于大乘菩提而言,他 | admin 2018-08-07 |
|
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认意识觉知心及其种种变相境界为真心,不断我见我执,盗取家财而不自知,)故受轮转。」卷二「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如来藏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如来藏心)成体。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 | admin 2018-08-01 |
|
」如果一个菩萨真实断我见,那他要给自己创伤疗愈就很容易了!创伤疗愈的关键就是在断我见与断我执!我们是因为有这个我见、我执或我所执,才会有创伤!譬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这个创伤,就是因为担心「我」被伤害!那什么是断我见呢?这个平实导师的书上都说的很清楚!大意就是说确实观行五阴十八界是虚妄无常,因缘和合的,五阴十八界并不是真实的我!只是一个组合体 | 三摩地 2018-07-23 |
|
日常早晚功课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稱三拜)供佛偈:愿此香花果遍满十法界供养佛法僧增长诸福慧正法传十方皆共成正觉微妙甚深无上法百千万劫难值遇我今见闻得证悟愿解如来究竟义忏悔文佛前胡跪,至诚发露,开口向佛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弟子○○○今在佛前至诚发露忏悔:弟子由于无明所障,导致无始来之贪瞋痴习气深重,不仅 | 三摩地 2018-07-23 |
|
行者首先在佛前胡跪,至诚发露,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如是三称忏悔偈之后,开口向佛禀白:○○○今在佛前至诚发露忏悔:由于无明所障,导致无始来之贪嗔痴习气深重,不仅造下五逆十恶、谤佛谤法、毁佛禁戒……等生死重罪;更由于我见我执之深重,而造下种种贪嗔痴之业行,使得今生乃至过去无量生中的父母、师长、兄弟 | 三摩地 2018-07-23 |
|
这个成佛所依止的法,却是众生本来具有的;是众生本来具有的,可是却是因为颠倒想生起了我见我执,导致一直落在无明中,落在颠倒中而不自知。所以首先要修学五蕴本身是无常的,如果不能修学五蕴法内容函盖了自己的意识觉知心,而意识觉知心的自我却不是真实的(就无法证第一义谛)。要运用意识觉知心来修道,而自己的意识觉知心却不是真的;真的法是另外一个心,与意识觉知心同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为从如来藏自身的立场来讲,如来藏离见闻觉知又离分别,哪有所谓断我见我执可说?如来藏自身离见闻觉知,哪有所谓开悟或不悟的事情可说?所以凡是证圣断结、了知实相,都是五阴身心的事情。对阿罗汉来讲,确实是有凡夫、有贤圣;对菩萨来讲,则没有凡夫也没有贤圣可说。阿罗汉见有凡夫与贤圣,是因为阿罗汉以五阴十八界为修行的内容,要把我见与我执断尽,所要断的是五阴十八 | 三摩地 2018-07-23 |
|
平实导师有云:真开悟,须转依真如之清净涅槃自性,使我见我执及种种烦恼不能再影响到自己,有解脱的正受,智能的正受,对此真如有忍法生起,才是开悟圣人。纵使知道密意,而无此功德,仍然不是真正开悟。缘于末法之世,有善知识平实导师,秉佛慈命、续佛法脉,创立佛教正觉同修会,广传唯一佛乘之宗门了义究竟兼弘二乘菩提。平实导师为了久住、为了利益更多有缘众生,日夜不辞 | 三摩地 2018-07-23 |
|
那么智慧之首呢?长养善根最重要,就是要知道三界生死的这个因,最重要就是在五蕴上面的我见我执。所以熏习佛法正知见以后,就会慢慢地降伏这些恶习恶念,因为恶习恶念就是与五蕴的我见我执相应,而任性地去让这个与我见我执相应的烦恼一直去现行;当然这样的话,就会不断地增长生死之苦。所以一定要在佛法中长养善根、熏习正知正见,最起码第一个要先断除三恶道的恶业,接下来 | 三摩地 2018-07-23 |
|
总合而言,八正道大部分都是有关道德行为的规条,可见声闻法所要对治的是众生自私的自我观念,而贪、瞋、痴等恶心所,都是由于错误的我见我执而引发。佛法说无我,虽有各种不同之层次差别,但最简单的无我概念——五蕴十八界皆因缘所生,无有真实之我存在——也不是单纯的知识所能对治得了,必须有长期的闻熏正知见,确实观行、思维,加上具体的行为实践, | 三摩地 2018-07-23 |
|
总合而言,八正道大部分都是有关道德行为的规条,可见声闻法所要对治的是众生自私的自我观念,而贪、瞋、痴等恶心所,都是由于错误的我见我执而引发。佛法说无我,虽有各种不同之层次差别,但最简单的无我概念——五蕴十八界皆因缘所生,无有真实之我存在——也不是单纯的知识所能对治得了,必须有长期的闻熏正知见,确实观行、思维,加上具体的行为实践, | 三摩地 2018-07-23 |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三、忏悔(长跪合掌)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三称)○○○今在佛前至诚发露忏悔:由于无明所障,导致无始来之贪瞋痴习气深重,不仅造下五逆十恶、谤佛谤法、毁佛禁戒……等生死重罪;更由于我见我执之深重,而造下种种贪瞋痴之业行,使得今生乃至过去无量生中的父母、师长、兄弟姊妹、配 | 三摩地 2018-07-22 |
|
行者首先在佛前胡跪,至诚发露,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如是三称忏悔偈之后,开口向佛禀白:○○○今在佛前至诚发露忏悔:由于无明所障,导致无始来之贪瞋痴习气深重,不仅造下五逆十恶、谤佛谤法、毁佛禁戒……等生死重罪;更由于我见我执之深重,而造下种种贪瞋痴之业行,使得今生乃至过去无量生中的父母、师长、兄弟 | 三摩地 2018-07-22 |